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景观雕塑在城市环境系统中的设计与研究
——以连云港海连路景观雕塑设计为例

2013-12-12王淮梁

巢湖学院学报 2013年2期
关键词:连云港雕塑广场

苏 乐 王淮梁

(安徽工程大学艺术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0)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与社会的关系越加密不可分,压力与紧张每天都在充斥着我们的生活,怎样在美化环境的同时调节人们的心理呢?在城市街道上放置雕塑艺术品,提升城市品味的同时,协调了人与环境的关系,起到了美化城市,提高人们审美情趣和文化素质的作用。近年来,城市各地的景观雕塑艺术得到了巨大的发展,各式各样的雕塑艺术作品涌现出来,它大多放置于城市的广场、街头绿地、公共园林等处,以最直接的方式缓解了人们视觉疲劳。

1 城市广场与街道景观雕塑的概念

城市广场与街道是城市整体环境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雕塑也是城市景观环境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主要功能在于美化和装饰环境,打造城市独具特色的人文景观,供来往的人们娱乐和观赏。现代城市广场和街道根据其特定的需要,设计纪念雕塑、主题雕塑等,也可以放一些贴近大众,富有情趣的雕塑小品,都可以起到很好的艺术审美作用。城市广场和街道中的雕塑,既能起到控制和引导空间的作用,又能划分和活化城市环境。不仅可以代表这一区域的独特形象,而且在无形之中调节在钢筋水泥的城市中生活的人们的心理压力。优秀的景观雕塑作品改善了人与环境的关系,形成了和谐融洽的文化氛围。

2 城市景观雕塑的表现形式

2.1 时代性的景观雕塑

时代性的景观雕塑有成为一个广场的主题或是一条街道标识的可能,它的表现手法多以象征性和景观性为主,识别性较强。在城市的广场和街头设置一些具有时代性意义的景观雕塑,更能够帮助人们读懂这座城市的历史与文化,美好的街头景观雕塑便成为一座城市宝贵的精神财富。

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混凝土、玻璃幕墙式的高楼大厦已经成为城市的符号,现代化的城市建设大都千篇一律,缺乏特色。因此,更需要景观雕塑为城市添色增辉。

2.2 标志性的景观雕塑

标志性的景观雕塑往往包含着当地的历史文化和地方特色,大多设置在广场中,给人形成一种独特的形象,成为一种环境记忆,起到了识别某一地区和实际功能的代言作用,具有标志、说明和导向等意义。

标志性雕塑以鲜明、生动、简洁的艺术语言传达出一种城市精神,一座广场往往以一个久负盛名的雕塑而闻名遐迩,吸引着游人们前来观光。例如:首都天安门广场上高耸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它以特殊的形象,书写着我国工农兵战士前赴后继、英勇奋斗的历史画卷,给观赏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2.3 装饰性的景观雕塑

装饰性的景观雕塑是广场和街道整体空间环境的亮点,它往往以夸张、变形等手法在雕塑的内容、形式和题材上表现出各式各样的艺术形象。同时,从艺术的角度为城市的整体风貌增光添彩,代表着人们对美好精神世界的追求与向往。装饰性是景观雕塑最重要的属性之一,装饰也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一种审美需求,人们通过探索发现美、创造美而展示自身的价值。

装饰性的景观雕塑题材大多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它不等同于标志性雕塑要求严谨,其造型与风格可以丰富多彩,但在精神上需要乐观向上。它与绿化环境、铺装、公共设施等其他各种要素共同构成完美的城市空间。

2.4 民俗性的景观雕塑

家乡的味道是人们历久难忘的记忆,街头巷尾的叫卖声、路边小吃的飘香都能勾起故乡人的归属感。城市街区是最接近人们日常生活的也是最能反映出一个城市的风格与特色的生活环境。

民俗性的景观雕塑多以人物记事、社会场景为主,具有鲜明的人性化和人情味。它的表现手法多以风格性为主。在城市街头设置一些具有民俗性的景观雕塑,不仅体现了地方的传统韵味,还吸引着来往的人们寄托无限的情思。

2.5 趣味性的景观雕塑

趣味性的景观雕塑常被置放于休闲街区、绿化带、街头转角处。它的表现手法多以互动性和装饰性为主。创作手法相对简洁,不要求表达重大的内容,往往只是传达一种幽默、诙谐的情趣。人们与雕塑之间的互动是雕塑生命力的最大体现,在无形之中提高了公众的审美情趣和雕塑的公共价值。

街道景观雕塑因放置的位置、空间、场地的不同,雕塑的体量大小也应有所不同。宏大的雕塑不是雕塑艺术品的全部,有的趣味性的小品形象丰富、构思巧妙,反而更贴近大众。

3 城市景观雕塑案例分析——连云港海连路景观雕塑设计

3.1 项目基础研究

3.1.1 项目分析

连云港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城市,是重要的经济枢纽,是功能完善的生态城市,也是我国中部地区最具竞争力的港口城市。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的总体素质也在逐步提高。

本次连云港海连路景观雕塑艺术系统设计主要解决城市景观、雕塑艺术、广场、道路绿化等专业之间的系统矛盾。解决连云港城市环境系统中的各部分之间内部联系和相互作用,整体优化连云港城市环境。抓住能够体现连云港城市的精神文化,连云港城市特点、特征,以其功能、形式的统一,完整的体现中国当代最优秀的城市街道雕塑环境。

3.1.2 规划设计范围和现状分析

连云港海连路西起西盐河,东至凌州广场,全长约4.1公里。它是新海城区的主干道,具有城市活力的文化风情街。其中的市民广场周围分布着连云港市商业中心区、生活街区等城市重要空间节点。海连路上的十字路口雕塑景观是本案设计的重点。

针对海连路现状的分析,可以总结出以下八点不足:

①原来市民广场尺度过大,区域划分不完善,不能为市民形成舒适的休闲环境。

②市民广场景观缺少层次,绿化布置单调,缺少连云港的地方特色。

③广场雕塑尺度与环境不协调,与观赏的市民形成距离感,缺少亲密性。仅有的2、3件雕塑艺术品,也缺乏地方特色与城市韵味。

④道路景观欠缺整体性,城市街道治理因涉及城建、交通、邮政、电信、环保等诸多部门,在整体环境上显得散乱和产生不协调感。

⑤雕塑的设计缺少对所处环境的考虑,城市街道景观雕塑的设计忽视连云港的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缺乏当地特色。

⑥设计不够专业,街道环境缺乏城市文化内涵与视觉美感,仅仅满足最基本的使用功能,设计水平较低。

⑦道路两旁以及街道、绿地等均缺少公共艺术品,环境较为单调和空洞。

⑧重要空间节点处缺少艺术感,重要街道空间的形式比较单一,缺乏能引起人们关注的标志性艺术品。

这些问题的产生是由历史、社会等多种因素共同造成的,为此,应该全面把握人、广场、街道景观环境、雕塑艺术品之间的联系,使城市广场和街道成为人类户外生活质量最优化的活动场所之一。

3.2 设计理念剖析

连云港海连路是主要的十字路口,是一个体现城市特色的重要景观节点。我们对它的主题定位为现代船舶工业的文化区。因此,各种形态的雕塑艺术品应统一在船舶工业的主题下成为这个十字路口景观节点之亮点。

本次案例设计将以石质文化为特色的东夷海洋文化为设计原点,重点突出连云港城市历史文化之长,并以儒学为核心,演化为中国传统文化主流的“海岱文化”。以艺术性、生态性、亲和性为设计核心,从环境艺术系统设计理念出发,在对连云港独有的特色历史和地域文化认知的基础上,提炼出“石”与“水”两种设计元素进行设计。在广场和街道雕塑的设计上,力求在艺术格调上,热烈活泼、和谐统一,提升人们的审美情趣;在造型、色彩、材质的设计上,能体现和提炼环境的主题,引人遐想。

3.3 设计原则

海连路主要分为工业街区、商业中心区、历史风貌区三种功能区域,雕塑的设计必须与城市景观环境的氛围相一致,与海连路的景观环境整体和谐统一。

景观雕塑不仅需满足美化环境的要求,而且应该在更深层次上对艺术和环境进行补充和烘托,赋予城市广场和街道景观丰富的文化内涵,达到从各个角度观赏都会有不同的视觉美感与立意。雕塑作品的设计紧扣海洋主题进行创作,不是简单的取义,而是应该注重城市艺术品深层次的美学含义,使公众在观赏的同时对艺术品产生更多的联想。

4 方案设计

4.1 市民广场雕塑

4.1.1 《龙生九子》

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象征和标志,传承着我国民族精神。《龙生九子》作品以龙文化为主题,设置在广场之中,能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现如今市民广场又被人们称为“九子广场”。

该作品是以九条小龙围绕着一条主龙的一组群雕,主龙形象的设定主要体现其威武、矫健和霸气,其体态威武、饱满,更具有装饰性。方形的底座,突显了整个雕塑的稳重感,与上部复杂形态的龙身形成对比,产生节奏感。底座四面上部为可连续的祥云图案,并能与龙身下部水纹形态相呼应,代表着吉祥,具有现代的艺术处理手段又不失传统的韵味。整组群雕,突出了我国古代云气纹的装饰艺术,运用了汉代的玉龙造型进行设计,使雕塑的装饰形态表现出富有生命力的动态。

4.1.2 《旋》

《旋》通过“风”与“帆”的元素的运用,表现出“风”与“帆”的琴瑟合鸣,弹奏着美妙的弦律,应和着海港都市和谐社会的赞歌。作品中“风”的造型以曲线的形式表达,以“花瓣”和“花蕊”的形态对“旋”的主体进行设计和制作。其中围绕着片片帆影,摇曳多姿。作品在造型上运用了设计构成中的点、线、面的手法,以旋转的形式相互穿插,形成了起伏的律动感,给人以美妙的感受。体现了海港城市的特色(图1)。

4.1.3 《涌》

作品以水面漂浮幽静的荷叶为设计原型,形态又宛如从地面涌出的潺潺泉水,动静结合,交融共生。该雕塑设计集景观、座椅、滑梯功能为一体,整个雕塑与周围的环境相协调,表现出自然灵动之感。雕塑集合了观赏、美观、实用的功能,不仅表现出连云港城市的城市精神与风貌,还展现了广场主题与文化底蕴,是一个贴近市民,富有趣味性和艺术性的雕塑小品(图2)。

图1 《旋》雕塑效果图

图2 《涌》雕塑效果图

4.2 海连路十字路口雕塑

海连路十字路口街区原是船舶工业的遗址,我们在原有基础上对其进行规划设计,一方面体现连云港的工业文明,传承船舶工业文化。另一方面,丰富和美化环境,弥补城市景观环境的不足之处。

4.2.1 《彩色水管》

该节点绿化现状良好,本案在不破坏原有绿化的情况下设计了十根彩色的水管和不锈钢的“水滴”,它们散落在草坪和道路上,使人们能感受到奇妙、富有变化的艺术形态。在近距离观赏与体验的同时,解决了该节点人流动线不流畅和人们任意穿行的不足之处。水管和水滴的设计使人自然会联想到海洋和船舶,突出设计主题(图3)。

图3 《彩色水管》雕塑效果图

4.2.2 《船舶涡轮》

这个路口有两个突出问题,一是路中间的三个设备箱,不仅影响市容还存在着安全隐患,二是人行道路不顺畅。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首先在人行道转折处设计了海浪形石质座椅,引导人的步行轨迹。其次,在三个设备箱的外围设计了一组以船舶蜗轮造型为主题的景观雕塑艺术品。该景观雕塑既增加了城市环境的整体性,也融入了地方特色,同时在雕塑的下方设置可开启的门又解决了设备的检查、维修问题(图4)。

图4 《船舶涡轮》雕塑效果图

4.2.3 《齿轮》

这个街角的现状是一排面临拆迁的房屋,环境很不理想,经过这里的人们都不愿停留。本设计以工业中“齿轮”的造型为主旨,通过地面上起伏的船形景观雕塑区域,利用跳跃的色彩,活泼的造型设计出一个以红色、高大的半圆形齿轮为主体的一组齿轮雕塑,象征着初生的太阳,令人充满活力。在其周围设计了几组轮子造型的雕塑座椅,采用木、石质、钢铁等现代材料并赋予其历史的厚重感。它与种植于其后的6棵枝繁叶茂的乔木一起形成了屏障,人们可行、可观、可坐,在满足了功能需求之外,美化了人们的生活环境。

4.2.4 《海洋生物》

本组雕塑创意来源于海洋生物的形态,用船舶制作业的弯管、铁板、钢管组合成为一个个半圆的弧线,将海马、海星、螃蟹、乌贼等海洋生物活灵活现的表现出来,符合了连云港城市的海洋文化。该设计活跃了整个区域环境,令人们感受到奇妙的生活氛围。雕塑点缀在周围茂密的绿色植物中,银白色的材料,在阳光的照射下闪耀着零星的粲然光点,十分美观。设计材料采用工业原材料中的钢管、钉子、弹簧、齿轮、链条、船锚、扳手、铁板等,无处不体现着工业文明这一主题(图5)。

图5 《海洋生物》雕塑效果图

4.2.5 《贝壳系列》

在道路两旁,我们设计了一系列以海洋贝壳为主题的雕塑艺术品,将各式各样的贝壳造型进行了艺术化处理,整体形态柔美、细腻,尺度适宜,给人以亲切感。在设计上,利用大理石的肌理和颜色,将自然美与艺术美结合的恰到好处。贝壳系列雕塑将景观环境和功能座椅合为一体,最大限度的融入人们的生活。

5 总结

随着时代的日新月异,人们审美观念也在不断的发展,人们对雕塑作品的包容度也越来越大,城市景观雕塑在主题立意上更加明确、形象直观更加逼真,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在满足人们情感取向的同时,更加注重以人为本,不仅在造型上给人以美的感受,还传达着一份纯真的人文精神。

雕塑是一种无声的交流,它以美的姿态演绎着众多的人生感悟。连云港海连路景观雕塑的设计在原有景观环境设计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突出连云港城市的历史文化,使景观雕塑与城市环境和谐统一,相互交融。

[1]王朝闻编著.雕塑美学[M].北京:三联书店,2012:2.

[2]季峰.中国城市雕塑——语义、语境及当代内涵[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9:8.

[3]何力平.为雕塑凿七个孔——雕塑语言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6.

[4]马钦忠.雕塑 空间 公共艺术[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4:7.

[5]孙振华.中国当代雕塑[M].石家庄:河北美术出版社,2009:11.

猜你喜欢

连云港雕塑广场
布鲁塞尔大广场
连云港杜钟新奥神氨纶
巨型雕塑
我的破烂雕塑
江苏连云港:为农民工送上“寒冬暖查”
连云港:为农民工讨薪“撑腰”
在广场上玩
写实雕塑
广场上的大钟
圣诞暖心逛店之屯门市广场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