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物联网与移动互联网业务融合及其重点应用分析

2013-12-26胡海波

互联网天地 2013年9期
关键词:终端联网智能

胡海波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 北京100191)

1 引言

物联网的定义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延伸和扩展的网络,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在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近年来,随着LTE 网络在全球的迅速部署,云计算和大数据处理技术的发展推动了大规模数据聚合、动态事件触发和在线分析等技术的发展,开始为物联网和移动互联网业务融合扫清障碍,如手机支付、车联网、智能医疗等融合应用开始日益普及。从全球来看,目前全球物联网与移动互联网的业务融合处于起步发展阶段,未来的业务应用具有广阔的前景和难得的机遇,但潜在空间转化为现实市场还需要较长时间培育,关键点是通过各种技术和应用创新形成新兴业态和新增市场。

2 物联网在各个领域的应用

近几年来,物联网的概念及其应用得到了越来越多国家的重视,越来越多的运营商开始推出各种形式的物联网业务,其应用不断深入各个领域。据Juniper Research 预计,到2015年,全球物联网整体市场规模将达到3 330 亿元,年增长率将达25%,其中,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射频识别)自2010年成为物联网中最受关注的技术之一以来,始终呈现持续上升趋势,2012年全球RFID 市场规模将达到200 多亿美元。据赛迪顾问预测,2013年我国物联网整体市场规模有望达到5 000 亿元,是2010年1 933 亿元的2.59 倍,至2015年,我国物联网整体市场规模将达到7 500 亿元,至“十二五”末,年增长率将超过30%。

随着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政府的大力推动,以点带面、以行业应用带动物联网产业发展的局面正在逐步呈现。从全球范围来看,物联网应用处于起步阶段,形式上闭环应用较多。闭环应用主要是在企业或者行业内部实现的应用,这样更有利于系统控制和制定标准;从模式上来看,主要以点带面、以个别行业应用带动产业;从地域上来看,在物联网应用示范中,美国、欧盟和日本的发展全球领先。

美国物联网已在军事、智能电网、智能工业、农业、环境监测、建筑、医疗、企业管理、空间和海洋探索等领域投入应用,成为RFID 应用第一大国,并不断向交通、车辆管理、身份识别和仓储管理等领域延伸,应用案例占全球59%。

欧盟应用大多围绕RFID 和M2M 展开,如智能电网、智能交通、智能医疗、智能物流、生产以及零售等领域。德国、英国、法国和荷兰的RFID 产业发展水平领先其他国家,在交通、身份识别、物资跟踪等领域也有了比较广泛的应用。

日本智能交通、移动支付、电网、远程监测、智能家居等应用已初具规模,形成了全球规模最大的金融领域物联网应用Felica(RFID 手机支付)。

目前,我国已开展了一系列物联网试点和示范项目,在电网、交通、物流、智能家居、节能环保、工业自动控制、医疗卫生、精细农牧业、金融服务业、公共安全等领域取得了初步进展。

3 物联网和移动互联网融合的关键技术

融合创新是未来物联网发展的重要方向,首先是物联网技术的融合创新和产业的融合应用。物联网的传输融合了通信技术、移动通信、光纤通信、卫星通信、电力通信等各种通信网络技术;其感知层融合了各种传感技术和感知技术;物联网的处理中融合了大数据处理虚拟化、海量存储信息安全和各种中间件等技术。近年来,随着LTE 网络在全球的迅速普及,云计算和大数据处理技术的发展推动了大规模数据聚合、动态事件触发和在线分析等技术的发展,为物联网和移动互联网业务的融合扫清了障碍。

在现阶段各种形式的物联网业务,以人为本的个人应用领域中,物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相结合的业务应用日益普及,如手机支付业务的快速发展。手机支付与传统的现金、银行卡等支付手段最大的不同就是,将基于NFC、RFID 技术的支付方式与移动通信相结合,真正发挥出手机支付的优势,进而实现手机支付的快速发展。借助NFC、RFID 等物联网技术和应用,通过与移动互联网应用的深度融合,远程支付摆脱了多年的发展困境,开始步入快速发展的轨道。虽然手机支付这种新的消费模式还未被大家所接受,安全性也受到了一定的质疑,短期内这些应用成果的市场份额并不被看好,不过从长期看,这将是物联网与移动互联网业务融合的一个重要应用领域。

在以物与物为交流核心的工业和公共应用领域中,像智能交通、工业自动化等一样,手机终端还有很大的研究空间。此外,车联网、物联网家电、智能医疗也处于快速发展阶段,由于业务推广尚处于起步阶段,这些应用价格相对较高,普通消费者无法承受,未来随着各种技术的进步,此类业务应用也将成为重要应用领域。

总体来看,移动互联网与物联网相结合肯定会成为一大趋势。移动互联网是互联网被寄予厚望的下一个增长领域,创新应用和创新产品将呈爆发式增长,这从当前智能手机及应用即可看出。移动互联网及移动终端设备是物联网实现智能控制的重要通道和关键机体。物联网的系统运行需求将会激发移动互联网的创新灵感。

4 RFID和M2M等重点业务的发展

近年来,受益于全球物联网的高速发展,全球RFID 和M2M 产业发展十分迅速,与移动互联网的融合也日趋紧密。

RFID的应用领域不断拓宽,但仍以局部的闭环应用和政府主导项目应用为主,如交通运输、证件、食品药品溯源追踪等,跨行业、跨部门、应用链长的应用相对较少。RFID 产业各环节实力较强的企业仍然集中在美国和欧洲国家。根据IDTechEx 预测,到2013年,全球RFID 市场规模将达到175 亿美元,2019年将超过280 亿美元。全球RFID 系统将向嵌入式、智能化、可重组方向发展,通过构建RFID 公共服务体系,将使RFID 信息资源的组织、管理和利用更为深入和广泛。未来RFID 技术将与条码、生物识别等自动识别技术以及互联网、通信、传感网络等信息技术融合,构筑成一个无所不在的网络环境。

现阶段各种形式的物联网业务中,最主要、最现实的形态是M2M 业务,M2M 业务在许多国家受到了高度重视,并在一些行业中已经或将率先得到规模化应用。M2M 业务可以广泛地应用到众多行业中,如车辆、电力、金融、环保、个人与企业安防、农业与林业等。近年来,着眼于物联网巨大的市场潜力,产业链上的相关主体在物联网的布局上都开始加速。最近一两年,在全球范围内的不少运营商、设备商等信息通信技术行业的参与者都纷纷宣布发展M2M 业务。2012年2月,Sprint 和Orange Business Services 宣布合作,Orange Business Services 帮助Sprint 在美国之外的市场提供M2M 服务,届时,Sprint M2M的服务范围将扩展至全球180个国家;德国电信于2012年中期推出了面向全球的M2M 市场平台,供应商和开发商提供与M2M 通信相关的硬件、软件、应用和整体解决方案等;2011年12月,日本NTT DoCoMo 公司也推出了面向全球用户的M2M 平台,DoCoMo 强调,该平台可帮助用户有效地解决多M2M 平台操作难题,并能显著降低成本。

M2M的移动解决方案几乎可以给所有的行业带来好处,基于这种物联概念的M2M 技术与移动互联网的业务融合有望催生一个巨大的市场。ABI Research 公司之前预计,到2012年,不包括美国在内,全球将出现1.06 亿多个M2M 连接,到2016年,这一数字将增长到2.72 亿以上。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此前公布的数据称,全球目前约有50 亿台独立运营的M2M 通信设备,预计到2020年,这一数字将达到目前的10 倍。

5 结束语

随着智能终端操作系统的快速发展,泛终端统一用户体验和应用生态的时代来临。智能终端操作系统应用范畴早已超越传统手机并延伸至平板电脑、游戏机、车载设备、电视甚至照相机等泛终端领域,成为跨整个ICT 产业的通用基础设施。除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外,智能眼镜、智能手表、智能医疗盒、车载终端都广泛受到开源操作系统的影响,发展空间有所不同。一般来说,便携式应用终端要与智能手机竞跑,部分便携应用终端特有的输入输出设备,如测速、血糖仪、小额支付等都将可以插件的形式在移动智能终端上实现,替代已有的传统物品特别是可穿戴物品(如手表等)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通过移动互联网与物联网的深度融合,物联网将更深刻地改变人类的社会生活。

猜你喜欢

终端联网智能
“身联网”等五则
《物联网技术》简介
《物联网技术》简介
复杂线束在双BCI耦合下的终端响应机理
X美术馆首届三年展:“终端〉_How Do We Begin?”
物联网下的智控萌宠屋
基于声波检测的地下防盗终端
智能前沿
智能前沿
智能前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