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系统观的装备经济管理内涵研究

2014-01-11张大伟魏汝祥刘宝平储天元

装备学院学报 2014年2期
关键词:寿命装备概念

张大伟, 魏汝祥, 刘宝平, 储天元

(1.海军工程大学装备经济管理系,湖北武汉430033; 2.海军工程大学理学院,湖北武汉430033)

基于系统观的装备经济管理内涵研究

张大伟1, 魏汝祥2, 刘宝平1, 储天元1

(1.海军工程大学装备经济管理系,湖北武汉430033; 2.海军工程大学理学院,湖北武汉430033)

回顾了对装备经济管理概念的不同界定,指出了其存在的片面性。基于系统观对装备经济管理的基础范畴和内涵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界定了装备经济管理的内涵及其主要内容。为进一步明确装备经济管理概念的内涵,将其与全寿命管理、采办管理的概念进行了比较。

装备经济管理;内涵;系统分析;全寿命管理;采办

随着高新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广泛应用,装备建设成本越来越高,经费成为制约装备建设的重要因素。要保障好巨额的装备经费需求,必须从管理上提高效益。装备经费效益的最大化受到一系列因素的影响。围绕有限的装备经济资源效益最大化这一根本问题,相关的问题存在着内在的联系。学者们试图用一个概念范畴将这些问题联系起来,这就是装备经济管理。

1 装备经济管理概念的历史回顾

自20世纪80年代至今,装备经济管理的概念经历了一个从诞生、发展,到逐步成熟的过程,很多学者使用了这一概念,甚至有些学者做出了从学理上对其进行定义的尝试。早在1987年,总后勤部就在有关工作文献中提到“装备经济管理”的概念,这一概念在当时受到高度重视,总后勤部专门下发通知“推荐有关同志进行参考学习”。当时,装备经济管理主要指的是装备使用与维修中的经济管理。随后,很多专著和教材中频繁出现“装备经济管理”这一名词。有些文献给出了其逻辑学定义,有些文献对其进行了描述,但对这一概念的理解并不统一。不同的观点主要包括:

装备经济管理是装备管理的一项内容,是装备管理中的经济性分析;

装备经济管理是为保证部队对装备的需求,组织武器装备供应和技术保障的管理工作[1];

装备经济管理是国家和军队确保国家相关部门和军队协调行动,实现军事、经济和社会效益最大化的活动,既包括国家的宏观管理,也包括军队内部的管理[2];

装备经济管理内容繁多,只要是关于武器装备资源的优化配置问题都可以纳入装备经济管理的范畴[3]。

从不同时期学者们对装备经济管理的理解可以看出,这一概念经历了一个外延逐步扩大化和内涵逐步系统化的过程。遗憾的是虽然人们认识到这一概念的系统性,但在对其进行界定时又往往建立在对“装备”“经济”“管理”3个概念不同形式的分解和组合的基础之上:有的从装备管理与经济的关系出发,有的从装备经济与管理的关系出发,还有的从装备和经济管理的关系出发。从不同的角度出发,装备经济管理表现出不同的含义,同时又都有一定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有必要从系统的角度重新审视装备经济管理的含义。

2 装备经济管理内涵的系统分析

要全面、系统地理解装备经济管理的内涵,必须从构成这一概念的3个基本范畴——装备、经济、管理在这一概念中的地位和作用入手进行系统的分析。

2.1 装备的资源消耗性是装备经济管理的根源

装备是一种特殊的非生产性消费品,它并不直接为社会在生产过程提供生产要素,只体现为一定的军事实力[4],因此表现出纯粹的资源消耗特性。

首先,高新技术武器装备往往具有较大的复杂性,这极大地加剧了装备的资源消耗性[5]。其次,现代高技术装备一个显著的特点是对体系化的要求越来越高。装备体系是指由功能上相互关联的各类武器装备系统构成的有机整体[6]。单个武器装备往往不能形成有效的战斗力,而必须与相应的配套装备或设施形成体系,才能在现代战争中发挥效能[7],这种体系化的要求也极大地加剧了装备的资源消耗性[8]。装备的资源消耗性,尤其是复杂的现代高技术装备和装备体系对资源的强消耗性,是装备经济管理的根源:正是这一强消耗性使得装备建设受到了经济资源的严重制约,造成了装备发展需求与有限的经济资源之间的强烈矛盾。

以消耗性为根源的特点决定了装备经济管理的侧重点在于对消耗的控制,这与传统意义上的国家、产业、企业经济管理以发展为侧重点有着根本的区别。装备本身在消耗性方面的特殊性——强消耗性、复杂性、体系化的消耗性,也决定了其与军队经济管理、后勤经济管理的差别。

2.2 “经济”在装备工作中表现为一种系统性的优化理念

对于“经济”在装备经济管理中的表现,我们认为,首先,装备工作中的“经济”没有价值创造性,而是一种节约和优化的理念;其次,“经济”是存在于装备工作方方面面的一个系统性范畴,不可孤立看待。

学术界对于经济的理解有很多不同的观点。在装备工作中,经济表现为一种效益优化的理念,即“花费少而效益大”。由于装备本身的纯资源消耗特性,装备经济管理关心的是如何通过有效的管理使得装备资源发挥最大效益的问题:其一,有限经费条件下的效能最大化;其二,效能一定前提下的经费最小化。因此,与其他很多领域经济问题表现为追求利润等目标不同,装备工作中的“经济”主要表现为一种优化的理念。这种优化不仅是对于具体装备,也是对于装备工作整体。

装备的资源消耗特性决定了装备工作的各个方面都与经济问题紧密相关,因此不可孤立地看待装备工作中的经济问题。当前有关装备经济管理的研究主要关注“装备经济活动”“装备经济部门”“装备经济关系”等概念。这些概念将装备工作中的经济问题独立出来,导致了对装备经济管理的片面认识——只关注显性的经济问题,而忽略了未来战争中的消耗性问题、体制对经济性的影响问题等。因此,认识装备工作中的经济问题,必须树立系统的观念,绝不可孤立对待。

2.3 “管理”划定了装备经济管理的外延

管理是主体为达到目标采用一定的手段作用于客体的过程[9]。装备经济管理落脚于管理,必须符合管理的逻辑框架。首先,从主体上看,装备经济管理主体是由多种专业组成的群体。管理的目标性决定了装备经济管理主体群要有共同的追求。其次,从客体上看,装备经济管理的客体也是由多种活动、要素组成的集合。总体来讲,按照管理的逻辑框架,装备经济管理应该有明确的范围,这一范围就是军队内部。只有限定在这一范围内,相关个体组成的装备经济管理群体性主体的目标追求才是一致的,管理的对象也才是明确的。

3 装备经济管理的内涵和内容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提出:装备经济管理是军队各级装备发展、保障和日常管理部门,为充分发挥装备资源的效益,在经济优化的理念和方法的指导下,运用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等手段,对装备的相关工作实施管理的过程。

概括起来,装备经济管理主要包括装备经济资源管理、装备经济活动管理和装备工作的经济性分析3个方面的内容。

3.1 装备经济资源管理

装备经济资源管理是指对装备建设中所涉及资源的管理。从资源本身的含义来讲,装备经济资源管理应包括有形资源管理和无形资源管理。其中,有形资源管理是当前装备经济管理工作的核心内容,主要包括装备经费管理和装备实物资产管理;无形资源管理则主要是指装备知识产权等无形、但具有价值形态的装备经济资源管理活动。当前有形资源管理的理论和实践已经取得了较大的进展,而无形资源管理问题不论在理论研究中还是在具体实践中都还属于一个新的领域。在理论上,已有少数学者开始关注诸如装备知识产权管理等方面的问题;在实践中,我军对无形资源的管理也还处于初级阶段,许多问题也只是停留在概念和重要性的强调上,具体有效的管理措施还很少。

需要指出的是,人力和物力资源也是装备建设的重要资源。但在商品经济条件下,二者主要是通过财力资源而得到配置和管理。

3.2 装备经济活动管理

装备经济活动管理是装备经济管理中对显性经济问题进行管理的又一项重要内容。然而,与装备经济管理本身的复杂性类似,装备经济活动边界的划定也并不简单。有学者提出装备经济活动“主要是指设计、规划、研制、生产、管理活动”。从内涵上讲,这一定义包含了装备经济活动涉及的主要阶段和过程;然而在外延上,该定义显然又超出了“经济”的范畴,因为设计、研制、使用以及与之相关的维修本身并不是经济活动,但其过程当中包含了经济活动。可以认为,装备寿命周期内的各个阶段均涉及有经济活动,但装备经济活动不能等同于装备建设及其各个阶段本身。

由此,我们认为,装备经济活动管理是指装备建设总体以及其中各个阶段涉及的经济活动,主要包括装备规划计划管理、装备经费管理、装备资产管理、装备价格管理、装备合同管理、装备招投标管理等。

3.3 装备工作的经济性衡量

装备工作中的很多问题,表面上看与经济关系不大,但通过合理的安排和有效的管理,同样能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消耗,从而大大提高装备资源的整体效益。例如,在装备工作的总体体制建设中,各国采取了不同的体制模式,有国防部集中统一管理的模式、国防部统一领导和各军种负责的模式、政府和军队分开管理的模式等。这些不同的模式不仅影响装备建设的路径和成效,也对装备经济资源的消耗过程和结果产生影响。再如,装备维修保障的模式、维修保障技术的发展同样对相关装备工作的经济性产生影响。合理地对装备工作的这些相关制度安排、管理模式和管理手段进行设计,同样能够带来装备经济资源的节约,提高装备建设的经济效益。这些管理活动本身并不包含显性的经济要素或经济活动,但与经济结合起来,对其进行衡量往往能够极大地提高装备建设总体效益。

这里尤其强调的是第3个方面,这既是体现将经济性要求系统地融入装备建设方方面面的重要内容,也是装备经济管理“系统内涵”的精髓所在。

4 装备经济管理与相关概念的关系

与装备经济管理在内涵上较为接近的2个概念是装备全寿命管理和装备采办管理。厘清与这些概念的关系有利于进一步明确装备经济管理的内涵。

4.1 与装备全寿命管理的关系

装备全寿命管理,可以理解为从纵向对装备寿命周期各阶段实行统筹管理[10]。装备全寿命管理的目的是实现装备可靠性、维修性、保障性、经济性等多目标的优化。

装备经济管理与装备全寿命管理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联系在于:经济是装备全寿命管理的目标之一,而装备经济管理的过程是实现全寿命管理的重要途径。区别在于:首先,全寿命管理针对的是具体的装备,而装备经济管理关注的则是整个装备工作系统。其次,装备经济管理是由一系列管理活动组成的概念群,而装备全寿命管理则更多地体现为一种管理理念:前者的外延是直接的管理实践活动,如装备经费管理、装备价格管理、装备合同管理、装备经济论证管理等,而这些直接的管理实践活动都是装备经济管理这一属概念的种概念,因此装备经济管理的概念更加偏向于人类改造客观世界的手段和方法,属于实践的范畴;而装备全寿命管理则往往与“目标”“要求”等概念联系起来,这种目标与要求必须内化到装备寿命周期的各个阶段当中,形成各个阶段管理的具体目标,各个阶段中与全寿命管理目标和要求相关的管理活动只是实现装备全寿命管理的手段,但绝不能称这些管理活动是全寿命管理的种概念。至于装备全寿命管理到底包含哪些种概念层次的管理活动,学术界至今没有一个清晰的概念。这一问题表明装备全寿命管理相对来讲更加具有形而上的属性,属于方法论的范畴。再次,装备全寿命管理的目标是多重的,包括质量管理、进度管理、费用管理等,而装备经济管理则主要追求经济方面的目标,主要表现为经济(消耗的最小化)或效率(产出的最大化)这2个辩证统一的方面。

4.2 与装备采办管理的关系

装备采办是指获取遂行军事任务所需装备及相关服务的活动,主要包括从装备需求分析、规划计划、研制、生产、订购直至交付部队以后的技术服务等环节的活动。相应的,装备采办管理就是指对装备采办相关活动实施的管理。

装备经济管理与装备采办管理之间也是既相互联系、相互包含,又相互区别的关系。联系在于:装备经济管理是装备采办管理的重要内容;装备采办管理是装备经济管理的重要领域。区别在于:首先,装备经济管理存在于装备工作的各个领域和环节,而采办仅仅是装备建设的一个部分;其次,虽然解决装备的经济可承受性问题是采办概念产生和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但采办不仅关注经济问题,装备的技术状态管理、装备建设效率等也是其重要内容和目标。

5 结束语

装备经济管理概念的明确界定是形成学科话语体系,凝练学科研究方向,凝聚相关学者,进而建立科学共同体的基础。本文从系统的视角对这一概念的内涵进行了界定,并对其内容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我们将进一步梳理装备经济管理的范畴体系,研究装备经济管理的规律,形成装备经济管理理论体系,进而推动装备经济管理领域的发展,更好地为我军装备建设提供理论支撑。

References)

[1]朱松山,唐大德.武器装备经济基本理论[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2:286-287.

[2]谢文秀,张跃东.装备经济管理[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2010:3.

[3]吴鸣.国防经济运行与管理[M].北京: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197.

[4]钱海浩.武器装备学[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1998:18.

[5]果增明,曾维荣.装备经济[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6:3-5.

[6]屠恒章.中国军事百科全书:装备发展学科分册[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8:35.

[7]谭东风.高技术武器装备系统概论[M].长沙: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6.

[8]宋华文.信息化武器装备及其应用[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10:12-13.

[9]周三多.管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2.

[10]王汉功.装备全系统全寿命管理[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3:2.

(编辑:孙陆青)

Study of the Connotation of Equipment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Based on Systematic Perspective

ZHANG Dawei1, WEI Ruxiang2, LIU Baoping1, CHU Tianyuan1
(1.Department of Equipment Economics&Management,Naval University of Engineering,Wuhan Hubei 430033,China; 2.Academy of Science,Naval University of Engineering,Wuhan Hubei 430033,China)

The paper reviews a variety of definitions on the term of military equipment and management existing in literatures.However,each of them is,to some extend,unilateral.Through a systematic thought of the basic categories and its connotation,the paper proposes a systematic definition on the term of military equipment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and the three major constituents of the term.A comparison with other terms is made later to further clarify the original one.

equipment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connotation;system analysis;life-cycle management;acquisition

E 0-054

2095-3828(2014)02-0018-04

ADOI10.3783/j.issn.2095-3828.2014.02.005

2013-05-29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1GJ003-072)

张大伟(1985-),男,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装备经济管理学.3292004008@163.com.魏汝祥,男,教授,博士生导师.

猜你喜欢

寿命装备概念
这些精锐与装备驰援泸定
港警新装备
Birdie Cup Coffee丰盛里概念店
人类寿命极限应在120~150岁之间
防晒装备折起来
幾樣概念店
仓鼠的寿命知多少
马烈光养生之悟 自静其心延寿命
学习集合概念『四步走』
人类正常寿命为175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