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钱学森文集——1938—1956海外学术文献》

2013-12-10钱学森

全国新书目 2013年10期
关键词:文集钱学森学术

内容说明:

本文集为国家出版基金项目。编录科学大师钱学森在美国学习和工作期间(1938~1956)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书中论文写作的年代正值航空从低速走向高速和航天技术从无到有的阶段,钱学森解决了其中一系列关键问题,包括空气动力学、壳体稳定性、火箭弹道和发动机分析等。

1946年开始,钱学森以战略高度发表了不少开创性的著作,包括喷气推进、工程控制论、物理力学和工程科学等,深刻反映出20世纪自然科学的基本规律被转化为可解决复杂条件下工程问题的科学理论,从而使人类实现航空航天梦,进入数字信息的新时代。从本文集可以看到钱学森对此的贡献。正因为工程科学是引领新产业前进的源泉和先导,《钱学森文集——19381956海外学术文献》将对广大读者学习和理解这位大师的科学贡献、重要思想以及治学精神有所裨益。

作者介绍:

钱学森:男,汉族,浙江省杭州市人。1934年毕业于交通大学机械工程系,次年九月进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航空系学习,1936年转入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航空系,师从世界著名空气动力学教授冯·卡门,先后获航空工程硕士学位和航空、数学博士学位。他是人类航天科技的重要开创者和主要奠基人之一,是航空领域的世界级权威、空气动力学学科的第三代挚旗人,是工程控制论的创始人,是二十世纪应用数学和应用力学领域的领袖人物——堪称二十世纪应用科学领域最为杰出的科学家。

传承大师经典发扬科研精神

《钱学森文集(1938~1956海外学术文献)》(中、英文版)是原新闻出版总署公布的2011年“十二五”国家重点出版规划400种精品项目之一,也是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文集编录了科学大师钱学森在美国学习和工作期(1938-1956)公开发表的51篇论文,篇篇都是精品,创新思想、前瞻意识,每篇论文里都闪着划时代的光芒。正是这些论文,奠定了钱学森在国际国内学术界的巅峰地位,这些论文在当下仍然具有重要的社会启示意义和学术研究价值。

20年前,科学出版社曾出版过钱学森在美国学习和工作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文集《钱学森文集(1938~1956)》,但现存版本稀少,个别版本也破损的相当严重,特别是原书中的公式和图表是影印制作,英文标识辨认不清,不利于读者研究分析。这一次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在钱学森之子钱永刚先生的支持下,本着“忠于原文原版,遵从现代排版规范,厘正模糊不统一之处”的原则,将所有文字都重新电脑输入,用现代绘图软件制作所有图表,六审六校,统一体例,重新出版了《钱学森文集(1938~1956海外学术文献)》。

钱学森生前发表的众多论文与出版的学术专著,尤其在应用力学、喷气推进与航天技术、工程控制论、物理力学、系统工程、系统科学、思维科学、科学技术体系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等领域都有开拓性的贡献。在钱学森的科学理论与科学实践中,有一个集成方法贯穿于工程、技术、科学直到哲学,形成了一套综合集成体系,这就是他的系统思维和系统科学思想。研究钱学森及其科学思想,我们可以获得许多有意义有价值的启迪。本套钱学森文集的出版,会使学界相信,钱学森研究慢慢会成为一门显学,从零散的、即兴的研究变成系统的学科,这对中国的科技发展和思想观念都很有价值,因为钱学森的思想理论不仅是停留在科学技术的层面上,他的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还深刻地影响着我们这一代中国人,也会影响到以后中国的现代化建设进程。

2012年4月16日,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与爱思唯尔出版集团成功合作出版了《钱学森文集(1938~1956海外学术文献)》英文国际版,并在伦敦书展举办全球首发式,引起海内外学术界和出版界的广泛关注。英文国际版中收录了钱学森先生在美国学习和工作期间公开发表的科学论文,系统、全面地整理了他在美国期间的重要科学发现以及在此过程中形成的重要思想。该《文集》的出版得到了国家出版专项基金的资助,是继承、开发钱学森思想遗产的重要成果之一。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携同中科院数十位专家学者,重新编译原作,着力打造精品,在国内推出《钱学森文集》中英文版,又携手爱思唯尔出版集团共同出版国际版。

猜你喜欢

文集钱学森学术
钱学森
《熊铁基文集》出版
八卷本《王先霈文集》出版
钱学森:四菜一汤就挺好
如何理解“Curator”:一个由翻译引发的学术思考
《郭汉城文集》简介
钱学森
学术
写在《郭永怀文集》的后面
创新需要学术争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