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丽的石头

2013-11-15陕西刘全军

辽河 2013年1期
关键词:美女儿童文学童话

陕西/刘全军

对于山里人来说,满眼都是石头,没啥稀奇的。但是,石头经过漫长的地质活动,莫名其妙地变成了五彩缤纷的宝石,被人发掘出来就显得珍贵了;如果再被工艺美术加工,赋予形式的美感和蕴涵的情感,那就更加弥足珍贵了。石头的“第二次生命”不叫石头,叫美。大美就是大善,大善就是大美。大自然中,人是最美的。一个男人看一个女人,首先是看模样是否漂亮,然后再看其他身体部分是否看着舒心养眼,接着再打探这个美女是否是个绣花枕头,是否是个只做摆设的花瓶,最后才把所有的考量综合在一点上:这个女人是不是个善良的女人。同样,女人看男人也是这么看的。人看人都是以善良来做最后评价标准的。

享誉“紫阳三女子”之一的作家周晓云第三本儿童文学集子《美女石》出版,瞩我写点宣扬文字,我想任何一个紫阳人都不会拒绝为这本书写点文字的,因为《美女石》的传说是紫阳人的传说。传说中的小姑娘是美丽善良的,她用她那颗美丽善良的心换得全村的人都能喝上泉水,全村的土地上的动植物都不再干渴。然而,美丽善良的结局是自己变成了石头。后世之人铭记在心的也就是这座“美女石”了,还有被时代传扬的那颗人人都应该跳动的感恩的心。

《美女石》是本童话故事书。童话故事的主旨是教人勇敢、热情、善良、乐观、慈爱,反对卑鄙、怯懦、邪恶、虚伪。教育从娃娃抓起,这句话听起来没有错,做起来就难了。教育是培育人的活动,教学是培养人的艺术,就像植树,根深苗正,就算经历风雨也不会往歪里长,直到长成参天大树,直到成为有用之材。遗憾的是,人们没从拔苗助长这个成语中获得启示,而是把成语直接用在了孩子身上。结果是,孩子“成长”了,心灵里应该装下的美好的东西却不见了。阿拉伯神话中的阿里巴巴曾经用“芝麻开门”的咒语开启了通向获取财宝的神秘大门,我相信,我们也能用童话作品中那种充满离奇的想象力,那种真善美与假丑恶的较量,那种对茫茫宇宙憧憬着的神秘感,无声无息地在他们幼小而又充满好奇的心中留下了难以忘怀的记忆。

写童话故事的人内心一定是纯洁善良的,也一定是充满想象和幻想才情的。周晓云在上个世纪80年代就蜚声陕西文坛,90年代专心致力于儿童文学创作,在出版《童话小屋》、《孩子与小鸟》两本童话作品集之后,周晓云并没有沉寂下来,而是在不断的阅读中充实自我,在实际生活中不断发现和提炼题材,创作出更加能适应儿童的接受能力的作品,这些作品既反映生活,又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她的童话故事,神奇曲折,生动浅显,语言朴实,如一位母亲微笑着给孩子讲故事讲道理。把地方文化与童话故事切合在一起,是《美女石》一大特色,如《报恩塔》、《猴子取经》、《懒和尚》等故事,采用夸张、拟人、象征等表现手法去编织奇异的情节,造成浓烈的幻想氛围,亦虚亦实,似幻犹真,在读故事中获得认知与启发。书中感恩、求学、励志、拼搏、反思篇目,都是对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有益的,对家长和学校教育正确引导孩子、净化心灵、开启心志,都是有补益的。“顽石”和“大器”的区分在于天赋与情份,再美的石头如不精心雕琢,也就是块把玩的石料而已。美丽的石头会说话,美丽的石头会唱歌,看了《美女石》这本书,就知道石头说了什么话,唱了什么歌。

猜你喜欢

美女儿童文学童话
刊首语
童话镇
唯童年不可辜负
——两岸儿童文学之春天的对话
午夜童话镇
神回复
云南儿童文学的新机遇和困局
把云南儿童文学打造成“中国地域儿童文学第一品牌”的思考
这年头
惊艳红妆美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