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恶性血液病细菌感染帕尼培南-倍他米隆治疗的临床价值

2013-12-08

中外医疗 2013年7期
关键词:血液病恶性细菌

顾 宏

江西省瑞昌市人民医院内三科,江西瑞昌 332200

感染是目前恶性血液疾病患者在化疗后出现的一种首要的并发症, 特别是剂量相对较大的化疗后机体内的中性粒细胞水平严重下降, 导致条件和非条件致病菌对患者的机体造成侵犯[1]。 较高的感染发生率及耐药性对恶性血液病患者的预后产生了严重的不良影响[2]。 为探讨应用帕尼培南-倍他米隆对患有恶性血液疾病细菌感染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 该次研究中选取2010年3月—2012年3月期间的86 例患有恶性血液疾病细菌感染的患者病例,对应用帕尼培南-倍他米隆对其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次抽样患者为该院就诊的86 例患有恶性血液疾病细菌感染的患者病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 对照组中25 例,女18 例;年龄19~73 岁,平均51.7 岁;治疗组中24 例,女19 例;年龄18~71 岁,平均52.1 岁。

1.2 方法

对照组:静脉滴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0.5 g/次,3 次/d;治疗组:静脉滴注帕尼培南-倍他米隆,0.5 g/次,3 次/d。对两组患者恶性血液病细菌感染症状治疗效果、 治疗期间并发症情况进行对比分析[3]。

1.3 治疗效果评价方法

痊愈: 症状消失, 生命体征恢复平稳, 细菌清除率达到100%,相关检测结果全部恢复正常;显效:症状基本消失,生命体征基本恢复平稳, 细菌清除率超过80%, 部分检测结果恢复正常;有效:症状表现有所改善,生命体征与治疗前比较有所恢复,细菌清除率超过50%,但没有达到80%,仅有少部分检测结果恢复正常;无效:症状、体征、相关检测结果与治疗前比较均没有任何改善,细菌清除率没有达到50%[4-5]。

1.4 统计方法

所有资料均采用SPSS17.0 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 计量资料表示采用均数±标准差形式(±s)表示,计量资料进行t 检验,计数资料对比进行χ2检验。

2 结果

2.1 恶性血液疾病细菌感染治疗效果

对照组患者经治疗后恶性血液疾病细菌感染症状治疗效果为:痊愈8 例,显效9 例,有效13 例,无效13 例,治疗总有效率69.8%;治疗组患者经治疗后恶性血液疾病细菌感染症状治疗效果为:痊愈14 例,显效18 例,有效9 例,无效2 例,治疗总有效率95.4%。 两组症状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恶性血液疾病细菌感染症状治疗效果比较[n(%)]

2.2 治疗期间并发症

对照组患者在接受治疗期间有10 例出现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23.2%; 治疗组患者在接受治疗期间有2 例出现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4.6%。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并发症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恶性血液病会导致患者机体对外界不良刺激的抵抗力及免疫力显著降低,经过化疗后通常会导致基本内的中性粒细胞严重缺乏,易合并出现程度严重的感染现象[6]。其细菌感染症状主要具有以下几大特点:①发生感染的部位主要以口腔、呼吸道、肛门为主,部分患者不会出现明显的感染灶;②化脓灶在实际临床中非常少见;③明确病原菌的实际难度相对较大;④感染病情的进展速度快[7]。

作为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药物的一种,亚胺培南-西司他丁在我国临床的应用历史已经有很多年, 是目前临床医学界公认的高效广谱抗菌素类药物的一种, 对于重症感染症状的治疗已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绩。 帕尼培南-倍他米隆是一种继亚胺培南-西司他丁后新型的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药物, 对临床常见的一些需氧菌、厌氧菌、革兰阴性菌及革兰阳性菌均具有相对较强的抗菌活性,相关临床研究[6]结果表明,帕尼培南-倍他米隆不仅仅具有非常强的抗菌能力,且用药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相对较低,机体对药物的耐受性比较理想。 帕尼培南-倍他米隆药物中,帕尼培南具有非常强的抗菌活性, 而倍他米隆却基本不存在任何抗菌活性, 其在患者体内主要发挥对帕尼培南转移至肾皮质进行抑制的作用,使该物质在肾组织的蓄积减少,从而使药物引起的肾毒性降低[8]。

[1] 扶云碧,孟凡义,魏永强,等.帕尼培南-倍他米隆治疗88 例恶性血液病细菌感染的疗效分析[J].中华内科杂志,2006,45(2):141-142.

[2] 姜中兴,孙玲,孙慧.帕尼培南-倍他米隆治疗恶性血液病细菌感染观察[J].医药论坛杂志,2006,27(20):72-73.

[3] 杨帆,张婴元,郑丽叶,等.帕尼培南倍他米隆的临床评价[J].中华内科杂志,2000,39(2):107-110.

[4] 魏永强,孟凡义,叶昌雄,等.帕尼培南-倍他米隆治疗恶性血液病合并发热患者的临床研究[J].中国抗感染化疗杂志,2004,4(4):228-230.

[5] 江明,郭新红,陈蓉,等.帕尼培南-倍他米隆治疗恶性血液病合并感染患者的临床观察[J].新疆医学,2005,35(3):11-12.

[6] 李建军,贾永前,崔旭,等.帕尼培南/倍他米隆初始治疗恶性血液病患者细菌感染的疗效与安全性分析[J].中华医学杂志,2012,92(7):452-455.

[7] 李娟,刘俊茹,陈美兰,等.帕尼培南-倍他米隆在恶性血液病化疗后合并感染中的经验性应用[J].中华内科杂志.2011,50(2):157-158.

[8] 何菊英,刘松青,林彩.帕尼培南/倍他米隆的体外抗菌活性研究[J].中国抗生素杂志,2003,28(1):26-31,59.

猜你喜欢

血液病恶性细菌
伟大而隐秘的细菌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血液病患者的应对策略
恶性胸膜间皮瘤、肺鳞癌重复癌一例
GM值在高危真菌感染风险的血液病患者诊断驱动治疗中的临床意义
97例恶性血液病合并侵袭性真菌病临床分析
细菌大作战
卵巢恶性Brenner瘤CT表现3例
细菌惹的祸
甲状腺结节内钙化回声与病变良恶性的相关性
多层螺旋CT在甲状腺良恶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