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移动与无线技术在医院信息化建设中的应用

2013-11-19王琳

中国医疗设备 2013年7期
关键词:无线网络医嘱无线

王琳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信息科,河南 郑州 450052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蓬勃发展,无线网络技术也随之高速发展。近几年无线局域网以其移动性强、扩充性高、施工容易、建设成本低等特点,在医院中逐渐成为一种应用趋势[1]。无线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医护人员通过利用掌上电脑(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移动护理车或平板电脑等无线移动设备可随时随地对患者进行生命体征数据采集、床旁护理、患者身份识别、医护数据的查询及录入等工作,充分发挥无线技术在医疗信息系统(HIS)中的作用,进一步完善了医院临床信息化建设。

1 无线网络的优势

(1)网络建设方便快捷。因不需要大规模网络布线,故不会影响正常医疗工作。组网方式灵活多变,前期投资少、工期短、上线快,只要合理布置无线接入点(Access Point,AP),建立起一系列的医院“移动热点”区域,便可将医院信息化网络拓展至诊室和病房这些原先无法到达的地方[2]。

(2)无纸化传递检验、检查数据。医院实行无纸化,涵盖很多方面的内容,包括病历文书、护理文书、大量的医技检查、检验数据等。无线网络的出现,使医生、护士、技师能够在“移动热点”区域,自由移动的同时还能随时调阅病患的各种数据,避免了纸张浪费、增加了医护人员在患者床旁的时间、融洽了医患关系。

(3)实现无纸化查房。无线网络的使用,使医护人员在查房时通过利用PDA、平板电脑、笔记本、移动护理手推车等介质移动、快速获取患者的住院日志、用药情况以及检查、检验数据等;同时,通过这些无线设备还能录入、执行各类医嘱和护理行为。不仅节省了医护人员频繁返往病房与医生站、护士站的时间,而且避免了因手工查房的字迹潦草而导致的医疗事故,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

(4)实现手麻、心电等监护设备的无线接入。移动与无线技术实现了在手术室、监护病房等特殊环境下监护设备如:心电图监护仪、脑电图监护仪、手麻监护设备等直接放在病人床旁使用,实现实时监测生命体征,从而更好地保证病人的生命安全[3]。

2 我院无线网络的实施方案

我院目前网络环境是主干万兆,千兆到桌面。无线网络覆盖临床、医技和辅助科室,拥有各类终端设备4000台。我院无线网络拓扑图,见图1。取独立布放AP的方式进行WLAN(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覆盖,每个AP通过五类线与大楼内POE(Power Over Ethernet)交换机相连,通过五类线实现数据传输和供电。AP采取1、6、11三个频点复用,同层之间相邻、楼层之间上下相邻的AP需避免相同频点,以免造成同频干扰[4]。具体AP布放情况如下:

图1 我院的无线网络拓扑图

(1)门诊楼:重点覆盖人流量较大以及患者就诊集中的地方,如挂号区域、就诊区域。经过前期核实,确定门诊的用户数目以及用户较为密集区域,经核实通过终端在门诊接入网人数为30%,故在每个候诊大厅放1个AP以达到覆盖的效果,且能提供1M的带宽。

(2)住院部楼:由于住院部楼为长期患者管理区域,且人流量较大、用户数目不稳定,故病房采用在楼道内布放AP达到覆盖的效果,布放密度为每4~6个病房布放1个AP。对于大型的手术室由于无线设备的聚集程度相对较高,所以在每个大型的手术室内采用独立布放的方式以满足多台仪器覆盖要求。

(3)行政楼:行政楼用户数目较稳定,所以AP布放密度较大,而且由于办公楼隔断较多,且墙体结构为水泥墙,信号衰减严重,平均每6~8个办公室布放1个AP,稍大的办公室,平均5~7个办公室布放1个AP,这种情况下,信号的接受强度也比较理想。

3 无线移动技术在我院的应用

我院是卫生部首批公布的“数字化医院试点示范单位”之一,经过多年的信息化建设,实现了全院级的医院信息系统(HIS)、影像存储与通讯系统(PACS)、检验信息系统(LIS)、电子病历(EMR)、心电信息系统、病理信息系统、手术麻醉信息系统、合理用药监测系统等临床信息系统,以及基于第三方认证的住院、门诊、检查、检验、手术麻醉、血库的数字签名认证,实现了门诊和住院的无纸化运作及住院EMR的无纸化存储,实施了移动查房和移动护理,建成了较完善的数字化体系。

(1)移动医生站。在我院无线网络已覆盖病区内的任何地方,医生通过随身携带的移动智能终端,可随时查询患者的相关信息,做到准确、及时、全面地了解患者的病史详情和治疗过程。随时开立医嘱、访问EMR、查询检验结果。同时结合合理用药知识库,医生在病人床边就能及时地修正医嘱,最大限度地避免了错误的发生[5]。

(2)移动护士站。在病人床边,护士手持PDA先扫描病人腕带,再扫描输液屏贴(即进行医嘱核对),若正确则执行并记录医嘱的执行人和实际执行时间、病人用药时间等重要信息,同时确认收费;否则报告错误提示该病人与此医嘱不匹配。在病人床旁,护士还可持平板电脑或推移动护理手推车进行生命体征、护理文书的录入、病人健康教育、不良事件上报等操作。移动护士站的应用,降低了医疗事故的发生率,减轻了护理人员的工作强度,拉近了护士与病人的距离,增加了亲和力。从护理学的角度说,无线移动护理的实施真正实现了对医嘱实际执行的全过程跟踪,闭合了医嘱的生命周期。

(3)无线输液。护士使用无线移动设备扫描带有二维条码的患者腕带及输液瓶贴,关于患者的标识、用药、剂量及方法等详细信息就会通过WLAN在护士工作站得到确认[6]。在发放药物、输液、检查、治疗和急救、手术之前,如果存在任何差异,报警系统会显示警告,避免可能发生的任何差错,真正实现正确的病人、正确的药品、正确的剂量、正确的时间、正确的用法。

(4)无线医疗设备管理。无线网络提供的实时定位技术,不仅能够对无线医疗设备的位置进行实时跟踪,还能统计出其使用率。这样既减少了资产遗失,提高对患者的护理水平,还加强了临床责任认定,减少医疗事故,增进医患关系。

(5)WLAN在手术室的应用。由于手术室是一个无菌的环境,如果摆放较大的计算机设备,布线复杂且维护起来不方便,因此可以使用无线网络结合小型无线设备使医护人员在手术台旁,直接查看病人信息以及术前准备情况,同时在手术过程中还可以记录手术项目等。

4 实现无线医疗需考虑的因素

(1)无缝链接。无缝连接是一个巨大的挑战,特别是在一些无法进行信号传输的区域(如:地下室和其他屏蔽信号的建筑物内)。没有无线信号覆盖的地方,无线系统的正常运行将受到阻碍。还有对无线信号的干扰问题也是困扰无缝连接的障碍,例如用于其他用途的无线路由器等一些设备发出的无线信号,对院内无线网络信号的干扰,造成通信掉线现象。因此,无线局域网的传输稳定性、网络安全性等因素成为医院所关注的内容[7]。

(2)数据安全。无线医疗最重要的一个问题是安全性。患者的各种相关信息在网络传输过程中必须受到保护,不能出现丢失、损坏、篡改等问题。因此,必须考虑到各种安全,包括系统中所有硬件设备的访问安全、数据传输安全、数据存储安全,特别是服务器的安全。目前,医院网络安全管理是各医院急需解决的问题。

(3)规划周密。移动与无线技术要在医院各科室整体部署,把无线的应用与医院原有的HIS、EMR、PACS、LIS、护理、手麻、重症相结合。因此,在基础网络构建和无线移动应用上,既要关注现在的应用,也要适当兼顾未来的应用[8]。

移动与无线技术已相当成熟,其在医疗行业中的应用已经成为了一种趋势。它不仅改变了现有的医疗服务方式,增加了医护人员在患者床旁的时间,融洽了医患关系;而且可随时获取和捕捉完整的患者相关信息,方便医护人员及时采取有效的医疗措施。无线、有线网络和各应用系统的有机结合,使医院实现了信息的高度共享和有效利用,从而达到提高效率和提高服务质量的目的,进一步完善医院临床信息化建设。

[1]罗珺,汤少梁.无线网络在医院信化建设中的应用[J].信息与电脑,2011,(1):100.

[2]范成军.浅析无线网络的分类和特点[J].科学创新报,2010,(33):39-40.

[3]陈沂.无线技术在医疗监护中应用的进展[J].护理与康复,2011,10(2):112-113.

[4]翟红,黄庆华,陈方园,等.医院(集团)无线移动办公平台的构建[J].中国医疗设备,2010,25(8):26-28.

[5]汪骏.无线局域网在医院中的构建及应用[J].硅谷,2010,(8):76.

[6]李立.无线通信技术在我院移动查房系统中的应用[J].中国医疗设备,2012,27(3):41-42.

[7]彭晨辉,李则河,蒋宏.浅谈无线网络在医院中的应用与体会[J].中国医院管理,2009,29(8):61.

[8]曾凡,黄昊,姬晓波.移动医疗应用前景探讨[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1,(3):314-316.

猜你喜欢

无线网络医嘱无线
时间触发卫星无线网络同步仿真研究
《无线互联科技》征稿词(2021)
内蒙古林业总医院静脉用药调配室不合理医嘱分析及对策
滤波器对无线网络中干扰问题的作用探讨
无线追踪3
医院H IS 系统下电子医嘱的规范管理
基于ARM的无线WiFi插排的设计
遵循医嘱
一种PP型无线供电系统的分析
基于信令分析的TD-LTE无线网络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