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观点集萃

2014-01-09

产权导刊 2014年6期
关键词:土地

观点集萃

谨防地方政府将救市风险转嫁到百姓头上

知名时评人、《工人日报》社会周刊编辑部主任石述思5月14日在访谈时表示——

高房价的背后是高地价,高地价背后是土地财政,土地财政背后是地方高企的债务和实体经济乏力,一个恶性循环。以后随着宏观调控政策趋于理性科学,全国楼市也会趋于理性。有涨有跌本来就是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但谨防地方政府受困于地方债务和土地财政,采取一些非常救市手段,将风险转嫁到百姓头上,三四线尤其如此。

影子银行一定要阳光化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李稻葵5月11日在首届“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上阐述——

对影子银行的判断,如果说两年前还可以是客观、中性的,认为是传统金融业务的一个补充,现在恐怕挑战大于风险,需要紧紧抓住这个风险解决问题;影子银行应该阳光化,一部分当年为了突破贷款限制的影子银行,体外循环的一定要纳入正式贷款的管理,纳入风险拨备的机制和不良债务的考核机制;另外一部分,应该转换成债券,比如说信托的一部分,就把信托做成真正的信托,让信托市场上发债,而不要找银行。

宏观审慎监管存在三大挑战

上海发展研究基金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乔依德5月11日表示——

在中国当前经济环境下实行宏观审慎监管存在三大挑战。一是金融改革,我国目前进行的金融改革与其他的改革怎么同步协调进行;二是最近中国经济增速在下降,金融风险在上升,如何在稳定经济增速的同时控制金融风险;三是中国的经济周期跟欧美国家的经济周期是不一致的,这种情况下将如何把握经济增长跟控制风险这两者的关系。

影子银行在某种程度上契合了中国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努力

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联席院长吴晓灵5月11日在首届“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上表示——

有研究指出,中国影子银行规模已经超过了GDP的40%,这当然引起了监管部门、理论界和金融界对其风险的担心。但是就影子银行在中国经济融通资金中所发挥的现实作用来看,可以理解为某种程度上的直接金融,相对于银行信贷起到了补充的作用,这也契合了中国近年来积极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努力。

四大绊脚石阻碍市场改革利益集团是首要阻力

经济之声《天下财经》5月9日发表经济学家厉以宁的最新言论——

在中国,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阻力很大。首要阻力就是利益集团的存在,改革可能会使其利益受损,所以他们会坚持原来的做法。其次是制度惯性。老路走惯了,就不想改了。再次是中国还缺乏独立完善的市场主体,企业还不是真正的企业,不能自主经营,受到的捆绑很多。这也阻碍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复次是市场要发挥作用,必须建立市场信用体系。没有信用的社会,不适合市场业务的开展。包括政府在内,作为交易一方,都应该讲信用。市场经济的建设,必须和道德建设是同步的,而目前,中国的信用体系建设才刚刚起步。

证券公司要拓宽业务

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联席院长李剑阁在首届“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上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

中国证券公司最早的盈利来源,一是企业融资,给企业发股票,这几年开始发债券,这是证券公司的投行业务;二是做股票交易,下设自己的证券营业部,收取交易佣金。这几年证券公司投行业务基本靠天吃饭,而交易佣金又不断下行,转型势在必行。证券公司要想成为‘现代投资银行’,首先应该扩宽业务,特别是资管业务。

只有天津适合做北京副中心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刘瑞5月8日发表意见——

目前国家发改委正在牵头起草京津冀协同发展一体化的规划。在这个规划没出来之前,各地政府纷纷炒作自己,我觉得是有点着急了。我觉得副中心可能就只有天津能承担,从天津的基础条件和天津与北京的历史关系来讲,就是习近平讲到的“双城记”的概念,中心当然是在北京,副中心在天津,这“双城记”演好了以后,周边的卫星城市也就带动起来了。所以大家不要想着去争这个“副中心”,而要想着怎么样在天津和北京互动的发展当中,得到什么商机和机遇,同时也要迎接由此带来的一些挑战,把本地的事情做扎实了。争取一些空的名声,不如去做一些实实在在的事情。

低成本土地城镇化不可持续

经济学家巴曙松5月7日提出土地使用结构的问题——

低成本土地城镇化不可持续。过去十年,我国农业用地快速转换为城市用地,但是,土地使用过度投向工业,住宅和商业用地、公共用地比例在整个土地使用中所占比例过低,由此带来资源配置不合理、公共福利水平低下。未来以量扩张为主的土地城镇化速度要放缓,增加土地居住、交通和绿地功能,改变土地使用结构,通过改革实现土地质的提升,才是关键。

IPO数量越多 越难圈钱

经济学者陈恩挚5月8日表示——

A股的问题,不是因为IPO太多了,相反是因为人为制造“稀缺”。IPO太少的结果是,投资者缺少选择权,可以说“饥不择食”。而推行“发行注册制”,很多人就会想到股票趋向无限量供应,担心“圈钱更疯狂”。事实上,当股票趋向无限量供应后,企业反而圈不到钱。因为备选投资股票非常多,投资者为此有了更多选择,更有底气“用脚投票”。

新国九条体现了中央稳定资本市场的决心

英大证券研究所所长李大霄5月9日解读新国九条——

新国九条(《关于进一步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的发布,体现了中央稳定资本市场的决心,在细节上强化了对中小投资者的保护,更体现了资本市场在国民经济中本应有的真实地位。目前,资本市场已是我国实体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A股上市公司的总资本占据GDP相当比例。长久以来投资者对我国股市的定位和价值存在错误的理解和定位,股市作为经济晴雨表的作用也并没有真实显现,新国九条的发布是在新的时期下发展我国资本市场的必然选择,有助于端正资本市场在国民经济中的真实定位,也彰显了资本市场的重要性和真实作用。

中国金融体系的开放意义大于加入WTO

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所长吴晓求5月23日发表主题演讲时表示——

中国经济要完成经济现代化的战略目标,成为21世纪伟大的国家,构造一个现代金融体系是至关重要的。目前中国金融体系还存在着一些严重的问题,如证券化金融资产的比重太低,平滑风险能力弱,配置风险较差,财富管理的功能弱等,所以,我们要加快这些方面的改革。中国金融体系的开放将是激励中国经济加入WTO之后,又一个重大的改变开放措施,其意义可能要比2001年加入WTO时对中国经济所具有的意义还要大。

市场体制还存在五大缺陷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吴敬琏在4月21日在“2014中国绿公司年会”上表示——

因为政府在资源配置中仍然起着主导作用或者决定作用,所以市场体制存在着五个方面的巨大缺陷:第一,它不是一个统一的市场,因为条块分割,现在的市场是碎片式的。第二,不是对所有市场主体开放的。市场主体分成三六九等。第三,竞争性很差,因为各种行政规定,还有行政垄断,而没有竞争,这个市场严格的说根本不能叫市场。第四,市场是无序的,因为有各种行政规定,各种批示主导着市场行为,所以不是建立在规则基础之上的,不是建立在法制基础之上的,而是行政主导的,是人治的,是批示决定一切的。第五,市场发育很不平衡。

猜你喜欢

土地
我爱这土地
“土地托管”让荒芜土地绿起来
圆梦,在这片土地上
艾青《我爱这土地》
土地
土地
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我想有一块土地
土地上的骨血(外二章)
养好自己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