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英国航海类专业基础学位教育制度及启示

2013-12-25,,,

航海教育研究 2013年2期
关键词:航海学位海事

,,,

(大连海事大学,辽宁 大连 116026)

一、引 言

众所周知,海运业对于作为岛国的英国来说至关重要,是该国的传统行业之一,在英国历史上曾经有过辉煌时期。尽管英国商船队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始终保持着优势地位,但自20世纪七八十年代起,由于受国民生活水平提高、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崛起、教育体制与个性发展需要之间矛盾日益扩大等诸多因素影响,英国适龄青年人从事航海职业的意愿不断降低,导致英国海运业的劳动力成本不断攀升,进而使英国商船队船舶数量减少和英国海员数量下降。到了21世纪初,英国航海教育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生源瓶颈,伦敦海事服务相关机构面临着雇用有航海经历与资历人员的困难。几乎与此同时,菲律宾、印度、乌克兰、中国等东方国家航海教育发展如火如荼,出现了所谓“国际海员劳务市场的中心逐渐东移”的现象。

人才、战略、机制是一个行业发展的三大关键“软实力”要素,其中人才要素是主导,起决定性作用。英国政府、行业部门、教育部门看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并对此十分担忧,这不仅是因为海运和伦敦海事服务业是英国两个重要的财政收入来源,更是英国在世界海运中发挥领导作用的根基。要确保具有悠久历史与传统的世界最重要的航运中心之一的伦敦继续保持其在世界海运中的重要地位,成为英国业界的共识。从本世纪初开始,英国整个社会更加注重社会的需求与行业短缺技术人才的培养,更加重视以人为本。这种认识促使英国进入21世纪以来实施了包括扩大高等教育规模、创建基础学位制度、建立并完善面向学术教育的高等教育资格框架(FHEQ*FHEQ:the Framework for Higher Education Qualifications in England, Wales and Northern Ireland.FHEQ是英国政府高等教育质量保证署(QAA,即The Quality Assurance Agency for Higher Education)于2008年8月颁布。)和面向职业教育的资格与学分框架(QCF*QCF:the Qualifications and Credit Framework.QCF是由英国政府的资格及考试监督办公室(Ofqual)、威尔士的儿童教育终身学习和技能部(DCELLS)、北爱尔兰的课程考试评估委员会(CCEA)联合制定的职业教育资格鉴定新框架,被视为英国职业教育资格体系改革的核心,自2008年11月在英格兰、威尔士和北爱尔兰试行,并于2011年1月全面取代了英国已有的国家资格框架(NQF)。QCF具有8级结构。)、搭建不同层次之间及学术/职业之间的教育“立交桥”并构成终身教育体系等在内的一系列国家高等教育改革。与此同时,英国教育部门、海事行业*海事行业,Maritime Sector.英国传统上的海事行业一般包括海运业(Shipping)、渔业(Fishing)、港口与货物装卸(Ports & Cargo handling)等。等有关部门在航海教育领域也相继通过了相关的法规和政策,进行了体制与制度创新和人才培养模式的系列改革,多方筹措资金发展航海教育与培训,建立和完善了包括面向14—19岁基于QCF的学分累计式系列入门级海事技能职业教育资格制度*主要由Level 1 Award in Exploring Maritime Skills、Level 1 Certificate in Maritime Skills in Vessel Engineering、 Level 1 Certificate in Maritime Skills in Hospitality and Catering on Board a Vessel、Level 1 Certificate in Maritime Skills in Deckhand and Seamanship、Level 1 Diploma in Exploring Maritime Skills组成。、海事职业学徒教育资格制度*最新版本的“ Maritime Occupations Apprenticeship Framework”由目前英国23个行业技能委员会(SSCs,即Sector Skills Councils)之一的物流技能委员会(Skills for Logistics)于2013年3月正式颁布。、航海类专业国家高等教育证书(HNC)和国家高等教育文凭(HND)教育资格制度*HNC:Higher National Certificates;HND:Higher National Diplomas.在英格兰、威尔士和北爱尔兰,HNC/D是英国Edexcel公司(英国最大的学术/职业教育资格授予组织)的资格系统中两个重要的职业教育资格。在满足Edexcel公司资格系统关于HNC/D要求下,英国商船培训委员会(MNTB,the Merchant Navy Training Board)于2009年6月颁布了修订版的航海类专业HNC/D培养计划Merchant Navy Deck and Engineering HNC and HND Programmes.、航海类专业基础学位教育资格制度,并搭建上述各层次和类型之间的教育“立交桥”,构成了具有英国特色的多模式航海类人才培养体系,吸引了大批青年人从事航海事业,积累了宝贵的航海与航运经验并使本国船队规模稳定与回升,为陆上海事相关服务业储备了人才,对海运业和海事相关服务业给予强有力的人才支持,为英国海运业和以伦敦为中心的航运相关服务业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上述努力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根据德国航运与物流研究所(ISL)2012年初公布的统计数据:2011年1月英国登记的船舶(包括马恩岛登记船舶)902艘,35 678 000载重吨,世界排名第10位;2012年1月英国登记的船舶(包括马恩岛)908艘,39 641 000载重吨,世界排名仍居第10位。英国籍船舶所有人控制的船舶748艘,40 279 000载重吨,世界排名第9位。[1]

目前出现的我国航海类专业学生投身海运事业意愿也同样出现下滑的趋势,这对我国海洋强国和海运强国宏伟目标的实现构成潜在的威胁。这种趋势也是对中国高等教育迈入大众化阶段并使受教育者有了更多的教育选择的客观反映。英国高等教育界搭建教育“立交桥”、构建终身教育体制的做法,对正致力于实现经济转型和建设海洋强国的中国,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和借鉴价值。

二、航海类专业基础学位框架体系设立及意义

英国设置航海类专业基础学位*the framework for merchant navy Foundation Degrees.考虑到我国目前航海教育界的习惯用语,本文译为航海类专业基础学位框架体系。具有战略和现实两方面的意义。战略方面的意义是为英国能够继续保持在世界海运业领导者地位并能够在竞争激烈的世界海运业中胜出作出贡献;现实意义则在于利用英国目前数量不多的航海院校和师资力量仍然能够培养一支具有高适任能力的英国本土船员队伍,以满足海事行业对航海类专业人才在数量和质量上的需求。航海类专业基础学位的设置对促进英国海事行业的劳动力就业和职业发展还具有如下意义。

一是有利于重塑和维持从业者的海事技能基础。早在本世纪初,英国政府基于本国海事行业的长期发展以及保持在国际海事领域威望的战略考虑,认为重塑和维持从业者的海事技能基础是当前海运政策的核心[2],认为海事行业对从业者整体上都有海事技能需求,这体现在海事技能不仅是远洋船队发展的需要,岸上大量的相关行业工作也将从业者具有航海经验和海事专长视为必要条件。

二是有利于提升英国海员技能水平。英国政府认识到,随着全球船员教育与培训水平的整体提高,英国多年的高素质的高级船员传统优势正受到挑战和威胁,增加职业吸引力,确保英国在将来仍具有一支专业水平较高的船员队伍和技术性管理人才队伍显得十分重要。

三是有利于船员的管理能力培养。研究表明,对于资深高级船员*资深高级船员,Senior Officers.(船长、轮机长、大副、大管轮)来说,工作效率更取决于其管理能力而非专业技术能力,故着眼于培养资深高级船员的管理能力以及提高其在海上适任能力,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四是有利于船员募集和促进其职业发展。整体上看,英国海事行业没有吸引到足够的生源以支持行业的发展,尤其是海运业。目前英国海运业正致力于在那些已经取得或打算取得高等教育资历但并没有步入海事行业的毕业生中扩大船员募集数量。航海类专业基础学位是引起这一目标群体关注的关键因素,将为其在业内(海上或岸上)的终身就业而服务。

三、英国航海类专业基础学位教育制度

早在2000年,英国教育与技能部(DfES*DfES: the Department for Education and Skills.)为吸引生源以解决某些特定技能的劳动力市场短缺问题而提出设立基础学位制度,英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署(QAA)应其要求于2002年11月颁布了《基础学位标准(FDQB*FDQB:Foundation Degree Qualification Benchmark.)》并陆续做了修订。[3]2005年,在英国基础学位促进会*基础学位促进会(2003—2011),Foundation Degree Forward (fdf),是由2003年英国政府教育技能部(Department for Education and Skills)组建的临时性机构,为英国的基础学位制度建立和基础学位培养计划制订作出了卓越的贡献。的指导下,在咨询有关航运企业、贸易联盟、海事与海岸警卫署(MCA*MCA:the Maritime and Coastguard Agency.)以及具有悠久航海技术和轮机工程教育与培训历史的学院和高等教育机构后,英国商船培训委员会(MNTB*MNTB:Merchant Navy Training Board.)在海事技术联盟(MSA*MSA:the Maritime Skills Alliance.)协助下制定了英国航海类专业基础学位框架体系。制定框架的目的是指导有关方面制订对商船运输具有重要意义的各类航海类专业基础学位培养计划,并确保达到MCA所规定的高级船员适任证书条件。

(一)英国基础学位教育制度概况

基础学位处于英国《高等教育资格框架(FHEQ)》中的5级,与英国《资格与学分框架(QCF)》的5级水平相当,与苏格兰专业文凭(SPD*SPD:Scottish Professional Diploma.)水平等同。根据博洛尼亚宣言(Bologna Declaration),基础学位不能标志高等教育第一周期(本科层次)的结束,需要进一步学习与评估(即获得荣誉学士学位证书)才算完成。

英国基础学位是适应英国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面向18岁以上受教育者而定制,采取职业定向学习(work-based learning),突出各种技能的训练,具有鲜明的职业教育特色。基础学位的教学形式(知识学习、辅助训练、职业实习)、教学内容(课程不存在全国统一的模式)、场所(院校课堂、工作地点)、学习时间安排(全日制或非全日制)都具有一定的灵活性,采取学分的累积和转换,方便受教育者实现“边工作边学习”。受教育者在取得基础学位后,还可以继续深造以取得更高学位,为那些先前没有考虑接受更高层次教育而步入职业教育的学习者有机会进一步深造和终身学习提供了可能,搭建了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立交桥”。[4]

基础学位制度加深了企业与院校的合作,将学术教育与技能学习整合在一起,汲取了英国长期高等职业教育资格设置和培养的经验,使受教育者能够根据职业需要进行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既满足了受教育者的要求又满足了雇用者的需要。基础学位独具特点,有别于其他5级资格以及6级资格的初级阶段*在英国FHEQ框架中,同为5级水平的有国家高等教育文凭Higher National Diplomas(HND)、高等教育文凭Diplomas of Higher Education(DipHE)、基础学位(例如基础文学学位、基础理学学位)。同为6级水平的有本科证书Graduate certificates、本科文凭Graduate diplomas、教育专业本科证书Professional Graduate Certificate in Education (PGCE)、学士学位Bachelor's degrees、荣誉学士学位Bachelor's degrees with honours,前三个为6级资格的初级阶段,后两个标志第一周期(本科层次)的结束。。基础学位培养计划注重智力和实践技能平衡发展,在课程设计上强调要学以致用,通常情况下要至少与一个通往荣誉学士学位的培养计划相衔接。总的来说,基础学位具有雇主参与、可达性、衔接性、连续性、灵活性、合作培养等特征。[3]虽然就每一个特征来说,并非是基础学位的专利,但是在一个资格中就能够做到集上述多个特征为一体、集工作学习二者于一身,非基础学位莫属。

(二)航海类专业基础学位培养计划

1.学位授予权要求

基础学位颁发和授予必须由具有学位授予权的教育机构进行并确保达到应有的标准,不具学位授予权的航海学校(nautical colleges)和继续教育学校(further education colleges)等教育机构可以通过与具有授予权的机构开展合作并在后者监控和授权下进行联合培养。

2.质量标准要求

航海类专业基础学位培养计划的设计,既要满足国家高等教育有关法规和标准,其中主要有《英国高等教育质量规则(the UK Quality Code for Higher Education)》、FHEQ、FDQB等,还要满足相关行业现行的法规和标准,其中主要有MCA颁布的《培训和发证指南》及教学大纲、MNTB联合MSA等颁布的《国家职业标准(NOS)》、IMO颁布的STCW公约。培养计划应按照QAA颁布的有关规范进行设计,应详细说明受教育者完成该计划后应具有的知识结构、理解力、技能以及其他特质,同时也需要说明具体的教学方法、评估事项等。STCW公约的知识要求构成基础学位培养计划的主骨架,另外加入了管理学以及领导技能方面的知识。基础学位培养计划不同于HND的培养计划,这不仅体现在前者将“基于工作的学习”与“独立学习和批评思维能力的能力培养”集成在一起的培养模式,还体现在二者学习方法和评价内容的不同。[5]

3.集成了基础学位培养计划的国家培训方案*国家培训方案,National Training Schemes.

由于航海类专业人才培养不同于其他理工科专业,既要考虑基础学位的学术教育,还要考虑STCW公约标准和MCA标准的适任要求,故在校学习、履约培训、海上实习三方面内容必不可少,仅凭院校单独很难完成,需要制订院校、企业等多方参与的国家培训方案。为此,MNTB对高级船员培养推荐采用集成了基础学位培养计划的国家培训方案,并出台了专门的指导原则*Guidelines on the integration of Foundation Degree programmes into national schemes for training cadets.。指导原则中指出了国家培训方案需要在高等教育机构(HEIs*HEIs: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培养方(Providers)、船公司(Shipping company)、MCA、专业团体(Professinal bodies)、MNTB、受教育者的密切合作下才能完成。高等教育机构主要负责教育质量保证、学位颁发确认、学分累计和转换、搭建荣誉学位路径、制订培养计划框架等;培养方主要负责招生及标准制定、职业定向学习方案的设计实施和学习评估、教育质量保证、学生个性学业计划和发展规划制订、向MCA或MNTB提交培养方案等审批事项、提供STCW短期课程和轮机工程专业车间技能学习等;船公司主要负责资助选派进修学员、提供船上职业定向学习机会、指导督查学生船上实践训练并确保满足MCA要求、安排所资助学员到校学习、提供STCW短期课程和轮机工程专业金工实习等;MCA负责监督有关法规标准实施并确保与STCW公约兼容、包括海上实习情况在内的有关事项检查、免于适任证书考试的标准制定等;专业团体主要负责专业领域咨询,确保培养计划达到应有的专业水准;MNTB主要负责组织航海类专业基础学位有关专题讨论、审批培养方案、推荐有关行业职业入门标准、提供行业通用的记录簿等。

国家培训方案为期3年,其中包括四项主要内容。

一是航海类专业基础学位培养计划。取得基础学位需要240学分*1 credit=10 hours of learning.,培养目标是: 满足STCW公约对大副/船长和大管轮/轮机长职位在核心学术和技能、知识与理解的适任要求;通过传授活动管理、项目管理、人员管理和资源管理的有关知识,初步具备一定的管理和领导才能;具备岗位及职业转换能力;具备批判性思维能力、独立学习和研究能力。

二是职业定向学习计划。驾驶员在船职业定向学习所获得的学分不得少于总学分的25%(60学分),在校、在船学到的技术、知识与理解能够融会贯通,相互促进。轮机员的职业定向学习和工程项目课程(应达到其他工程类专业同等水平)合计学分也要达到25%左右。

三是实习计划(不包括在职业定向学习中)。需要完成MCA第一适任证书所要求的海上服务资历培训并记录在培训记录簿中。

四是STCW公约规定的其他短期课程与轮机工程专业车间技能学习计划。[5]

集成了基础学位教育的国家培训方案采用三明治结构的“三阶五段”设计,如表1和表2所示。

表1 集成了基础学位教育的国家培训方案(驾驶员培养计划范例)*表1和表2中的4级或5级水平,笔者认为是与FHEQ及QCF中的4级水平或5级水平的概念一致。

表2 集成了基础学位教育的国家培训方案(轮机员培养计划范例)

(三)航海类专业基础学位与荣誉学位的衔接

顺利完成商船基础学位5个时段学习与实践等相关课程的学员可以获得航海类专业基础学位证书,通过MCA的相关口试可获得三副/三管轮适任证书。此后,学员可以根据自身情况或与船舶公司签订的协议作出到船上工作或继续学习获得荣誉学位或工作一段时间后再进行荣誉学士学位课程学习的选择。如果选择继续学习,就要在具有荣誉学士学位授予权的航海院校*具有荣誉学士学位授予权的英国航海院校,例如Liverpool Maritime Academy/Liverpool John Moore’s University、University of Plymouth、Warsash Maritime Academy/ Southampton Solent University等。继续学习。以Warsash Maritime Academy为例,驾驶员先是需要在校继续学习11周,修读4门以上有关的学位课程(毕业设计、海事技术、安全管理、财务管理、商法等,前2门必修),然后还要在专人指导下进行10个月的海上综合实习(在此期间完成有关课程的自学部分),12个月内完成毕业设计后可获得船舶操作管理的理学荣誉学士学位;轮机员先是需要在校继续学习15周,修读5门以上有关的学位课程毕业设计、项目管理、专业轮机管理、控制系统、船舶原理、材料与制造等(前3门必修),然后在专人指导下进行10个月的海上综合实习(在此期间完成有关课程自学部分),18个月内完成毕业设计后可获得船舶工程与管理的工程学荣誉学士学位。

四、英国航海类专业基础学位教育制度的启示

英国航海类专业基础学位制度是英国新时期高等航海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标志性成果之一,对我国航海教育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和重要的参考价值。

(一)顺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更新和转变教育理念

20世纪中后期,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和激烈的市场竞争,英国船队规模急剧下降与海员数量大量减少,直接影响到英国经济与在国际海事领域中的主导地位。一方面经济社会的发展使得各行业更加需要具有现代知识与技能的人才,而另一方面,劳动力本身特别是青年人希望得到更高层次的教育,以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上述两方面的要求使政府开始制定与修改相关法律法规,调整相关政策,更加注重人的发展与社会需求的结合,在海事行业领域相继出台了包括航海类专业基础学位教育制度在内的一系列法规与政策,吸引了大量青年人参与,加之政府资金方面的支持和企业的密切配合,基础学位教育制度已成为英国航海类专业人才培养的主要模式之一。通过近些年高级海员学员招募与培养,英国已基本上解决了本国船队和海事相关服务行业对具有航海技术技能与航海实践的英籍高级海员的需求。

相比之下,我国的高等航海教育自新中国成立后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十一五”期间航海教育与培训机构数量和招生规模都得到快速发展,其中招生数量于2010年达到历史最高水平53 996人[6]。值得注意的是,近两年一方面航海教育在招生规模上呈现快速下降的趋势,于2011年和2012年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萎缩,分别为43 913人和28 160人[7];而另一方面航海教育在人才培养上仍然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导致学校培养出的毕业生不能完全适应行业与社会的需求,其具体表现为传统课程学时比例较高、船上实践时间安排相对较少、实验实践课程手段相对落后与效果较差等。结合上述两方面的现状,并考虑我国“十二五”期间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的新时期的需要以及我国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发展远景,航海教育理念也要相应更新和转变,经济转型期的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必然与“低成本、高能耗、劳动力密集型”等特征为代表的经济高速增长期有所不同。这需要航海教育界进一步加深包括教育观、教师观、教学观、学生观和人才观等在内的现代教育理念的内涵与外延的理解。如从教育观来看,应摒弃只考虑受教育者作为“工具的人”的“生存的教育”而提倡同时兼顾考虑受教育者作为“目的的人”的“存在的教育”[8];从教师观来看,在招聘和任用中应提倡兼顾考虑教师教育哲学、行业阅历、国际化背景、专业学术水平、创新与实践能力等诸要素条件并重;从教学观来看,应提倡建立以学生为中心、以批判性思维培养为导向、寓理论于实践的理论与实践并重教学模式;从学生观来看,应提倡兼顾学生个性化、差异化、多样化和职业发展需要;从人才观来看,应注重人才的“多规格、多类型、多层次”特征,全社会应摒弃“以学术教育为荣而以职业教育为耻”传统观点,并在教育制度上有所创新,以搭建不同教育类型和层次的教育“立交桥”,为满足受教育者自身发展需求和构建终身教育体系而服务。

(二)发挥航运企业的优势与作用,促进校企合作深度发展

海运业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行业,因此在教育与培训人才的过程中更应注重其实际能力的培养。航海类专业人才培养,一方面要遵循高等教育规律,完成高等教育课程体系中的学校理论课教育,另一方面要通过实验、实践将理论知识与技能转化为实际工作的能力。如何平衡二者,则是优化航海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关键。由于历史、社会、经济与文化等方面的原因,在航海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上,我国与英国的差别较大,突出体现在理论和海上实践之间的教学时间分配上。根据表1和表2的统计,集成了基础学位教育的国家培训方案中高级驾驶员、高级轮机员培养计划的海上实践和理论学时比分别为53︰47和38︰62,而根据对我国目前航海本科院校的航海类专业培养计划的不完全统计,海上实践和理论学时比低于20︰80。造成这种巨大差异的主要原因之一是航运企业没有深度参与,即没有实现校企真正的合作。英国航海类专业基础学位教育在学生入学时就已与航运企业签订了就业协议,两个阶段的海上实习都在企业所属公司船上进行,公司与船上根据学校教学计划安排实习内容并配备专人负责指导、监督与检查。由于与公司签订就业协议的学员毕业后须到该公司工作一定年限,所以学校和企业都能各尽其责,高质量地完成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我国在校企合作方面也开展多年,但仍然停留在形式上,尽管有些航海院校与一些航运企业在学生海上实习方面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但从实施情况来看仍然各自按部就班地进行各自的工作,效果也不尽理想。航运企业是航海类专业人才的用人主体,应该尽早参与到人才培养的过程中,特别是发挥自身优势,提供更多的海上实习舱位,并做好在船实习学生的指导、监督与检查等人才培养方面的工作。目前教育部正致力于以“国家急需、世界一流”为实施准则和目标的“2011协同创新计划”,这为产学研有关单位开展“航海类专业人才培养机制创新”方面的深度合作提供了契机。

(三)以实施海洋强国国家战略为契机,加强民族整体海洋文化建设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部署,标志着建设海洋强国已上升为国家战略。航海文化是海洋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建设海洋强国的核心首先是海运强国。[9]

文化建设对社会价值观的形成至关重要。过去一段时间,由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局限,在海洋文化建设方面更多关注的是自身所从事的领域,缺乏对全行业乃至整个经济社会的认识与考虑,很难形成文化认同。今天,经过三十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经济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同时也更加重视文化层面建设。

海员作为远洋运输业中最活跃、最核心与最宝贵的要素,在整个产业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10]因此,海员特别是高级船员的培养与作用应该受到整个行业与社会的关注。只有整个社会形成这样的共识,人们才能在价值观、行为规范、思维方式等方面将海员作为一种重要的战略资源来看待,将海运强国作为海洋强国的核心任务来建设。以实施海洋强国国家战略为契机,加强全民族整体海洋文化建设,实现航海类专业人才培养在整个行业乃至整个社会的重要性认同已成为当务之急。

[1] ISL.World Merchant Fleet[J].Shipping Statistics and Market Review,Volumn 56 No 1/2 - 2012.

[2] the Department for Transport, Environment and the Regions (DETR).British Shipping: Charting a New Course[EB/OL].(1998-12).[2013-04-01]http:// www.fisherassoc.co.uk.

[3] Foundation Degree Qualification Benchmark,May 2010.

[4] 王 琪.英国高等教育资格框架(FHEQ)的新进展及启示[J].中国高教研究,2012(3):54.

[5] Maritime Sector Foundation Degrees, Framework for the Merchant Navy[J].Merchant Navy Training Board, October, 2005.

[6] 张延华,刘正江,于 敏,文元全.对“十一五”我国航海教育发展状况的调查与分析[J].航海教育研究,2012(1):1-8.

[7] 孙培廷,姚文兵.我国航海教育环境变化与发展对策[J].航海教育研究,2013(1):3.

[8] 石中英.教育哲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74.

[9] 孙光圻.海运业在国民经济运行中具有重要战略作用[N].中国水运报,2013-03-15.

[10] 张世平,刘正江,文元全.全球战略思维下的美国高等航海教育[J].航海教育研究,2012(3):39-40.

猜你喜欢

航海学位海事
信息精要与海事扫描
信息精要与海事扫描
信息精要与海事扫描
大航海争霸
信息精要与海事扫描
古代航海有多牛
『博士后』是一种学位吗?
航海博物馆
英国大学本科一等学位含金量遭质疑
俄罗斯儿童教育:超80%入园率与供不应求的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