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血清β2微球蛋白、胱抑素C在评价早期肾功能损伤中的敏感性

2013-11-08赵峰波郭加旺刘勇志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3年21期
关键词:肾脏病肌酐肾小球

赵峰波,郭加旺,刘勇志,徐 颖

(河北省石家庄肾病医院肾五科二病区,河北石家庄,050061)

文献[1]报道,慢性肾脏病患者的肾小球滤过率(GFR)在正常值范围时,血清β2微球蛋白(β2-MG)与血清胱抑素C(CysC)浓度即可开始升高,而且测定方法简单、结果可靠,目前已被认为是反映GFR准确而敏感的指标,但对两者的敏感程度及其差异性报道尚少。本院2011年3月—2012年3月选择40例健康志愿者的体检报告、120例GFR正常的慢性肾脏病患者检验报告进行血清β2-MG和CysC与GFR关系及敏感性的研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研究对象:A组(对照组)40例,为本院健康医护人员(无临床相关症状,血、尿、粪和肝肾功能、血脂、血糖检验均正常),其中男21例,女19例,年龄20~70岁,中位年龄37岁。B组(GFR正常治疗组)为GFR正常(≥80 mL/min)的慢性肾炎住院患者120例,男71例,女49例,年龄5~66岁,中位年龄31岁;其中原发性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病66例,狼疮性肾炎10例,高血压肾小动脉硬化10例,紫癜性肾炎15例,糖尿病肾病15例,其他4例。

1.2 测定方法

2组均采用CobaS8000全自动生化仪测定,血清β2-MG、CysC采用免疫比浊法,血肌酐用酶速率终点法测定。常用的参考范围:血清β2MG 0~2.7 mg/L,CysC 0.59 ~1.03 mg/L。血清肌酐44 ~106 μmol/L。

1.3 A、B组和B级分组间比较方法

A组与B组比较,以证明血清β2-MG、CysC与GFR的相关性;B组按GFR分为≥110 mL/min、≥100 mL/min、≥90 mL/min、≥80 mL/min 4个分组(B1、B2、B3、B4),分别计算各分组间血清β2-MG、CysC与GFR的关系,从而找出血清β2-MG、CysC在评价早期肾功能损伤中的敏感性以及两者的差异性。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AS V8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值±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数据分析,A、B 2组比较,血清β2-MG和CysC的测定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B2与B1组间血清 β2-MG、CysC测定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3、B4与B1组间CysC测定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2、B3与B1组间血清β2-MG测定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B4与B1组血清β2-MG测定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A、B组血清β2-MG、CysC结果的比较 mg/L

表2 B组4个分组间GFR和血清β2-MG、CysC结果比较() mg/L

表2 B组4个分组间GFR和血清β2-MG、CysC结果比较() mg/L

注:B3、B4与 B1 CysC 比较,*P <0.05(χ2检验);B4与B1血清 β2-MG比较,#P<0.05(t检验)。

分组 β2-MG CysC B1 1.70 ±0.30 0.82 ±0.10 B2 1.78 ±0.35 0.96 ±0.15 B3 2.15 ±0.40 1.25 ±0.30*B4 2.84 ±0.45# 1.41 ±0.30*

3 讨论

肾小球的主要功能为滤过功能,因此临床常用GFR评价肾功能状态。而测定GFR多采用间接方法(如菊粉清除率测定、内生肌酐清除率测定、血清肌酐浓度测定和放射性核素肾小球滤过率测定等)[2],检测过程繁琐,干扰因素难以控制,又由于GFR正常值范围过大(80~120 mL/min),根本无法准确评价早期肾功能损伤状态。近年来各医院都在试用直接测定血清β2-MG、CysC等浓度的方法取代上述检测。

血清β2-MG是一种几乎所有有核细胞都可产生的小相对分子质量(11800)蛋白。生理条件下,人体每日产生100~200 mg,血液中含量甚微,约为2 mg/L,并可自由透过肾小球滤过膜,但99.9%在近端肾小管可被重吸收并降解,仅有微量随尿液排出。因此,血清β2-MG浓度升高,说明GFR已有下降[3]。

CysC是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蛋白C的简称,是一种低相对分子质量非糖基化碱性蛋白,机体所有有核细胞均可表达,每日分泌量恒定,相对分子质量仅为13000,能自由透过肾小球滤过膜。原尿中的CysC在近曲小管几乎全部被上皮细胞摄取并分解,尿中仅少量排出,而且CysC水平不受饮食、身高、体质量、年龄、恶性肿瘤等的影响。因此,血清CysC水平也是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的一个敏感且特异的指标[4]。CysC与GFR有较好的相关性,当GFR下降时,CysC先于血清肌酐升高,其测定方法简单,价格便宜,可以单次测定,重复性好,不受血脂、黄疸和溶血标本的影响,非常适于糖尿病肾病早期肾功能的监测[5],现已被国内外视为取代传统的测定肾小球滤过功能的首选指标[6-9]。

本研究通过数据分析提示:血清 β2-MG、CysC与GFR呈正相关;因GFR正常值范围过大(80~120 mL/min),血清β2-MG和CysC总体测定值均不易敏感反映早期肾功能损伤程度;GFR≥100 mL/min时血清β2-MG、CysC测定值差异性尚不明显;血CysC在GFR≤100 mL/min后即可开始升高;血清β2-MG的升高多出现于GFR≤90 mL/min后。说明测定血清β2-MG和CysC都可较GFR更早的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的早期损伤,而且CysC升高要比血清β2-MG升高早,说明在肾小球滤过功能的早期损伤中CysC比血清β2-MG更敏感。

综上所述,有文献报道在急性肾损伤中血清β2-MG、CysC 较血清肌酐指标敏感[10],另有文献[11]报道在慢性肾脏病的不同阶段血清 β2-MG、CysC是表示GFR受损的有用标记物,但无同时研究两者在早期肾功能损伤中的敏感性。本研究证实,在慢性肾脏病的发展过程中,除外炎症等因素影响,CysC在GFR正常范围情况下即开始升高,随着病情发展血清β2-MG亦升高,同时检测血清β2-MG、CysC能较好地反映肾脏的早期功能损伤。因此,探讨血清β2-MG、CysC同时反映早期肾功能损伤中敏感性的相关研究有重要意义。

[1]孙秀丽,陈爱珍.慢性肾脏病不同时期血清CysC、β2-MG的变化特点及其与Scr的相关性研究[J].医学研究杂志,2011,40(3):104.

[2]王海燕.肾脏病学[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438.

[3]王鸿利.实验诊断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206.

[4]朱槿宏,元淑巧,于海涛,等.胱抑素C在肾功能评价中的临床意义[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1,21(6):1569.

[5]李仙丽,冯显红,姚爱军,等.血清胱抑素C与β2微球蛋白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的价值[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1,8(7):784.

[6]Jung K,Jung M.Cystatin C:a promising marker of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 to replace creatinine[J].Nephro,1995,70(3):370.

[7]Newman D J,Thakkar H,Edwards R G,et al.Serum cystatin C:a replacement for creatinine as a biochemical marker of GFR[J].Kidney Int,1994,46(47):20.

[8]Newman D J,Thakkar H,Edwards RG,et al.Serum cystatin C measured by automatated immunoassay:A more sensitive marker of changes in GFR than serum creatinine[J].Kidney Int,1995,47(1):312.

[9]Laterza O F,Price C P,Scott M G.Cystatin C:An improved estimator of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J].Clin Chem,2002,48:699.

[10]José David H M,Serafín M,Nuria F,et al.Cystatin C and beta2-microglobulin:markers of glomerular filtration in critically ill children[J].Critical Care,2007,11(3):R59.

[11]Donadio C.Serum and urinary markers of early impairment of GFR in chronic kidney disease patients:diagnostic accuracy of urinary β - trace protein[J].Am J Physiol Renal Physiol,2010,299:1407.

猜你喜欢

肾脏病肌酐肾小球
讨论每天短时连续透析治疗慢性肾脏病合并心衰
益肾清利和络泄浊法治疗慢性肾脏病4期的临床观察
慢性肾脏病患者血清HIF-1α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肌酐升高就是慢性肾衰吗
中西医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80例疗效探讨
血肌酐水平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判断的临床意义
肾小球系膜细胞与糖尿病肾病
肌酐-胱抑素C公式在糖尿病肾病超滤过检出中的作用
慢性肾脏病围透析期的治疗及中医药干预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急性肾小球肾炎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