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下管线普查工作的质量控制

2013-12-12应成录刘保生

测绘通报 2013年2期
关键词:库尔勒市入库普查

应成录,刘保生

(保定金迪地下管线探测工程有限公司,河北保定071051)

一、前 言

由于地下空间的错综复杂,地下不同介质物理特性的多样性,基于信号分析的地下管线探测成果难免存在较多的不确定性,成果质量的准确认定、检验以及监控方法,广受关注,也引起了业内专家们的深入探讨。

在如何加强城市地下管线探测项目成果质量控制与监管方面,近几年的城市管线普查工作,越来越多地引进第三方监理专业队伍,代表业主进行日常的过程检查与检验,越来越规范的做法将逐步提高我国管线普查项目成果的整体质量。

二、业主专业人员联合检验

城市管线普查工作由不熟悉管线探测技术的业主来控制质量,成果质量效果可想而知。交由专业监理单位完成,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更好的做法,应该是由建设单位方面也派出自己的专业探测技术人员进场,与监理队伍同步工作,互为补充,确实把好现场关,对探测成果进行现场同步检验。

以库尔勒市本次城市管线普查工作开展为例,有专业第三方监理队伍外,我公司还专门抽调了两名管线探测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门组成了管线普查项目质检组,与监理单位联合对探测进行现场检验。

三、现场同步检验机制

检验工作以现场同步检验的方式开展:

1)监理组与探测队伍同步进驻探测作业区域,在探测队伍实测过程中,监理组进行旁站观测,检验作业方法的合理性;

2)现场检验主要针对管线探测阶段的外业成果,按作业道路为单元推进。即探测完成一条道路后,由探测单位先行组织检验,检验合格后,将探测外业草图复印件提交给监理组进行探测阶段成果的检验,检验发现的问题及时提交探测队伍进行纠正。这样基本实现了每探测完成一条道路,检验一条道路,实现了对管线探测这一关键环节的质量控制。

以上方法对提高管线探测质量起了明显促进作用。

根据以上经验,提出以下观点:

1)地下管线探测工程的检验工作不宜放在普查工作完成后,而应放在探测过程中,边探测边检验。普查结束后的整体验收隐患较多:一是整体验收因验收量过大,抽查量过少,存在的质量问题往往很难发现;二是有发现问题也已为时过晚,问题未及时发现,导致了同类问题未得以及时纠正而一再发生。

2)检验范围应逐一片区推进,最好能做到逐条道路开展。检验工作对应每条新探测完成的道路逐步推进,这样检验工作有条不紊,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及时消灭,同类问题不会带到下条道路,存在问题逐步减少,非常好地提高了探测队伍的成果质量。检验对象应覆盖到每个项目组,以至到每个人。这样检验到位,不留隐患,可以对薄弱组进行重点监控。

四、分片实施、循环推进

分片实施、循环推进,是库尔勒管线普查采用的推进模式。本次普查近80 km2。本次施工先进行了试验区、然后分3个片区分步推进完成。

实施过程中,施工方每完成一个片区后,先由施工方自检合格后,然后提交监理组进行质量检查,在监理质检合格后,在由甲方组织一次片区验收。检验均合格,方与探测队伍进行该片区探测费用结算,并安排下一片区任务。

按片区推进可以较好地控制质量、进度、成本控制、任务分配等。验收工作须在数据入库检验无误后,方宣告结束。

五、轻细节重缺漏的检查方法

对于管线探测成果的质量管理:在探测成果数学精度检验的同时,更应关注管位的漏、错问题。探测工作首先应做到管位探测的不漏、无误,其次才是管线属性值的准确、点位精度问题。毕竟,漏、错情况对今后成果使用影响更大,客户也更加关心。

在本次质量检查过程中,将更大的精力投入到管位探测的漏、错的检验方面。采取以下方法实施:

1)作业前技术要求首先要求探测队伍关注避免管线错漏。

2)充分收集管线单位资料,包括设计资料、施工资料、竣工资料、管线信息系统数据等。

3)探测疑难地段,邀请管线单位相关人员到现场对管位进行指引。

4)现场检验有重点:监理组现场加强了对道路横纵断面的平行搜索,管位转弯处的圆形搜索,路口的管线追踪等工作,防范管线遗漏。

5)探测成果邀请管线单位相关人员进行审图,重点检查管位有无漏、错。

在传统的探测成果检验模式中,检验人员往往会根据《城市地下管线探测规程》规定精度要求,采取开挖、重复探测、钎探等方式进行精度验证,进而判断探测成果是否合格,反而较少请技术人员使用仪器进行整体搜索或采用其他方式检验管位有无漏、错,这种方式很有改进的必要。

六、改进措施的跟踪制度

在质量改进方面,往往会存在积习难改、老问题一直重复发生等现象。要有好的纠正效果,首先要有好的跟踪机制、约束机制。

在项目开展中,建议定期召开一次由探测队伍、监理单位、甲方参加的生产质量例会。

经过例会上的广泛讨论,制定出具体的改进措施及确定具体责任人,要求该责任人必须将改进措施落实。下次例会前均要进行上次会议决议落实情况的检查,对于未按期完成的责任人,采取批评、通报、停止作业整顿、由监理单位发函至探测单位总部等措施,很好地实现了疑难问题的改进、技术水平的提高和生产进度的推进。

七、重视测量控制点检验

测量控制点的检验工作同样重要,因为控制点的错误,将直接影响大范围管线测量点成果的正确性。

本次库尔勒市管线普查测量控制点采用库尔勒市GNSS网络RTK布设的方式,为保证控制点成果的准确性,项目监理组及甲方技术管理层做好指导与检查工作:

1)在控制点布设前,专门就库尔勒市GNSS控制测量及似大地水准面精化计算方法进行了系统培训。

2)在探测队伍首次进行控制点布设及数据采集时,监理组、甲方多次到现场进行指导,如在控制点标志埋设、点号标记、库尔勒市城区RTK控制测量的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了规范。

3)控制点成果测量完成后,首次数据处理在甲方的指导下完成。

4)监理组选取不同品牌的RTK仪器对提交的成果进行相互检测,同时每片区至少联测3个以上四等以上水准点,进行成果正确性检验。

5)抽取大于10%的新布设控制点进行成果复测,进行精度综合统计。

6)每次控制点计算成果经检验正确后,方可利用控制点成果进行管线点采集。

八、普查成果入库的回溯检验

外业前端数据采集固然重要,管线普查最终成果的完善还应体现在数据入库的完整、准确上。所以,数据入库完成后的回溯检验很重要,在本次管线普查工作中,特制定了以下检查方法:

1)管线长度比对:要求将入库后的数据重新下载,与入库前成果数据的管线长度进行比对,长度一致,可判断为数据入库完整。

2)数据叠套比对:要求将入库后的数据重新下载,与之前的管线数据进行叠套比对,数据完全重合,可判断为数据入库完整。

以上检查工作由片区负责人负责检查,要求片区每入库一个,检查一个。检查情况由数据库管理员记录在“库尔勒市地下管线库数据建设项目管线数据入库过程记录表”(见表1)中。片区入库后检查未做,意味着该片区的普查工作还未结束,不应对探测费用进行结算。

表1 库尔勒市地下管线库数据建设项目管线数据入库过程记录表

九、探测成果的审图与改进

探测成果的审图工作,将对成果质量进行全面检验,将有可能发现遗漏、纠正错误。

(1)审图方式

审图方式可以有很多种,可以是将成果图资料送管线单位审查,可以是邀请管线单位人员来测绘院审图,还可以是根据需要去外业现场请管线单位人员进行现场核实。

在库尔勒市本次管线普查中,采用的是将资料送管线单位与管线单位已有的档案图纸进行比对,同时邀请管线单位的管线所人员(线路运营维护人员,对已有管位非常熟悉)前来审图,两者结合后可实现取长补短,信息量互补,基本实现了成果核对的正确、不漏,很好地发现问题。

(2)审图时机

如果是整体管线普查成果完成后,进行集中审图,再根据审图结果进行补测,会存在问题暴露过迟,未及时提醒作业组及时改进以避免后续探测作业再次发生此类问题。

按片区推进,探测工作完成一片,审图工作跟进一片。问题早发现,早改进。

十、遗留问题记录表

熟悉管线探测的人都清楚,基于管线探测工作的非可视性、地下空间的隐蔽性、现场条件的复杂性多样性,外业探测难免会有遗留些无法处理的问题。

在探测队伍尝试使用多种办法后,对于仍然无法解决的问题,要求按道路,逐条记录于“库尔勒市地下管线遗留问题记录表”(见表2)中,提请项目管理组进行协调处理,或最后记录于成果存在问题中,作特别说明。

表2 库尔勒市地下管线遗留问题记录表

典型遗留问题包括:

1)探测信号突然消失,怀疑是管线断头,需要请管线单位核实;

2)排水管线去向不明,无法查清;

3)管径无法获知,需要管线单位协助;

4)超深层管线,无法进行探测定位;

5)塑料管线的探测难问题等。

十一、结 语

城市地下管线普查工作正在全国各地蓬勃开展,而如何较好地进行质量控制,使建成后的管线数据经受得住用户使用的考验,发挥应有的作用,是每个城市管线普查开展单位首先应该思考的问题。对于管线普查工作,由于地下管线的隐蔽性,更需要细致的质量控制方法。希望本文提出的库尔勒市地下管线普查质量检验的经验方法,可以对其他尚未开展管线普查的城市有起到一些启发作用,促进业内专家人士的交流,以期共同提高管线普查工作的质量管理水平。

[1]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与城乡建设部.CJJ61—2003城市地下管线探测技术规程[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2]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与城乡建设部.RISN-TG011—2010城市地下管线探测工程监理导则[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猜你喜欢

库尔勒市入库普查
立即全面普查 警惕二代粘虫发生
胡春华强调:确保脱贫攻坚普查取得圆满成功
重磅!广东省“三旧”改造标图入库标准正式发布!
中国食品品牌库入库企业信息公示②
中国食品品牌库入库企业信息公示①
中国新疆库尔勒:越冬天鹅“闹”新春
新疆库尔勒市居民心源性猝死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农户农产品安全生产行为的调查分析
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机制研究
关于农业文化遗产普查与保护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