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型国有煤炭企业全面风险识别因素实证研究

2013-12-16李光荣

中国矿业 2013年8期
关键词:信度煤炭企业风险管理

李光荣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北京 100083)

风险识别是根据公司风险管理目标,系统分析公司内外部导致风险产生的原因,确定风险类别及其涉及的部门,对风险描述、并进行预评估的过程。它是风险分析的首要工作,是全面风险管理的基础,也为后续风险评估以及制定应对措施等提供必要的依据和指导[1-4]。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环境变化,大型国有企业集团面临着来自各个领域和不同管理层面的风险,实施全面风险管理先得尤为重要。美国风险管理机构COSO于2004 年发布了《企业风险管理——整体框架》(简称ERM)的报告,国际标准委员会2009年颁布了《ISO/FDIS31000风险管理——原则和指引》,国资委在组织研究国内外全面风险管理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上,2006年颁布了适应中国企业风险管理实践的风险管理框架——《央企全面风险管理指引》,并有计划的组织推动全面风险管理体系优先在大型央企的实施。根据以上指引要求,风险因素识别是具体实施全面风险管理体系过程中的首要研究问题。为此,本文针对大型国有煤炭集团全面风险管理中的风险因素辨识,提出风险因素识别假设,拟通过对实际调查数据的统计分析,对风险因素量表进行信度检验和效度分析,验证我国大型国有煤炭企业全面风险管理风险因素假设的合理性。

1 全面风险影响因素研究假设

在全面风险管理风险因素识别的研究方面,美国COSO的ERM只是针对全面风险管理目标,即“战略目标、经营目标、报告目标、合法目标”提出“必须识别可能对主体产生影响的潜在事项,涉及到从影响目标实现的内部或外部原因中识别潜在的事项”;国际标准委员会《ISO/FDIS31000风险管理——原则和指引》兼顾了传统的财务、健康、安全以及环境风险[5];国资委《央企全面风险管理指引》则提出了通用性的风险要素框架。国内有关学者、企业也在全面风险管理的风险因素辨识领域进行了不同程度的研究和实践,具体如表1所示。

表1 大型国有煤炭企业全面风险因素识别研究比较

就国内现有研究和实践成果看,对我国煤炭企业全面风险管理风险因素的分析,大都是在美国COSO风险管理目标划分基础上的直接应用性扩展,缺乏针对风险因素的深入系统研究,尤其针对我国大型国有煤炭企业,没有体现出其风险管理特征。或者是即便有所涉及,也缺乏对我国大型国有煤炭企业风险管理属性特征的系统化考虑。为此,笔者综合考虑我国大型国有煤炭企业风险管理属性特征,在已有煤炭企业全面风险管理及有关研究的基础上,分析我国大型国有煤炭企业风险识别因素并提出研究假设。

1.1 外部风险因素识别假设

大型国有煤炭企业全面风险管理外部风险因素主要从自然环境因素和产业环境因素方面进行分析。

1.1.1 自然环境因素

自然环境会对煤炭企业安全构成直接威胁或约束,是重要的潜在风险因素。原煤的厚度以及开采区的地质条件决定了煤层赋存条件复杂与否,赋存条件复杂会产生较高的煤炭开采成本;脆弱的生态环境、有限的资源储量、较低的原煤质量不仅给煤炭企业带来社会风险同时影响着煤炭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与核心竞争力;煤炭赋存地与消费地的距离远,运输条件差,运费高也给煤炭企业的经营带来风险。因此,本文假设如下。

H111:煤层赋存条件复杂给煤炭企业带来生产经营风险。

H112:矿区生态环境脆弱给煤炭企业带来社会风险。

H113:煤炭资源储备不足可能给煤炭企业带来经营风险。

H114:原煤品质低会给煤炭企业带来经营风险。

H115:地理位置偏僻、交通不便会给煤炭企业带来经营风险。

1.1.2 产业环境因素

产业环境是指对处于同一产业内的组织都会发生影响的环境因素,结合我国煤炭行业实际特点,煤炭企业的产业环境可以从宏观经济因素、产业集中度、竞争者行为、价格因素、产业政策等因素来分析。

煤炭是我国的主要能源消费来源,与国家宏观经济的景气度密切相关,国民经济不景气,会导致煤炭需求疲软,企业效益下降,给煤炭企业带来经营风险;“十一五”以来,我国煤炭行业“多、小、散、乱”的局面得以改观,但任未达到最优的水平,较低的产业集中度可能使煤炭企业在煤炭定价权上丧失主动;国有大型煤炭企业为提升竞争力,延伸煤炭产业链、实施多元化战略,由最初的原煤竞争进入产业链、深加工产品的竞争,如果缺少创新性产品或不当的产业布局将给煤炭企业带来风险;煤炭价格由政府定价转为市场定价,煤炭供需变化、国际煤炭价、油价以及其他能源价格的波动等因素会对我国煤炭价格造成影响,而煤炭生产开采刚性的存在,使煤炭价格波动给煤炭企业带来风险。因此,本文假设如下。

H121:宏观经济不景气会给煤炭企业带来经营风险。

H122:煤炭产业集中度低会给企业带来经营风险。

H123:缺少创新性产品或不当的产业布局会给煤炭企业带来风险。

H124:煤炭价格的波动会给煤炭企业带来风险。

产业政策是指国家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调整产业结构和产业组织形式,从而提高供给总量的增长速度,并使供给结构能够有效地适应需求结构要求的政策措施,其变化也会给企业带来风险,具体表现在政府发展规划、资源税改革、信贷政策、环保政策、新能源政策、关联行业政策及技术环境因素等方面。为此,本文假设:

H125:政府的发展规划可能给煤炭企业带来风险。

H126:资源税增加可能给煤炭企业带来风险。

H127:信贷政策的变化会给煤炭企业带来风险。

H128:环保政策加大可能给煤炭企业带来风险。

H129:国家新能源政策的实施可能给煤炭企业带来风险。

H130:关联行业的行业政策变化可能给煤炭企业带来风险。

H131:开采技术和设备落后可能给煤炭企业带来风险。

1.2 内部管理风险因素

煤炭企业内部管理包括企业国有属性及组织管理、战略管理、安全管理、财务能力、营销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以及品牌管理。随着煤炭市场化改革的深入,煤炭企业内部管理机制也日趋系统完善。但是,内部管理的失误或其它不可控因素仍然会对到企业的运营和发展产生影响。

1.2.1 国有属性与组织管理因素

我国大型煤炭企业的国有属性使其管理目标必须兼顾政治、社会、经济等方面,并受国资委、发改委、中纪委等多极管理,其内部组织结构还体现出党政一体化的特色,这将对煤炭企业的经营风险产生影响。因此,本文假设如下。

H211:管理目标的多极化可能给煤炭企业带来风险。

H212:国家多极监管可能给煤炭企业带来风险。

H213:党政一体化的风险管理组织结构可能给煤炭企业带来风险。

1.2.2 战略管理因素

影响企业风险管理的战略管理因素主要包括战略管理能力因素、多元化经营因素、并购重组因素、集团化组织与管理因素。战略管理能力低将使企业失去持续竞争优势,多元化经营导致的企业资源过度分散及投资回报期过长将给企业带来风险,并购重组存在着执行风险和管理协同风险,集团化组织与管理容易引发决策风险、控制权风险以及财务风险等[6]。因此,本文假设如下。

H221:战略管理能力不足可能给煤炭企业带来风险。

H222:多元化经营可能给煤炭企业带来风险。

H223:并购重组可能给煤炭企业带来风险。

H224:集团化经营可能给煤炭企业带来风险。

1.2.3 安全管理因素

煤矿事故致因分析理论[7]指出,煤矿生产安全风险的根源在于人因失误、管理与组织缺陷、物和环境可靠性等,事故的发生是由其中的一项直接引起,或是其中多项同时作用的结果。因此,这些因素形成了煤炭企业生产安全风险的重要因素。因此,本文假设如下。

H231:人的不安全行为可能给煤炭企业带来风险。

H232:设备故障以及技术工艺应用受限可能给煤炭企业带来风险。

H233:不良环境可能给煤炭企业带来安全生产风险。

H234:组织缺陷和管理失效可能给煤炭企业带来风险。

H235:制度与文化缺陷可能给煤炭企业带来风险。

1.2.4 财务能力因素

企业财务能力是指企业对所拥有财务资源的运作、控制能力以及对财务资源的开拓能力。它是由财务决策能力、控制能力、筹资能力、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成长能力和社会贡献能力等所构成的一个企业能力子系统[8-9]。因此,本文假设如下。

H241:财务决策能力不足可能给煤炭企业带来风险。

H242:财务控制能力欠缺可能给煤炭企业带来风险。

H243:筹资能力不足可能给煤炭企业带来风险。

H244:盈利能力不足可能给煤炭企业带来风险。

H245:偿债能力不足可能给煤炭企业带来风险。

H246:营运能力欠缺可能给煤炭企业带来风险。

H247:成长能力不足可能给煤炭企业带来风险。

H248:社会贡献能力欠缺可能给煤炭企业带来风险。

1.2.5 营销能力因素

根据佘廉在企业营销风险预警管理研究,从营销风险的角度来分析企业营销风险的来源,可将营销风险划分为内部风险和外部风险[10]。鉴于此,考虑企业营销内部管理和企业营销外部环境因素来构建企业营销风险因素体系。其中主要影响因素为:营销组织运行秩序、领导者行为、内部营销人员行为、营销人员行为控制、市场竞争与销售情况及顾客行为影响力。因此,本文假设如下。

H251:营销组织秩序紊乱可能给煤炭企业带来风险。

H252:领导者行为不当可能给煤炭企业带来风险。

H253:营销团队成员素质低可能给煤炭企业带来风险。

H254:营销人员行为控制力低可能给煤炭企业带来风险。

H255:市场竞争力弱、销售情况差可能给煤炭企业带来风险。

H256:顾客行为影响力强可能给煤炭企业带来风险。

1.2.6 人力资源管理因素

根据人力资源管理的特点,其风险因素涉及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人力资源结构、人力资源效益及成长性等方面。大型国有煤炭集团的形成原因比较复杂,经历了传统人事管理向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转型,期间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不完善将给企业带来风险;人力资源结构不合理将会削弱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及企业的发展后劲与潜力;企业人力资源效益会直接影响相关领域经营绩效;企业人力资源成长性因素是增强团队凝聚力、用好人才和留住人才的重要因素,成长性不足必然给企业带来风险。因此,本文假设如下。

H261: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不完善可能给煤炭企业带来风险。

H262:企业人力资源结构不合理可能给煤炭企业带来风险。

H263:人力资源效益低可能给煤炭企业带来风险。

H264:人力资源成长性差可能给煤炭企业带来风险。

1.2.7 品牌管理因素

品牌体现了社会对企业及其产品、服务的信任,品牌的管理不善会引起品牌和整个企业信誉的大幅下跌,危及企业的发展和生存,主要涉及品牌资产、品牌管理及品牌环境因素[11]。品牌资产是关于品牌内涵的具体体现,品牌资产低会降低品牌形象、品牌忠诚度及市场影响力;品牌管理不当也会给品牌造成负面影响;品牌所处环境差则会影响品牌成长。因此,本文假设如下。

H271:品牌资产低可能给煤炭企业带来风险。

H272:品牌管理不当可能给煤炭企业带来风险。

H273:品牌环境差可能给煤炭企业带来风险。

2 风险因素调查

上文在分析国有大型煤炭企业集团风险特征、借鉴煤炭企业风险研究成果及其它行业企业的相关文献研究基础上,提出国有大型煤炭企业集团全面风险识别因素假设,其概念模型是由16个外部风险因素和33个内部风险因素构成。其中外部因素包括自然环境因素和产业环境因素方面;内部因素包括:国有属性与组织因素、战略管理因素、安全管理因素、财务能力因素、营销能力因素、人力资源管理因素及品牌管理因素七个方面。

在调查量表指标的设计过程中,本部分在上文假设基础之上,结合企业调研、专家访谈结果,参考有关风险因素测量研究文献[12-14],构建了煤炭企业全面风险因素量表,一共得到49个测量题目。测量问题采用用李克特七点量表来表示,详略。

问卷调查的发放对象主要为大型国有煤炭企业的中高级管理人员,通过电子邮件一共发放问卷300份,回收182份,回收率为61%。剔除样本特征不符合要求、问卷填写不完整等不合格的22份问卷后,共有效回收170份,有效回收率 57%。被调查样本特征描述如表2所示。

表2 有效回收调查样本构成情况

3 风险识别因素信度检验与效度分析

本研究以问卷调查收集资料,对于回收的问卷资料,将进行信度检验和效度分析,对研究假设进行验证。

3.1 信度检验

信度指测验结果的一致性、稳定性及可靠性,一般多以内部一致性来加以表示该测验信度的高低,内部一致性系数(Cronbach’Alpha)则是检验李克特量表法各子量表中题项之间一致性的最常用参数。一般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在 0.7 以上表明量表信度是可以接受的;但对于问项数量小于6个时,内部一致性系数大于0.6表明量表也是有效的。

3.1.1 外部风险识别因素信度检验

外部风险因素识别量表的信度分析结果如表3所示。对于外部风险因素识别的两个子集——自然环境因素和产业环境因素,其量表信度检验的α值和标准化项的α值均大于0.7,因此,其量表信度是可以接受的。其中“地理位置、交通因素、宏观经济因素、产业集中度因素和竞争者行为”因素项被删除后其量表α值会略有提高,但提高幅度较小,因此从风险因素识别的全面性考虑,保留此相关因素项目。

表3 外部风险因素识别量表信度检验α值

3.1.2 内部管理风险因素识别信度检验

内部管理风险因素识别量表的信度分析结果如表4所示。对于外部风险因素识别的各子集,对于因素数量不超过6个的量表,其信度检验的α值和标准化项的α值均大于0.6;对于因素数量多于6个的量表,其信度检验的α值和标准化项的α值均大于0.7。因此,量表信度是可以接受的。其中“管理目标的多极化、战略管理能力因素、人的行为因素、组织与管理因素、社会贡献能力、人力资源制度、品牌资产因素、品牌管理状态因素”8项被删除后其量表α值会略有提高,但提高幅度较小,因此从风险因素识别的系统性方面考虑,保留此相关因素项目。而“内部营销人员行为”项删除后可使其所在子量表的α值有较大提升,因此删除该项。

3.1.3 风险因素识别总体信度检验

对舍去“内部营销人员行为”后的风险识别因素总体量表进行信度检验,α值达到0.9285。可见量表总体信度达到了令人满意的水平,量表中的各项间具有很好的内在一致性。

3.2 效度分析

本研究中的问卷是根据相关理论、文献研究、企业访谈、专家意见征询以及问卷测试来确定的,量表在企业全面风险因素识别的研究文献基础上,结合了国有大型煤炭企业风险的特征,通过小范围内样本测试显示了较高的信度。另外,在量表数据收集过程中,对样本范围和选取被调查对象方面做了严格规定。因此,测量的内容能够符合测量目标需要,具有较好的测量效度。

表4 内部管理风险识别因素量表信度检验α值

4 结论

本文在有关文献研究成果基础上,综合煤炭企业风险特征及企业访谈结果,从外部风险因素包括自然环境因素和产业环境因素,内部管理风险因素包括国有企业属性、战略管理、安全管理因素、财务能力因素、营销能力因素、人力资源管理因素及品牌管理因素7个方面共提出了49项风险因素假设。通过对问卷调查的统计分析,得出以上风险因素假设中的48项能够作为国有大型煤炭企业的全面风险管理的风险识别因素。

[1]Kuehnlw M R,Peeken H,Troeder Cetal.TheToroidalDrive[J].MeehaniealEngineering,1981,103(2):32-39.

[2]田幸新.航运企业全面风险管理研究[D].大连:大连海事大学,2006.

[3]江涛.民营船舶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战略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2008.

[4]李玉,郭著名.企业风险管理中的风险识别[J].中国商界(下半月),2008(11):51-55.

[5]张根良.对于国有煤炭企业并购战略的思考[J].现代经济信息,2011,12(10):54-55.

[6]谢德明.企业集团财务风险识别、管理及控制[J].财会通讯,2008,20(10):102-103.

[7]王凯全,邵辉.事故理论与分析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15-150.

[8]荊新,王化成,刘俊彦.财务管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56-203.

[9]陈晶璞.企业财务能力评价模型[J].燕山大学学报,2002,20(8):34-37.

[10]佘廉.企业营销预警管理[M].石家庄: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34-209.

[11]郑宗成.品牌知行:微观品牌管理和研究[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3:45-119.

[12]韩平,吴泗宗.企业多元化经营的范围经济与风险分析[J].工业工程与管理,2005,15(5):44-47.

[13]万善福,蒋仲安,周姝嫣,等.煤炭企业风险多级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的研究[J].中国矿业,2008,17(11):39-42.

[14]刘建国.企业战略风险识别、评估与动态预警研究[D].北京:北京科技大学,2008.

猜你喜欢

信度煤炭企业风险管理
《广东地区儿童中医体质辨识量表》的信度和效度研究
作为数学教育研究质量分析的信度
探讨风险管理在呼吸机维护与维修中的应用
试述煤炭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推行与有效实施
对企业合规风险管理的思考
煤炭企业走好走实群众路线的制度思考
房地产合作开发项目的风险管理
平衡损失函数下具有时间效应和通胀因子的信度估计
护理风险管理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中文版脑性瘫痪儿童生活质量问卷的信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