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丹红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小板活化标记物表达及预后的影响

2013-12-09周仲霞李德祥陈荣伟李春桃王桂武

中外医疗 2013年13期
关键词:丹红丹参活化

周仲霞 李德祥 陈荣伟 沈 雪 李春桃 王桂武

高邮第三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江苏扬州 225631

根据多国组织的脑卒中发病趋势与危险因素的研究结果,中国脑卒中正以每年近9%的速度上升,已经成为中国位居第一的致死病因[1]。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schemia,ACI)是脑卒中的主要类型,约占60%~80%[2]。根据ACI 病理生理机制,其治疗靶点众多,故单独使用一类药物来治疗ACI,治疗效果往往不理想。随着中药现代化的发展,中药治疗ACI 被广泛研究并取得丰硕成果。倍通(丹红注射液)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血小板活化在ACI 发生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研究表明[3-4],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Ⅱb/Ⅲa 复合物单克隆抗体(PAC-1)和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抗P-选择素单克隆抗体(CD62P)为检测血小板活化程度和功能状态的灵敏指标。该研究主要探讨丹红注射液添加治疗对ACI患者PAC-1、CD62p、血小板聚集率(platelet aggregation,PAG)及预后的影响,以2012年1月—2012年7月间的249例ACI患者为研究对象,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该院神经内科连续入院、发病在3 内的ACI患者共249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常规治疗)123例,男73例,女50例,年龄36~91岁,平均(65.67±12.24)岁;治疗组(常规治疗+丹红治疗)126例,男70例,女56例;年龄33~92岁,平均(64.53±12.94)岁。诊断参照1989年WHO 的标准,且经CT或MRI 证实。排除标准:①自身免疫性疾病、恶性肿瘤、感染、严重心肝肾疾病史,女性患者服用雌激素史;②既往卒中史者。两组患者性别、年龄、OCSP 分型以及入院时神经功能缺损程度、PAC-1、CD62p、PAG 情况对比见表1,各项比较P>0.05,提示两组患者入院时的基本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常规治疗包括口服拜阿司匹林肠溶片100 mg,1次/d;LDL-C≥2.1 mmol/L 的患者给予阿托伐他汀钙20 mg,1次d/口服;血压按照中国2005年编写的脑血管防治指南要求进行调控;血糖增高者予以胰岛素等降糖药物;电解质紊乱的患者予以纠正,同时配合针刺、中频电治疗等帮助肢体功能恢复。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丹红注射液30 mL,加入生理盐水250 mL 中静脉输液,1次/d,15 d/疗程,1个疗程结束后进行疗效评价。

1.3 研究方法

1.3.1 观察指标 ACI患者入院次日及治疗15 d后清晨,空腹12h 以上,抽取静脉血,检测PAC-1、CD62p、PAG、血常规、血糖、肝肾功能,同时检查尿常规及心电图。治疗期间观察两组患者肢体、语言、吞咽功能等恢复情况。

1.3.2 改良Rankin 评分 将ACI患者入院时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进行神经功能评分,用药后第15 d、30 d、90 d 用改良Rankin 评分量表进行评分 (0~1分为预后极佳、2~3分为预后良好、4~5分为预后不良、6分为死亡)。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6.0 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Mann-Whitney 秩和检验,组间比较用单因素方差分析。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实验室指标比较

治疗15 d后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PAC-1、CD62p、PAG 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而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入院时基线资料对比

表2 两组治疗前后实验室指标对比

2.2 两组患者mRs 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在用药后第15 d、30 d、90 d mRs 评分与前一观察日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mRs 在用药后第15 d、30 d、90 d 均有明显降低(P<0.05),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改良Rankin 评分比较[n(%)]

2.3 不良反应

两组患者用药前后均未出现任何不适,两组用药前后血尿常规、肝肾功能、血糖及心电图等均无明显异常改变。

3 讨论

脑卒中目前已成为我国位居第一的致死病因,其中尤以脑梗死为最多见,约60%~80%[2]。脑梗死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等特点,治疗ACI 的关键是积极挽救缺血而尚未坏死的脑组织。目前ACI 的治疗主要包括:溶栓、抗血小板聚集、抗凝、营养神经及脑细胞等。国际卒中实验[5]临床结果显示,口服阿司匹林或(和)氯吡格雷可有效降低ACI 死亡率和卒中复发率。但是,由于存在阿司匹林抵抗、氯吡格雷抵抗,单独使用这些药物可能出现疗效不佳,故合理的不同种类药物联合应用,可以大大提高ACI 的治疗疗效。随着中药现代化的发展,中药逐渐被广泛用于ACI 的治疗,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该研究主要观察丹红注射液添加治疗对ACI患者PAC-1、CD62p、PAG 及预后的影响。

ACI 的病理生理过程中,血小板聚集起着关键作用,而活化的血小板更容易聚集,形成血栓,所以抑制血小板活化是预防血栓形成的治疗方法之一。PAC-1 为活化的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 复合物,是血小板聚集过程的关键,其表达量可反映血小板早期活化状态。细胞黏附分子CD62p 具有介导血小板与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黏附的功能,是血小板活化的晚期标记物[6]。故PAC-1 和CD62P 是检测血小板活化程度和功能状态的特异性指标[3-4]。PAG 是血小板功能的一个检测指标。PAG 升高时,血小板容易聚集形成血栓。

步长丹红注射液由中药丹参、红花按照科学配方提取的复方制剂,其主要有效成分为:丹参酮、丹参酚酸、红花黄花素等[7]。丹参提取物主要作用机制为:丹参酚酸能够显著降低血浆中的TXA2 水平,从而抑制血小板聚集[8];除此之外丹参酚酸与丹参酮均有抗血栓、改善微循环、抗氧化等作用。红花提取物主要作用机制为:红花黄色素可抑制血小板激活因子(PAF)介导的血小板活化作用[9],且对凝血过程中血小板粘附、血栓形成等过程均有抑制作用;其对血液流变性中不同切变率全血黏度、血浆黏度和血浆纤维蛋白原比黏度均有明显改善;同时红花黄色素也能够抑制抗凝血酶Ⅲ氧化损伤的作用;防止脑缺血致神经细胞内Ca2+内流,产生有效的抗脑血管痉挛效应。随着丹红注射液的基础和临床研究的逐渐开展,有研究还发现丹红注射液有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10]。其主要通过降低血清中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的水平,减少C-反应蛋白的生成,从而延缓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

该研究结果显示,ACI患者经添加丹红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15 d后,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治疗后患者PAC-1、CD62p、PAG 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治疗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两组患者神经功能均有明显改善,且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显著。这一结果与上述丹红注射液的药理作用相一致。总之,丹红注射液治疗ACI 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1]Zhao D,Liu J,Wang W,et al.Epidemiological transition of stroke in China:twenty-one-year observational study from the Sino-MONICABeijing Project[J].Stroke,2008(39):1668-1674.

[2]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撰写组.2010 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J].中华神经科杂志,2010(43):146-153.

[3]Wang WY,Wu YC,Wu C.Prevention of platelet glycoprotein IIb/IIIa activation by 3,4-methylenedioxy-beta-nitrostyrene,a novel 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J].Mol Pharmacol,2006,70(4):1380-1389.

[4]Danielyan K,Ding BS,Gottstein C,et al.Delivery of anti-platelet-endothelial cell adhesion molecule single-chain variable fragment-urokinase fusion protein to the cerebral vasculature lyses arterial clots and attenuates postischemic brain edema [J].J Pharmacol Exp Ther,2007,321(3):947-952.

[5]International Stroke Trial Collaborative Group.The International Stroke Trial (IST):a randomized trial of aspirin,subcutaneous heparin,both or neither among 19435 patients with acute ischemic stroke[J].Lancet,1997(349):1569-1581.

[6]Ay C,Jungbauer LV,Kaider A,et al.P-selection gene haplotypes modulate soluble P-selection concentrations and contribute to the risk of venous thromboembolism[J].Thromb Haemost,2008(99):899-904.

[7]邓芬,胡长林,谢运兰.步长丹红注射液治疗大鼠急性脑梗死的实验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疾病杂志,2007,5(5):421-422.

[8]杨佳,张毅,秦彩玲,等.丹参、三期的有效部位对正常大鼠血小板黏聚性及TXA2、PGI2 的影响[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04,10(5):21-24.

[9]陈文梅,金鸣,吴伟,等.红花黄色素抑制血小板激活因子介导的血小板活化作用的研究[J].中国药学杂志,2000,35(11):741-744.

[10]管高峰,华先平,王琳,等.丹红注射液对动脉粥样硬化家兔血管壁炎症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6,10(4):884-886.

猜你喜欢

丹红丹参活化
丹参“收获神器”效率高
无Sn-Pd活化法制备PANI/Cu导电织物
生姜对亚硝胺合成及体内代谢活化的抑制作用
小学生活化写作教学思考
丹参叶干燥过程中化学成分的动态变化
丹参叶片在快速生长期对短期UV-B辐射的敏感性
42例丹红注射液不良反应/事件报告分析
丹红注射液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并发脑梗死52例
阿托伐他汀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颈椎病脑供血不足48例
丹红注射液的不良反应及合理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