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海洋应该有条红线

2013-12-24刘树江

地球 2013年5期
关键词:海洋资源海洋生物渤海

本刊记者 刘树江

海洋应该有条红线

我国耕地的保护有一条红线——不能少于18亿亩,这是绝对不能动的底线,动了,粮食安全就有可能出现问题。我国的海洋资源也是很重要的资源,因此在2013年的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所长高吉喜就表示,近年来,我国开始从国家层面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美丽中国应包含美丽海洋,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是不容忽视的,海洋保护必须有生态红线。

高吉喜表示,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意见》,海洋也要建立生态红线,其主要目的是保护海岛资源和海洋生物的多样性。他说:“海洋环境保护非常重要,如果海洋生物赖以生存的环境遭到破坏,可能会使很多海洋生物物种面临灭绝。此外,很多海岛生态环境脆弱敏感,如果得不到有效的保护,海岛环境破坏后便无法恢复。”

中科院海洋所原所长、研究员周名江表示,我国的海岸线资源也是很重要的资源,滨海城区、滨海工业区、港口、航运、旅游、养殖等各种与海洋有关的活动大都需要依托海岸线来实现,而与海岸线相邻的海域是海洋生物多样性极其丰富的区域,对它的任意干扰和过度破坏,将有可能影响到整个近海生态系统的健康。因此,不论从生态环境保护,还是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国家都应该尽快为原始海岸线的使用画条红线,给予有力的保护。

2012年,国家海洋局印发《关于建立渤海海洋生态红线制度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提出,要将渤海海洋保护区、重要滨海湿地、重要河口、特殊保护海岛和沙源保护海域、重要砂质岸线、自然景观与文化历史遗迹、重要旅游区和重要渔业海域等区域划定为海洋生态红线区,并进一步细分为禁止开发区和限制开发区,依据生态特点和管理需求,分区分类制定红线管控措施。

环渤海三省一市政府须切实增强对建立渤海海洋生态红线制度重要性、紧迫性和必要性的认识,充分认识到建立渤海海洋生态红线制度是实施最严格渤海环境保护政策的重要内容,是加强渤海环境保护的重要工作,对于维护渤海海洋生态安全、保障环渤海地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为了确保渤海海洋生态红线制度取得实际成效,《意见》提出了4项目标:第一,渤海总体自然岸线保有率不低于30%,辽宁省、河北省、天津市、山东省自然岸线保有率分别不低于30%、20%、5%、40%。第二,海洋生态红线区面积占渤海近岸海域面积的比例不低于1/3,辽宁省、河北省、天津市、山东省海洋生态红线区面积占其管辖海域面积的比例分别不低于40%、25%、10%、40%。第三,到2020年,海洋生态红线区陆源入海直排口污染物排放达标率达到100%,陆源污染物入海总量减少10%~15%。第四,到2020年,海洋生态红线区内海水水质达标率不低于80%。

海岸

2013年1月14日山东省海洋与渔业厅副厅长姜清春表示,山东省正在积极推进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实施更加严格的生态红线管控制度。山东省将严格掌握海洋生态红线划定的面积、自然岸线、水质和入海污染物减排等控制指标,把真正该控制的、该保护的纳入到生态红线区范围,把该保护的重要河口、重要滨海湿地、特殊保护海岛、海洋保护区、自然景观与历史文化遗迹、重要砂质岸线和沙源保护海域等重要生态功能区切实保护好。

姜清春称,为加强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山东省支持建立海洋生物样品库和重要海洋生物种质资源库;在海洋生态健康受损海域,组织实施一批海洋生态修复示范工程,加强了对海洋环境突发事件和区域潜在环境风险评估、预警和信息共享,提升快速反应能力,保障海洋生态安全。

在人们提出,21世纪是海洋世纪的时候,海洋资源就被作为最重要和最丰富的资源来支持人类的社会经济活动, 在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中,如何兼顾海洋产业发展和海洋生态保护成为当代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海洋资源和服务是大量而多样化的,它是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联合国海洋公约法》综合了发展和环境的关系,强调资源的公平而有效的利用及海洋生物资源的保护,是推动可持续发展的先驱。所以,我们在开发海洋资源的过程中,必须要考虑到海洋环境的经济、社会、健康和文化价值,充分地认识到经济发展的潜力以及污染对海洋环境、生态平衡、资源及其合理利用所构成的威胁,在追求现代人的利益的同时也要考虑子孙后代的利益,我们可以开发海洋资源,但是我们更有责任保护好海洋生态环境,维护人类这一共同财产,使其永续发展下去,造福后代。

海洋产业发展在现代经济社会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开发海洋资源成为各国科研的一项重大难题。从海洋开发战略需求上考虑,具有巨大潜力并能形成规模生产的海洋资源除沿海港口资源外,在环带、大陆架和专属经济区具有重要价值的后备资源和能源还有海洋油气资源、海洋水产资源、海水资源、滨海砂矿资源、滨海旅游资源、海洋可再生能源等等。世界各国在发展海洋产业所采取的手段措施也不尽相同。

在市场经济主导下,伴随着资源开发新技术的不断涌现,过度的追求海洋产业发展所带来的巨大利润导致大部分海洋资源开发,海洋产业发展模式显著地偏离了人们最初的期望轨道。越来越多的海域遭到过度开发,围绕资源利用所产生的冲突也越趋增多。海洋产业发展与海洋生态保护面临的矛盾也越来越尖锐,如果我们无法及时有效地解决经济利益与生态保护之间这种对立,不仅海洋产业发展会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瓶颈问题,我们人类也会损失海洋这一巨大资源。

海岸线

在全世界倡导发展海洋产业的同时,我们既要提高海洋生态资源的利用效率,也要杜绝海洋生态资源的掠夺性无偿耗用,实现海洋生态资源的合理化有偿利用,确保海洋产业持续发展和保护海洋生态环境才是我们共同的历史使命。

猜你喜欢

海洋资源海洋生物渤海
渤海大学作品精选
神奇的海洋生物
海洋生物动起来
广东省海洋资源调查监测体系构建对策建议
海洋资源资产清查系统设计与实现
什么样的海洋生物会发光
基于自然资源价值理论的海洋资源核算问题探究
海洋生物
“烈焰”,在渤海边燃烧
辽代“斡鲁朵”内的渤海人移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