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内黄县大枣生长立地条件与无公害生产管理分析

2013-11-06周俊立周游游高素霞莫晓春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6期
关键词:内黄县枣果日照时数

周俊立,周游游,高素霞,莫晓春

(1.广西师范学院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广西南宁530001;2.濮阳外国语学校,河南濮阳457000;3.广西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广西南宁530001)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大枣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大枣具有对人体丰富的营养价值,这与它生长的立地条件有着特殊的关系.为了满足人们对大枣食品健康优质的要求,改变以前以化学防治为主的防治病虫害的方法,实施综合防治,推广无公害生产技术,已成为保证枣果品质,有益于人们身体健康的大事.现就内黄大枣生长的立地条件与无公害生产管理略作分析.

1 内黄大枣的质量特征

内黄大枣为干鲜兼用品种,干果出果率达65%以上,干枣果皮深紫红色,略有光泽,果面有皱纹,果皮不易剥离,剥离后内衬为黄褐色;果肉棕褐色,酸甜适口.据2003年国家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报告:内黄大枣含有天门冬氨酸、苏氨酸、丝氨酸等16种氨基酸,每100 g含量为1015 mg.氨基酸是人体的必须品,具有维持机体平衡,促进食欲,增强免疫能力,改善发育迟缓等多种功能.内黄大枣富含蛋白质、脂肪、糖类、钙、磷、钾、铁、锌、黄酮以及维生素B、C、E等营养元素,是红枣大家庭中的精品.有“安中养神,助十二经,补元气,生津液,通九窍,久服轻身延年”之功效.民间有“天天吃大枣,青春永不老”及“五谷加大枣,胜过灵芝草”等种种美言.

2 内黄大枣生长的立地条件

内黄大枣总糖含量为47%,氨基酸含量为1.015 mg/100g,糖酸比为46∶1.内黄大枣之所以有如此高的糖、酸含量,除内黄大枣固有的品种特性外,与内黄县特殊的地理环境也是分不开的.影响的主要因素有:气候因子(日照、气温、降水、霜期及风)、土壤等.

2.1 气候对内黄大枣品质的影响

内黄县属于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具有明显的大陆性气候特点.冬季盛行偏北风,夏季盛行偏南风,春秋两季为过度季节.四季分明,其总特点是:春季(3-5月)干旱少雨,冷暖多变风沙多;夏季(6-8月)炎热,雨量集中;秋季(9-11月)天高气爽,气候宜人;冬季干冷少雨雪.旱涝是本县突出的自然灾害.而枣树耐旱耐寒耐贫瘠的生物特性,恰适合内黄的气候环境,适合大面积的栽植.下面从本地气候的因子日照、气温、降水对内黄大枣品质的影响进行分析.

2.1.1 日照

1988~2000年(见表1),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188.8 h,日照百分率为48%.年最多日照时数为2366.7 h(1995年),年最少日照时数为1958.7 h(1998年),年际差408 h.全年平均日照时数最大为5月份,日照时数为241.9 h,最小为12月份,日照时数为127.2 h.年平均日照时数4、5、6月份最多,日照时间长有利于枣芽枣叶枣花的生长发育,7、8月日照时数较多,光合作用强,有利于有机物糖分的积累.

表1 1988~2000年内黄县月日照时数统计 单位:h

2.1.2 气温

内黄县地处半干旱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夏季炎热,秋季凉爽,是内黄大枣的天然适生区.据内黄县气象局统计(见表1):内黄县5-9月份平均温度为23.74℃,日照时数达1107.1 h时,此期正是内黄大枣的生长和发育期,温度高,光照时间长,有利于枝叶生长,增加果实含糖量.9月份平均温差为10℃,昼夜温差相对较小,有利于各种氨基酸的合成.因此,内黄大枣品质好,氨基酸含量较高.

表2 1988~2000年内黄县月平均气温统计 单位:℃

2.1.3 降水

1988~2000年,年平均降水量544.7 mm.最多年降水量为743.5 mm(2000年),最少年降水量为322.7 mm(1997年).

由于受大陆性季风气候的影响,四季降水变化很大.春季(3~5月)降水量为94.3 mm,夏季(6~8月)降水量为349.8 mm,秋季(9~11月)降水量为82.2 mm,冬季(12~次年2月)降水量为18.0 mm.冬春两季多干旱,夏季易造成洪涝.月降水量最大值出现在7月份,平均值180 mm.月降水量最小是12月份,平均4.1 mm.其变化趋势是由1月逐月增加,到7月最大,往后逐月递减.

大枣为耐旱树种,但又需一定的土壤水分,水分太小,生长发育不良,质量下降,水分太大,病害严重,落果量大,影响枣树产量.而内黄县地处黄河故道,大部分土地属于沙区,自然降水偏少,但所有枣区都有农作物的习惯,都配置了灌溉系统,这样便可以根据天气的旱情及时补水.7-8月份是枣果的膨大期,正好是内黄县自然降水最多的月份,自然降水完全能够保证其水分供应.从而形成了既不会太旱又不会太涝,水量适中,透气性好的独特的土壤水分环境,从而有效保证了内黄大枣的质量.

表3 1988~2000年内黄县月降水量统计 单位:mm

2.2 内黄大枣品质与土壤的关系

内黄县地处太行山东麓平原,区域地质构造处于华北坳区内黄古隆起部位,属黄河冲击平原的一部分,卫河从西南向东北穿过县境8个乡镇,土壤类型为黄潮土,质地分为粘土、沙壤土、沙土、盐碱土4个类型.内黄大枣多分布在沙土、沙壤土上,其pH适应范围为5.0-8.5,而内黄县土壤pH平均值为8.08,所以内黄县是内黄大枣的天然适生区.另据内黄县农业局土肥站对全县38个土壤监测网点化验结果:内黄县土壤有机质含量为12.828 g/kg,N的含量为0.766 g/kg,P含量为27.39 mg/kg,K的含量104.19 mg/kg.(见2008年38个土壤检测网点化验结果汇总表和土壤肥力分级标准).由此可见,内黄县大部分土壤含N、P较多,含K较少.N在植物体中的作用是促进植物生长健壮,提高产量和质量;P的作用是增强果树的生命力,促进花芽分化、果树发育及增进品质,提高植物的抗病性、抗寒性和抗旱能力.K的作用是促进酶的转化和运输,提高果实品质和耐贮性.如果缺K,果树不能有效的利用硝酸盐,影响光合作用,降低同化产物,果实发育不良,含糖量低,味酸.而在内黄县土壤中,N、P充足,K量偏少,导致内黄大枣含糖量高,含酸量也高,糖酸比小,酸味较浓,形成酸甜可口的独特风味.

2.3 小结

内黄大枣被评为优质果品,这与它的特殊地理环境条件是分不开的.内黄气候资源的特点是:光照充足、热量资源丰富,光合作用强,有利于大枣开花、坐果和有机物糖分的积累.夏季雨量集中,但短时频率大,并且高温多雨,雨热同期,可满足大枣膨大期的快速生长.而10月至次年5月降水稀少,干旱现象时常发生,枣树有耐旱的生理特性,由冬季的冬眠过度到春季的萌芽,这段时间对水分需求很少,并且枣树能适应较低的温度.在内黄县土壤中,N、P充足,K量偏少,导致内黄大枣含糖量高,含酸量也高,糖酸比小,酸味较浓,形成酸甜可口的独特风味.

3 管理技术

3.1 定植

20 cm土层温度稳定在15℃即可定植.定植时间选在4月中下旬.内黄县有枣粮间作的传统,栽植密度为株距3 m,行距10~15 m,每666.7 m2栽植15~22株.

3.2 整形

整形可采用细长纺锤形或“Y”字形整枝,使树冠内通风透光,坐果部位均衡.定植当年发芽前将距地面50 cm左右的树干向北拉平,促使枝上芽生长、旺枝,秋季将100 cm以上的枝拉向两侧和南部,角度不要大于45°,枝间距30~40 cm,不足100 cm的放缓,利用花芽结果.第2年将旺枝部分剪除,保留中、短和叶丛枝结果,对空缺部位,夏季在2 cm处短截促发新枝.以后年份的修剪主要是控制顶端优势,利用拉枝充分占用空间,增加结果部位[1].

3.3 田间管理

枣树萌芽期,在树冠投影边缘30cm×30cm×30cm的坑,施入以氮为主的复合肥,占全年追肥量的80%,之后浇水,最后采用大宽幅黑色地膜进行覆盖.其好处是起到保肥节水功效,节约劳动力,大大减轻病虫害.

3.4 修剪

及时进行夏季修剪.控制新生枣头数量,并及时摘心、拿枝、抹芽和剪除无用枣头.枝头摘心强度视其所处空间、作用和生长势而定,一般保留2~3个二次枝并及时打尖,增加养分积累,减少养分流失,保证开花结果有足够的养分供应[2].开花时放蜂辅助授粉,在盛花期每100–200株枣树放1箱蜜蜂.

3.5 保果

3.5.1 喷激素

在盛花初期即平均每个枣枝开2~5朵花时,树冠喷施赤霉素10~15 mg/kg、硼砂3%、氨基酸稀土600倍、氨基酸钙600倍,连喷2~3次,间隔7 d左右,以提高坐果率.在幼果期,7月上旬,爱多收5000~6000倍液1次,减少生理落果.

即环状剥皮,又称开甲.枷枣要因树制宜,树势中庸的切口宽度为0.3~0.5cm;树势强旺的略宽些;树势较弱的略窄等.河南内黄县则用斧剔枣,用斧切削主干,要求深浅一致,深达木质部,结果幼树一年砍一次,一次砍3圈,呈梅花形.坐果期削3~4次,每隔3d砍一次,直到坐果为止[3].

3.6 疏花保果

在枣树开花坐果太多时应注意疏花保果,不可贪多而影响质量和产量.一般对个头偏小,色泽形状不好的果实,应剪掉,壮树一般保留1吊2枣,弱树一般保留1吊1枣为宜.内黄县有果粮间作的传统,7、8月份农民习惯给作物分别浇水一次,并施磷、钾肥为主,不仅弥补了作物生长所需的养分,也补充了枣树生长发育对肥料的需求,促进果实膨大.

3.7 着色管理

果实色泽是果实品质的重要指标.影响果实色泽的主要因素有:含糖量、光照、温度、水分、养分等.生产上,促使果实色泽主要技术有:

(1)采前适当控水.果实的正常生长发育需要适时供水,接近成熟时要控水,有利于果实着色.

(2)科学施肥,合理修剪.施肥应掌握生长前期施氮肥为主,生长中后期施磷、钾肥为主.同时应及时夏季修剪,改善园内通风透光条件,促进果实着色.

(3)铺设反光膜.果实着色期,在树冠下或树行铺设银白色反光膜,以增加树冠内的光照,使树冠内膛、下部果实充分着色[4].

3.8 采摘

鲜枣一般采用人工手摘,对成熟期不一致的品种应分期采摘.枣果除用长杆击落外,还可使用乙炔利催落枣果的采收方法.其使用方法:取40%的乙炔利50 g,加清水100 kg,配制成溶液,在枣果采收前7~8 d,用喷雾器均匀喷洒在枣树上,每株成龄树用药液5~8 kg.喷后3~5 d后可在树下铺设倒伞形的布单,轻轻振动树干,枣果即可完全脱落[4].

1.4 胃蛋白酶对样本消化时间的优化 选择同一蜡块,取四张玻片,分别于37℃条件下消化6 min、8 min、10 min、12 min,终止消化后,以4′,6-二脒基-2-苯基吲哚(4′,6-diamidino-2-phenylindole,DAPI)染色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消化效果。

3.9 晒制

采摘后的枣果要及时晾晒风干,如遇到阴雨天气采摘后的枣果要烘干,防止因潮烂果或变霉.

4 病虫害防治

4.1 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是利用寄生性、捕食性生物和微生物来控制病虫的发生,既安全不污染环境,又可改善果园生态质量.

(1)利用赤眼蜂或微生物农药防治

在枣粘虫第二、三代产卵盛期每株枣树释放赤眼蜂3000~5000头,卵寄生蜂可达75%左右,幼虫发生期树冠喷施青虫菌,杀杆菌等微生物农药200倍液,防治效果达70% ~90%.

(2)利用天敌控制

蚜虫、叶螨、介壳虫、棉铃虫等可利用草蛉等天敌控制,也可在鳞翅目害虫产卵期释放赤眼蜂来防治.在园中要注意保护害虫天敌如瓢虫、蜻蜓、螳螂、青蛙及一些有益的鸟类已达到防控的目的.

4.2 药物防治

要合理选择无公害农药,杜绝毒性大、残留长的药剂应用于枣树生产,尽量使用生物性农药、昆虫激素、特异性农药.

(1)喷打石硫合剂

3月底对树体喷打一次3~5波美度石硫合剂,使药液迅速渗透、进入病菌细胞和害虫体壁将其杀死,树盘同时喷药还可有效杀灭桃小食心虫等.

(2)利用抗生素类药物防治

如枣锈病、枣褐斑病可用4%果树专用型农抗120,200~300倍液、10%多抗菌素1000倍液.缩果病可用链霉素、卡那霉素、土霉素140单位/ml.枣疯病可用土霉素、四环素防治.

值得注意的是,药物防治害虫,第一要及时,根据虫情预报,在发生初期及时用药.第二要集中时间,群防群治,即在所有发生地块上,同时进行治疗,才能收到较好的防效,而且能降低防治病虫的成本[5].

[1] 尚秀梅.唐山地区大果水晶梨无公害生产管理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2(2):164-165.

[2] 魏瑞芳,李志清,张兆欣,赵俊芳,等.扁核酸枣丰产栽培技术[J].林业科技开发,2005,19(3):72-73.

[3] 于泽源,等.果树栽培[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83.

[4] 郭晓成,等.枣树栽培新技术[M].咸阳: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出版社,2005.1.

[5] 周俊英.大枣病虫无公害防治技术[J].中国农村小康科技,2009(5):62-63.

猜你喜欢

内黄县枣果日照时数
不同时期施用不同肥料提高山地枣果维生素C 含量
福州市近70年日照变化趋势分析
西昌近60年日照时数的变化特征分析
1961~2020年曲麻莱县日照时数变化特征
内黄县举办第四届 “村干部爱心助学,圆学子梦”金秋助学活动
内黄县
16个枣树品种枣果营养成分分析
1980年~2017年大冶市日照时数变化特征分析
内黄县
送法律进企业送环保到基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