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行动导向教学法在《水力学》课程的应用

2013-11-05

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年4期
关键词:水力学水力教学法

杨 艳

(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武汉 430212)

《水力学》是研究以水为代表的液体的机械运动规律及其应用的一门专业基础性学科,在整个水利类专业课程体系中处于承上启下的核心地位,具有理论性、实践性和运用性等特点。教育部在《职业院校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指导方案》中提出,应按照企业实际工作任务开发“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教学项目”课程模式。这种课程模式要求,在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一体化的情况下,引领学生完成典型的工作任务,在工作中学会学习,在学习中学会工作,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基于这种一体化的教改理念,高职《水力学》的教学改革已成为当前众多高职学校积极研究和探索的重要课题。笔者针对行动导向教学法在本课程教学过程中的运用进行了探索和实践,力求更加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顺应职业教育改革的潮流,符合职业院校的专业特征。

1 行动导向教学法简介

行动导向型教学法是德国文教部长联席会议在1999年制定《框架教学计划》所决定的一种新型的职业培训教学课程体系和先进的职业技术培训教学法。所谓行动导向,是指学习是个体的行动,学生是学习的行动者,教师是学习行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咨询者,为了“行动”来学习并通过“行动”来学习,从而达到“手脑统一”。行动导向教学法不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在教学中重视“案例”教学,重视“项目”教学,重视“解决实际问题”及“自我管理式的学习”。这种教学方法的最大作用,在于既可使学生更快地掌握专业技能,又培养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能力、与人协作共事的社会能力和创新精神。

2 行动导向教学法在高职《水力学》教学中的应用

高职《水力学》的教学任务是培养学生能够应用所学的水力计算技术基本知识和基本计算方法,解决职业岗位即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设计和项目管理中所遇到的实际水力技术问题。而行为导向教学法是对传统的教育理念的根本变革,其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让学生在活动中培养兴趣,积极主动地学习,让学生学会学习。可见,该教学方法在高职《水力学》教学中可以灵活应用,并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1 教学内容的选取

高职《水力学》课程的教学内容应根据学生就业岗位(见表1)所应必备水力基本知识和解决水力计算问题的职业能力选取教学内容,融技能培养、知识传授、价值观形成三位一体,强调针对性、适用性和先进性。课程与实际工程紧密结合,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和训练后,可具备水利水电项目的各种水力计算技能(见表2),能胜任设计技术员、施工员岗位的工作,课程的教学内容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与适用性。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及时补充行业发展的新动态、新方法、新规范,如水利工程设计新规范、新计算方法等,使教学内容具备一定的先进性。

围绕水利设计员、施工员岗位群的真实工作任务及其工作过程,以一个实际的中型水利水电枢纽工程的水力计算为综合项目导入,同时在教学中,设计了以5个实际工程项目(见表2)为学习大项目,17个任务为学习载体,包含了40个学习情境,每个学习项目和学习任务均为生产实际工程项目,学生通过课程的学习和训练后,可具备熟练的水力计算技能,能胜任水利设计员、施工员岗位的工作。

2.2 教学模式的设计

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在校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根据教学内容针对性地采取工学结合、项目载体、任务驱动、教学做一体化等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

《水力学》课程的能力训练模式创设为“工作过程的结构——完整的行动模式”。围绕水利工程分析岗位群的真实工作任务来组织教学,以“工作过程的任务——完整的行动模式”进行,包括明确任务、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定反馈六个步骤,如图1所示。这种以项目为载体、解决问题、完成任务为主的多维互动的教学模式,通过教师课内率领学生完成的项目和课外教师指导学生完成的综合实训项目的结合,实现“传知”与“培能”并重,教、学、做一体化,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观性和能动性。

表1 人才规格

表2 教学内容和课程培养能力和素质表

图1 教学模式示意图

以教师和学生参与实际工程的设计和研究为教学案例,通过解决实际水利工程中的具体水流问题为项目驱动,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水力的基本计算方法。如综合实训水力计算就是以某水利水电枢纽工程为教学项目,其中包括挡水建筑物、泄水建筑物、发电工程及建筑物的下游消能等,都涉及到水力计算的问题。教学过程中,以教师和学生参与实际工程的渠道断面设计项目和土坝加固除险工程项目为教学和学习项目,由教师引导和安排学生参与设计项目的计算,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不但掌握了水力计算技术的基本计算方法,还初步掌握了中小型水利工程设计的一般方法。通过课内、课后的项目载体、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使知识、理论、实践一体化,从而使课程内容的培养目标和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一致。

2.3 教学方法的运用

《水力学》是一门专业基础课,既具有基础课的特性,又带有专业课的特色,因此,要想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必须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课堂教学是提高学生理论知识和思想素质的重要环节之一,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应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堂教学方式,使学生在课堂上主动积极,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在课程教学过程中,以“应用”为主旨,采用“教、学、练、做”联动的先进教学方法和手段,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乐于实践。

(1)多媒体教学:在讲授基础知识点及水流复杂状态的教学过程中采用多媒体教学,如相关的水力计算原理、水流复杂的流态、水流运动的效果等,把这些内容在多媒体上演示,使学生更直观地理解教学内容,体现“教”、“学”。

(2)网络教学:充分利用本课程的网络教学资源,进行网上自学、答疑、专业能力拓展等教学环节,便于学生课外时间的学习、训练,巩固学生所学知识和技能,体现“教”、“学”、“练”。

(3)现场教学:在能力项目训练中采用现场教学,如泄水建筑物消能水力计算,将课堂设在水利水电研究院的水工模型试验现场,指导教师由企业兼职教师担任,使学生能更好地了解泄水建筑物下泄水流流态、消能的效果等真实工作过程,体现“学”、“练”。

(4)项目教学:典型工作任务采用项目教学,如渠道水力计算,对其中某一渠道断面选择、水力要素的确定、水力计算方法等进行重点演算、讲解,学生独立完成其他断面的设计计算,体现“教”、“练”。

(5)角色扮演:参照企业模式,学生、教师分别扮演不同角色,按照实际工作项目进行任务训练。学生扮演设计技术员或施工员,教师扮演设计主管或项目主管,对学生的训练进行指导、检查、评价,体现“练”、“做”。

2.4 考核体系的改革

教师在课前给学生布置任务,每位同学按任务内容预习并写出预习心得;课上小组先讨论任务实施方案,然后派本组代表讲将讨论结果进行介绍,其他组成员进行提问,本组完成答辩。通过后,即表示方案可行。经过几次实践后,将选派代表的方式改为老师任意点名,组里每位成员的成绩与本组的成绩相互影响,使得每个同学都能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在考核评价体系的设立时,变单一性的期末考试为综合性的过程考核。每位学生的期末总评由各个项目总评(50%)+期末考试(50%),其中各个项目的考核由学生自评分、小组评分、教师评分三部分。通过分组讨论、答辩、竞赛等多种形式,使每位小组成员有了集体的荣誉感,增强了组织协调能力,也使得学生的人文素质得到提升。

3 结 语

行动导向教学法是一种要求学生在学习中不只用脑,而且是脑、心、手共同参与学习,提高学生的行为能力的教学法,它可以让学生即学即用,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形式以学生活动为主,以学生为中心,学习内容以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并举,在验证间接经验的同时,某种程度上能更多的获得直接经验。教学目标兼顾了认知目标、情感目标、行为目标的共同实现。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行为的指导者和咨询者。当学生完成了某一任务后,内心就会产生一种成就感,这是一种力量,它不仅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还提高了学生学习知识和技能的兴趣。

猜你喜欢

水力学水力教学法
末级压出室水力结构对多级离心泵水力性能的影响
饱和紫色土初始态和稳定态细沟水力学特征研究*
批注式阅读教学法探究
实施“六步教学法”构建高中政治高效课堂
基于管网理论的人口迁移动力学模型构建
水力学课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探索
戽流消能水力特性数值模拟
水力喷射压裂中环空水力封隔全尺寸实验
开放引导式阅读教学法描述
低水力停留时间氧化沟的改造与调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