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TP131HCH超深五段制侧钻水平井优快钻井技术

2014-01-01徐云龙王文斐刘建刚

钻探工程 2014年10期
关键词:塔河井眼钻具

徐云龙,王 锐,王文斐,刘建刚

(胜利石油工程有限公司钻井工艺研究院,山东东营257017)

1 概述

塔河油田奥陶系油藏以碳酸盐岩为主,储集空间主要为溶蚀缝洞,空间分布具有相当的随机性,表现为不规则形态和不均匀分布,导致部分生产井投入开发以后,出现生产时间短、产量低,出水严重等情况[1~4]。TP131H井完钻酸压完井,测试结论为水层,含水超过98%,综合该井各项资料分析,已无转层的余地。地震储层预测资料显示,该井南西方向702.49 m处T74地震反射波以下发育具“串珠状”反射特征,且平均振幅变化率较强,预测缝洞型储层发育,因此设计了五段制侧钻水平井——TP131HCH井。五段制侧钻水平井由于稳斜段的存在,有效延伸了井眼轨迹的水平位移,满足地质避水要求[5,6]。该井的成功实施,对该区块同类型井的钻井设计、施工具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2 地质设计要求

老井TP131H井实钻方位7.51°,侧钻点深度6315 m,水平位移524.32 m。新侧钻井TP131HCH,地质要求向老井反方向199.22°方位侧钻,完钻层位于奥陶系中统一间房组,轨迹进入一间房组顶面距井口水平位移大于182.47 m,B点垂深6453 m,B点水平位移702.49 m,靶半高<5 m,靶半宽 <10 m。要求在老井149.2 mm的裸眼直井段进行侧钻,钻至设计井深,如果未钻遇放空、漏失,则加深钻进100 m完钻。

3 井身结构及井眼轨道设计

3.1 井身结构设计

3.2 井眼轨道优化设计

为了满足地质避水要求,侧钻点尽量上提,由于老井套管下深6265 m,因此侧钻点选择为6280 m,井眼轨道设计为五段制(直—增—稳—增—平)。井眼轨道设计数据见表1。

表1 井眼轨道设计数据

在施工过程中,为了进一步提高钻井效率,减少起下钻次数,对井眼轨道进一步进行优化设计,主要是第二增斜段的全角变化率从20°/30 m优化为10°/30 m,这样在保证避水点的水平位移满足地质要求的情况下,现场施工可以减少2趟钻,从而提高钻井效率。优化后井眼轨道数据见表2。

表2 优化后井眼轨道数据

4 施工难点

(1)侧钻点较深,地层硬,侧钻困难。裸眼侧钻,下部为水泥塞,如果水泥塞固结不好,侧钻不易成功。与老井造斜点近,如果一次侧钻不成功,没有回旋余地,只能重新打水泥塞。

(2)侧钻点离套管鞋近,仪器受干扰大。侧钻点离套管鞋只有15 m,MWD仪器的测斜零长一般在13m左右,受磁干扰较大,方位不准确。

(3)井深、温度高,需要抗高温的螺杆钻具和测斜仪器,同时对钻井液体系及性能提出更高要求。

(4)井眼曲率大,钻具摩阻扭矩大,钻压传递困难。大斜度井段容易形成岩屑床,易发生井下复杂和卡钻事故。

5 优快钻井技术

5.1 裸眼侧钻

5.1.1 钻具组合

5.1.2 钻井参数

钻压0 ~30 kN,泵压18 MPa,排量15 L/s。

5.1.3 技术措施

(1)侧钻前探水泥塞,常规钻具扫至侧钻点,并做承压试验,水泥塞强度必须能承受160 kN钻压以上,水泥塞候凝48 h后,开始侧钻。

(2)为保证在有限的裸眼井段内侧钻一次成功,使用牙轮钻头+3°单弯螺杆进行侧钻。由于MWD测斜零长为13 m,离套管鞋只有2 m,侧钻时磁性工具面受到套管磁干扰,现场将磁性工具面摆到设计方位,待不受磁干扰时再调整方位。

(3)侧钻前首先划眼造台阶2 h,然后控制钻时3 h/m,直至侧钻成功。根据钻屑中地层岩屑含量,及时调整钻进参数,待地层岩屑含量>70%后,逐渐加大钻压,提高钻进速度。侧钻时每米捞岩屑1包,以便分析侧钻效果。钻至6300 m时,岩屑含量>80%,判断已侧钻成功,正常钻压钻进。

5.2 井身轨迹控制

根据井眼轨道优化设计,可用2趟钻来完成施工。第一趟钻为侧钻与第一增斜段施工,使用牙轮钻头+3°单弯螺杆,在侧钻成功后,继续使用该钻具组合进行第一增斜段施工。第二趟钻为后续稳斜段、第二增斜段及水平段施工,使用PDC+1.5°单弯螺杆施工。

5.2.1 第一趟钻

5.2.1.2 钻井参数

钻压30~50 kN;泵压18 MPa;排量15 L/s。

5.2.1.3 技术措施

(1)由于下入3°单弯,严禁开转盘钻进,只能滑动钻进。

(2)及时测斜,提高井眼轨迹与轨道设计符合率。正常情况下每5 m测斜,如果造斜率发生异常,每3 m测斜,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施工中,该钻具组合造斜率为(22°~27°)/30 m,符合设计要求。钻进至6351 m,井斜 54.74°,方位 205.93°,完成第一增斜段施工,起钻换钻头和螺杆。

5.2.2 第二趟钻

至2013年,飞机数据库已经较广泛地应用于飞机设计中,计算机辅助设计也已基本实现,但是飞机产品的公差设计仍不能实现数字化,还需人工查找有关国家标准设计手册以及某些飞机公差设计手册。贾小勐和郭长虹发现了这一领域的空白,使用VC++和 Access软件,开发了国家标准公差、配合和飞机公差数据库。该数据库能够自动查找公差与配合,可以通过计算机简便、迅速、精确地设计和验证飞机公差,为计算机辅助公差的设计打下了技术基础[6]。

5.2.2.1 钻具组合

5.2.2.2 钻井参数

钻压20~60 kN;泵压18 MPa;排量15 L/s。

5.2.2.3 技术措施

(1)稳斜段以复合钻进为主,要求小钻压,多划眼,保证井眼轨迹稳斜钻进。每50~100 m短程起下钻一次。

(2)第二增斜段以滑动钻进和复合钻进相结合的方式钻进,该钻具组合在滑动钻进中的造斜率为10°/30 m左右,符合设计要求。控制造斜率,按地质要求准确着陆。

(3)水平段以复合钻进为主,要求小钻压,多划眼,保证井眼轨迹圆滑。钻至井深6906.00 m遇含油裂缝发生井漏而完钻。完钻垂深6443.15 m,投影位移 586.07 m,闭合方位 198.29°,钻井进尺626.00 m,全井最大井斜角 90.60°,最高造斜率26.59°/30 m,钻井周期18.38天,比设计周期提前12天。

5.3 钻井液技术

小井眼窄环空间隙使钻具粘附卡钻的机会增多,所以在现场要加强对摩阻、扭矩的观察,如果摩阻扭矩过大,要及时处理钻井液,防止井下复杂事故的发生。因此,全井段使用抗高温低固相混油聚磺钻井液体系,保证钻井液性能良好。钻井液应具有一定的含油量,斜井段混油6% ~10%,以提高钻井液的润滑性,除砂器、离心机24 h运转,并保证除屑效果[7,8]。钻井液性能参数见表 3。

表3 钻井液性能参数

5.4 安全钻井配套技术

(1)使用一级钻具,接头扣型统一,减少中间配合接头。钻具下井前必须经过探伤检测,严禁带伤钻具入井,防止断钻具事故的发生。

(2)优选钻头类型,保证钻头寿命。在侧钻时选用牙轮钻头,保证寿命在60 h左右,该井选用牙轮钻头型号为MD517,很好地完成了侧钻及第一增斜段的施工。第二趟钻选用 PDC钻头,型号为M1365D,增斜段工具面稳定有利于增斜钻进,稳斜段(1°~3°)/100 m 微增。

(3)使用抗高温长寿命螺杆,减少起下钻次数。该井最高循环温度145℃,静止最高温度150℃,因此应选用175℃的抗高温螺杆,普通螺杆易脱胶。

(4)选用175℃的抗高温MWD。该井由于温度高导致出现3次仪器故障,损失钻井工期6.38天,如果该井除去仪器故障损失时间,实际钻井周期为12天。

6 结语

(1)五段制侧钻水平井由于稳斜段的存在,有效延伸了井眼轨迹的水平位移,实现了地质避水的目标,适合于因出水严重而报废的老井进行二次开发。

(2)通过井眼轨道优化设计,可以减少钻井起下钻次数,提高钻井时效,降低钻井成本。

(3)在塔河油田高温区块,抗高温螺杆、抗高温MWD仪器及抗高温钻井液体系是保证超深侧钻水平井优快钻井的基础。

[1] 余福春.塔河油田超深侧钻水平井钻井技术研究与应用[J].石油天然气学报,2009,31(5):312 -317.

[2] 马朝俊,王鸿新,范学礼,等.塔河油田超深井小井眼短半径侧钻水平井钻井技术[J].石油地质与工程,2007,21(1):66-68.

[3] 周伟,耿云鹏,石媛媛.塔河油田超深井侧钻技术探讨[J].钻采工艺,2010,33(4):108 -111.

[4] 刘仕银,王龙,毛鑫.塔河油田6区小井眼侧钻短半径水平井钻井技术探讨[J].钻采工艺,2013,36(3):21 -23.

[5] 符俊昌,刘匡晓,刘明国,等.侧钻水平井钻井技术在塔河油田的应用研究[J].石油天然气学报,2005,27(4):622 -623.

[6] 夏宏南,王小建,杨明合,等.加快侧钻中短半径水平井技术的研究与应用[J].西部探矿工程,2005,(4):82 -84.

[7] 郭建国.塔河油田托普台地区钻井液技术[J].山东化工,2010,39(2):35 -37.

[8] 陈涛,乔东宇,郑义平.塔河油田小井眼侧钻水平井钻井液技术[J].钻井液与完井液,2011,28(4):44 -46.

[9] 孟祥波,陈春雷,孙长青.徐深21-平1井轨迹控制技术[J].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2014,41(1):30 -32.

[10] 陈小元,王绪鹏,刘波,等.TP4CH超深侧钻水平井钻探技术[J].复杂油气藏,2011,4(2):72-75.

猜你喜欢

塔河井眼钻具
钻具失效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
摩阻判断井眼情况的误差探讨
新疆玛湖油田水平井低摩阻导向钻具组合优选与应用
煤层气多分支水平井分支井眼重入筛管完井技术
塔河流域在役大中型水库风险评估研究
塔河10区碳酸盐岩裂缝型储层承压堵漏技术
椭圆形井眼环空压力梯度预测与影响因素分析
国外潜孔钻具研发方面的新动向
旋挖钻机钻具产品类型
以石为绢塔河写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