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扶阳火艾灸对气虚血瘀型缺血性中风偏瘫肢体功能的影响

2013-12-01池响峰聂斌钟旭敏黄云声袁智先

上海针灸杂志 2013年10期
关键词:扶阳膀胱经督脉

池响峰,聂斌,钟旭敏,黄云声,袁智先

(广东省第二中医院白云院区,广州 510405)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环境污染的增大,中风发病率也在升高,我国每年新发脑卒中约有 200万人,约75%丧失劳动能力,其中重度致残占 40%,所以中风病致残率较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中风后的康复治疗成为研究的重点,现就我院对气虚血瘀型中风患者采用扶阳火艾灸治疗研究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3月至2013年4月在本院针灸康复科住院的气虚血瘀型中风患者 90例。随机分为扶阳组、单纯组、常规组,每组30例。扶阳组中男16例,女14例;年龄最小51岁,最大70岁,平均68岁;病程最短8 d,最长29 d,平均19 d。单纯组中男15例,女15例;年龄最小50岁,最大69岁,平均69岁;病程最短7 d,最长30 d,平均18 d。常规组中男13例,女17例;年龄最小51岁,最大69岁,平均67岁;病程最短8 d,最长26 d,平均19 d。3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①符合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科研协作组制订的《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②符合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制定的《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③经头颅CT或MRI检查证实为脑梗死,年龄50~70岁,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为 8~35分,中医辨证为气虚血瘀型,病程1星期至1个月,生命体征稳定。

1.3 排除标准

有严重合并症(包括心肌梗死、心衰、心房纤颤、肝肾功能不全、消化道出血)者。

2 治疗方法

2.1 扶阳组

将附子、干姜、炙甘草、川芎等中药各100 g,放入5000 g白酒中浸泡1个月,过滤装瓶。将20 cm×50 cm大小吸水纸放入扶阳药酒中浸湿后稍拧干,放入保鲜袋封口备用。让患者俯卧躺好,露出背腰部,先在背腰部中心位置平铺中药药膜,覆盖督脉及膀胱经。铺毛巾,毛巾用热水浸湿后拧干,紧贴皮肤、中药药膜铺好,后做防火墙(先上后下)。再在湿毛巾上加铺一条干毛巾。沿背腰部督脉、足太阳膀胱经铺艾绒,并沿背腰部干毛巾喷洒扶阳药酒,喷洒 95%乙醇。点火(之前先告诉患者感觉较热了就提醒),烧约20 s。患者感觉到热后3 s扑灭。扑火后要把毛巾盖在患处,自上而下点按督脉、足太阳膀胱经。患者感觉背腰部热感渐减,喷洒第二遍扶阳药酒、乙醇(方法同上),重复点按经络。重复以上过程6次。然后把毛巾、扶阳药膜取下,取时顺手把汗擦干。在背腰部涂擦扶阳药酒,后覆盖保鲜膜,约1 h取下。隔日1次,1个月为1个疗程。

2.2 单纯组

让患者俯卧躺好,露出背腰部,先在背腰部中心位置平铺毛巾,毛巾用热水浸湿后拧干,紧贴皮肤覆盖督脉及膀胱经。做防火墙(先上后下)。再在湿毛巾上加铺一条干毛巾。沿背腰部干毛巾喷洒 95%乙醇。然后点火(之前先告诉患者感觉较热了就提醒),烧约20 s。患者感觉到热后3 s扑灭。扑火后要把毛巾盖在患处。患者感觉背腰部热感渐减,喷洒乙醇(点火扑火方法同上)。重复以上过程 6次。背腰部用毛巾保温约 1 h取下。隔日1次,1个月为1个疗程。

2.3 常规组

内科基础治疗参考《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主要包括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血压血糖的调整、合并感染及发热的处理原则与方法等。康复训练包括物理治疗(良肢位设定、被动关节活动度维持训练、体位变化适应性训练、平衡反应诱发训练、抑制痉挛训练、吞咽功能训练)、作业治疗、语言康复训练等多项内容。推拿治疗依据辨证论治原则,根据肢体功能缺损程度和状态进行中医按摩循经治疗。针刺处方及操作参考《针灸治疗学》5版教材,取患侧肩髃、曲池、合谷、外关、环跳、阳陵泉、足三里、解溪、昆仑,用平补平泻手法。每日1次,1个月为1个疗程。

3组均用常规组治疗方案。

3 治疗效果

3.1 观察指标

除治疗4星期前后常规做心电图、血常规、小便常规、大便常规、肝肾功能、血液流变学、血脂等检查和测量血压外,于治疗前、治疗后,由同一位康复医师进行康复评定。

3.1.1 中医证候学评价

通过《中风病辨证诊断标准》动态观察中医证候的改变。中医证候学观察包括主症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不利、感觉异常,按轻、中、重度,分别记2、4、6分;次症面色㿠白、气短乏力、自汗出,按轻、中、重度,分别记1、2、3分。

3.1.2 疾病病情评价

肢体运动功能的评定采用Fugl-meyer评定法,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采用Barthel指数分级法。

3.2 疗效标准

疗效指数=[(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中医证候疗效根据疗效指数评定。

基本痊愈:疗效指数≥91%。

显效:疗效指数66%~90%。

有效:疗效指数35%~65%。

无效:疗效指数<35%。

3.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治疗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用Ridit检验,参数间相关关系采用直线相关分析。以P<0.01或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4 治疗结果

3.4.1 3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从表1可以看出,治疗前组间比较P>0.05。3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P<0.01),即 3组都能改善中医证候,但扶阳组优于单纯组及常规组,单纯组优于常规组,经统计学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

表1 3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s,分)

表1 3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s,分)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1)P<0.01;与扶阳组比较2)P<0.05,3)P<0.01;与常规组比较4)P<0.05,5)P<0.01

组别 n 时间 半身不遂 口舌歪斜 言语不利 感觉异常 面色㿠白 气短乏力 自汗出扶阳组 30 治疗前 3.8±0.8 2.5±1.5 2.5±1.3 2.9±1.3 1.0±0.7 1.6±0.5 1.7±0.9治疗后 2.6±1.11) 1.2±1.11) 1.1±1.01) 1.2±1.31) 0.3±0.41) 0.6±0.51) 0.3±0.71)单纯组 30 治疗前 3.5±1.0 2.4±1.5 2.3±1.2 2.6±1.1 1.0±0.6 1.3±0.6 1.5±1.2治疗后 3.3±0.81)2)4) 1.7±0.71)2)4) 1.5±0.71)2)4) 1.9±0.91)2)4) 1.0±0.61)3)5) 1.1±0.81)3)5) 1.1±0.51)3)5)常规组 30 治疗前 3.6±1.4 2.5±1.5 2.3±1.3 2.6±1.2 1.1±0.7 1.2±0.5 1.5±1.3治疗后 3.2±0.71)2) 1.8±0.81)2) 1.6±0.71)2) 2.0±0.81)2) 1.0±0.61)3) 1.2±0.81)3) 1.2±0.61)3)

3.4.2 3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疗效比较

从表 2可以看出,在愈显率上扶阳组优于单纯组及常规组,单纯组优于常规组,经统计学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3组中医证候疗效比较 [n(%)]

3.4.3 3组治疗前后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比较从表3可以看出,3组治疗后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P<0.01),即3组都能改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但扶阳组优于单纯组及常规组,单纯组优于常规组,经统计学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表3 两组治疗前后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比较(±s,分)

表3 两组治疗前后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比较(±s,分)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 1)P<0.01;与扶阳组比较 2)P<0.01;与常规组比较3)P<0.01

组别 n 治疗前 治疗后扶阳组 30 114.3±28.1 172.7±29.31)单纯组 30 115.3±27.3 155.6±28.51)2)3)常规组 30 116.2±27.3 145.4±25.71)2)

3.4.4 3组治疗前后Barthel指数分级法评分比较

从表4可以看出,3组治疗后Barthel指数分级法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P<0.01),即3组都能改善Barthel指数分级法评分,但扶阳组优于单纯组及常规组,单纯组优于常规组,经统计学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表4 3组治疗前后Barthel指数分级法评分比较(±s,分)

表4 3组治疗前后Barthel指数分级法评分比较(±s,分)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 1)P<0.01;与扶阳组比较 2)P<0.01;与常规组比较3)P<0.01

组别 n 治疗前 治疗后扶阳组 30 45.68±7.09 76.23±7.021)单纯组 30 44.98±7.65 65.42±6.551)2)3)常规组 30 46.45±7.25 60.55±6.962)

4 讨论

中风病位主要在脑,病机以气虚为本,血瘀为标。由于中风主要表现为四肢运动功能障碍[1],其病在阳,患者上气不足,不能推动血行,瘀血凝滞于脑脉,气血渗灌失常,致脑神失养,神机失守,形成神昏、半身不遂的病理状态,因此此型病因为上气不足,阳气虚所致[2-3]。督脉总督一身之阳脉,为“阳脉之海”,督脉循行于背部正中线,它的脉气多与手足三阳经相交会。另外,带脉出于第一腰椎,阳维交会于风府、哑门。所以督脉的脉气与各阳经都有联系。又因《难经·二十八难》记载:“然督脉者,起于下极之俞,并于脊里,上至风府,入属于脑。”督脉循行于脊背,入络于脑,故与脑、脊髓有着密切的关系。足太阳膀胱经是除督脉之外另一条直接入络脑的经脉。体腔内的脏腑与足太阳膀胱经背部的腧穴受督脉经气的支配,因此脏腑的功能活动均与背腰部的足太阳膀胱经、督脉有关。扶阳火艾灸的特点是药物渗透力强、作用面积大、联通经络广、温热力足。所以扶阳火艾灸背腰部督脉、足太阳膀胱经结合康复科常规方案治疗气虚血瘀型中风病,集合了药疗、艾灸、热敷、点穴、针刺、现代康复,六效合一,可以最快、最大地调节全身五脏六腑的功能,温补阳气,疏通经脉气血,恢复肢体功能。另外可以补益肾气、填充肾精,元气充盛,以统血行血,利于瘀血消散,使元神得养;肾精充,则生髓,上注于脑,濡养脑髓,脑海充实,元神得养,使其功能恢复[4]。这就是扶阳火艾灸临床疗效较好的原因。

现代医学研究证明督脉、膀胱经与大脑功能关系密切。朱昌志等[5]研究发现脑血流与红细胞压积、血液黏度、纤维蛋白原呈负相关。故降低患者血液黏度、红细胞压积及红细胞聚集指数等[6],可改善脑血液循环,增加脑组织供血量,有利于脑组织形态修复及功能恢复。李保良[7]研究发现针刺督脉经穴为主能明显降低血黏度、红细胞压积和红细胞聚集指数,改善血液循环,以活血化瘀通络,增加脑组织供血,有利脑神经功能恢复,从而恢复肢体功能,膀胱经又能够增强督脉温阳的效果。因此扶阳火艾灸背腰部督脉、足太阳膀胱经可以更大强度地激发督脉经穴,更好地调控血黏度、红细胞压积和红细胞聚集指数,恢复脑神经功能。综上所述扶阳火艾灸治疗气虚血瘀型中风病的效果是有科学依据的,疗效确切。

[1]李瑞.通阳法在针灸临床中的运用[J].中医杂志,2002,43(9):665-667.

[2]何兴伟.中风病从督脉论治探讨[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6,12(8):561,563.

[3]Lin XM. Functional feature of “five Yang acupoints” in Governor Vessel[J]. J Acupunct Tuina Sci, 2008,6(3):184-186.

[4]贾耿.督脉足太阳任脉肾精实质再探[J].中医药学刊,2003,21(11):1807-1808.

[5]朱昌志,朱汉英,郭述苏,等.缺血性中风时血液流变学和血小板聚集性的研究[J].山东医学院学报,1985,23(3):66-67.

[6]李爱华,万志杰.艾灸百会穴对中风偏瘫病人甲皱微循环的影响[J].中医药学报,2003,31(2):27.

[7]李保良.针刺督脉经为主治疗中风偏瘫的临床研究[J].上海针灸杂志,2002,21(1):13-15.

猜你喜欢

扶阳膀胱经督脉
龙氏手法结合头颈部督脉电针治疗落枕的临床观察
从督脉论治阿尔茨海默病的理论探讨
下午动一动,疏通膀胱经
只要3个动作,解决身体90%的疾病
基于热扫描成像系统探讨易筋经“托天桩”对阳虚质督脉红外热成像的影响
肾经、膀胱经开合时间与中医治疗肾病综合征疗效的相关性研究
从人体阴阳本体结构谈扶阳派唐农教授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经验
从共振原理看扶阳理论的治病机理及其对血管性痴呆的解读
背部足太阳膀胱经走罐治疗外感高热30例
以督脉为主针刺结合穴位注射治疗弱智儿童4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