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晋北地区肉羊生产的有效途径分析

2013-12-01赵宇琼张丽娟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3年3期
关键词:公羊精料肉羊

赵宇琼 张丽娟

(1.山西省生态畜牧产业管理站,太原 030002;2.大同市畜禽繁育工作站,大同 037004)

山西省大同市位于山西省北部与内蒙古接壤地带,属高寒冷凉地区,东径112°44′~114°34′,北纬39°03′~40°44′之间,年无霜期120~135 d,年降雨量150~400 mm。雨量少,气候多变,生态脆弱,全市牧坡568万亩,人工草地162万亩,玉米种植面积242万亩,是一个饲草饲料均匮乏的地区。要想开展肉羊养殖,必须寻找科学有效的途径。

1 推广优良品种

发展肉羊生产,良种是基础。山西省是煤炭大省,大同市又是煤矿、能源等重工业城市,畜牧业发展比较滞后,随着煤炭资源的枯竭,转型发展势在必行。省委、省政府于2000年出台了雁门关生态畜牧经济区建设规划,提出了大力发展食草动物的战略决策,经过10多年优惠政策和资金扶持,使畜牧业已经迈上了新台阶,但与发达的畜牧省、市相比,存在很大距离。其中,良繁体系建设滞后影响很大,良种是控制畜牧业生产经构、提高产品质量和数量的关键点。有足够的优良品种,才有可能实现产品数量和质量的同步提高。而且影响饲料转化率的主要因素是品种,限制产量大幅提高也是品种。

2 大力推广专业化肉羊生产

2.1 专业化肉羊生产可以提高肉羊生产水平

随着畜牧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畜产品已由过去的卖方市场转变为目前的买方市场,所以,必需从单纯的数量型经济向质量型经济转变,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肉羊生产能最大限度的提高利用多元杂交优势,质量明显提高,是肉羊生产发展方向。如果能进一步推广公司加农户模式,利用公司先进配套技术、规范化管理水平,大规模生产良种推广到农户中大面积饲养,必将实现质量效益双丰收,大大促进肉羊生产水平的提高。

2.2 专业化肉羊生产可以提高市场竞争力

山西是能源重化工基地,长期以来畜牧业发展滞后,品种更新慢、种类少,加之良种体系建设一直是短板,全省乃至大同市肉羊生产不能满足市场对优质羊肉的需求。从世界贸易往来情况看,我国的羊肉生产主要是满足国内需求,国际市场有待进一步开发,优质羊肉在未来的国际市场存大巨大潜力,大同市的羊肉产品要参与省外进而参与日趋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必须提高竞争实力,现代的竞争是技术的竞争、产品质量的竞争,归根到底是先进生产技术的竞争。因此,充分发挥大同市品种资源丰富和肉羊生产历史悠久等特点,采用先进的综合配套技术和先进的现代管理方式,大力发展优良品种,推广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肉羊生产,提高饲料转化率和产品效益,以提升大同市肉羊生产整体竞争力。

3 推广先进的技术模式

3.1 种羊引进与纯种繁殖

种羊场采用纯种繁殖生产种公羊,采用在一个品种群内,公母羊的纯种繁殖,按照加性遗传效应进行选种,并进行有计划的选配,防止近亲繁殖,以求在下一世代中提高加性有利基因的频率,保持和发展一个品种的优良特性,增加品种内优良个体的比例,克服品种的个别缺点,以达到品种总水平的提高。

3.2 杂交改良技术

采用杂交改良的方式,充分利用引进产肉性能高、生长速度快、产仔数量多的优良种公羊,与当地拥有数量多的肉羊品种(广灵大尾寒羊、本地土种羊)进行大面积杂交,以扩大良种数量,并获取大批量的商品杂种后代,达到提高其产肉量,改善肉质,并获得较高经济效益的目的,通过大面积杂交,对丰富我市良种肉羊品种的遗传基因资源,起到积极而重要的作用。

(1)杜泊公羊×小尾寒羊母羊

3组杂交后的F1代,母羔留作繁育用,公羔作为商品,经过育肥后出售。

3.3 人工授精技术

人工授精技术是一种科学的,人为的配种方法借助于器件、将公羊的精液采集出来,经过适当的处理之后,再输入到母羊的子宫颈内使母羊受精怀孕,人工授精特点可以提高优秀种公羊的利用率,可以预防疾病的传播。

4 饲养管理技术

4.1 种羊的饲养管理

4.1.1 种公羊

种公羊应单独管理,配种季节若为自然交配可早晚撒群。

每羊栏内占地2 m2,每羊运动场不少于5 m2。而且每日安排4~6 h放牧运动。配种季节开始前30天应逐步增加精料喂量,日喂500~750 g,配种期大型品种,可增加到1 000~1 500 g,分2~3次喂给。粗饲料自由采食,日补盐15 g。必要时每天可加喂生鸡蛋2个。非配种期将精饲料减至每日500 g,有放牧条件的夏、秋季可将精料降至250 g。料的减少应有慎重的过渡。饲料中的钙磷比例不低于2.25∶1。小公羊配种前4周应训练采精,日采1次或隔日1次,配种初期日采1次,逐渐过渡到日采2次。成年公羊可日采3~4次。

4.1.2 种母羊

放牧羊在收牧后适时补饲,视草质、草量补饲精料,一般350~300 g,舍饲羊需日补500 g。

妊娠期管理:适当增加精料量,在此期应适当增加精料给量,以适应产后高精料的需要,在产前15 d内需减小或停止青贮料的喂给。在妊娠期,应适当增加运动量,但要注意运动强度不要过于激烈,严禁恐吓、暴打,防止流产。

妊娠后期:根据情况每天可补饲干草1.0~1.5 kg,精料500 g,以获得羔羊的最大初生重。

哺乳前期:产后1~3 d,如母羊膘情好,可不喂精料,只喂优质干草,防止消化不良或发生乳房炎。日补精料500~750 g,干草1.0 kg,多汁1.5 kg。保持舍内干燥通风,温、湿度适宜。

哺乳后期:除放牧外可补喂些干草,不足时再补喂些精料。舍饲羊不得少于750 g。

4.2 羔羊的饲养管理

羔羊主要来自于本地自繁自育的良种后代及杂交配套绵、山羊。

接羔前的准备工作:产前3~5 d用3%~5%的火碱水彻底消毒,消毒后的棚舍温度,冬季应保持在5℃以上,夏季不超30℃,且地面干燥,空气新鲜,光线充足,挡风御寒。产前1~2 d将待产母羊转入产羔舍,或因地制宜的解决,产羔母羊应占有1.5~2 m2的圈舍。接羔人员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坚守岗位,相关用品准备到位。

接羔:母羊临产前乳房肿大,乳头直立,肷窝下陷,喜卧墙角,排尿次数增多,可认为临产。羊膜破后几分钟至30 min羔羊自行产出,最好不要人工干扰。新生羔羊首先清除口腔及鼻孔粘液,以免妨碍呼吸。脐带自然断离后,可用碘酊消毒,若未断,需在距羔羊腹部10 cm处,用消毒过的剪刀剪断脐带,挤出粘液,用碘酊消毒。羔羊全身粘液应让母羊舔干,若母羊不舔羔羊,则应人工擦干。初生羔羊能站立后,应在1 h内吃足初乳。若产双羔或多羔,需在产第1羔后,等待5~30 min,接产者必须认真检查是否双羔或多羔,最后将胎衣清离现场。

羔羊每隔1时吃奶1次,3羔羊吃足初乳后应考虑为其找保姆。母羊产羔后,母子共同生活2~3 d,如有放牧条件,第3 d应将母羊赶入放牧群,牧归后母子同栏。一直到90日龄断奶。

羔羊的精细管理:让新生羔羊吃足初乳,重点考虑多羔、弱羔。羔羊出生1周后,应补料、补草,特别是缺奶羊只,应选择易消化的草,吊把补给。10日后应将羔羊全部隔栏管理。精饲料在出生后1周内应以煮熟的黑豆为主。对个别缺奶、体弱者可考虑人工嚼碎填喂的方法,使其尽早学会吃料。投喂量应多次投放,每次20~30 min吃完为准。羔羊的饲喂次数:上午2次,下午3次,自由饮水。羔羊生后1周可断尾,公羔生后2~3周可去势,方法是采用胶筋法。羔羊90日龄时可断奶,同时转入育肥圈舍,对部分发育优秀的母羔可挑出放入后备群中,不再按育肥羊对待。

补精饲料参照量:(每羊每日需5克盐,随料补给)1月龄以内日补100~150 g,2月龄以内增加到200~300 g,3月龄以内增加到400~500 g。

粗饲料以干物质计标:(铡碎后用料槽补给)1月龄100克,2月龄400 g,3月龄700 g,4月龄1000 g。

4.3 育成羊的饲养管理

断乳后的育成母羊若有放牧条件应随群放牧,舍饲羊应单独管理,补料200 g/d。绵羊10~12月龄、山羊10月龄初配。后备种公羊应单独管理,补精料500 g/d。12月龄参加配种。对所选种羊应普遍编号,纯种羊可提前至1月龄进行,同时建立系谱。

4.4 育肥羊的饲养管理

羊舍内外每天清扫1次,水槽脏了就洗,确保饮水干净、卫生。场地、用具每周大清理、消毒1次、消毒药交叉使用。

料槽要随时清扫干净,添草时必须将上次未吃尽的余草清出,方可添新草。所添新草不可长草抛喂。每只育肥羊圈舍占地0.6~0.8 m2,运动场应为圈舍面积的2~2.5倍。每只羊的槽位20~30 cm。青贮料每羊日喂1~1.5 kg,应和其他粗饲料配合使用,不可单一使用。精饲料占日粮的40%~45%,分2~3次喂给。羊需盐5~10 g/d,供给方法可参照羔羊。根据气温变化,应同种羊一样适时剪毛,剪毛前停水停料8 h。剪毛后1周药浴,药浴前2 h饮足水。

4.5 饲草饲料管理

利用国家的退耕还林、退耕还牧政策,加强草地建设、改良自然草地,推广种植饲草饲料,大力种植豆科禾本混播牧草,推行分区轮牧,刈割晒制干草,提高草地生产力和利用率,合理利用农作物秸杆饲料和农副产品下脚料。

添加剂:药物添加剂应使用符合《绿色食品、饲料和饲料添加剂使用准则》的添加剂,并严格控制用量及使《绿色食品、兽药使用准则》中规定的药物,严格控制使用量,期限和停药期,严禁使用国家禁用的高残留兽药和假、伪、劣质药品。兽药以使用中草药或低毒的抗生素等,如中药健胃药、止泻散、清肺散等。

4.6 其他管理及要求

4.6.1 科学防疫 要按时防疫、定期检疫、防止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

春季:皮内注射羊痘疫苗0.25 ml/只。(25 ml稀释100头份);皮下注射羊三联疫苗;肌肉注射口蹄疫疫苗1.5~2 ml/只。

夏季:布鲁氏杆菌检疫(测)注苗,先检疫,阳性淘杀,阴性注苗,每只1 ml;春季对漏防畜或新进畜补针。

秋季:肌肉注射口蹄疫疫苗1.5~2 ml/只。

4.6.2 驱虫 在每年的2月或10月要对羊群进行驱虫。

驱肝片吸虫:硝氯酚1 ml/10 kg注射,或阿维菌素拌料。驱体内寄生虫和疥癣:伊力佳0.2 ml/kg注射。

对大型规模场、养殖小区,对羊只要逐个建立档案,加戴耳标标识,以便对羊只繁殖、防疫、检疫情况的查阅。对羊只要定期检疫,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如发生传染病后的羊只要扑杀和无害化处理。

猜你喜欢

公羊精料肉羊
冬季肉牛咋喂精料
提高种公羊繁殖力的几项措施
提高肉羊繁殖率的综合性技术措施
山羊短期育肥有高招
肉羊养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肉羊体尺测量 用上“智慧眼”
冬季绵羊咋补饲
冬季绵羊咋补饲
冰岛公羊育种要“看脸”
肉羊快速育肥综合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