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林业信息工程本科人才培养互动机制研究

2013-12-29谭三清孙玉荣

关键词:信息工程林业机制

谭三清,张 贵,孙玉荣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理学院,湖南 长沙 410004)

林业信息工程本科人才培养互动机制研究

谭三清,张 贵,孙玉荣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理学院,湖南 长沙 410004)

无论从数量上还是质量上,林业信息化人才都不能满足当前林业信息化的需要。在确定林业信息工程本科人才培养互动机制的内涵的基础上,分析其现状及问题。围绕人才培养目标调整、课程体系优化、综合实践能力强化以及互动评价等方面构建林业信息工程本科人才培养互动机制,培养具有林学基础和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以适应社会需要。

互动机制;本科人才培养;林业信息工程;林业信息化

林业信息化是国家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目前正处于全面实现林业信息化和林业现代化的战略机遇期。林业信息工程是一个全新的学科, 它侧重把林业研究的关键问题以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可视化的手段表达出来,全力提升整个林业的科技水平和现代化。[1]“盛世兴林,人才为本”,[2]无论从数量上还是质量上,现有林业信息化人才的结构都不能满足当前林业信息化的需要。因此,构建林业信息工程本科人才培养互动机制,培养具有林学基础知识和信息技术的综合型人才,[3]是林业信息化建设的需要,也是林业人才培养的主阵地——林业高等院校的时代责任。

一、林业信息工程本科人才培养互动机制的内涵

一般来讲,培养机制就是培养时探索其内部组织和运行变化的规律,遵循相应的规律和采用相关的手段,以实现特定的目标。人才培养机制可以理解为人才培养内在功能及其作用方式的总和,它不仅依赖于人才培养的特定组织机构——高等学校,同时也受其培养环境——“政府”和“社会”的影响。人才培养互动机制就是政府、高校、社会市场诸因素相互作用的过程。[4]机制是否合理有效,将直接影响互动的成效和人才培养的质量。

根据调查和用人需求反馈,林业信息化建设需要大量了解林业相关业务、懂信息技术、具备项目管理能力的人才:第一个层次是复合型人才,具备林业、信息技术和管理方面的知识;第二个层次则是高级专业技术人才,能提出具体实施方案,负责林业信息工程的实施和开发的人员;第三个层次则是基层实用人才。林业信息工程本科人才培养互动机制就是基于林业信息化建设对人才多元化的需求,合理进行本科层次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实现社会需求与目标培养的统一;分析社会对本科层次人才的需求,规划人才培养的结构、布局与方案,实现政府、高校、人才市场间的互动;优化人才培养体系,整合学校优势资源,加强课程体系的优化和实践,强化实践教学平台建设与实践,培养多学科交叉的复合型人才;研究林业信息工程本科人才培养互动平台中各要素的相互关系及影响,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本科层次产学研一体化人才;建立和完善教学管理运行制度及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制度,根据新世纪人才的培养标准,研究人才质量评价标准,建立科学的、适应可持续发展的、可操作的、满足人才培养的教育评价体系,实现以评促改,以评促建的良性评价机制,从而优化人才培养互动机制,分析实现互动的途径与实践。

二、林业信息工程本科人才培养互动机制现状及问题

继“数字地球”、“数字城市”之后,21世纪的林业也有了信息时代的新追求——“数字林业”。“数字林业”主要有三方面的涵义,一是基于3S(遥感RS、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技术的林业信息数字化;二是对这些数字信息的储存、处理、传输和应用;三就是林业部门政务信息化的实现。[5]目前,我国正全面推进林业信息化,逐步实现林业现代化,具备交叉性和综合性知识的林业信息化人才紧缺。林业信息工程方向的人才培养,还没有与社会需求现有效对接。

首先,适用性人才缺口大。林业信息化建设需求的人才具有综合性、交叉性等特点。对从业人员的知识结构要求较高——既要掌握3S(RS、GIS、GPS)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又要具备森林培育学、森林经理学、森林保护学等林学基础知识,所以缺乏符合要求的专业技术人才已成为当前林业信息化建设的一个突出问题。[6-7]据资料统计,迄今所有农林院校都还没有设立本科层次的林业信息工程专业,全国也只有16所高校和1个研究所招考林业信息工程方向的研究生,数量极其有限,不能满足现代林业信息化建设的需要。农林类高校是培养林业信息化建设所需高级专门人才的主力军,如何解决社会人才需求和高校人才培养供给方面的不平衡,是人才培养互动机制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其次,林业信息工程(方向)本科层次的人才培养课程模块结构急需优化。林业信息工程(方向)本科层次的人才培养是解决林业信息化人才紧缺的重要途径。利用已有的教学资源、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提升其实践动手能力,是农林类高校培养急需人才、突破林业信息化建设人才需求瓶颈的最有效途径之一。现在林业信息工程(方向)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亟待优化。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一方面,林学类专业林学、森林资源保护和森里可持续经营等基础知识功底扎实,但相对缺乏计算机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3S技术等方面的系统技能训练;而另一方面,信息技术类、以及信息管理类专业,信息技术方面的知识扎实,却缺乏林学类知识系统训练,缺乏了解林业管理及应用中的原理、业务流程等等。由于每个专业要有相对独立的课程体系(课程模块组合),以体现培养目标和要求,如何根据林业信息化发展需要,灵活的设置课程模块,让培养出的学生既有稳固的学科或行业基础知识,又有迅速适应目前林业信息化建设的专业技能,也是高校林业信息工程方向本科人才培养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再有,林业信息工程本科层次人才综合实践能力急待加强。林业信息化生产、管理、经营、规划等需要一批既懂林业专业知识,又有信息化专业技能的人才,需要分级、分层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培养适合不同林业信息化建设岗位需要的高级专门人才。目前我国特别是基层林业单位,从事林业信息研究、网络管理的专业性人才奇缺。[8]我国大部分普通高等学校由于种种原因,致使专门人才培养趋同和集中于研究型或理论型人才,[9]很长时间内仍缺乏能直接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第一线的融学术性与技术性为一体,集理论性与实践性为统一的工程应用型创新人才。因此,如何在实践、实验环节,或相关科学研究中培养学生面向林业信息化应用能力,构建“校企”、“学研”平台,以及落实完全学分制,优化各项教学运行管理机制,如何系统构建人才培养评价互动机制,促进学生整体能力的提升,是人才培养互动机制中要重要研究点之一。

三、林业信息工程本科人才培养互动机制的构建

(一)紧跟国家发展需要和人才市场需求,调整人才培养目标

高校是培养人才的主战场,但仍离不开政府、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规范、指导、监督;同时高级专门人才的就业、创业与国家的宏观发展、市场调控、行业市场的人才需求密不可分,三者应该是一个和谐的统一体,才更有利于高校人才的培养。

我国林业信息化建设在“十二五”期间要实现总体目标的80%,在2020年,全面实现林业信息化,对人才的需求紧迫。高校,特别是有优势教师、教学资源的农林类高校,必须结合人才市场需求,调整好人才培养目标,为社会、市场又快又好地培养出林业信息化紧缺的人才。目前在本科林学类专业和在信息及信息管理类专业开设林业信息工程方向,实施培养林业信息工程本科人才培养是顺应市场需求和国家建设需要的有力措施。经过连续几年的实践和跟踪调查,通过调整相关培养目标,我们对林业信息工程本科人才的培养目标定位为:具备林学、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了解林业信息的获取、处理、分析和表达过程,掌握信息获取工具的使用技能和主要的数据处理软件的实际操作与应用;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将信息技术、“3S”技术和林业专业进行高度结合,培养能从事林业数字化技术、森林空间信息数字化处理、林业信息化管理,并能获取、融合、分析和应用数字信息来支持可持续森林经营管理的高级专门人才。

(二)科学合理整合资源,优化人才的知识能力构成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是中南地区唯一的一所林业高等院校,为中南地区乃至全国培养林业信息工程人才是我校肩负的一项重要使命。学校多年在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方案、专业建设、课程建设等方面开展了多层面的改革与实践。由于高新技术在林业科技发展中介入的层面不断拓宽,全球定位系统、多媒体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卫星遥感及计算机技术等新技术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应用。人才培养中通过信息技术进一步提高相关各专业的综合分析和资料处理能力,为多学科协同解决重大林业科学技术问题提供保障。因此,高新技术知识必须进入林业高等教育课程中来,对传统课程内容进行增补、删减,使林业高等教材能适应新时期人才培养的需要。优化人才知识构成,需建立教学内容更新机制,及时将本学科领域的最新成果引入课程教学。经过讨论论证、跟踪实践,对核心课程主体内容尝试进行整合、调配,建立共享机制,逐步实现人才培养目标。通过对我校相关本科生课程体系统现状进行调研分析,结合林业信息化建设对人才的需求,构建了林业信息工程方向本科人才培养核心课程(表1)。

表1 林业信息工程方向本科人才培养核心课程构建

同时,我校已在森林经理学科中设置林业信息工程方向(招收硕士和博士),它是信息技术和林业多学科相结合的一个十分有特色的培养方向,其人才培养对中南地区乃至全国的林业信息化建设尤为重要。因此,林业信息工程本科层次人才培养有优秀的师资保障。学生在选修核心课程时,不仅可以跨专业、跨学科、选课程,也可以选教师;教师多采用动态开放式教学,实施多维度教学(讨论式、互动式、探究式、基于研究课题、案例式及学术报告等形式),使课程体系优化,在完全学分制框架内,有效实现“教”与“学”的互动。

(三)创新开放式实践互动平台,构建人才培养层次性实践互动机制

在教师们林业信息化科研项目以及相关林业生产信息化管理实践中,我们充分意识到林业信息工程方向本科人才的层次能力培养至关重要,这主要包括:基础能力训练、综合能力训练、初步的科研创新能力训练以及初步的创业能力体验等等。为此,我们结合学校的特色优势,构建了如下的培养机制(图1):

图1 林业信息工程方向本科人才培养层次性实践互动机制

实验、实践教学作为学生能力培养的直接动力,是提升学生能力的有效途径。培养中必须要突破校内、校外的壁垒,构建校内外互动平台,为培育满足社会特定需求的特色人才提供保障。各国产学合作教育的实践已经证明,产学双方共同合作育人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模式。我们借鉴国外产学合作教育的经验,加强学校与林业产业部门的合作,构建互动平台,建立有效运行机制。专业教师长期从事林业信息工程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学校与全国林业行业有众多的合作单位,建立了若干的科研和生产性实训基地(广州市、上海市、深圳市都有相关科研基地,在全国几十个国有林场均有生产性实训基地),通过这种模式密切学校与社会的联系,缓解教育经费不足,最终提高林业人才的培养质量;通过校研合作和校企联合达成经验与资源共享,也可以促进教师专业能力的发展,使参与各方相互协作、取长补短。在教学、科研、企业三结合的过程中,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促进科研发展、培养人才具备适应企业技术进步需求的能力。

(四)多元化主体对林业人才质量的互动评价机制

按照新世纪对人才培养质量的两种评价尺度:一是社会评价尺度(人才的适应能力),二是学校评价尺度(培养目标的定位)。[10-12]社会评价从企业用人的角度及其满意度着手,内部评价则来自于专家、督导、学生、教师、同行、管理层等的评价。

重视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反馈,而且加强在校学生、辅导员、专业教师及社会的反馈。建立和完善多形式的教学评价制度,重视和发挥专家组织的评价功能,根据反馈信息修订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同时注重对课程教材建设、实践性教学环节及实施过程的质量管理,建立政府及主管部门、学校、专门机构和社会多元评价相结合的教育教学、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的互动机制(见图2)。

图2 多元主体对林业信息工程本科人才评价的互动机制

四、讨论与展望

如果说“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提出的是大学人才培养定位的问题,“如何培养人才”着眼于建设高效的人才培养互动平台的问题,那么“培养得怎么样”就是林高校人才质量评价的问题,三者也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对林业信息工程本科人才的培养定位,探索培养平台中的互动机制,提升林业信息化人才教育质量具有深远的意义。也必为当前林业信息工程人才培养,从多层面(学校与学校、学校与社会、老师与学生、教学与科研、学科与学科)、多学历层次(本科、硕士、博士)构建人才培养互动平台,培养满足林业信息化建设所需的创新型人才、复合型人才具有深远的意义。

[1] 冯仲科,张晓丽,吴保国,等. 构建林业信息工程新学科[J].中国林业教育,2004,(1):18-20.

[2] 马 艳.盛世兴林 人才为本[J].中国林业,2005,(10):11-15.

[3] 闫东锋,毕会涛,李继东.地方农林院校开设林业信息工程专业的探讨[J].中国林业教育,2012,(4):23-26.

[4] 周 玲.武汉市人才培养互动机制构建研究[J]. 当代经济,2007,(5): 94-95.

[5] 宋宝祥.数字林业浅析[J].华章.2011,(18):276.

[6] 王冠男.探析林业档案实现信息化管理的有效途径[J].华章,2013,(2):267.

[7] 曹帮华,魏 蕾.林学专业校外教学实习基地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林业教育,2009,27(1):36-38.

[8] 孙艳秋.浅析我国林业信息技术的发展前景[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3,(1):239.

[9] 邵 辉,龚方红,徐 萍.工程应用型创新人才教育培养活动的思考与实践.中国高教研究,2010,(9):88-90.

[10] 王 辉,张小诗,刘海军.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反馈机制建构[J].现代教育管理,2011,(11):38-39.

[11] 汤小红,曹福祥,周灵芝.林业院校本科专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设置现状与改革探究[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132-133.

[12] 洪 昀. 以个性化教育为导向大学多元化人才培养探析[J].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3):129-131.

On Interactive Mechanism of Undergraduate Talent Cultivation for Forestry Information Project

TAN San-qing, ZHANG Gui, SUN yu-rong
(College of Sciences,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Forestry & Technology,Changsha 410004,Hunan, China)

Regardless of its quantity or quality, the forestry informatization talent, can not meet the need of current forestry informatization. Determining the interactive mechanism connotation of undergraduate talents for forestry information project,this study analyzes its present situation and problems. It proposes to construct interactive mechanism of undergraduate talents cultivation for forestry information project, and focus on adjusting the personnel training goal, optimizing the curriculum system, strengthening the comprehensive practice ability and the interaction mechanism, and cultivating compound talents with forestry basic knowledge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o meet the needs of the society.

interactive mechanism; undergraduate talents cultivation; forestry information project; forestry information

G642.0

A

1673-9272(2013)06-0186-04

2013-10-29

湖南省教育厅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林业信息化人才培养互动平台的研究与实践”(编号:2011-166)。

谭三清(1969-),女,湖南常德人,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林业信息化方面教学和研究。

[本文编校:李浩慧]

猜你喜欢

信息工程林业机制
欢迎订阅《林业科学研究》
《林业科学》征稿简则
《林业科技》征稿简则
电子信息工程综合实践中信号处理系统的应用
land produces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自制力是一种很好的筛选机制
电子信息工程的现代化技术探讨
探讨电子信息工程设计的自动化技术实践
坚持立德树人培养高素质电子信息工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