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去吃一碗面(外一篇)

2013-11-15金曾豪

雨花 2013年5期
关键词:面店

● 金曾豪

常熟人吃面条是很讲究的,有的已讲究到了“疙瘩”的程度,所以常熟人在外地吃面是不大可能满意的。北京炸酱面、四川担担面、兰川拉面、昆山燠灶面……这些面食也算是大名鼎鼎了,可常熟人大多是不会买账的。当着主人的面会说一声“不错”,心里在嘀咕:“勿要做啥哉,这种末事……”炸酱面不就是个咸吗?担担面、拉面考究的是有咬劲,殊不知太有咬劲,面汁就进不了面,就和汤“隔”了,起的是反作用,何况那汤也是草台班。

常熟人不在生面上做文章,就平平常常地采用标准粉的机轧面。这种面韧性得宜,肯入味,营养好。燠灶面也讲究面汤,但单一,整个儿卖相不佳,红得太“亟”,吃一次蛮好,再吃就不足道哉。刀削面怎么样?常熟人窃笑:那不就是我们家常吃的“面脚板”吗?

常熟的面脚板也是日常美食。要用酸咸得宜的腌菜“合汤”,顺手还要下把绝细的笋丝。面揉成手臂粗的扁条状,“伏一伏”,待面汤沸了,用刀现切现下锅。面脚板不可以预先切好的,预先切好必得用干面粉来防粘,把干面粉带下锅,汤就浑了,不好。

常熟人日常还吃“菜下面”。不过汤,面熟了再下菜,烂糊烂糊的,所以又叫“烂糊面”。烂糊面只在秋冬吃,秋冬的菜经了霜,好,还有毛豆子呢。常熟人做烂糊面是绝对不会忘记毛豆子的,如果没有毛豆子就不做烂糊面。毛豆子要现剥的,现剥的毛豆子带着“胎衣”和“绿血”,鲜洁。毛豆子起镬时尚有咬劲,所以烂糊面其实不是一塌糊涂,还有可嚼,一嚼,隐隐有点天然的甘(不是甜),有点大地和太阳的香味,灵光。做烂糊面是在晚顿,一煮一大锅,故意留下一小半作次日早餐的“炒冷面”。炒冷面当然是要起油镬的。伏了一夜,烂糊面已经凝成青青白白一块,下油锅是用铲刀一块一块切着下的,一颤一颤的惹看。下了锅,不忙翻炒,故意让沸油炸黄一小部分面块,就有了一种油焦香。看看不够吃,可以再加点冷饭下去,就成了面夹粥,就更有“骨子”了。炒冷面的味道比烂糊面崭,香、肥笃笃、入口即化,妙不可言,营养组成又极合理。天冷,能吃辣的可下点辣,保证吃出一鼻子汗,舒坦。

上台盘的当然是炒浇面,那要到专门的面店去吃。宾馆也有面,那只是走过场的“主食”,人家不重视,还是到面店去吃。

常熟面店的师傅大多肯动脑筋,常熟人吃面的疙瘩劲就是被他们宠出来的。也可以反过来讲:这些师傅是被常熟吃客讲究出来的。讲得完整点:两者是互相推动的。这个跟书台名家与老听客的关系是一样的。从某种意义上说,有什么样水平的听众,就有什么样水平的说书先生。常熟所以出了那么多评弹名家,就是因为拥有大批水平了得的老听众。老听客中好多是称得上票友的,下海唱一段拿手的片子,准有专业段位,还说得出师承何门何派何人。在这样的听众面前,你先生上台敢捣浆糊啊?先生上台如临深渊,就会在艺术上精益求精。等到书先生修练成家,对听众又来了新一轮的艺术培养。如此这般,常熟就成了江南第一书码头,成了评弹第二故乡。这些个称谓不是哪个协会颁的,是老百姓和岁月赐予的。

常熟炒浇面也是这样发络起来的。

淼泉小肉面曾经名闻常熟。其实,常熟各镇都是有几家认真经营的面店的。我故乡练塘镇上就有王家面店。每天上学,我都要经过王家面店,那种穿透力极强的、撩人的香气给人的印象真是深刻难忘。“此味只应天上有,人间那得几回闻”这样的句子,在少小的我的脑子里是没有的,那时只是狠狠地想:等我长大了、有钱了,就一天三顿吃“红碗面”。王家面店的碗都是很大的二号碗,内壁是纯白的,外边是紫红的,没有花纹没有一个字。这种碗是王家去宜兴定制的,特色鲜明,市面上买不到的,只此一家,这比在碗上刻“王记”之类高明得多。这种碗还在无形之中为王家面店的产品获得了一个品牌:红碗面。现在想想,这个品名真的好呐!

王家面店的面汤备有三种:一种以鳝骨猪骨等熬成,以配肉面类;一种以鱼鳞等熬成,以配鱼面类;还有一种是白汤——鸡汤。除非客人是真吃素的,或者当天要去兴福寺烧香,不然配素面的汤也用白汤。肉类面有:大肉、小肉、大排、小排、肉片、肉丝、焖肉等。鱼类面有:爆鱼、鱼片、鳝丝、鳝糊、虾仁等。素面则有面筋、香菇、扁尖、蕈油等。也有半荤半素的,如:咸菜肉丝、咸菜走油肉、炸酱(用酱炒肉丁和豆腐干丁)等林林总总。

吃客叫面,除了叫“浇头”,还有其它附带要求,如:宽汤、紧汤、拌、免青、重青、重面(加量)、轻面(减量)、硬点、软点……不一而足。跑堂喊:“本色划水一碗加量宽汤重青带硬哉……”其实就是一碗爆鱼面。“本色”就是爆鱼,“本色划水”是指定要连着鱼鳍的那块鱼。“青”即大蒜叶,方言中叫“大蒜花”,“重青”就是要多放大蒜花,“免青”就是不要放大蒜花。跑堂要应对许多吃客,这“一口清”已经不容易,还要讲究抑扬顿挫喊出味道喊出艺术来,难。

什么浇头也不要就是“光面”。但生意场上忌讳这个“光”字,就改称“阳春面”。有人说古时一碗光面十文钱,“阳春”就是取的“十月小阳春”的意思。阳春时节,一片大好春光,而且“阳春”两字喊出来跌宕有致,朗朗悦耳,喊出来店堂一片春光。

吃鱼面一般是宽汤,吃肉面一般是紧汤。也有喜欢吃干头货的,就叫“拌”。一般的面店没有羊肉面,那是羊汤店供应的。到羊汤店你千万别叫“拌”,人家会笑你假充内行,那是“洋盘”(羊拌)的出典。

王家面店在西街,西街上一早上都飘荡着王家面店的香气。这种面香的主体是“重青本色”的香型,可见“重青爆鱼”可以算是红碗面的代表作了。现在有电话叫快餐,那时有传口讯点面。送面的是小伙计,称“跑街”,提个长方型的盖篮在街上急走,就把面香播开到其它的街上了,把日子弄得挺有滋味的。那时候,练塘街上的人大多胃口极佳。

也有点“双浇”的,如:鱼肉两鲜,鳝糊焖肉,虾腰……鳝丝是预制的,鳝糊是要现炒的,人称“响油鳝糊”。“虾腰”即是虾仁炒腰片。咸菜鱼片是白汤,也要现炒的。这样的面叫“炒浇面”。

那时候吃炒浇面有点阔少派头。发展到今天,常熟人的生活水平得到极大提高,炒浇面的“受众”大大扩展;到后来,除了焖肉、本色等少数几种,其它的浇头都发展为炒浇了。大排、鱼排等也考究现汆现吃,本质上也是炒浇。常熟炒浇面就是这样发展起来的。

现在的面店不用跑堂,采用半自助的形式,很好的。店堂和厨房之间有一个大窗相通,吃客就在那里向面师傅“点面”。要咸要淡要宽要紧要加点咸菜开开胃什么的,你只管开口就是,一律不加钱。对了,还有香菜,要加尽管加。堂内堂外有了沟通,又目睹面浇头的制作过程,吃客心里很踏实。炒浇的面起锅要早一点点,面条的最后催熟靠的是随即下碗的、沸烫的浇头。这一催,面条吸纳了浇头的浓汁,就鲜得“透”了。这是炒浇面所以入味的缘由了。

有客自远方来,我常会自豪地领他们去吃常熟炒浇面。那些面店当然是我反复试吃过的,有把握,他们准能一吃难忘。下次再来,他们大多还念念不忘,提议“再去那个店吧”。店名倒不一定记得住的。

面店经营的认真与否,一看浇头,二看汤汁,三看面条。面下锅,到一定火候,就用长筷捞起。面条并不直接进碗,要捞到竹制的“抓篱”里过渡一下。右手捞面,左手不停地颠簸抓篱,把锅水沥掉。经过反复过面,锅里的水总有点浑,碱性重,所以锅水是沥得越干越好,否则会使面汁稀薄或变味。这就是美食家为什么要赶“头汤面”的原因。锅水沥得如何,老吃客一看便知——面在碗里打成团,小岛似的不易散开的便是沥干了的,好。

有的常熟面店有一碗“葱爆鳝背”,不错,是一种“热炒干拌”的新样式了。“热炒干拌”是湖北的特色面点,现在常熟面也吸收进来了。这说明常熟的炒浇面还在兼收并蓄,不断发展。

蕈油面是常熟的一个传统特色面点,是虞山特产松树蕈的派生产品。松树蕈和蘑菇不同,和一般的蕈也不同,特别有咬劲,有天然的鲜味,有野鸡肉的口感,妙。传统特色产品可以改进,但改时一定要慎之又慎,稍有草率就会失去特色,就拉倒吧。比如蕈油面不宜用色拉油,要用上等的菜油和麻油。不都是素油吗?不一样,不信,你试试看。有些东西是说不清的,都说清了世界就只有意义没有意思了。

饮食文化是最讲究实惠的文化。常熟炒浇面很实惠、很平民、很日常、很江南,人缘极好,品位不低,是值得为之写这篇文章的。

如果评常熟十大传统食品,相信蕈油面会在其中。其实,“常熟炒浇面”整个儿就可以打造成一个品牌。如果觉得“炒浇面”这个词太过直露,那就想一个类似“红碗面”这样的名词好了。如是,来常熟的外地朋友除了来吃大闸蟹、叫化鸡,还可以去定点的面店品尝一吃难忘的常熟面了。

牛吃蟹

你能说出几种骨头长在肉外头的动物?龟,螺,虾……说出几种不难,要数出十种以上也许就不容易。

阳澄湖水面宽阔,不深,湖底平实,食物丰富,水里的蟹健硕有劲,在水滑的玻璃上照样能撑起身子来走路,可以一口气爬上闸顶(这就是“大闸蟹”的出典)。介绍阳澄湖大闸蟹时,总会说到玻璃,但去买蟹时,谁也不会真的带一块玻璃。有替代的办法,就是把蟹翻仰过来,那些一骨碌就能翻过身来的蟹就是有劲的家伙。捉蟹的时候先要掂一掂份量,份量比个头重要,大而轻的是“空心大佬官”,中看不中吃。顺便用手指去逗一逗,那些舞螯“摇眼”、凶巴巴脾气大的家伙就是好家伙。蟹的眼睛特别,居然长着一个柄,能伸缩,能摇晃,所以我说“摇眼”。

蟹是论斤两卖的,卖蟹的人不会饿着他们的蟹,所以你买回去最好还要养一养,让蟹排空胃肠中的内容。养一天差可,养两天正好,养三天就把蟹饿瘦了。不喂食,用“养”字不切,应当用“囚”——最好把蟹不紧不松地捆起来,不让这些穿盔甲的武士横行打斗,或者试图越狱而徒耗体能。不要低估了蟹的逃匿本领。一旦发生越狱事件,你可往黑暗处搜索,它们笃信黑暗中有安全。有一次我家逃了四只蟹,乱了半天只找回来三只,怀疑第四只是通过抽水马桶“宵遁”的。

常熟的“潭塘金爪蟹”自古就列为贡品。“一骑红尘妃子笑”,为运送京城,当时有人专门烧制了一种有蟹形凹痕的青砖,用作“特快专递”的包装。被夹在两块砖的中间,稍能动弹又不能大动,砖块又不断被淋水,蟹在其中能找到“被卡在泥洞中”的感觉,料想不久泥洞坍方就有摆脱的机会,于是心存指望,安于现状,一路无事,吹吹白沫,晕晕乎乎就到了京城进了御厨房。

蒸和煮是正宗的做法,以捆扎后用急火蒸为上。去浴池洗澡,遇上水温太高,每会联想到蒸蟹,想想在一点点升温的水里挣扎的情境实在觉得恐怖。听朋友说有一位老人在煮蟹前必先用白酒把蟹灌醉,我赞为慈悲之举。朋友却道那老人是“吃客”,灌酒是为彻底去掉腥气。对于水产昆虫之类,人无法与它们沟通,认定它们并无情感,所以活蒸螃蟹的行为并不见有人指责。

阳澄湖大闸蟹煮熟后,背壳鲜红光润,色泽比其它地方产的蟹鲜艳些许。看着这种颜色,你就能推测这些家伙生前的凶猛健硕。

吃蟹了。

江南的老吃客专门为吃蟹设计了一套工具,锤、砧、勺、钳……一共八件,号称“蟹八件”。以我看,这八件纯属多余。扯下一只蟹爪来不就是现成的工具吗?叮叮当当用起这八件劳什子,你就是在修钟表了。

如果这是一条健康的狼,那末,他觉得倒也没有多大关系;可是,一想到自己要喂这么一只令人作呕、只剩下一口气的狼,他就觉得非常厌恶。他就是这样吹毛求疵。现在,他脑子里又开始胡思乱想,又给幻象弄得迷迷糊糊,而神智清楚的时候也愈来愈少,愈来愈短。

备一只大一点的浅盆子倒是要紧,最好是上等的瓷器。那酡红壮硕的蟹有一件雪白的瓷器作为背景,是何等的悦目!还备一碟蘸料。上好的米醋中加一点糖,加一撮绝细的姜末。姜,稍浸,去皮,用刀背拍扁,再纵横下刀,姜末就能入醋便化尽快出味。“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还要备一杯酒,黄酒或者白酒任选,就是不要啤酒。不要上其它的菜肴,巨鲜上阵,小鲜们还是回避的好。如果桌子上放一盆菊花,就经典了。

正式吃蟹了。

但是,问题又来了:爪,螯、斗,砣,先吃什么,后吃什么,再吃什么,最后吃什么?一般的次序是:砣、斗、螯、爪。依我之见,这个次序恰好弄反了。不信?听我一一道来。

阳澄湖大闸蟹的腿肉真的有隐隐的甜,那一丝一丝朴素甜就是阳澄湖的体味呢!如果一用蘸料,这种本真的甜味就被遮蔽,清水大闸蟹的妙处就无从凸现了。所以你得先吃腿肉和螯肉,这时候,你的味觉尚示有蘸料的记忆,就不会和最本真最微妙的滋味擦肩而过。吃蟹脚,你不要乱嚼,那叫“牛吃蟹”,不上台盘。用门齿切断蟹脚的关节,打通蟹腿的密封,然后在大头一端嘬起嘴唇将里头的肉完整地吸出来。卟的一声,满口是肉,快哉!辨到那一丝丝的甜了吧?

揭开蟹斗。应该倒不出水来,如若里头有不少水,就是次货。如果是“一壳水”,那就是劣货了。吴语中的“一壳水”这个词就来自吃蟹。用蟹的爪尖把位于蟹斗中部的胃勾出来弃掉。把手里的蟹脚倒过来,将蟹斗里的“黄”或“脂”耕松,然后浇入适量的蘸料,然后把内容往口中划……哎哟,吃蟹的第一个高潮就到来了!

吃蟹砣也有分教。先去掉蟹的鳃和心。毛茸茸海绵状排列在两肋的是鳃,扯掉就是。蟹心不外露,要用爪尖在蟹砣中间部分寻找,那枚白色的五角星就是,乃寒物,亦不可食。双手用力,把蟹砣一掰为二——左右两半蟹砣上的肉白生生的,各顶着一砣金黄色的“华彩”,颤颤地动人。屏息静气,蘸一点姜醋,送入口中,抿住,稍作停顿,细心品味……吃蟹的最高潮就这样到来了。哇噻!

如何描写吃蟹的感受?难。还是章太炎夫人汤国犁说得机巧:“不为阳澄湖蟹好,此生何必住苏州!”大名鼎鼎的李渔也说过类似的话:“予嗜此一生,每岁于蟹未出时,即储钱以待,因家人笑予以蟹为命,即自呼其钱为买命钱。”以为汤、李二人已说得绝,不料前年听到一位仁兄竟喟叹曰:“哎呀,还是活着的好!”是艺术夸张,谅他老兄是并不真会为吃蟹而叛变的。

意犹未尽,就想把美妙的时光加以延续,就想出许多的花点子来玩“余兴”。

其一为“捉法海”。从蟹壳里剔出来的那个藏污纳垢的胃没扔吧?把这劳什子反过来套在手指上,一个跌坐入定的老僧就现出了原形。人都说这光头就是破坏别人美满婚姻的法海和尚。得悉白娘子生了个状元儿子,要从雷峰塔特赦出来,法海慌了手脚,穷途末路中钻入横爬将军肚皮里避难。这个传说说明中国老百姓对破坏自由婚姻的人煞是痛恨,每次吃蟹都要把法海拉出来批斗一番。冷静一想,白娘子是异类,擒拿她是维护人类尊严,实在是不应当恨法海这个执法者的。

其二是“拼蝴蝶”。雄蟹的螯大,把上面的“钳”拔下来。将两个湿答答的蟹钳拼在一起粘在墙上,就成了一只立体的蝴蝶,翅膀半是白半是黑,还拖着一条尾翎,很是生动。乡下大妈硬说这就是梁山伯或者祝英台变的,况梁祝世世代代要成双成对,所以每只蟹上都有他们的半面身体。这么说,倒是有点儿凄美了。

牛吃素,和蟹没关系,风马牛不相及。江南的民间故事偏让这俩发生瓜葛,还说蟹壳上那个凹痕是被牛踩出来的。这一回倒没有把这条牛特定为牛郎织女故事里那条老牛,要不然,中国四大民间故事中竟有三个故事与蟹发生关系了。吴方言中还有“牛吃蟹”一说,描写“勉为其难”的情状。其实生活中根本没那个情状。

蟹壳也是有人玩的。用纸剪一副五官,再剪一个“王”字,贴在蟹壳上,然后凑近煤油灯熏。油烟把蟹壳熏黑了,把纸片揭掉,张着血盆大口的黑虎就狰狞露脸了!

知道蟹为什么横着走路吗?知道蟹为什么不停地吐白沫吗?

猜想你是听过许多传说的,就不说了。

吃一只蟹,你就同时吃了一打故事。饱了吧?哈!

猜你喜欢

面店
猫店长
“猫店长”
炳辉面店的“猫店长”
炳辉面店的“猫店长”
阿蔡面店
生命的炊烟
阿蔡面店
你叫什么
日本流行站着吃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