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替罗非班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58例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2013-12-01庞春强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24期
关键词:汀钙阿托冠脉

庞春强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主要发病机制是冠状动脉内粥样班块破裂,血小板活化聚积,形成血小板血栓,导致冠状动脉完全或不完全阻塞,临床症状表现为不稳定型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和心源性猝死。近年来对冠心病病因、病理生理研究的深入证实,局部或全身炎症、高脂血症等因素也同时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1,2]。盐酸替罗非班能够完全且不可逆地阻断各种激动剂引起的血小板聚积药物,作用迅速有效,同时联合阿托伐他汀钙具有明显逆转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3-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所有患者为河南省西峡县人民医院2009年3月至2011年10月期间收治的58例ACS患者。其中男30例,女28例,年龄34.7~75.6岁,平均(62.6±9.6)岁,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9例,诊断标准:ACS诊断按美国心脏病学会、美国心脏学协会制订的标准。排除以下患者:合并恶性肿瘤、感染、严重肝肾功能不全以及对阿托伐他汀钙和替罗非班过敏。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用药方法 对照组常规按ACS处理,主要药物包括低分子肝素,β-受体阻滞剂 、硝酸酯类、肠溶阿司匹林和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等;观察组在上述治疗上加用盐酸替罗非班、阿托伐他汀钙(辉瑞公司生产,20 mg/片),20 mg/d,连用3个月,出现肝肾功能损害者调整剂量及对症处理,用药期间每月检测肝肾功能。

1.3 检测指标及心电图变化 两组分别于用药前、用药后1周、4周及12周检测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低密度脂蛋白(LDL-C)、总胆固醇(T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以及心电图ST-T改变。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软件包进行处理。计量资料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组内治疗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1 两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用药前后指标比较(±s)

表1 两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用药前后指标比较(±s)

注:aP <0.05,bP <0.01,n=29

组别 临床指标 用药前 用药后1周 用药后4周 用药后12周观察组 CK-MB(ng/ml) 3.2±1.4 3.0±1.29a 3.1±2.0 3.3±1.6 LDLC(mmol/L) 3.3±0.9 3.5±1.1 2.8±1.2 2.7±1.26b TC(mmol/L) 5.9±0.8 5.8±0.9 5.5±0.6 5.2±0.76b Lg(hs-CRP) 1.04±0.15 0.66±0.14 0.17±0.10 0.12±0.07b治疗组 CK-MB(ng/ml)3.5±1.6 2.2±1.3 1.9±1.4 2.1±1.5 LLDL-CL(mmol/L)3.3±1.2 3.3±1.1 2.1±0.9 1.8±1.1 TC(mmol/L)5.8±0.8 5.7±0.8 5.0±0.7 3.8±0.7 Lg(hs-CRP)1.20±0.12 0.87±0.10 0.14±0.10 0.15±0.08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电图变化(±s)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电图变化(±s)

注:与观察组治疗后比较,aP均>0.01

缺血导联数(个)组别 例数 ST段下降(mm)72 h治疗组 29 0.27±0.22 0.12±0.16a给药前 72 h 给药前29 0.18±0.21 0.18±0.17 5.0±3.1 3.3±2.0 4.9±2.1 1.5±1.9观察组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资料的比较 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患者在不同治疗阶段指标比较:两组患者在用药前、用药后1周、4周及12周数据比较,见表1、表2。两组用药前检测指标无统计学意义(P>0.05);4周和12周后LDL-C、TC及hs-CRP下降(P<0.05);两组用药1周后观察组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

2.2 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比较 观察3个月内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情况(例数),见表3。

表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2.3 不良反应 研究还显示两组都没有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只是治疗组有3例出现牙龈出血现象,以及胃出血1例,但是这些症状在停用替罗非班后迅速好转。两组在不良反应发生率上无明显差异,证明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

3 讨论

近年来研究证实炎性反应在动脉粥样硬化形成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自始至终出现于动脉粥样硬化的整个过程。血清hsCRP的浓度是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同时又是动脉粥样硬化关系最密切的炎性标志物之一[6,7],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严重程度与血清中hs-CRP的浓度呈正相关,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冠状动脉内粥样斑块破裂后,hsCRP浓度随斑块破裂而升高[8],同时急性冠脉综合征与冠脉内血栓形成有关,其发生过程由于脂质、粥样斑块碎片以及炎性物质造成血小板激活而聚积形成血栓,使得心内膜或心外膜下心肌缺血而造成心电图ST段改变。阿托伐他汀钙抑制3-羟基-3-甲基戊二丙辅酶A,使胆固醇水平下降,抑制炎性反应发生,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同时应用替罗非斑是一种具有极高特异性的非肽类血小板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能有效抑制纤维蛋白原介导的血小板聚积,因此二者联合应用能够有效和彻底的降低血脂、稳定冠脉斑块、抑制血栓形成,减少心血管事件发生,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治疗方面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1]Brown BG,Zhao X Q.Importance of endothelial function in mediating the benefits of lipid-lowering thellrapy.Am J Cardiol,1998,82:49T-52T

[2]Williams Jk,sukhova GK,Herring ton DM,etal,pravastatin has cholesterol-lowering independent effects on the artery wall of atheroscle rotic monkeys.J Am coll cardiol,1998,31:684-691.

[3]李玉亮、杨文东.冠心病与血清C-反应蛋白浓度的关系及氟伐他汀干预治疗的临床研究.河北医药,2005,27(11):821-822.

[4]叶椿香、王应志,施展.血脂康胶囊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C-反应蛋白的影响.中国医药,2009,4(11):858-859。

[5]李桂平、彭娜、李绪娴,等.阿托伐他汀钙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实用医药杂志,2009,25(4):631-633.

[6]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不稳定性心绞疼诊断与治疗建议.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0,28:409-412.

[7]谭慧琼、朱俊、梁岩,等.非ST段抬高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二年随访.中华医学杂志,2005,85:184-188.

[8]刘晓红.非ST段抬高性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hsCRP浓度改变意义.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07,21(10):110-112.

猜你喜欢

汀钙阿托冠脉
老年冠心病运用阿托伐他汀钙复合曲美他嗪的临床诊治效果分析
心肌缺血预适应在紫杉醇释放冠脉球囊导管扩张术中的应用
冠脉CTA在肥胖患者中的应用:APSCM与100kVp管电压的比较
256排螺旋CT冠脉成像对冠心病诊断的应用价值
冠脉CT和冠脉造影 该怎样选
清脑舒络汤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中风恢复期患者的临床观察
阿托伐他汀治疗心肌梗死的效果探析
氯吡格雷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脑梗塞的临床观察
阿托伐他汀用于老年高血压患者动脉硬化治疗观察
1例冠心病伴2型糖尿病患者服用阿托伐他汀钙引发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