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宝鸡市优良乡土树种园林应用现状及推广建议

2013-11-16张艳君

绿色科技 2013年6期
关键词:皂角楸树国槐

张艳君

(陕西省宝鸡市渭滨区林业管理站,陕西 宝鸡721006)

1 引言

为了创建“园林城市”、“森林城市”,宝鸡市近几年加大了园林绿化建设的步伐,生态环境建设也渐入佳境,虽提升了城市品位,但由于认识上的误区,追求名特树种,忽视了乡土树种的应用,致使绿地系统层次单一、品种单调,不仅导致景观失衡,也影响城市生态环境的洁净,更不能体现出宝鸡浓厚的文化底蕴和地域特色。乡土树种如国槐、楸树、皂角、海棠、玉兰等的合理推广应用,不但可以使城市景观宛若天生,而且可以节约管理成本,彰显地域风情。部分乡土树种的综合开发还能增加经济收入,兼顾生态、景观、经济效益,如国槐的槐米、皂角的皂荚就具有良好的食用或药用价值。

2 乡土树种园林应用现状

2.1 乡土树种应用比例偏小

宝鸡市园林植物共75科,189属,335种,其中197种属于外来树种,乡土树种138种。但常用的园林绿化树种只有55种。在笔者调查的人民公园、渭河公园、植物园、北坡公园、石鼓山公园内,只有植物园为了科研的需要,孤植了4棵楸树、2棵皂角,乡土植物比例稍高,其余几个公园这两种树芳踪难觅。北坡公园和石鼓山公园本来是依着原来的生态群落开发的,但北坡以灌木丛为主,石鼓山公园被赋予了太多的外来植物,乡土植物的应用比例都不到20%(表1、表2)。一个城市的园林绿化中乡土树种应用比例偏小,首先体现不出它的地域特色,“一方水土养一方树”,其次乡土树种经过多年的自然演替、自然繁育,最能适宜当地的自然条件生长,应用比例太少,天长日久必然不能稳固当地的生态环境。

表1 园林树种调查

表2 乡土树种调查结果汇总

2.2 乡土树种应用单调、单一

宝鸡市地处温带,属温暖带半湿润气候区,南北西三面环山、中间凹平,北临渭北台塬,南依秦岭北麓,海拔556~2777m,植物资源比较丰富,市区内的园林树种90%都能适应地方气候条件、土壤条件。但乡土树种种类太少,自然度偏低。在宝鸡市的几大公园内,只见国槐、海棠和玉兰,很少见楸树和皂角。园林绿化应用中树种单调、单一,就不利于增加树木品种、改善绿化结构,同时也容易引发树木病虫害。

2.3 移植的乡土树种管护不力、长势欠佳

为了营造周礼文化公园,宝鸡市在人民公园东侧的九龙广场上,移植了9株胸径1.5~2.0m的古槐,可惜因管护不力,移植2年时间抽出的依旧是稀稀疏疏的枝条。这样的长势提供它自己的养分都很困难,怎么能发挥出它的美化功能和防护功能呢?

2.4 乡土树种长在深郊遍野无人知

长期以来,乡土树种因其“土”而不为人瞩目,又多生长在荒郊遍野等无人问津处,生长缓慢,短期之内达不到绿化效果而不为设计人员喜爱,由于近年来园林绿化追求新、奇、洋,城市中生长的树种往往是红叶李、银杏、女贞、水杉等外来树种。若以后城市绿化中再不采用,乡土树种容易濒临灭绝。

2.5 乡土树种的育苗、引种、驯化无人问津

宝鸡市的主要苗圃利群苗圃、眉县长青苗圃、扶风绛帐苗圃,基本上都是自负盈亏的单位,生产和利益挂钩,苗圃中繁育的都是银杏、丁香、紫薇、七叶树、樱花等热销品种。尽管乡土树种的繁育比较容易,养护简单,但需求量少同时价格低,就没有苗木生产单位愿意发展。另外,乡土树种普遍生长缓慢,长期品种得不到改良、驯化,不能很快达到绿化效果,不能形成理想的景观效应,绿化设计中也很少被考虑。

3 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因“土”而被认为难登大雅之堂,没有从乡村走向城市

由于国槐、楸树、皂角等乡土树种生长速度较慢,观赏性稍差,近几年的城市绿化中,为了追求品位与效应,也由于思想认识上的偏差,乡土树种在园林应用中少之又少。人们认为“贵”的就是上档次的,为了图品位、图档次、图新鲜,引种了大量的“洋”树种。宝鸡市常见的城建绿化树种有银杏、红叶李、七叶树、栾树等,几乎没有国槐、皂角、楸树。

3.2 乡土树种的育苗、科研、储备跟不上

因为在园林绿化中很少选用优良的乡土树种,造成乡土树种需求少,导致几乎无人去繁育乡土树种的苗木,研究推广的人就更少了。没有苗木,就更谈不上去应用了,乡土树种的应用就走进了“想育无出路,想用无苗源”的怪圈,形成了优良乡土树种长期得不到开发应用、苗木储备不足的局面。宝鸡市的主要苗圃利群苗圃、眉县长青苗圃、扶风绛帐苗圃多育金叶樱花、红叶李、矮化苹果等树种,偶有玉兰、海棠,就没有皂角和楸树。

3.3 城市绿化中应用太少,且管护不力

树木是鲜活的生命体,具有较强的生物学特性,也具有一定的地域性,它与生产地的立地条件相互适宜、相互依存,乡土树种历经岁月更替、自然演变,早已适应了当地的气候、水土,应在当地绿化中担负重要角色。但在宝鸡市乡土植物不是城市绿化中的重头戏,国槐、楸树、皂角、臭椿等乡土植物,只有楸树和皂角在植物园中孤植几株,其余的公园1株也没有,且移植的国槐因管护不力,长势欠佳。

3.4 盲目引进外来树种

在园林绿化建设中,由于认识上的误区,乡土树种难受青睐。设计人员为了达到绿化快、见效快、景观奇的目的,使大量的新、奇、特、高价位的外来树种占据了园林绿地,而土生土长的乡土树种却丧失了主导地位。市区公园路上引进的银杏,十几年过去了,一直长势较弱。大量栽植的女贞,因其冬季顶雪翠绿而大受青睐。但是这两年的极端低温,致使其冬季树叶部分枯死,有的甚至被冻死,绿化效果大打折扣。

3.5 乡土树种比较单调,城市绿化树种色彩不够丰富

树种单一也是目前不少城市绿化中的一大问题。在树种选择上生态效益和景观效益结合不够。植物群落中物种间存在竞争、相互依存的平衡关系,若植物种类单一,势必生长不良,稳定性差,同时生物群落得不到发育,发生病虫害的概率就会大大增加,使整个森林的景观受损,生态效应也得不到充分发挥,甚至出现“绿色沙漠”现象。观花、观果植物和彩叶植物应当增加。适宜宝鸡市气候条件的乡土树种很多,但只有西关、大庆路的行道树采用了国槐。树种单一、易引发病虫害。

3.6 人们的思想观念,特别是决策者的思想观念的影响

人们只是看到外来树种的新奇、稀罕,而没有充分认识到植物不只是人们为了创造舒适的生活环境而随意改变和破坏自然的工具,更是一种扎根于当地固有自然与风土文化,构筑新历史的生命体。宝鸡的城市绿化决策者,由于思想观念的影响,对乡土树种重视不够,它的科研、开发、推广利用都滞后,使得新的绿化树种引种、开发利用的实验研究工作至今未纳入议事日程上来。在进行城市绿化规划修订与新的绿化树种选用时,捉襟见肘,总是翻来覆去应用几个常用的老树种。

4 对策与建议

以乡土树种为主体的园林绿化是今后乃至将来的正确出路。针对宝鸡市在乡土树种的应用中存在的对乡土植物重视程度不够、可应用的品种较少、苗木储备不足及盲目引种的问题,提出以下建议,以期对提升整个宝鸡市的园林绿化水平有所帮助。

4.1 提高对乡土树种的认识和开发研究

专业单位应该加强对乡土树种的研究、培育,注重对专业人才的培养,让园林规划与设计人员对乡土树种了解。我们要从生态安全的高度保护好乡土树种,广植乡土树种,保持本地树木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稳定。

4.2 加强宣传、改变观念,将乡土树种与市树市花结合

绿化的目的是改善环境,并在这个基础上追求美化效果,“生态优先”是绿地建设的首要原则。适应性广、抗逆性强、易于养护管理、能自然繁衍成林的乡土树种,理所当然地应成为“生态优先”的最佳选择。我们应加大对乡土树种优点的宣传,改变人们对乡土树种的偏见;发挥乡土树种更适宜在当地生长的优势,在绿化时因地制宜、统筹搭配,不能因乡土树种“土”而将其冷落一旁,将乡土树种与市树市花结合,加强人民群众对其的喜爱。

4.3 制定好保护规划

政府部门要将乡土树种的发展和保护纳入林业建设总体规划,明确目标,落实资金和扶持措施,积极做好乡土树种的保护、繁育、示范和推广工作;组织相关的专业人员对当地乡土树种资源、种类进行普查,筛选出有开发潜质、适宜推广的优良乡土树种给予重点的关注,制定保护和发展规划,为培育和驯化做准备;组织科研人员加强研究,培育出更适合城市需要的新品种,将其广泛用于城市绿化中,真正发挥出它们应有的生态景观效用。

4.4 在园林规划中对乡土树种优先考虑

园林绿化主管部门,包括绿化设计和工程施工单位,对大型的绿化工程,要从立项、设计、招投标、组织施工等各个程序、各个环节中,明确必须优先应用乡土树种的要求,制定应用乡土树种的指标和比例,使乡土树种能够大量地使用和推广,把重视乡土树种落实到实际工作中。

4.5 因地制宜,适地适树

在园林绿化建设中,要从当地实际出发、从本地的小气候特点出发,实事求是地制定符合当地实际、适合自身条件的园林绿化工作方案;大力推广和采用适合本地生长的优良乡土树种,凸现本土特色,增加自然野趣,形成以乡土树种为主、外来树种为辅的绿化格局,构筑稳定的生态群落,突出一个城市绿化的地方特色。

4.6 注重乡土树种的育苗、开发,推动其产业化

大力加强乡土树种的选优选育工作,对枝繁叶茂、生长顽强、挺拔壮观、景观效果好或四季常绿、萌芽力强、耐修剪、易造型、树冠紧凑的乔灌木进行筛选繁育研究,解决一些乡土树种自身不足及存在的某些缺陷,培育出适合于园林绿化、性状优良的品种,形成优美而又富有浓郁地方特色和文化气息的绿地景观,继而推动其产业化发展。

4.7 体现地域特色,打造地方风情,经济与生态效应齐头并进

城市园林绿化是一个城市敞开的名片,绿化有了特色,城市就有特色。城市绿化不是简简单单的植树造林,也不是新、奇、特树种的堆砌,而是一个城市历史、文化、美学等人文景观的载体。有特色的绿化,有特色的园林,才能铸造有特色的城市。乡土树种具有浓厚的乡土自然田园风光特点,同时还具有独特的园林风景景观特征。绿化中,以乡土树种为主,才能充分显示出地方自然景观、地方资源特色,彰显城市的个性与魅力。

[1] 陈有名.园林树木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0.

[2] 唐学山,李 雄,曹礼昆.园林设计[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6.

[3] 孟兆祯,毛培琳,黄庆喜,等.园林工程[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6.

[4] 北京林业大学.树木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80.

[5] 刘晓宁.宝鸡市园林树种调查及构建森林城市的研究[D].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

猜你喜欢

皂角楸树国槐
济源国槐古树的资源现状与生长环境分析
国槐主要病虫害的发生规律与防治要点探讨
幸福的一日
——致秋天的花楸树
皂角树下
咏国槐
乌鸦与皂角
首善街的国槐
幸福一日
致秋天的花楸树
菜饭合一 简单午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