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本科生科研情况综述

2014-01-10何晓琴

西安航空学院学报 2014年3期
关键词:本科生大学生能力

管 华,何晓琴,梁 鹤

(1.西北政法大学 行政法学院,陕西 西安 710122;2.西北政法大学 国际法学院,陕西 西安 710122;3.陕西师范大学 教育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2)

1 科研能力的内涵和界定

一般意义上的科研能力可归纳为:科研能力是人们在开展科学研究活动时,运用科学方法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过程中所表现出的本领[1]。对大学生的科研能力,美国本科生科研理事会(简称 CUR)作了如下定义:本科生科研是指由本科生进行的探究或调查活动,通过这种活动,可以对学科的发展做出原创性的、理智的或创造性的贡献[2]。国内也有诸种定义,综合起来可概括为:科研能力主要表现为两种意识和六种子能力:问题意识和创新意识;自学能力、信息获取能力、动手能力、分析判断能力、归纳总结能力和表述能力;其中问题意识是科研能力培养的开始,创新意识则是核心。

科研能力并不仅是科研工作者必须具备的能力,同时也是新世纪之际人人都需要有意识培养的能力之一。这源于科研的内涵:以问题意识为导向,以创新意识贯穿问题解决过程的始末,以各项能力的运用为问题解决途径的探索手段。

本科生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基础,科研能力的培养是教育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环。然而相关调查显示,本科生对科研能力的认知仅为18.7%。

2 历史进程

我国本科生科研始于竞赛,经历了由大学进行实验到国家牵头的发展过程。1986 年由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全国学联主办,国内著名大学联合发起,在教育部的支持下举办了 “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清华大学于1995年提出SRT(Students Research Training,学生科技训练)计划,并逐步把学生科研能力培养纳入本科生教学计划和人才培养的评价体系。此后,在清华成功经验的基础上,从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各大高校试行并推广本科生科研计划[3]。此外,2007年起实施国家大学生创新型实验计划,2010年开始实施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

在本科生科研的培养过程中,教师起着重要作用。由浙江大学最初实行“导师制”再到2002年开始较大范围的推广,“导师制”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性已得到教育领域的广泛认可。

3 培养目标

我国高校的培养目标在总体上可分为创新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两个层次。拔尖创新人才是创新人才培养中的继续深化培养,主要由重点大学开展,如:北京大学“元培学院”、清华大学“清华学堂人才培养计划”、上海交通大学“致远学院”的设立就是为此服务的[4]。创新人才的培养则是高等学校总体上的教育目标,要求大体相同: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以促进教育为国家服务。此外培养目标因学校的办学理念差异而有不同,如北京大学在加强基础、淡化专业、因材施教、分流培养的理念下,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在各行业起引领作用、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清华大学在厚基础、重实践、求创新的办学理念下,以培养学生将来成长为相关学科领域的领军人物,并跻身国际一流的学术队伍为目标;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则在因材施教、教学相长、基础与创新并重的指导下,以培养符合型、高素质、创新型人才为教学目标等。

两种层次的培养相同之处在于都以强调本科教育中人才的创新性为出发点和归宿点,而要实现创新人才的培养,本科生作为培养的基点,其自身科研能力的具备与否是培养过程中不得不重视的关键性一环。

4 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方面,主要通过学分制、教学过程和课程内容方面来多角度培养本科生的科研能力。我国现阶段实行的是学分制,学分制主要由通识学分和专业学分,外加实践学分构成。实践学分主要指相关专业的大三见习和大四实习,有的还包括不同于传统的实践课程,如西北政法大学的法律诊所课程等。某些学校通过优化课程体系,压缩学分,以为学生留出更多的自主学习和参加科研实践的时间,如北京交通大学[5]、北京大学[6]等。大部分学校将以知识传授为主的教学模式逐渐转变为以探索和研究为基础的研究型教学模式。通过上台演讲、写课程小论文、小组讨论等方式强化平时的考核力度,如西北政法大学等。通过小班授课以保证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有效沟通,如清华大学于2003-2004学年秋季开展的新生研讨课程、南京大学开设的新生研讨课[7]等。课程内容方面,除专业课和通识课的设置外,有的学校设立有科学研究方法课程,以为学生后期参加科研活动作准备,如北京交通大学设置的科学研究方法课程群,包括公共类、专业基础类和专业类三个层次,涉及科学思想发展类、科学研究方法类、科学研究工具类、科学研究规范类、创新创业知识与能力等方面的课程,以及新技术应用;类似的还有北京大学设置的本科生研究课程[8]、兰州大学教育学院教育学专业开设的“教育科学研究方法”[9]等。

然而调查也显示,我国“211”高校中开设创新创业训练课程的学校不足一半[10];与国内重点大学相比,一些地方院校则在相关训练课程开设上存在不足。总体而言,我国本科教育中的课程设置上,转型有余而力道不足,主要表现在:首先,学分制类别中虽强调实践之重要性,然科研能力之重要性并未显示或显示不足。其次,有关科研能力培养的课程内容设置上,重点院校与一般的地方院校之间,差别明显,相较而言,重点院校此方面的课程设置更直接具体,有针对性;一般地方院校则要么不开设此类课程,要么过于宏观,针对性差;要么设置成选修课形式而由于选课人数少而被迫关闭。

课程设置直接关系到培养效果的好坏,在科研能力的培养上,理应针对性强,围绕科研能力之内涵而设:学分设置上,实践类的学分应在原有基础之上完善评价体系,丰富实践内容,而不仅仅局限在见习和实习之上,适当评价学生在科研过程中的表现;课程内容设置上必备的课程则应包括:文献检索课程、学术写作课程、逻辑课程和相关学科的方法论课程;倘若某校以创新为出发点作为本校培养人才的目标,则科研能力的理论课程应作为必修课开设而非以选修代替。学生尚不具备科研意识之时,学校有担起引导之重责,而非以学生的喜好决定课程是否开设。

5 培养平台

国内高校基本通过必备的实践教学环节、项目、竞赛方式来进行本科生科研能力的训练。必备的实践教学环节主要有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设计);项目分为自主申请和参与导师科研项目的形式开展训练,其中自主申请项目主要依靠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开展;竞赛则以学科竞赛和综合性赛事为主,前者如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电子设计竞赛、程序设计竞赛、机械设计竞赛、结构设计竞赛等;后者如“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创新活动、“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等。理工科院校除此以外还有实验室开放、科技活动小组等途径,如清华大学;文科院校则通过创办学生刊物等方式。暑期社会实践是所有高校具备的一个培养方式。个别院校依托国家的基地建设,其中“理工科基地”居多,“文科基地”中有代表性的如中山大学的中国戏剧史研究、兰州大学的民族学、敦煌学研究等。部分院校开设针对性的培养特区,如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开设的“少年班学院”、浙江大学开设的“竺可桢学院”等,有的还通过校际间的交流达到培养目的。总体而言,国内重点大学培养平台种类多,地方院校相对不足。

6 导师制

我国本科生导师制度最早施行于浙江大学,较大范围的推广于2002年开始。“导师制”在人才能力培养过程中的重要性已得到教育领域的认可。导师制下的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一般分为4个阶段:新生入学阶段、基础训练阶段、项目参与阶段和创新实践阶段[11]。而目前国内高校的做法主要有:①某一阶段的导师设立,如学生自主申请项目时,配备相应导师;参加学科竞赛时自主寻找导师;写学年论文、毕业论文(设计)时分配导师;②全阶段设立,如新生入学伊始就分配导师,这种方式看似导师全程参与学生的大学四年,但在实施过程中多数效果欠佳[12],存在导师职能定位不清,指导针对性不强等问题。

7 管理机制

我国高校在本科生科研能力训练过程中的管理制度包括三个子项:必备的实践教学环节、项目和竞赛的管理。必备的教学环节长期作为学校教学管理的一部分,管理机制相较项目和竞赛已相对完善,在此不作赘述。项目和竞赛的管理,主要包括组织机构的设立、项目实施办法、经费支持与管理和激励机制。

7.1 组织机构的设立

基本由教务处(部)下设的实践教学科管理相关事项。在项目训练过程中,有的由校、院两级指导小组构成,如北京交通大学、北京大学等;有的仅由校级指导小组构成,一些地方高校即如此。

7.2 管理办法

主要通过网上公布相关事项来开展,主要有针对学科竞赛和参加项目两种性质活动的管理办法。目前学科竞赛通常以高校团委、学生工作部门为基本组织和管理单位[13],此外,还有教务处、科研(技)处等多家单位参与管理[14]。参加项目主要由学生申请、立项、项目实施、中期检查和结项5个环节构成。有的高校制定了管理办法,将环节细化到位,如江苏大学制定的《江苏大学学生科研立项管理办法》涉及了项目管理中的结题要求,规定了论文类科研、发明制作类科研和没有专利或论文的项目之各自要求;中国人民大学制定的《大学生实验创新计划项目管理办法(试行)》规定了项目申报、项目评审、项目运行管理、项目结题管理和项目变更管理的各自要求[15]。目前大部分高校设立了“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等专题版块,如北京邮电大学、山西大学、西北政法大学等;有的则设立专题网站,将学科竞赛和项目实施等统一纳入,如南京大学的由在校本科生负责建立和维护的“南京大学本科生创新网”,网站不定期发布关于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的最新通知和新闻动态[16];类似的还有宁波大学的“宁波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网站、浙江农林大学的“学生科技创新网”,北京大学建立的“北京大学本科生科研训练工作网”等。专题板块一般公布的是申报成功的项目名单、结项名单、通知事项等,多以结论形式呈现;专题网站则除公布专题板块的内容外,还有“在线答疑”、“疑问解答”、“申请项目须知”等板块,前者如浙江农林大学的“学生科技创新网”,后两者如宁波大学的“宁波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南京大学的“南京大学本科生创新网”等,管理方式上过程与结果并重。

7.3 经费支持与管理

经费支持有校级-省部级-国家级三层次和院系-校级-省部级-国家级四层次两种。如“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申报该项目的经费支持由申报等级构成,分别由院系、学校、省份、国家四层次进行资助,级别越高,资助层面越丰富。不同学校资助额度不同,有的学校专门设立本科生科研基金进行资助,如北京大学,设立有“莙政基金”、“校长基金”、“毛玉刚基金”、“教育基金会基金”、“钟夏校级科研资助基金”等,其资助额度均不低于每项2000元,绝大部分在3000元以上,最高资助额度达1万元每项;有的学校则未设立专项科研基金。

经费的管理绝大部分由学校层面统一实施,制定相关的经费管理办法。有的则将经费管理权限适当下放到院系组织,方便学生报账,北京大学在此点上做了有益尝试。

7.4 激励机制

7.4.1 学生方面

主要有转专业、学分认定、成绩评定、毕业论文(设计)代替、成果奖励、思想测评、推荐免试研究生等。在激励机制上,因学校而不同,有的学校细化管理,根据成果的等级给予奖励,有利于提高学生向更高层面深入钻研。以发表文章为例,中国政法大学制定了《中国政法大学期刊分类办法》,根据学术期刊的办刊质量,将列入该校学术评价的学术期刊划分为三类:权威期刊、核心期刊、一般期刊,相应学生发表文章按此办法来进行评定[17],中国人民大学也类似的将评价刊物分为A类、B类和C类。

7.4.2 教师方面

主要通过折抵课时数和按规定奖励对指导教师进行激励。如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规定:教师每指导一个国家级或省级“大学生创新性试验计划”项目记60学时的教学工作量,每指导一个校级项目记30学时的教学工作量[18]。北京师范大学《本科生科学研究项目管理办法》第二十条规定,教师每指导1个本科生科研项目按指导1个本科生毕业论文(6课时)计工作量。类似的还有西南交通大学等高校。

8 成果交流与转化

在科研能力的训练中,学生获得的成果主要以论文或专利的形式呈现,项目的训练成果多数成为参加学科竞赛、“挑战杯”赛事的作品。成果的交流主要由学校间组织的交流会、建立专题网站、校内优秀成果展示系列活动及全国性、国际性的交流活动来进行。如设立“莙政基金”的五校(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兰州大学、苏州大学和台湾清华大学)每年秋季都会组织学术交流;建立大学生科研训练专题网站,对优秀项目成果进行展示和交流,而不仅仅局限在发布各种政策文件、管理办法和项目进展考核上,目前多数高校仅停留在后者水平上;校内则以展板、实物展示、优秀作品专集和报告会等多种形式对项目成果进行推广和宣传;通过参加全国大学生创新论坛等全国性的交流活动来促进认识,一些理科院校还参加国际性的学术成果交流活动。在成果转化上,文科院校多数停留于论文层面,而理工科多数项目由于缺少市场调研和需求分析,造成科技创新项目与社会、市场联系不够紧密,不被市场接受[19]。将研究成果和社会实践有效结合的问题也成为部分高校的探索方向,如北京大学教务部2012年与团委和就业指导中心合作设立创业项目,开始将本科生科研成果投入创业实践的尝试。总体而言,在成果的交流上目前部分高校的配套制度已日臻完善,但在成果的转化方面,尚未形成“产学研”一条龙式的模式。

9 结语

总体上,我国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呈现参次不齐的现状,完善与成熟的培养体系尚未建立,今后还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加强:

(1)培养途径:应注重培养学生形成对科研的正确认知,此实为开展、进行学生科研工作的大前提。

(2)课程设置:加强针对性,减少宏观性;同时注重课程的系统性与连续性。

(3)培养平台:应提供多途径、多渠道的科研参与方式;避免单一化与简单化。

(4)导师制:应明确指导阶段和指导内容;在现有基础上减少导师的指导学生数,强调指导的针对性。

(5)管理机制:应突出专业性、及时性、过程性和透明性,组织机构明确化。管理手段上,加强网络新媒体的应用,以专题网站形式进行指导和报道;注重加强学生科研的过程性管理,而非“重视结果,忽视过程”的粗放式管理;完善经费支持体系,探索经费管理的有效途径;激励机制上,制定明确标准,对学生的科研成果进行等级鉴定,而非“一刀切”;对教师要明确指导性质,制定具体的激励措施而非含糊不清或不予过问。

(6)成果的交流与转化:应完善交流途径与方式;应做针对性的有关研究,把转化的功课做在开展课题之前和课题结项之后,而不应将“转化”仅停留在最后。

[1] 张意中.培养大学生科研能力的构想[J].南昌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学报,1999(2):41-43.

[2] 安琦. 美国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模式与我国英语专业建设[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9):68-71.

[3] 顾万荣,孙继,宁海龙,等.完善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机制的思考[J].中国农业教育,2011(5):24-27.

[4] 李祖超,杨淞月.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内容与途径分析[J].武汉商业服务学院学报,2011,25(2):48-52.

[5] 王永生,屈波,刘拓,等.构建本科生科研训练与创新实践的长效机制[J].中国高等教育,2006(6):21-25.

[6] 曹建,王海欣,朱若珊,等.以本科生科研促进创新能力培养[J].中国高校科技,2013(Z1):16-19.

[7] 蔡颖蔚,沈群,郑昱,等.南京大学新生研讨课的探索与初步成效[J].中国大学教学,2010(9):16-19.

[8] 王卫,董南燕,贺凯丰,等.不断建立和完善科学化、人性化的本科生学术管理制度体系[J].中国大学教学,2006(4):30-32.

[9] 王根顺,王辉.我国研究型大学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的途径与实践[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8,29(3):44-48.

[10] 曹禛,刘猛.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教育论坛,2013(1):110-115.

[11] 王瑾红,罗玮来,陈满娥.论本科生导师制下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2(11):64-65.

[12] 王路,赵海田,程翠林,等.本科学生导师制教育十年实践的问题与对策[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3,32(1):26-27.

[13] 毕保良,陈颖,吕霞,等.本科生参与科研的途径及建议[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2011(5):87-91.

[14] 李洪波,杨道建,杜明拴.高校大学生科研创新分析及对策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0(6):97-99.

[15] 黄凤兰,易志鹏.我国高校本科生科研管理办法规范化研究[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10-15.

[16] 孙继兰.关于普通高校学生科研活动的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3):144-146.

[17] 中国政法大学.中国政法大学期刊分类办法.法大发〔2008〕70号.

[18]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实施办法.校教发〔2007〕392号.

[19] 李书华.中国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长效机制研究[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34(2):91-96.

猜你喜欢

本科生大学生能力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能为与应为:从本科生成绩单看绩点制的功能
One Heath视角下昆明市高年级本科生抗生素认知与行为
“Without Contraries is No Progression”: Contraries in William Blake’s “The Sick Rose”
An Analysis of the Absence of Maternal Care in The Bluest Eye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六旬老妇“养出”了个大学生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2013年第三届大学生演讲比赛圆满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