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氯吡格雷治疗中老年高血压合并不稳定型心绞痛40例疗效观察

2013-11-02许鸿粤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3年11期
关键词:稳定型氯吡格雷

许鸿粤

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白县人民医院,广西 博白 537600

氯吡格雷治疗中老年高血压合并不稳定型心绞痛40例疗效观察

许鸿粤

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白县人民医院,广西 博白 537600

目的:观察氯吡格雷治疗中老年高血压合并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9月至2012年9月高血压合并不稳定型心绞痛老年患者共81例,上述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0例,对照组41例。两组患者均给予硝酸酯类药物、阿司匹林、他汀类调脂药物、给予硝苯地平缓释片等,对照组采用上述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氯吡格雷片口服。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血压均得到有效控制,均达到血压控制目标。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均未影响继续治疗,均顺利完成疗程。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0%,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氯吡格雷在中老年高血压合并不稳定性心绞痛治疗中疗效显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心绞痛症状和体征,值得借鉴。

高血压;不稳定型心绞痛;氯吡格雷

随着老龄化社会到来,老年高血压患者合并不稳定性心绞痛情况越来越多,所以能够早期有效的治疗高血压合并不稳定型心绞痛有助于降低心肌梗死的发展,降低患者病死率,改善患者预后。本文观察氯吡格雷在老年高血压合并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0年9月至2012年9月高血压合并不稳定型心绞痛中老年患者共81例,上述患者诊断符合高血压诊断标准,同时符合不稳定型心绞痛诊断标准。排除脑部器质性病变患者、眼源性疾病患者、继发性高血压患者、出血性疾病患者、对试验药物过敏或其禁忌患者、严重脑血管疾病患者、肝肾功能障碍患者。上述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0例,男21例,女19例,年龄最小为47岁,最大为78岁,平均年龄为(64.7±6.3)岁;对照组患者41例,男23例,女18例,年龄最小为48岁,最大为77岁,平均年龄为(65.2±5.6)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硝酸酯类药物、阿司匹林、他汀类调脂药物、给予硝苯地平缓释片等,对照组采用上述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氯吡格雷片口服,每次75mg,每天1次,连续服用4周。观察组两组患者在用药期间心绞痛每天的发作次数,每次发作持续时间以及两次发作的间隔时间等,定期对两组患者进行心电图检查,观察心电图改变情况。记录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定期对两组患者进行血压测量,观察治疗期间血压改变情况。

1.3 疗效评定 患者治疗后在同等的劳累状况下其临床症状消失,或者心绞痛发作频率较少超过80%,患者心电图检查显示缺血性心电图恢复正常,为显效;患者治疗后心绞痛发作频率较治疗前降低50%~80%,静息心电图显示ST段显著下降,单位恢复到正常水平,导联倒置T波变浅超过50%,或者T波转变为直立状态,或者运动耐量升高1个级,为有效;心绞痛发作频率较治疗前减少小于50%,心电图改变情况未达到显效或有效标准,或者病情加重,为无效。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4.0进行统计学分析,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5,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血压均得到有效控制,均达到血压控制目标。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均未影响继续治疗,均顺利完成疗程。两组患者不稳定型心绞痛治疗临床效果评定结果如下:观察组患者中显效27例、有效11例、无效2例。对照组患者中显效19例、有效13例、无效9例。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0%,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比较

3 讨论

高血压合并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可因为长期的高血压导致冠脉发生动脉粥样硬化,而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容易发生斑块破裂,斑块破裂处血管内膜暴露,导致血液中的血小板激活,血小板发生粘附聚集,引起病变的冠脉斑块破裂处出现不稳定血栓形成,导致冠脉供血不足,引起不稳定型心绞痛症状出现,当冠脉发生完全阻塞时,可发作为心肌梗死,使患者病死率增加[1]。氯吡格雷是血小板聚集抑制剂,能够选择性对二磷酸腺苷和血小板受体结合产生抑制作用,抑制二磷酸腺苷介导的糖蛋白GPⅡb/Ⅲa复合物的活化,从而对血小板的粘附聚集产生抑制作用。所以,氯吡格雷可以从多途径抑制血小板激活而抑制血小板聚集,从而起到有效的防止血栓形成作用,有助于减少血栓性心血管疾病的病死率[2,3]。

本文中,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氯吡格雷治疗,观察组和对照组的血压均得到有效控制,治疗过程中并没有发生严重不良反应,但观察组控制心绞痛相关症状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说明氯吡格雷在中老年高血压合并不稳定性心绞痛治疗中疗效显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心绞痛症状和体征,值得借鉴。

[1]高平建.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非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疗效[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0,16(5):563—565.

[2]陈平,曾维英,罗燕.硫酸氢氯吡格雷对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hs-CRP及sCD40L的影响[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2,18(11):1622-1623.

[3]谢艺明,秦玲.低分子肝素与氯吡格雷联合辛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观察[J].贵州中医学院学报,2012,34(3):111-112.

R541.4

A

1007-8517(2013)11-0067-01

2013.03.30)

猜你喜欢

稳定型氯吡格雷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临床疗效观察
1例氢氯吡格雷致糖尿病肾病患者球结膜出血报告
阿托伐他汀与氯吡格雷联合应用于脑梗死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与PFNA治疗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比较
探讨氯吡格雷联合拜阿司匹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
老年稳定型冠心病患者的衰弱评估与预后分析
氯吡格雷在预防和治疗冠心病中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道林·格雷的画像》中的心理解读
依达拉奉联合奥扎格雷治疗缺血性脑卒中40例
袁氏镇心痛口服液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5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