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居民理财知识普及现状的调查研究

2013-11-08姜姿宇丁美月卢丽丽

市场研究 2013年9期
关键词:理财产品渠道居民

◇姜姿宇 丁美月 卢丽丽 张 兵

一、引言

近年来中国整体经济的持续稳定高速发展,带动了居民财富的快速增长,许多居民个人和家庭可供投资的资金数量随之增加,具备了投资理财的基础条件,理财需求已经产生。为满足居民多样化的理财需求,各金融机构积极创新,争相推出各类理财产品,种类丰富,数量繁多。在众多的理财产品中,科学合理地挑选符合自己投资收益期望与可承受风险的理财产品,实现投资收益的最佳化,对居民的理财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然而,与中国居民理财需求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居民理财知识及理念的相对匮乏和缺失。平安大华联合全球著名市场调查机构益普索(IPSOS)发布的《2011中国家庭理财状况调查》提到:中国城市居民家庭中正在或曾经进行过个人投资理财活动的家庭仅占调查样本总数的59%,另有23%的家庭没有进行或拒绝进行理财活动,而在进行过理财活动的59%的家庭中,有45%的家庭只是随机地进行理财,缺乏系统的理财知识和理财理念。由此可见,中国居民整体的理财素质不强,亟待提升。

于是了解居民的理财知识普及现状,研讨居民个人理财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及薄弱环节,分析相关原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建议和对策,引导居民正确有效地进行投资理财便显得十分必要。本文正是以此为背景展开研究的。

二、研究方法及对象

本次研究采取问卷调查为主、采访为辅的方式,对西安市雁塔区居民进行研究。

问卷调查共发放和收回问卷540份,有效问卷462份,有效率为85.56%。问卷主要采用选择题形式,包括受访者的基本信息,受访者的投资理财经历及风险偏好等内容。

问卷发放的同时会对被调查者进行访问,主要包括理财习惯及选择偏好等内容。对金融机构的采访以中国银行陕西省分行师大路支行为主。本次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如下表所示:

表1 调查对象的性别分布

表2 调查对象的年龄分布

表3 调查对象的学历分布

三、调查结果综述

(一)居民理财方式

1.居民现有的理财方式较为单一并以银行储蓄为主

本次研究发现,29.87%的受访者只尝试过一种理财方式,尝试过两种不同理财方式的受访者占40.91%,而尝试过三种理财方式的受访者仅为19.48%。由此可见,居民现有的理财方式较为单一,有待丰富扩展。

在所有的理财方式中,银行储蓄占45.31%(个案百分比为97.40%),而27.92%的居民只尝试过银行储蓄一种理财方式。而且,74.67%的受访者选择将30%以上的剩余资金以定期存款或活期存款的方式存入银行,而将50%以上的剩余资金存入银行的居民也高达55.84%。由此可见,目前居民的理财方式仍旧较为单一和集中,其中银行储蓄这一传统理财方式颇受青睐。

进一步调查发现,理财方式仅为银行储蓄的居民,去除缺乏理财资金的情况,形成这种单一理财产品方式的原因主要有两个:对理财产品不了解、不愿承担理财风险。其中前者占52.64%,后者占42.09%。

2.学历层次和收入水平较高的居民更愿意尝试多元化、风险较高的理财方式

总体来看,银行储蓄、保险等理财方式在各学历层次和收入层次都分布比较均匀。但随着居民受教育水平和收入水平的提高,居民的理财方式趋于多样化,且逐渐开始尝试风险较大、技术要求较高的理财产品。

研究发现,初中及以下学历的居民主要集中于银行储蓄与保险两种理财方式,涉足股票、债券等理财领域的人很少;而高中学历与本科学历的居民中尝试过股票投资的人分别占11.90%与12.94%;另外部分本科学历居民还尝试过房产和外汇投资,分别占比17.65%与2.35%。当居民的受教育水平达到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单一理财方式的现象已基本消失,偏好多元化理财方式。

多重响应分析显示,收入低于1000元的家庭基本只通过储蓄和保险两种方式理财,收入在1000~2000元之间的家庭除以上两种方式外,还涉及基金与股票投资,且分别占比15.00%与10.00%。而收入于2000~3000元间的家庭对基金、股票的投资分别上升到21.28%与10.64%,此外该部分家庭中还有14.89%的家庭尝试过购买银行理财产品。收入在3000元以上的家庭,虽然选择储蓄、保险和基金的比例仍然较高,但其理财方式已明显多元化,各渠道均有涉足,比如有23.91%的居民投资过房产,21.74%的居民投资过股票。

可以看出,绝大部分居民都会选择银行储蓄和保险,其中学历层次和收入水平较高的居民理财方式更为多元化,且更易接受风险较高的理财方式。

3.年龄与性别也会影响居民理财方式

年龄对居民理财方式的影响与居民所处的生命周期有关。比如,处于36~45岁年龄段的居民进行过保险理财的比例最高,为72.22%。这一年龄段的居民大多经济负担比较重,既要抚养孩子又要照顾老人,风险承受能力较弱。由于一些投资型保险产品兼具保险、投资两大功能,所以颇受该年龄段居民青睐。

性别对居民理财方式的影响主要体现于男性与女性居民风险偏好的不同。本次研究发现,男性比女性更偏好风险。性别与居民理财的多重响应分析显示,稳健型理财方式更受女性偏好,而风险系数较高的理财方式则更受男性偏好。

(二)居民理财目的

1.合理安排收支是居民主要理财目的

与预期不同,居民主要理财目的是合理安排收支而非资产的保值与增值,其中前者占43.51%,后者占15.58%。另外,出于实现资产快速增值与医疗或养老目的的居民分别占7.79%与10.39%。

由此可以判断现阶段居民的理财目的仍较为机械,目的性不强。大多数居民仅是出于合理安排收支的目的而简单习惯性地采取了储蓄的方式,而期望理财实现资产保值、增值的居民还在少数。

2.不同年龄阶段的居民主要理财目的不同

居民主要的理财目的受年龄影响,这同样与居民所处的生命周期有关。

分析发现,年龄小于等于25岁的居民中有55.22%是出于合理安排收支的目的。这一年龄阶段的居民收入水平相对不高,怎样合理安排有限的收入成为其投资理财的首要问题。当居民的年龄上升到26~35岁,合理安排收支仍是其主要理财目的,但比例下降到了41.30%。同时出于资产保值、抵御通胀理财目的的比例由原来的8.96%迅速上升到了30.43%。26~35岁的居民大多已成家立业生活稳定,虽花销较大但收入水平也相对较高且已积累了一定财富,开始关注资产的保值问题。36~45岁的居民开始显示出对医疗、养老的关注,其理财的主要目的——医疗、养老占到33.33%。年龄更大的居民由于风险承受能力的下降则更关心理财方式的安全便利性,调查发现46~55岁的居民有33.33%的比例便是出于这一目的进行理财,这一比例在56岁以上的居民中进一步上升到45.45%。

3.受教育水平也会影响居民的理财目的

居民的受教育水平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理财目的。研究发现具有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的居民中有57.14%的人关注资产的保值,而几乎无人关心医疗和养老问题。一般情况下,学历较高的居民更易进入正规单位,由单位提供医疗和养老保险,所以这类居民对医疗和养老问题关注较少。他们的收入水平相对较高,积累财富较多,所以更加关注资产保值问题。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具有小学学历的居民,他们出于医疗、养老目的而进行理财的比重很大,且基本不关注资产保值、增值问题。

(三)理财信息获取渠道

1.居民获取理财信息的渠道较为单一、集中

本次调查发现,40.26%的居民只有一种理财信息获取渠道,三种以上渠道的居民仅占27.27%。居民获取理财信息的渠道以他人介绍、网络和电视为主,对报纸、广播、户外广告、理财展会等信息渠道的利用率较低。

2.居民理财信息渠道的选取受性别影响

与女性居民相比,男性获取信息的渠道比较广,对现有的各种信息渠道的利用率都较高,其中利用率最高的渠道为网络,且利用率为52.08%。其他利用率较高的信息渠道还有电视、报纸和金融机构工作人员的介绍等。研究还发现,除了工作人员和亲朋好友的介绍以外,男性通过其他各渠道获取理财信息的比例都比女性要高。由此可以看出,相对于女性居民,男性居民更加相信自己的判断。另一方面,这也意味着口碑宣传在女性居民中更为有效。

3.年龄也会影响居民获取理财信息的渠道

普遍来讲,居民获取理财信息的主要渠道有电视、金融机构工作人员和亲朋好友的介绍、网络及报纸。随着年龄的增长,通过网络获取理财信息的比例持续下降,这一比例在小于等于25岁的居民中为58.21%,而在56岁及以上的居民中仅为9.09%。与此相反,通过广播获取理财信息的比例则随着年龄的上升而上升,其中在小于等于25岁的居民占比4.48%,而在56岁及以上的居民中占比为9.09%。

4.受教育水平较高的居民获取理财信息的渠道更广

在本次调查中,小学文化层次的居民主要通过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和亲朋好友的介绍获取理财信息。随着受教育水平的上升,居民获取理财信息的渠道逐渐丰富,对理财展会和专家集中讲解等渠道的选择有所增加。由此可见,受教育水平较高的居民获取信息的渠道更广。

(四)居民的风险偏好

研究中使用的调查问卷共有4个题目涉及居民风险偏好,我们对每题各选项按风险偏好程度进行赋值,越偏好风险,其赋值越大。最后将各题的赋值加总,分为17个等级,以区间[-8,8]内的整数表示,并且规定[-8,-3]区间表示风险回避者,[-2,2]表示风险中立者,[3,8]表示风险追求者。

1.多数居民为风险中立者

研究发现,几乎没有居民的风险测度值处在[6,8]的区间内,风险测度值小于0的比例为74.51%,均值为-0.84。风险测度值在[-2,2]区间内的居民占到47.67%,在[-3,3]区间内的比例上升到72.84%,可见极度厌恶风险和偏好风险的居民都很少,大多数居民为风险中立者。

2.在风险偏好方面,女性更为保守,男性更为激进

性别与理财方式的多重响应交叉分析发现,女性居民投资者较男性居民投资者更倾向于风险系数较低的理财方式,对股票、期权期货等风险较高的理财项目涉足较少。进一步地,有60.19%的女性居民风险测度值为负,且处于[-2,2]区间的比例为56.31%,而处在[3,8]区间的比例只有10.68%。相比较而言,男性居民风险测度值处在[3,8]区间的比例较高,为12.50%。可以看出,在风险偏好方面,女性更为保守,男性更为激进。

四、调查结果分析

从本次研究的结果看,现阶段居民的理财素质水平较低,缺乏理财意识。居民整体理财知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居民理财知识的匮乏是个长期现象

改革开放初期居民生活不够富裕,没有产生投资性的理财需求,理财知识的匮乏在居民当中极为普遍,长期以来对于个人理财的忽视已经成为习惯。虽然现在居民的生活水平已大幅提升,但这一情况未发生足够的改变。

(二)居民收入、受教育水平是限制其理财素质提高的内在因素

居民只有财产积累到一定程度,才会产生理财需求。本次研究也发现,对于只进行过银行储蓄的居民,有一半以上是因为没有多余的资金进行其他方式的理财。另一方面,居民的受教育水平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居民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和获取信息的能力,拥有较高学历的居民由于获取信息的渠道较广,接受能力较强,更容易产生多元化的理财需求。

(三)不够稳定和完善的市场环境没有给投资者提供必要的外在条件

中国目前的理财市场仍旧存在诸多问题,金融机构、金融从业人员良莠不齐,理财产品介绍模糊,产品宣传时故意夸大预期收益和轻视风险的事情时有发生。发展不够完善,体系不够健全的市场令诸多缺乏专业知识、信息不够对称的个人投资者望而却步。致使一定数量的个人投资者选择避而远之,不去关心相关问题,这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目前居民整体理财素质不高的现状。

(四)信任度的缺乏和中国居民不够开放的个性不利于理财知识的普及

调查发现,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感严重缺乏阻碍了理财知识的宣传推广。当谈及个人财产等问题时,居民警惕性较高,为理财知识的普及带来了困难。另一方面,中国居民不够开放的个性使其更加偏好稳健而传统的理财方式,没有对新兴的个人理财产品产生足够强烈的兴趣,大多数居民的理财目的还停留在合理安排收支的阶段。

(五)理财素质的提高主要依赖居民的自主性

大部分情况下,只有金融机构销售相关理财产品时才会对居民进行短期、不系统的理财知识普及。虽然一些金融机构有培训沙龙,但介于机构规模等现实因素的考虑,大多只对VIP客户提供相关服务,多数有理财需求的普通客户很少可以享受。

五、对策及建议

针对本次调查研究发现的问题并结合市场现状,我们主要从两方面提出相关建议和对策。

(一)居民

1.提高理财意识和水平

居民应该自主地逐步提高对投资理财的认知,掌握一定的理财技能,提升自身理财素质,如此才能更好地进行投资理财。居民首先应对金融产品的基本信息、常见指标有较为清晰的认识;其次,应充分了解国家相关政策和法规,保证所购买产品具有合法性;再者,应具备判断风险水平的能力,避免受到一些非规范操作的误导,因盲目追求收益而陷入“高收入陷阱”。

2.明确自身情况

居民首先应当明确自身的理财目标,从而考虑不同类型的理财产品;其次应当明确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尽量避免受高收益诱惑而选择超出自身风险承受能力范围的产品;最后应该尽量明确资金闲置时间,据此合理选择时长不一的理财产品,以实现收益的最大化。

3.充分了解产品

居民应该对所投资产品的收益率了解清楚,明确投资对象,所投资产品的风险要与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相匹配,最后还应充分了解产品的流动性,尽量使理财产品对资金的占用时间与资金闲置时间相匹配。

(二)金融机构

1.建立并完善客户信息数据库

为了更好地了解客户信息及需求,金融机构有必要建立完善的客户信息数据库。在收集客户资料后,还应随时跟踪客户动态,以便优化产品,提供更好的服务。

2.创新理财产品,树立品牌意识

金融机构需要重新审视现有理财产品,从客户需求入手,研发具有针对性的金融产品,做到差异性和多样化。比如根据不同年龄阶段、性别差异等设计具有针对性和差异化的理财产品。同时还应树立品牌意识,避免理财产品趋于同质化,突出自身的特点。

3.提升服务水平,加强与客户的互动交流,帮助居民提高理财素质

只有合适的理财产品还不够,金融机构还应具备与之相配的服务水平。热情、周到、全面的服务能让客户消除后顾之忧,并提升忠诚度和信任感。这在当前社会信任度缺失、人们警惕性高的背景下尤为重要。为了更好地了解客户,收集客户信息,不断完善客户信息数据库,金融机构可以积极开展理财沙龙、理财讲座、理财产品展示会等活动,在加强与客户的互动交流的同时帮助居民提高理财素质。

4.积极开拓网络营销渠道

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居民登录网上银行的次数远远多于进入实体银行的次数。通过网络渠道宣传理财理念、营销理财产品不仅成本低而且效率高。另外,针对网络人群的理财产品的出现也使得网络营销变得十分必要,如支付宝联合天弘基金推出的余额宝业务,其吸纳资金的能力远远超出预期。网络市场应该成为金融机构更加关注的市场。

[1]王靖琳,陈既阳.厦门银行理财产品市场状况调研报告[J].福建金融,2007(05):20-23.

[2]陈珊珊.数据挖掘技术在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中的应用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03.

[3]韩敏.丽水市居民理财状况调查研究[J].企业经济,2011(02):124-128.

[4]陈朗.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营销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8(14):77.

[5]张忠莉.中国银行枣庄分行理财产品营销策略研究[D].天津:河北工业大学,2010.

猜你喜欢

理财产品渠道居民
聚焦“五个一” 打通为侨服务渠道
石器时代的居民
渠道
渠道与内容应当辩证取舍
高台居民
沟通渠道等
非保本理财产品
保本理财产品
非保本理财产品保本理财产品
非保本理财产品保本理财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