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东省21个地级市资源节约型社会发展状况综合评价及其空间分异

2014-01-07吴小节杨书燕汪秀琼

城市观察 2014年4期
关键词:广东省指标体系因子

◎ 吴小节 杨书燕 汪秀琼 黄 山

一、引言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经济和工业化进程飞速发展,其成就令世人瞩目,但也带来了一系列亟需解决的突出问题和矛盾,如资源短缺、环境污染严重、气候恶化、生态系统退化和破坏等。这些问题已逼近环境承载极限(刘辉,2013)[1]。2013年春天京津唐冀及周边地区出现大面积、长时间、高污染雾霾天气,秋天东北三省又连续出现严重雾霾天气,加上广受关注的土壤和水质污染问题,这些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遭到严重破坏的消息都在警示我们,主要依靠传统要素投入支持的经济增长已无法持续(吴敬琏,2013)[2]。改弦更张,寻求高效率的资源节约型的新经济增长模式,走集约化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已成为中国发展刻不容缓的任务(简新华、叶林,2009)[3]。

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先行地区,广东省同样面临着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战略任务。在2008年12月17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通过的《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中明确指出,致力于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加快发展方式的转变,是推动广东省实现社会现代化的重要举措和战略目标。因此,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不仅对我国实现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且也是广东省努力成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排头兵、深化改革开放的先行地、探索科学发展试验区(即三个定位),在调结构、保增长、上水平,落实十大产业调整振兴规划中发挥重要的基础作用。同时,也是广东为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即两个率先)。

目前,中国走资源节约的集约化道路还处于相对初级发展和规范的探讨阶段,如何加强资源节约化道路建设,除了从制度上加以规范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加强资源节约型社会评估,这对于衡量资源节约化程度与进一步指导资源集约化发展方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令一些政府决策和执行部门困惑的是,已有对“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探讨大多集中于理论层面(韩凤春,2013)[4],如讨论资源节约型社会与消费方式(海鸣,2012)[5]、新型工业化(程宇航,2008)[6]、循环经济(刘卫菊,2010;朱嘉欣,2013)[7-8]、可持续发展(赵有翼、刘子江、康玲芬、岳斌,2011)[9]和产业结构调整(敖琢,2011)[10]之间的关系,对如何建设和建设成什么样子的“资源节约型社会”可谓是“智者见智”,以至于政府部门决策缺乏依据,执行缺乏方向,考核无标准。基于此,本文尝试建立一套资源节约型社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度量广东省21个地级市区域的资源节约型社会发展状况,以期为实用层面的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提供实证支持和决策参考。

二、资源节约型社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一)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涵义

关于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定义,目前学术界尚未有统一和公认的定义。本文采纳简新华和叶林(2009)[3]的定义,认为资源节约型社会就是人们合理开发利用和切实保护各种资源,提高资源开发利用效率,维持生态平衡,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社会,也就是人与资源和谐的社会,即人类节约高效开发利用保护资源、资源能够支撑人类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社会 。

(二)构建原则

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本质上是要解决经济发展中的资源消耗问题,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付双双,2013)[11]。在建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时,必须遵守科学性、客观性、可比性、系统性、层次性和可行性原则,全面准确地衡量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的资源节约型社会水平。

1.科学性原则。综合评价的科学性主要体现在评价目标的确定、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及各指标值的测定等关键环节上,本研究采用因子分析法时需要注意这一点。

2.客观性原则。这一原则是综合评价的生命。评价的目的是为寻求系统真实的价值状态。本研究将在界定资源节约型社会本质内涵基础上,对其评价体系尽量选用客观指标,不用主观指标。

3.可比性原则。综合评价通常是对某个情况做横向比较分析,因此,评价目标、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模型、指标价值的测定,都要具备可比性、可测试性。一般而言,评价指标应尽量兼顾到相对指标和绝对指标,以相对指标为主。

4.系统性原则。系统总目标是对系统进行综合价值评价,以提示系统的状态和发展规律。尽可能做到全面、系统、完整地反映经济、环境、社会的基本面貌,各指标之间要有相关性。

5.层次性原则。由于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是一个有序整体,因此,必须设计一个层次分明、逻辑严密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包括若干子系统,应在不同层次上采用不同的指标,有利于政府决策者在不同层次上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进行调控,对资源进行有效配置,对环境进行优化。

6.可行性原则。在遵循系统性原则的基础上,综合评价体系的设计应坚持可操作性的原则,否则所构建的指标体系就无法进行操作。本课题中所采用的数据资料均具有可获得性,数据资料尽可能通过查阅统计年鉴和各种专业年鉴获得,或可通过现有统计年鉴经过计算获得。

表1 资源节约型社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三)评价指标的选择

本文借鉴简新华和叶林(2009)[3]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遵循科学性、客观性、可比性、系统性、层次性和可行性等原则,从资源消耗总量、资源消耗发展、资源节约潜力等三个方面,提出了资源节约型社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所包含的具体指标如下表1所示。

三 、广东省21个地级市资源节约型社会发展状况的实证分析

(一)数据来源与同向化处理

本文的数据资料,来自于2000~2011年的《广东统计年鉴》、2011年《中国统计年鉴》、2011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011年《中国城市竞争力年鉴》、2011年《中国城市能源统计年鉴》,以及2011年《广东城市调查统计年鉴》。

公式(1)、(2)分别是正向指标计算公式和反向指标的同向化处理的计算公式:

(二)评价方法

本文采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的方法,对广东省的资源节约型社会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因子分析使用SPSS17.0软件进行。

另外,为便于直观分析和比较广东省21个地级市行政区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具体发展情况,并根据广东省21个地级市行政区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政策与建议,本文还将在因子分析的结果基础上,对广东省21个地级市行政区的资源节约型社会发展状况进行聚类分析。本文采用 Hierarchical Cluster 的聚类方法,运用离差平方和法(Ward’s method)计算类与类之间距离,选择欧式距离的平方(Squared Euclidean Distance)进行聚类,最终得出聚类分析结果,在此基础上,使用ArcGIS9.2软件绘制广东省21个地级市行政区的资源节约型社会水平空间分异图,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三)评价过程

选取广东省21个地级市行政区2010年度相关指标进行综合评价。为了避免指标间的信息重叠,采用因子分析法,确定广东省区域的资源节约型社会发展水平综合得分,并以此因子分析的综合得分作为指标进行聚类分析,确定广东省21个地级市行政区的资源节约型社会发展的类型和空间分异特征。

(四)评价结果

1.因子分析

对数据进行KMO检验和Bartlett球形检验以确定因子分析的适用性,检验结果如下表3所示。

由Bartlett球形检验可以看出,Chi-Square统计量为511.215(P<0.000),应拒绝各变量独立的假设,即变量间具有较强的相关性,并且KMO统计量为0.761,大于0.7,说明各变量间的信息重叠程度高,适合进行因子分析。

表2 KMO and Bartlett’s Test

根据特征根大于1的原则选取因子,发现17个指标可以归纳为4个因子,其累计方差贡献率为79.537%,能较好地反映原来17个指标的信息,如下表3所示。

“资源节约型”社会程度因子水平与一次能源消耗总量(A11)等14个指标间的关系表4所示。

由表5可见,反映“资源节约型”社会程度的有四个主因子。根据各项“资源节约型”社会程度对主因子的贡献率,对“资源节约型”社会程度主因子1影响较大的有一次能源消耗总量(A11)、水资源消耗总量(A12)、终端能源消耗总量(A13)、城市居民用电量(A14)、生活用水量(A15)、单位土地面积GDP产值(A24)、人均生活能源消耗量(A25)、人均生活水资源消耗量(A26)、R&D投入占GDP比重(A31)、能源节约提升效率(A33)、大专以上教育人数(A34);对“资源节约型”社会程度主因子2影响较大的有单位GDP的能源消耗量 (A21)、单位GDP的水资源消耗量(A22)、单位GDP终端能源消耗量(A23);对“资源节约型”社会程度主因子3影响较大的有单位GDP的能源消耗量 (A21)第三产业占GDP比重(A32);对“资源节约型”社会程度主因子4影响较大的有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A28)。

表3 因子的累积方差解释率

表4 资源节约型社会因子的指标贡献率

样本的“资源节约型”社会程度因子的综合得分及排名,如表5所示。

2.聚类分析与空间分异

在因子分析基础上,进行样本聚类分析,并利用ArcGIS9.2软件显示量化分类结果的空间分异特征。聚类方法选择Ward法,距离测试采用欧氏距离平方法,利用SPSS的系统聚类法进行聚类分析。根据聚类结果,可以将广东省21个地级市划分为3-7类,如下表6所示,

从表7可看出,如果划分太少的类别(如分为3类),则无法考察类别之间的具体差异,如果选择较细的类别划分(如分为7类),则某一类别中含有的省份过少,更多地表达了特殊性。为了体现类型之间的差异性,又保证不同类型包含省份的均匀性,本课题将广东省21个地级市分为4类(见表7),并用ArcGIS9.2软件分析得出空间差异分布图(见图1)。

第Ⅰ类:资源高度节约型。该类主要包括广州、深圳、东莞等3个地级市。这些地级市的资源节约综合指数的平均值为1.264037,属于资源高度节约型,远高于其他类的地级市,这对该地区的后续发展提供了重要的资源后盾,也是其他发展地区重要的学习和借鉴对象。

第Ⅱ类:资源相对节约型。该类主要包括珠海、佛山等2个地级市。这些地级市的资源节约综合指数的平均值约为0.302697,高于所有地级市的平均值(等于0),属于资源相对节约型。

表5 广东省21个地级市行政区“资源节约型”社会程度因子综合得分及排名

表6 各类包含的省份个数

表7 各类别所包含的具体地级市

第Ⅲ类:资源轻度消耗型。该类主要包括汕头、惠州、中山、江门等4个地级市,这些地级市的资源节约综合指数的平均值约为-0.075671,弱低于所有省份的平均值(等于0),基本属于省内平均水平,资源节约型略差,基本属于轻度的资源消耗型,与那些发达地区相比,则仍然存在一定差距。

图1 广东省21个地级市行政区资源节约型社会的空间分异

第Ⅳ类:资源相对消耗型。该类主要包括韶关、河源、梅州、汕尾、阳江、湛江、茂名、肇庆、清远、潮州、揭阳、云浮等12个地级市,大多属于经济相对落后的地级市。这些地级市的能源消耗特征主要表现为产业结构和规模效应不够明显,属于资源相对消耗型。总体上,这些地级市的资源节约综合得分基本上都是居中偏下的(其平均值约为-0.34124,低于所有地级市的平均值),经济发展模式亟需向现代化的经济集约型和产业结构高级化的转变。

四、结论

研究资源节约型社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该指标体系对广东省21个地级市进行实证分析,既是对该指标体系的科学性、合理性、可操作性等的检验,也是对广东省21个地级市进一步推进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提供重要的决策参考和建议的依据。本文在提出资源节约型社会概念内涵基础上,按照科学性、客观性、可比性、系统性、层次性和可比性等六个基本原则,从资源消耗总量、资源消耗发展和资源节约潜力三个方面,构建了资源节约型社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2011年度广东省统计年鉴和各行业和能源产业统计年鉴数据基础上,对广东省21个地级市行政区的资源节约型社会发展状况进行了综合评价和聚类分析。研究结果发现,广东21个地级市行政区的资源节约型社会发展程度可以划分为四大类型,即资源高度节约型、资源相对节约型、资源轻度消耗型、资源相对消耗型。其中:广州、深圳、东莞等3个地级市属于资源高度节约型;珠海、佛山等2个地级市属于资源相对节约型;汕头、惠州、中山、江门等4个地级市属于资源轻度消耗型。韶关、河源、梅州、汕尾、阳江、湛江、茂名、肇庆、清远、潮州、揭阳、云浮等12个地级市属于资源相对消耗型。从空间分布来看,资源节约程度相对较高的地级市大多位于珠三角地区,而资源节约型程度相对较弱的地级市大多位于粤东、粤西和粤北地区。

[1]刘辉. 环境社会学与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J]. 知识经济, 2013(06):55.

[2]吴敬琏. 中国增长模式抉择[M].上海远东出版社,2013.

[3]简新华,叶林. 论中国的“两型社会”建设[J]. 学术月刊, 2009(03):65-71.

[4]韩风春. 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的问题与对策[J].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2013(08):90-95.

[5]海鸣. 两型社会消费引导作用和性质的探讨[J]. 福建论坛, 2012(02):40-43.

[6]程宇航.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J]. 企业经济, 2008(09):8-11.

[7]刘卫菊. 发展循环经济 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J]. 企业导报, 2010(03):42-43.

[8]朱嘉欣. 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重要路径[J]. 经济研究导刊, 2013(06):8+73.

[9]赵有翼,刘子江,康玲芬,岳斌. 两型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概念模型研究[J]. 甘肃高师学报,2011(06):12-13.

[10]敖琢. “两型社会”背景下的产业创新研究[J]. 企业技术开发, 2011(03):103-105.

[11]付双双. 资源节约型社会综合评价实证研究[J]. 经济研究导刊, 2013(04):15-18.

猜你喜欢

广东省指标体系因子
因子von Neumann代数上的非线性ξ-Jordan*-三重可导映射
广东省校外培训风险防范提示
一些关于无穷多个素因子的问题
影响因子
广东省铸造行业协会十周年会庆暨第四届理事会就职典礼成功举行
我的健康和长寿因子
广东省海域使用统计分析
层次分析法在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应用
供给侧改革指标体系初探
测土配方施肥指标体系建立中‘3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