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谷歌进军航天,布设“天星地网”

2014-01-09北京空间科技信息研究所舒怀

卫星应用 2014年11期
关键词:航天卫星空间

· 文|北京空间科技信息研究所 舒怀

谷歌进军航天,布设“天星地网”

· 文|北京空间科技信息研究所 舒怀

一石激起千层浪。2014年6月,谷歌公司接连抛出两则重大消息:一是计划自己投资建180颗卫星;二是谷歌收购Skybox Imaging(以下简称Skybox)卫星公司。互联网公司欲利用空间资源加强其现有业务以及获得其在全球范围内的网络覆盖能力,将空间资源纳入到其生态体系中,这一新动向值得引起关注。

事件1:谷歌计划投资超过10亿美元建180颗卫星,为偏远山区接入互联网

6月2日,据《华尔街日报》报道,谷歌计划投入超过10亿美元的资金,打造180颗高性能低轨小卫星,为全球偏远地区的居民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之后可能会继续增加部署的卫星数量。谷歌的这个项目将通过WorldVu卫星公司来实施,据称,这一项目的最终耗资可能在10至30亿美元之间。

该项目是硅谷公司从太空扩大网络覆盖助力地面业务方面的最新行动。谷歌和Facebook都在设法触及目前还无法触及的人口,均希望利用未联网地区的新互联网用户来扩大收益。有线网络的覆盖基本上只能做到现在这样,无线蜂窝网络则可覆盖小范围地区,而卫星的覆盖要广泛得多。

早在20世纪90年代,由微软公司的比尔·盖茨和蜂窝电话的先驱Craig McCaw共同创建的Teledesic公司曾进行过类似的尝试,打造低轨道卫星系统,提供互联网服务,并考虑使用无人机弥补卫星系统的覆盖空白,不过由于成本超支和技术瓶颈难以突破,2002年这一项目被迫搁浅;1998年铱卫星公司(Iridium Satellite)宣告破产重组,而当时其语音及数据服务启动还不足一年。

以上失败的例子使得咨询公司TelAstra负责人罗杰·拉什(Roger Rusch)认为,谷歌卫星项目最终耗资总额可能达到200亿美元。此外,谷歌还必须面对监管方面的压力,需要与其他卫星运营商进行协调,从而避免影响到其他卫星的正常运行。

而卫星顾问公司TMF Associates负责人蒂姆·法勒(Tim Farrar)认为,最近几年,因为技术进步,卫星制造、发射成本都呈现显著下降的趋势,未来制造180颗小卫星,可能花费只需6亿美元,10亿美元预算成本也许绰绰有余。谷歌计划用更多较小的、重量不超过250磅的卫星覆盖整个地球,还希望充分利用支持追踪多个卫星的天线技术,Kymeta等公司开发的天线没有活动部件,由软件控制,这一模式可降低制造和维护成本。

事件2:谷歌收购卫星公司Skybox,以期自产高分辨率卫星数据

6月11日,谷歌宣布将斥资5亿美元收购卫星公司Skybox Imaging(以下简称Skybox),交易全部以现金形式完成。

Skybox成立于2009年,是一家提供高时效性高分辨率图像、高保真影像和影像分析的企业。通过将互联网与高分辨率卫星星座结合在一起,Skybox创造了一个独特的数据来源,它是由时间分辨率较高的亚米级彩色影像和地球高清视频组成的,可反映目标每日的变化情况,同时还提供卫星数据查看平台。Skybox将发展由24颗微卫星组成的天空卫星(SkySat)星座,截至目前,Skybox已经成功发射了两颗卫星。Skybox已在此前筹集到9100万美元资金,其投资者包括Khosla Ventures、Bessemer Venture Partners、Draper & Associates、Caanan Partners、CrunchFund、Norwest Venture Partners和Asset Management Ventures等风险投资公司。

尽管Skybox成立仅仅5年,但该公司具备业内尖端的卫星技术。在研发SkySat-1微卫星时,Skybox的理念就是“将具备足够商用价值的技术配置在尽可能微型的卫星之中”。在技术上,Skybox公司进行了很多创新,例如SkySat-1是首个使用CMOS面阵传感器的1m级分辨率对地观测卫星。Skybox是全球首家对外提供商用高清卫星视频的公司,它希望通过对实时卫星数据进行分析来捕捉全球最新动态。Skybox所部署的卫星可以在不同的窗口时间内每次拍摄最长90s的视频,而这些视频数据能够帮助企业大幅提高其运营决策的准确性。

从理论上说,Skybox可以通过其卫星从太空持续观察某个目标的动向。因此,这一技术在农业、机场、资产监控、供应链管理、金融业和核电站等领域都有着巨大的应用空间。例如,Skybox通过这些视频数据深入分析全球金融走势,并将这一分析数据出售给各大企业;通过记录某一地区的交通情况来分析该地的市政基础建设是否合理等。

SkySat-1微型卫星于2013年11月21日成功发射,SkySat-1所传回的视频数据和高清图片已经证明了这一技术在现实世界中的影响力。Skybox通过出售SkySat-1所拍摄的高清视频和图片来支持公司发展。与此同时,Skybox还在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名为“SkyNode”的地面基站用于接收卫星数据。

对于谷歌来说,收购这家公司有利于完善谷歌地图和谷歌地球等服务,在收购Skybox以后,谷歌已可使用其高质量的实时照片和视频。谷歌认为Skybox的卫星可提供最新的图像,有助于保证他们地图服务的准确性,随着时间的推移,谷歌还希望Skybox的技术可用于帮助改善互联网接入服务和赈灾活动,这些都是长久以来谷歌一直都很感兴趣的领域。

这两大事件说明谷歌已将思路从地面扩展到太空,为互联网布设“天星地网”。

以下两点趋势值得关注。

1)近年来,航天产业链下游的卫星应用产业,其信息产业属性越发明显,未来必须融入到整个信息产业中才能实现更好的发展。

从谷歌收购Skybox,投资建卫星系统,以及国内的腾讯入股地图服务商四维图新,阿里巴巴整体收购高德等,可以看到互联网企业逐步开始将航天产业链下游卫星应用企业纳入到自身的生态体系中,这样的合并对于双方都是有利的。一方面空间资源的天然优势可以弥补地面信息网络的不足,另一方面卫星应用产业融入到信息产业,将能够提供更为综合的、整体的解决方案,并借助互联网企业的用户基础,为更广泛的人群提供服务。

2)微小卫星技术的进步以及火箭发射成本的降低为更多企业进入航天领域提供。

随着纳米卫星、芯片卫星技术的发展,以及类似SpaceX这样的商业公司大幅降低进入空间的成本,未来越来越多的企业将能够进入航天领域甚至拥有自身的空间资产,空间资产也将依靠其自身不可替代的优势将成为“智慧地球”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猜你喜欢

航天卫星空间
我的航天梦
航天梦,我的梦
miniSAR遥感卫星
空间是什么?
创享空间
静止卫星派
逐梦航天日
Puma" suede shoes with a focus on the Product variables
航天股为何遭爆炒
What Would Happen If All Satellites Stopped Working? 假如卫星罢工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