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何以上青云

2013-11-16王本道

海燕 2013年4期
关键词:平常人临江仙薛宝钗

□王本道

当今社会,似乎一切都变得异常的快,让人步履踉跄,常常有落伍的感觉。梳理纷乱的思绪,回忆过往,遐想未来,那个曾经让人怀念与憧憬的一年,许多缤纷的梦想因不同的环境和机遇,或圆满实现,或爽然若失。社会发展的规律正是如此,不因个人意志为转移,也不因情感而改变。当年在大观园里的一次诗会中,踌躇满志的薛宝钗曾吟出“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傲慢得意的心态溢于言表。然而当时的贾府,“百年望族”早已是“三春事业付东风”的暮春残景,宝钗却依然把时来运转,平步青云当作是自身价值的全部,这也正是她人生悲剧的核心所在。俗世之中,众多的人都想出人头地,耀祖光宗,若真能有“借力”之风当然是好事,无奈天底下的人近乎百分之百都属平常人,得到命运垂青的人少而又少,众多的人只有靠一颗平常人的心态,脚踏实地地一步步前行,方可能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取得些许的成功。世间的许多苦难和悲剧,恰恰出自把人生的圆满寄托时来运转之上,而失却了平常人的心。

在这个崇尚个性,价值多元的时代,一些人刻意去追求特立独行似乎无可厚非,可悲的是既想让人刮目相看,又贪图安逸,寄希望于时来运转,直至因此去祈求神佛的保佑。他们在设计和塑造自我时,不知不觉间失掉了作为自己生命创造力和幸福源泉的一颗平常心,在成败得失面前不再游刃有余,承受不住生活中哪怕是微不足道的失败,致使完美追求的期望与心灰意冷失望形成心理失衡,焦躁不安而无力自拔。佛家语中的“缘”字很是耐人寻味,它带有一种恬淡美好的况味,让生活中看似偶然、混乱的现象有了新鲜的意义,使人和人、人和世界一下子变得亲近起来。“我得我幸,我失我命”,徐志摩的一句话说得更是透彻。人,只有让自己到达彼岸的希望摆脱功利的羁绊,既要不懈地付出努力,又要顺遂自然,才会萌生出一种无法剥夺的幸福感。“无欲则刚,有容乃大”,凡尘中的苦恼就恼在欲壑难填,苦在不知足,一味寄希望于“好风凭借力”,到头来反招致诸多意外的祸殃。

人生的路是不平坦的,有人把它比作“苦旅”,布满荆棘,但无论怎样平凡的人生,总会有许多东西在吸引着你,有一种情愫在感动着你,让你对美好生活充满向往。何以上青云?怎样做才能取得成功?重要的是要正确看待自己,自命不凡,妄自尊大,不啻是让平平常常的自我脱离生活的轨道而离群索居。其实生活中的每一个人只是奔腾大江中的一朵浪花,或是广袤原野里的一棵小草,离开了自己赖以生存的原生态,结果只能干涸枯萎。倘使把人生中的起落沉浮看得如同四季流转,日月更替那般自然,把自己置身于生活的江海和广阔的田野,与群体一起去击石拍岸,栉风沐雨,就会与大自然一道和谐共进。

偌大世界,一些富人的幸福是显而易见的,挥之即来的欲求,无所不能的享乐。但是平民自有平民的幸福,尽管居住狭窄,地位卑贱,却依然谈笑风生,对生活充满希望,坚韧执着无怨无悔地改变着自己的生活现状。相对于人生的道路和历史的长河,富贵贫穷只是短暂的一瞬,每个人的一生都可能经历值得赞美的荣耀和令人沮丧的窘境,保持一颗平常心,摒弃神仙皇帝的垂青,才会守住立身之本而持之以恒,最终修成正果。

《红楼梦》第七十回,时值暮春之际,湘云无聊,因见柳花飞舞,便偶成一小词,调寄《如梦令》。黛玉响应,又找来几人,“以柳絮为题,限各色小调。”“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正是薛宝钗吟出的《临江仙》中的两句。较之黛玉在《唐多令》中把自己缱绻风流、薄命漂泊的哀怨寄托于柳絮,宝钗的《临江仙》其格调自然是胜之一筹,但是从本质上说,大观园中的女子以柳絮自比,倒也真的恰如其分。面对波澜壮阔的人生旅程,我还是喜欢刘禹锡的诗:“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猜你喜欢

平常人临江仙薛宝钗
临江仙·送王缄
临江仙·庆祝建党百年
王熙凤比薛宝钗差在哪里?
薛室钗:用一生为原生家庭还债
《人生的境界》教学设计
十二个字的理论
淡极始知花更艳——小议薛宝钗
钗在奁中待时飞
写活内美动人的平常人——《人间的声音》的写人笔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