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现代企业管理思维与模式创新的思考与探讨

2013-12-28

环渤海经济瞭望 2013年3期
关键词:显性隐性层面

随着知识经济发展和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明显,企业外部生存和发展环境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就使得传统的企业管理模式、方法及手段愈加难以适应。企业如何适应经济全球化下的市场竞争,如何把握好企业的定位和发展方向是值得企业管理者深思和探讨的重要课题。

现代企业管理

1.现代企业管理的概念

现代企业管理将管理的核心、出发点与落脚点归结到对人的管理上,并创造出一种崭新的管理模式和精神。现代企业管理理论将现代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管理科学知识成就应用于企业管理工作,促进企业管理现代化、科学化。也就是说,用现代科学的思想、组织、方法和手段,对企业进行有效的管理,使它创造出最佳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现代企业管理理念

我国现代企业管理理念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5个方面:第一,前瞻性理念,是现代企业管理中的最高层次,企业管理要根据对社会、竞争对手、市场和内部的人财物等资源进行前瞻性的分析,制定战略目标和实施规划;第二,“人本管理” 理念,是企业管理的一种新模式和新趋势,是科学管理发展的高级阶段;第三,“钻井” 理念,是指善于发现人才,培养人才和合理使用人才;第四,创新理念;第五,品牌理念,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更应该注重品牌的打造、树立和运营。

管理思维与模式创新

1.创新的含义

创新在管理学上被定义为积极的改变。改变的结果是产生新产品、新服务或新方法。创新通常是一种需要,也是一种精神。创新可以分为技术创新和组织创新。前者涉及新技术开发,后者则体现为一种文化对组织的渗透。组织必须创建一种鼓励创新性思维或以创新性为关注焦点的环境。这是一种文化氛围,很难准确地定义它,但它包含了大多数软性的管理问题,即与人有关的管理问题,它既可以成为激发员工创新的动力,也可以成为抑制员工创新的阻力。因为创新想法和理念需要依靠员工的自愿贡献。只能通过激发员工的动力,使他们愿意为组织的利益而发挥创造力。

2.在组织中存在不同层面的创新

组织创新包括战略层面、战术层面和操作层面3个层面。每个层面的创新都对组织大有裨益,最优秀的企业力求在所有创新层面上主动寻求创新的机会。不仅要求对企业家和管理者都必须具有创新理念和创新精神,而且还必须通过在组织中创建一种创新性文化以培养和激发每个员工的创新意识。

3.创新的基础要素

在当前世界里,创新的4个基础要素是新信息、新知识网络、新思维方式和新的未来思想。而新的思维方式则是创新的主要推动力。多年来,横向思维 (从新的角度来审视旧问题或类似的问题)一直是创造性思维的催化剂。然而,在经济全球化的21世纪,管理者面临的既不是旧问题,也不是类似的问题,因此需要采用多角度的思维方式超越目前的时间跨度。需要在有意或无意中进行发散性思维,考虑各种可能性,跨越职能障碍,思索更远的未来。

对企业管理思维与模式创新的思考与探讨

1.建立学习型组织,营造创新型企业文化

21世纪的企业发展面临着知识经济、社会变革、市场经济、科技革命等巨大的挑战。学习是应对变革的唯一出路。因此,在现代化企业里不仅管理者自身需要不断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及管理能力,使每个员工都成为终身学习的学员,不断提高企业员工队伍的素质,使之能不断顺应市场经济的潮流。

2.创建新型企业文化

现代企业管理必须与国际接轨,必须参加市场竞争,而市场竞争不仅仅是技术、设备、设施等硬件条件的竞争,更是人才、管理、文化的竞争。所谓创新型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员工共同承诺,企业针对市场变化和出现的市场机遇,主动进行变革并持续变革。首先,通过建立学习型组织,建立和完善员工的培训制度、培训方法和培训体系。根据员工不同的工种、不同的层次和需求采取讲课,培训,参观学习等多种形式向员工讲授现代企业管理学、市场营销、公共关系、企业文化及相关专业技术知识,力求全方位的提高企业员工队伍的综合素质及培养员工自觉学习的良好习惯。其次,积极开展各项文化、体育活动,如演讲比赛、卡拉OK大奖赛、乒乓球赛、篮球赛、跳绳比赛、节日联欢会等活跃职工业余生活,培养团队精神,增强企业凝聚力。在营造积极向上的人文氛围上,还注重善、美、正气、正义等方面的引导,使传统的团结、互助互爱、扶危济困等美德得到弘扬和体现。

3.“人本管理” 是企业管理的一种新模式和新趋势

人本管理的建立首先要提高企业的领导力。所谓领导力即获得追随者的能力。领导者要想具备较强的领导力必须在实践中不断地学习,锻炼和积累,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当代企业领导者必须具备的素质有10条:善于利用信息、善于改革创新、善于战略决策、善于学习知识、善于表达、善于 “公关”、善于 “感染”、善于激励、知人善任和身心健康。其次,有效地发挥激励作用,激励作用是调动人积极性的重要手段,贯穿于领导过程的始终。作为领导者,要明确激励的实质和内容,树立正确的激励指导思想,掌握和应用正确的激励方法,不断开拓新的激励方式,才能真正发挥激励的作用,实现成功和有效的领导。激励包括目标激励、需要激励、动机激励和行为激励等,关键做到有激有励、激励互动。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目标,第一需求也不同,当其目标实现或第一需求得到满足时激励效果最好。

4.建立企业的知识网络

知识的共享与传播是供应链中知识管理的核心,要实现这一目标最有效的方式是在供应链内建立交流的网络,现代信息技术为远距离的交流提供了技术支持。在供应链中实现有效的知识管理应首先建立起一个供应链的内部网络,将各成员的知识源通过网络联系起来。这个系统有必要确定供应链中常用的和专业方面的知识,并且介绍了掌握这些知识的成员以及专家的情况,用数据库和网页作为载体,该信息网络应该为成员间的交流提供诸如电子邮件、声音邮件、音频会议与视额会议等基本的交流工具。基于供应链内部的知识交流能够引起思维最大限度的扩散,从而为新知识的产生创造条件,这就需要建立供应链与外部间的信息网络。联系越广、越有效,知识就能得到越多和越好的共享,而这又反过来意味着知识得到了发展。知识管理的核心是知识创新,其核心活动就是将企业内外部知识的互相传播,实现对知识的提升,这种传播体现在企业各个层面,无时不在,无处不在。知识由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组成。显性知识体现为业务信息,具有规范化、系统化的特点,更易于沟通和分享,例如库存量、供应商资料、网点布局等;但隐性知识不容易表达出来,是高度个人化的知识,具有难以规范化的特点,因此不易传递给他人。“知识螺旋” 观点提出了知识创新的四种模式:即从隐性到隐性,从显性到显性,从隐性到显性以及从显性到隐性。这种观点表明了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的相互转换是知识创新的必然历程。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的相互转换等同于螺旋上升的体系,知识在此体系中得到传播、整合、拓宽和延伸,进而形成创新性知识为企业所用。物流企业必须发现物流系统内外的知识螺旋活动,提倡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的互换,创造有利于转换活动的环境,采用各种激励、辅助手段以促进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的相互转换。

猜你喜欢

显性隐性层面
隐性就业歧视的司法认定
显性激励与隐性激励对管理绩效的影响
社会权显性入宪之思考
健康到底是什么层面的问题
高三化学复习的四个“层面”
刍议隐性采访
新闻报道隐性失实的四种表现
策略探讨:有效音乐聆听的三层面教学研究(二)
显性的写作,隐性的积累——浅谈学生写作动力的激发和培养
家族发作性睡病伴性染色体显性遗传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