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周边安全形势未根本逆转——中国社科院2013《国际形势黄皮书》要点

2013-12-20

决策与信息 2013年2期
关键词:周边国家亚太地区格局

中国社会科学院2012年年底发布2013年《国际形势黄皮书》——《全球政治与安全报告(2013)》。黄皮书指出,虽然一年来亚太地区的国际关系格局仍在继续发生变化,但中国周边安全形势的大格局并没有发生根本逆转。而在现阶段,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正呈现某种“安全两难”的特点。

亚太地区格局继续变化中国周边安全难度加大

一年来亚太地区的国际关系格局在继续发生变化。随着中国力量的上升,中美之间的实力差距在缩小,中国相对其他周边国家的实力优势在拉大。伴随地区权力分布格局的变动,中国维护周边安全与稳定的难度也在加大。

美国显著加快了在亚太的“再平衡”步伐,而美国的盟国和伙伴国,特别是与中国有领土争端的国家,正借机加强针对中国的战略防范和外交制衡。中国与周边国家的摩擦和冲突在显著增多,周边安全形势已呈现紧张化态势。

考虑到亚太地区这种结构性矛盾一时难以克服,中国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面临着调整与周边国家关系,消解各种消极因素,维护和平发展大环境的严峻挑战。

此外,金融危机影响的深化,对中国维护周边安全与稳定也提出了新挑战。各国的经贸摩擦和冲突有所增加,中国与一些国家的贸易、投资争端有政治化的倾向,经济危机带来的失业率攀升、经济增长乏力等问题也导致周边一些国家的民族主义情绪大幅升温。

中国周边安全形势的大格局存在进一步激化可能

黄皮书认为,应该看到中国周边安全形势的大格局并没有发生根本逆转。中国与周边国家的矛盾、摩擦乃至冲突,尽管存在进一步激化的可能,但不会失控。中国与周边国家解决相互间存在的分歧与矛盾,最现实、有效的方式还是对话与合作。

中美关系无疑是影响中国周边安全的一个最主要的因素。过去一年,美国推出的重返亚太战略,其实就是对中国的“再平衡”,是对中国崛起的一种自然反应。但考虑到中美之间广泛的共同利益,美国对华战略消极的一面是有底线的,其挑动周边国家“遏制”中国崛起的做法也是有限度的,这个限度就是不能破坏中美关系稳定的大局。

对于中美两个大国来讲,在地区秩序快速转变中出现一些摩擦和冲突在所难免。事实上,过去一年尽管中美在不少问题上存在较明显的战略分歧和博弈,但两国在政治、经济和军事领域却始终保持着较频繁的沟通与协调,新时期的中美关系正在逐步走向成熟。

中国与周边国家现阶段关系呈现“安全两难”特点

此外,在现阶段,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正呈现某种“安全两难”的特点。造成这一局面的根本原因是一些国家对中国有错误的认知。黄皮书指出,当前周边一些国家处理对华关系时所用的做法,非但无助于培育互信,反而会造成相互紧张关系的恶性循环。如果听任这种情况继续发展下去,各方的利益均会受损。

从未来的发展趋势看,随着各方对地区秩序转变的新变化逐渐适应,中国和周边国家关系经过一段时间的波折应会恢复到正常状态。如果各方能够抓住机遇,相向而行,尽快就地区安全行为规范、合作机制达成共识,那么中国与周边国家的“磨合期”就会显著缩短。反之,则会陷入长时间的困扰与麻烦。显然,前者符合各方的利益。

猜你喜欢

周边国家亚太地区格局
第1-3届冬季青年奥运会竞技格局分析
构建新发展格局,农村大有作为
第30届亚太地区数学奥林匹克
2019亚太地区数学奥林匹克
实施“一带一路”战略个人看法
我国高校收藏中国周边国家文献
我国高校收藏中国周边国家文献
打造“121”平台 构建“大宣传”格局
小人物的大格局
2001年—2009年中国及周边国家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