APP下载

课堂教育中的事例应“三适”

2014-01-11牛茂喜吴肖刚

政工学刊 2014年7期
关键词:道理事例官兵

●牛茂喜 吴肖刚

课堂教育中的事例应“三适”

●牛茂喜 吴肖刚

事例以其鲜活直接、生动形象的特点而被政治教育课广泛应用,但现实中,教育中的事例却存在着针对性不强、吸引力不大、实效性不够的问题,一定程度上制约着事例作用的发挥。解决这一问题,应在事例的选、阐、用上做到“三适”。

一是选例适当,合口对味。事例的选择必须适当。第一要具有典型性。事例一个重要而突出的目的就是要把复杂的问题简明化,把深奥的道理形象化,使官兵受到教育。如果选用的事例本身不具备典型性,就难以承载对事例教训、原因的阐述。比如,进行理想信念方面教育时,却把官兵关系、车辆事故的事例搬出来,显然不够典型、不够合适,不但不能有助于说理,反而会把简单的道理复杂化,违背教育的初衷。第二要富有时代感。要从现实社会生活以及部队建设实践的鲜活事例中去发现和采集,做到事例使用与时俱进。比如,在举敬业创业的事例时,不能仅局限于铁人王进喜、淘粪工人时传祥,要适当引入腾讯马化腾、海尔张瑞敏、阿里巴巴马云等等。再如,在举交友交往的事例时,不能仅局限于现实世界通过书信、电话联系的人或事,还要着重涉及虚拟世界通过QQ、微博、微信联系的人或事。因为,现在的青年官兵对网络、对时代名人更“上心”,更感兴趣。由此可见,事例选用必须与时俱进,跟上时代的脚步,反映官兵熟悉的生活,这样才能更容易为官兵所接受和理解。第三要体现高格调。在现实中,一些人热衷于收集社会生活中一些流传的故事和笑话作为事例,在教育上也确实起到一些营造氛围、强化教育效果的作用。但由于选用不够严谨,也把一些格调不高的事例搬进了部队,产生了负面作用。

二是阐例适宜,重于明理。选用事例的根本目的是让复杂晦涩的理论问题变得简单通俗起来,以使官兵更好地理解和把握个中道理。然而,在实践中我们发现,有些人在运用事例时忽视了这一点,把教育变成了事例的简单罗列,形式上看起来热热闹闹,但却难以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只有适宜地阐释事例,重于寓事明理,才能很好地实现教育的效果。首先,讲述事例不要繁。事例是为“事理”服务的,只要把事例的要点交代清楚,特别是把说明道理的关键部分讲明白就可以了,不用面面俱到,更不能拖泥,否则,既占用了大量课堂时间,又让教育对象产生不耐烦情绪,失去听课兴趣。其次,以例析理讲解细。围绕事例层层展开理论分析和阐述,运用事例所反映出的各种要素,细致深入地证明所阐述观点的合理性和正确性。一定要防止把教育课变成了故事会,事例说着热闹、听着好奇,却没有落在政治教育的点上。再次,事理互融结合紧。既用适当的事例阐述合适的观点,同时也用合适的观点引出事例中隐藏的问题,相互印证,以增强教育的效果和质量,坚决防止事例与说理两张皮的现象。

三是用例适度,恰如其分。所谓适度,就是不能过于随意,要恰到好处。一要忌滥忌缺。半小时的教育用了几十个事例,弄得官兵眼花缭乱,容易影响受教育者的思考与判断。适度采用事例,使大家有新鲜感,不易产生听觉上的疲劳,也有助于从多个层面阐述要说明的问题。二要注意隐略。反面事例讲解中我们最好不要直接点具体单位和真实姓名,防止给这些单位或个人带来不必要影响,这样做既合法又合情。对一些特殊的事例如保卫工作中的案例尤其要注意,不要对细节进行详尽的描述或渲染,这类事例只需讲清起因、存在问题的性质、结果以及留给我们的思考就可以了。三要把握间隔。事例与事例之间留有一定的间隔,这样既能避免“故事会”的现象,使事例不致盖过教育本身的光芒,还能给官兵留够回味的时间,让大家对其中的道理及时理解吸收,真正使自己在思想深处受到教育与启发。

【作者系武警山东省总队训练基地政委、干事】

猜你喜欢

道理事例官兵
道理都懂,为什么过不好这一生?
用典型事例表现人物特点
传神写照,意味深长——写人要关注具体事例和细节
不好听,却很有道理
作文想好,“事例”不能少
“例”后有“析”方可取
道理
海军官兵守卫在海防一线
智珠
朝鲜官兵高呼“捍卫金正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