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海拔景区旅游公路设计探讨

2013-11-09杨旭鑫

山西建筑 2013年22期
关键词:坡面海拔绿化

杨旭鑫

(安徽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安徽合肥 230088)

0 引言

漳黄公路(川主寺至黄龙段)道路改建工程,地处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松潘县境内,是从西进入黄龙景区的必经要道。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这条公路又成为运送抢险人员、救灾物资的生命之路。原公路边坡坍塌影响到行车安全,公路建设过程中乱堆乱弃的废渣与国际旅游名胜区的整体形象极不相称,及时进行改建是很必要和迫切的。本文就高海拔景区旅游公路改造工程中取得的成功经验做出总结。

1 概述

本项目作为平松公路的一段(川主寺至黄龙)全长45.424 km,路线最低海拔3 200 m,最高海拔4 007 m。

2 设计原则

尽量利用老路,有条件局部改善平纵线形指标。尤其对事故多发路段努力提高平纵线形指标,并加强安全设施设计,确保行车安全。

路基结合地形、地质条件详细论证,路基能宽则宽。

加强边坡生态防护设计,以“刚柔结合”为设计理念;加强排水、渗水防治及生态边沟的设计;加强线外景观、环保的设计;增强安全设施设计。此外,在沿线设置一定数量的停车区、停车港湾、观景台。

环境和景观设计全盘考虑,统一规划,协调一致;对各专项设计充分考虑环境的地域差别,体现项目的景观艺术特点。

3 设计方案

老路已开挖边坡大多无规则坡率,坡面不平整,基本无绿化美化措施,安全防护工程不完善。坡面不美观,并且存在溜土、崩塌等安全隐患,早期建设弃渣乱堆乱放,与国际旅游名胜区的旅游公路形象极不相称。

本次设计中充分借鉴项目区域内及国内外一些优秀旅游公路设计的先进理念,将“环保路、生态路、示范路”作为本项目的建设目标。

3.1 路基设计

首先,根据地质构造、地层岩性、风化程度、密实状态、边坡高度以及原边坡的稳定情况综合拟定边坡坡率,并结合原地面植被覆盖情况尽可能放缓边坡,边坡选择生物防护或刚柔结合的防护形式,一般情况下应尽量采用生物防护,以便与周边环境相协调。

对改建中边坡需开挖的坡面进行修整,使坡面平顺而圆滑,无突变、陡台和错台,边坡坡率应灵活自然、因地制宜、顺势而为,不采用单一坡度,以减少人工痕迹(同时也为植被防护创造条件,避免多年后光亮的圬工防护坡面与周围的自然环境形成强烈反差)。经过几年的生态恢复,边坡外形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看不出明显开挖(填筑)痕迹(见图1)。

对老路修建开挖或当地村民开采石料产生的面积较大的路堑边坡缺口,利用本次设计路基弃土进行回填、修坡、复绿。其次,对于路线外侧零星堆积的弃土堆,均予以削坡,对于面积较大的弃土堆,边坡进行修圆,弃土堆修整后均进行绿化美化(见图2)。

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边坡尽量选择生物防护或刚柔结合防护形式,避免对环境景观的不利影响(见图3)。

对于自然裸露的稳定岩体(如独石),只要对行车没有影响,可不作任何处理(其本身可构成风景)。

路线经过居民区的路段,考虑既有的人工痕迹,可采用挡墙防护,并与当地民居建筑风格相一致,使构造物与沿线建筑融为一体,风格一致,不喧宾夺主。防护材料的选择上以当地材料为主,并尽可能采用片块石材料(避免采用光亮的混凝土材料)干砌挡墙,以使构造物表面生动活泼、贴近自然(见图4)。

3.2 弃渣绿化美化设计

因历史原因,在早期的公路建设过程中产生的废渣弃渣较多,且沿老路两侧乱堆乱放,与国际旅游名胜区的旅游公路形象极不相称。本次设计对沿线弃渣进行了绿化美化,综合整治。

对于回头弯处的影响视距的弃渣堆,应进行挖平,修坡,绿化美化(见图5)。

对于路线外侧的面积较大的弃渣堆,应结合道路停车港的设置,重新治理(见图6)。

对于外侧零星堆积的弃土堆,应尽量修圆,再绿化美观,对于难以绿化的弃土也可采用“封”的办法进行遮挡(移栽乔木和灌木遮挡视线)。

3.3 植物群落设计

对于不同区域草种的选择,目前国内比较常用的方法是采用“中国草坪气候生态区划分区标准”进行划分,根据这一标准,松潘地区属青藏高原。

绿化工程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植物品种的选择是否合理,“适地适树”是绿化的基本原则,在植物的选择与配置上应注意其对当地环境的适应性、种间关系的协调性和互补性。本次设计绿化的总体目标是恢复植被,以绿为主,考虑到工程区地处高海拔地区,立地条件特殊,内地植物难以在此生长,经济发展落后,绿化苗圃较少等情况,通过对沿线的植物和苗圃进行调查,以下植物可在此地种植:

乔木:云杉、落叶松等;

灌木:高山柳、沙棘、杜鹃、竹等;

草:早熟禾、高羊茅、黑麦草、草坪草、披碱草、紫花苜蓿等;

花:野花组合。

在具体施工时选择物种可超出上述范围,但应保证选择适宜当地生长的植物,保证成活。

本次设计的植物群落设计原则如下:

1)海拔3 500 m以下,乔、灌、草相结合,营造多层次的植物景观。2)海拔3 500 m~3 750 m,以灌为主,草灌结合。3)海拔3 750 m以上,以草为主,零星灌木点缀。

植物群落设计最大程度的接近原生态,灌木结合当地灌木自然群落分布,散植与丛植相结合,摈弃规则式栽植方式,讲究总体上的艺术造型,提高高速行驶状态下的视觉效果,并突出个性,且应采用多种灌木,使之有一定的色差和层次,避免色彩单一枯燥。

3.4 沿线服务设计

从驾乘人员角度出发,人性化设计。随着本项目的建设,游客乘车将更加舒适,目前沿线简陋的停车场将不能满足人们对安全及高享受的需求,为保证车辆有更舒适便捷的停车加水点,经过外业调查结合现有地形、老路停车场分布情况,经过合理选择,首先尽量在原有简陋加水点进行改建,同时,对相邻停车加水点较远的路段适当增设停车区。其次,根据沿线调查、论证,最终确定在K4+380~K4+480左侧、K19+830~K19+975右侧及K24+935~K25+050右侧(雪山梁)设置观景台,以便游客可以从各个角度欣赏到藏族古寨、山谷云海及雪宝鼎雪山等壮观的高原风光。

4 结语

漳黄公路(川主寺至黄龙段)道路改建工程,是对高海拔地区旅游公路改建的又一探索和创新。整条公路设计都围绕“安全、环保、舒适、和谐、美观”的要求,因地制宜,充分尊重当地生态自然条件,分段选取适宜的技术标准、防护方案、植物群落,使公路融于自然。整条公路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天人合一”的设计理念。

[1]JTG D30-2004,公路路基设计规范[S].

[2]匡成刚.川主寺至九寨沟公路将建成全国示范工程[J].西南公路,2003(1):29-30.

[3]王 云.风景区公路景观美学评价与环境保护设计[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2007.

[4]王孝国,曾 宇,樊增斌.川九公路建设的生态观念及环保措施[J].中国公路,2003(21):55-56.

[5]陈文志,潘远智.漳黄旅游公路绿化设计探讨[J].公路,2006(11):41-42.

[6]陈建民,何 平,邹新慧,等.四川省黄龙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区系研究[J].武汉植物学研究,2003(1):10-11.

猜你喜欢

坡面海拔绿化
高海拔的甘南
南美三大高海拔球场
冲积扇油气管道坡面侵蚀灾害因子分析
海拔4000米的父爱
超音速流越过弯曲坡面的反问题
绿化用女贞树上的果实,可以采来入药吗?
城市绿地绿化种植与养护
建国以来我国历次大规模绿化历程及成效
面板堆石坝垫层施工及坡面防护
Overview of Urban PM 2.5 Numerical Forecast Models in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