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企业党员干部廉洁自律问题的思考

2014-01-09薛毅

科技致富向导 2013年23期
关键词:党纪国法腐败权力

薛毅

自古以来,中国就是一个享誉世界的礼仪之邦,五千年的灿烂文化底蕴成为不可磨灭的精神动力。而其中,廉政文化由古至今更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些无不体现泱泱大国的文化底蕴。然而,时代发展到今天,受市场经济大气候的冲击,企业党员干部的廉政修身问题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特别是一些企业的领导干部,如果放松了思想改造,不能够严格要求自己,就会在群众中失去威信,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不归路。因此,如何加强企业党员干部廉洁自律和自身修养问题是一项必修课,值得我们思考和研究。

1.党员干部廉洁自律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首先是对加强学习落实不到位。党员干部要管住自己,必须不断加强学习,把好思想的“总开关”。目前,从主观上看,企业干部对学习的重要性认识是到位的,但具体落实到行动上还做得不够。很多同志做到了认认真真学一阵子,但终身学习的观念树立的不够牢固,爱学习、勤学习,学以致用、用有所成上明显不足,不善于思考、不善于总结,特别是没有真正把学习与调查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大部分时间凭经验办事,没有依据新形势、新要求转变新思路、提出新措施。甚至有的党员干部对组织的政治学习、业务学习,是人到心不到,重形式轻效果,认为日常工作已经很忙,学习耽搁时间,忽视学习,不注重世界观改造,从而导致自律意识淡化。另一方面,从客观上看,对企业党员干部的教育渠道单一,学习内容重复单调,偏重于广泛的、常规的、政策法规方面的教育,缺少针对性强,真正抓住党员干部心理需求、任职需要的实用性学习教育。

其次是对企业党员干部的监督和管理不到位。对权力的制约上,党内有一系列明文规定,但在实际运作中走了样。在对具体议事规则、决策权限的规定上,分工是明确的,但具体操作中,没有落实在行动上,重效率轻程序,减少内部牵制层次,随意简化程序,因而权限是模糊的,致使对权力制约乏力。造成领导个人说了算,凭胆量、经验、觉悟办事,规章制度成了一纸空文的现象。同时组织监督失察,企业内部由于是同级监督,存在“四怕”思想:一是怕得罪人,不敢管,做老好人,存在多栽花少栽刺的思想;二是怕负责任,平时嫌官小,遇到问题嫌官大;三是怕丢面子,认为出了违纪违规行为,有损单位形象,有案不报,有案不查问题比较突出;四是怕被追究,有了问题“内部消化”,以免纪检监察机关查觉,引火上身受追究。由于组织监管没有尽职尽责,客观上放纵和助长了企业党员干部不廉洁行为的发生。

第三是惩处的警戒作用尚需加强。随着形势的迅猛发展,违纪的外延和内涵不断翻新扩大,很多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对企业党员干部的一些违纪行为不好把握,因此就带来了廉政法规执行上出现偏差的问题。有的干部不能正确看待这些问题,却存在侥幸心理,有恃无恐,大法不犯,小错不断。

2.加强企业党员干部廉洁自律的对策

2.1党员干部务必坚定理想信念,不能放松思想改造

对一个党员干部来讲,最危险的就是理想和信念的动摇。理想信念有所动摇,就是现在不腐败,并不代表以后不腐败,权小时不腐败,权大时不一定不腐败,当一般群众时对腐败现象深恶痛绝,走上领导岗位可能就认为吃喝收礼是正常的。要牢固树立反腐倡廉思想的道德防线,就要时刻注重思想改造,牢记党的宗旨不迷糊,才能在各种条件下始终保持清正廉洁的作风,才能正确处理国家利益、人民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坚持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个人利益的原则,才不会因一己私利而损害和牺牲集体利益。只有紧紧抓住了教育这个基础,筑牢了党员干部的法纪防线和思想防线,我们的反腐败工作才有最可靠的保障,才能保持共产党人蓬勃朝气、昂扬锐气和浩然正气。

2.2党员干部必须树立牢固的宗旨意识,不能淡忘责任

党员干部的权力是人民给予的,是用来为人民服务的,决不能用来为个人或小团体谋取私利。权力是一种责任,权力越大,职务越高,肩负的责任就越重,应尽的义务就越多。权力是把“双刃剑”,用权为公,可以造福企业和职工,赢得职工群众赞誉;用权为私,最终就会失去权力,甚至身败名裂。党员干部如果整天打着自己的“小算盘”,搞权钱交易,那就是自掘坟墓,必将为组织和群众所抛弃。每一名党员干部都要正确看待权力,深知权的来源,明白权的用途,把心思用在工作上,用在推动创业发展上,用在为职工群众办实事上,创造出经得起历史、实践和职工群众检验的业绩,真正为企业、为职工群众掌好权、用好权。

2.3党员干部必须严格做到廉洁自律,不能放纵欲望

对党员干部来说,不管在什么时期,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原则不能变,清正廉洁、艰苦奋斗的传统不能丢。要练好“内功”,守得住诱惑,经受住权力、金钱等考验;要防微杜渐,守得住小节,避免小错酿成大错;要宠辱不惊,遏制得住私欲,不计荣誉进退,不计个人得失;越是物质生活富裕,越要守得住勤俭,以勤为本,以俭修身,以德律己。反之,一旦私欲膨胀,就很容易突破道德和法纪防线,不择手段地去贪权、贪钱、贪色,从而招来牢狱之灾。作为一名党员干部,不徇私情、秉公办事,是最基本的要求。对亲戚、朋友和身边工作人员要有原则,是非分明,不能只讲亲情、友情,而不讲原则、法纪。领导干部要慎交友,多交诤友,多交挚友,多交学识高、品德好的人做朋友。古人云:“国计已推肝胆许,家财不为子孙谋。”从历史上看,贪官敛财,从来都是祸及后代;廉官清贫,多数能够荫泽子孙。为子孙后代敛财敛钱,不是为子女种福,而是招祸,不劳而获的财富,使他们失去奋斗的动力,难以成人,腐败堕落的思想在子女中继承发扬起来,子女早晚也会步入歧途,难逃党纪国法的惩处。在这个问题上,各级党员干部一定要保持高度的警觉,千万不可掉以轻心。金钱、地位、名利都是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这些话蕴涵着深刻的人生哲理。纵有琼楼千万间,睡觉不过一张床;纵有家财千万贯,一日不过吃三餐。每个党员干部都要常思贪欲之害,常弃非份之想,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做官。

2.4强化监督机制和制度建设,规范党员干部的行为

一要强化党内监督。通过健全企业党组织生活、召开民主生活会、进行民主评议、加强民主集中制建设等方法,强化党组织内部的监督和纪检机关的监督;二要强化行政监督。通过定期谈话、定期随机抽查、定期考核等多种形式进行监督,发现苗头性问题要及时进行诫免谈话,深入剖析原因,继而采取有效措施加以制止,将违纪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三要强化经济监督。纪检监察机关和审计部门要严格按照现有的法律、制度和纪律,有针对性的对一些单位的经济活动,以及党员干部的经济行为进行监督检查;四要强化群众监督。深化政务公开制度,畅通群众监督的渠道。同时加强制度建设,确保党员干部廉洁从政。当前,党员干部廉洁自律工作要紧密结合惩防体系建设,不断完善、归纳、总结和补充,使现有制度与时俱进,逐步形成一套整体的制度链。同时要建立和规范对党员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离任审计和事后审计制度,力求形成这样一种“预期压力”,对离职的“问题官员”,不论离开原岗位有多长时间,也不论走到天涯还是海角,都要“算帐”,一旦暴露,依法追究相关责任,也随时随地都将受到法律的制裁。通过加强制度建设,使党员干部不敢腐败。

2.5领导干部必须警钟长鸣,不能心存侥幸

腐败行为玷污党的形象,损害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对干部本人来讲,一旦步入腐败歧途,就会断送前程,甚至倾家荡产、祸及子孙。陈毅同志曾经说过:“手莫伸,伸手必被捉”。纵观所有的违纪案件,无不引起人们的深刻思考。在这里,我们从贪官身上算六笔帐。一算“政治帐”:一个领导干部不管你职位有多高,一旦违反了党纪国法,必将受到严厉惩处,这就自毁了自己的政治前程;二算“经济帐”:人活在世上到底是为了什么?金钱固然能给人带来好处,但拥有多少金钱才算多、才足够?不管你曾经拥有再多的金钱,一旦违犯党纪国法,不但倾家荡产,还会换来牢狱之灾,连以前的生活都无法拥有了;三算“名誉帐”:一旦违犯党纪国法,以前的荣耀都将不复存在,换来的只是耻辱和身败名裂;四算“家庭帐”:一旦受到党纪国法的惩处,不但自己要丢人显眼,而且会严重伤害到家庭的亲人,将带给他们一生巨大的痛苦;五算“自由帐”:没有自由将失去生命的精彩,这是人生的最大痛苦。每一个身陷牢狱的贪官,无不体会到了失去自由那生不如死的滋味;六算“健康帐”:每一个身陷牢笼的贪官,无不身心交瘁,追悔莫及。我们每个党员干部要从中吸取教训,务必警钟长鸣,决不能心存侥幸,明知故犯。 [科]

猜你喜欢

党纪国法腐败权力
贪官六靠
省级政府金融权力榜
民营金融权力榜
培育让诬告无处遁形的政治文化
把脉“腐败亚文化”
领导权力的特性与影响
持刀人
目睹之现状
腐败至死怎么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