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城市诱惑下的“新”空巢家庭

2013-10-31赵婷沈烨

学理论·中 2013年9期
关键词:独生子女大城市

赵婷 沈烨

摘 要:中小城市的独生子女因上学、就业、结婚等因素而选择留在大城市后,父母仍在中小城市工作生活。对于这一现象的学术语,称之为“新”空巢家庭。与此同时,运用相关理论和结合具体案例,分析中小城市独生子女留在大城市(即“新”空巢家庭产生)的原因和这种现象对“新”空巢家庭中父母产生的影响,提出相应的对策如下:理性选择就业;常回家看看。

关键词:大城市;“新”空巢家庭;独生子女

中图分类号:C91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6-0067-02

一、“新”空巢家庭的概念界定

以往对于空巢家庭的研究已经有很多,所以,往往一提到空巢家庭,出现在脑海里的都是一些老年人空巢家庭的现象。但是,随着我国独生子女逐渐离家求学、就业和结婚,他们的父母提前进入空巢期,一批“新”空巢家庭已经出现[1]。大量异地求学和工作的子女大部分平时回家的时间屈指可数,无法给予自己的父母一些子女应该提供的照料,这使得以往在老年家庭才有的空巢现象而今正呈现“中年化”趋势。部分学者称其为中年空巢家庭或“新”空巢家庭[2]。

根据对以往空巢家庭研究的对比,“新”空巢家庭的这个“新”字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第一,家庭中的子女为独生子女政策后独生子女这一群体;第二,这些独生子女来自中小城市,所谓的留在“异地”是留在大城市;第三,空巢家庭的主体已经从老年人逐渐向中年人蔓延;第四,空巢家庭已经从农村中扩展到城市中。因此,本文将借鉴“新”空巢家庭这一概念作为本文研究的方向。

二、“新”空巢家庭的现状及对父母的影响

据有关部门的统计资料显示:20世纪80年代,空巢家庭占老人家庭总数的大约10%,20世纪90年代,这一比例上升到大约30%。而再过5-10年,这一比例将飙升至50%,2025年则会达到高峰。而且,空巢现象开始前移,四五十岁的中年人家庭已经“空巢”[2]。专家预测,在独生子女婚育期的到来、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住房条件的改善以及人们观念的改变等背景下,我国的“空巢家庭”将越来越多。未来十年,“空巢家庭”将成为老人甚至中年家庭的主要形式,所占比例可能达到90%以上[3]。

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实行,核心家庭成为现代社会的主流,父母对于独生子女的投入和期望都很高。然而,当子女离开家后,选择大城市求学、工作、结婚更与之形成了正比。因此,对于中小城市和核心家庭中的独生子女选择留在大城市,很多父母即使不舍得也会大力支持。但是,也正因为父母对独生子女过度呵护和依赖,“新”空巢家庭的空巢感觉也更加明显。以往以子女作为家庭重心的父母,因为子女的离开,情感上常常会感到整个家空荡荡,出现孤独感、失落感、对子女的思念、对子女担心等各种焦虑。除此之外,“新”空巢家庭对父母还会产生很多其他的影响和问题,如身体照顾问题、缺少精神慰藉、养老问题、夫妻关系问题、生活质量下降、依赖电话和网络精神寄托、经济负担过重等问题。很多学者将其中产生的影响和形成的问题,称之为“空巢综合症”。

三、“新”空巢家庭的案例介绍

由于本文所讨论的是大城市诱惑背景下的“新”空巢家庭问题,因此本文将介绍几个均来自内蒙古的中小城市呼伦贝尔,目前留在大城市的案主情况,主要目的解释下本文为什么将研究背景定为大城市的诱惑,也试图探索背后的原因和现象的具体影响。

案例一:案主邵某,女,28岁,工作地北京,职业为会计,年收入15万左右。选择留在北京的原因:大学在北京读的,毕业后顺利工作。男朋友是公司同事,是大连人,如果回家难以抉择去男方家还是女方家,而且两个人难以同时再找到稳定的工作,并认为在大城市能够享受到齐全的公共设施。对家庭父母带来的影响:2012年在北京准备结婚买房,案主父母支持30万首付,给原本不富裕的家庭带来经济压力。

案例二:案主康某,女,29岁,工作地深圳,经营红酒代理,收入不定。选择留在深圳的原因:由于18岁出来闯荡,一路从天津南下到深圳,开过酒吧、做过模特和空姐,最后在深圳确定了自己的事业,并在深圳结婚。除此之外,由于学历较低,回到家乡也很难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而且案主喜欢外面的世界并习惯了南方的生活方式和南方的高档消费模式。对家庭父母带来的影响:由于深圳距离内蒙古很远,即使飞机往返也需要很多时间而且成本较大,并且案主也很少有大块的时间可以自由支配,所以与父母相聚的时间很少,迫不得已,近两年都是父母过年去深圳陪案主过年。之前都是靠电话和视频与父母联系,2013年案主给父母换了新手机,为了让父母用微信与其方便联系。所以,父母很多时候都是通过电子产品寄托感情和进行沟通。

案例三:案主宋某,女,27岁,工作地上海,本硕连读于同济大学,现为外企公司职员,年薪20多万。选择留在上海的原因:自小就是独立、要强的女生,学习成绩优异,家庭环境较好,父母对其培养投入很多,期望也很高,从小就是父母的骄傲,所以,案主也一直努力不让父母失望。并且,案主2012年获得很好的机会进入外企工作,获得高收入,更加坚信的留在上海工作。对家庭父母带来的影响:由于案主刚刚在上海立足,不想成家过早,父母又不想让其过飘荡的生活,所以决定给她在上海买房子,因此,本来富裕的家庭,购买了上海的房子后,父母的生活质量大大下降。

案例四:案主佟某,女,30岁,工作地青岛,职业为外企经理,高薪收入。选择留在青岛原因:由于生物专业硕士学历,所以如果回家很难发挥用武之地,浪费自己多年的专业付出,最终选中了一家青岛的企业,并嫁到了青岛。对家庭父母带来的影响:由于属于高学历高收入的女性,将自己的婚姻问题处理的比较晚,29岁结婚后始终不能怀孕,检查后发现身体比较弱,所以,父母担心就提前退休到青岛对其照顾。

根据上述案例具体情况,可以清晰地看到,目前独生子女在大城市和中小城市比较中,最终倾向于选择在大城市就业、结婚的比例很大。当然,这其中的原因也有很多,也都有各自的理由和存在的合理性,但基本上最后都是父母为最大的牺牲品。

四、“新”空巢家庭的产生的原因

根据上述案例分析,可以说“新”空巢家庭产生的原因有很多,但是归根结底原因就在于这些来自中小城市的独生子女在大城市与中小城市家乡选择中,最后选择留在了大城市工作、结婚、生活。所以,对于“新”空巢家庭产生的原因可以归结为多数来自中小城市的独生子女留在了大城市。

第一,许多大学生在选择大学的时候就会选择大城市的大学,毕业后毫无疑问地习惯了大城市生活,而且建立了很多资源。并且,在毕业找工作的时候都认为大城市的就业机会多,可以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更能发挥用武之地。

第二,对于很多并非因为在大城市就读的大学生来说,之所以会选择大城市,是因为大城市创业的成功率很高,发展的机会很多,良好的创业环境,人才的需要很大,无论是高学历的人才,还是服务人员等都是大城市所能接纳和需要的。

第三,对于很多独生子女来说,就业的机会属于低层次的需求,而留在大城市不仅能满足其低层次需求,还能满足其高层次追求。那就是能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

第四,对于很多独生子女选择留在大城市的原因,是为了自己面子和父母的期望。在外面学习多年、工作多年、奋斗多年,如果再回到自己出生的中小城市,会担心被亲人朋友看不起,认为没有能力在外面发展才会回来。而且,在很多家长的眼里,留在大城市工作会是他们这么多年培养的回报,也会让他们感到骄傲和很有面子。

第五,对于上述原因可能更多是处于独生子女的主观原因和自主选择,但是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客观原因。如在欠发达地区、中小城镇,有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这些地区行政制度往往不透明,讲究人情关系。个人的发展前景与“人脉关系”联系更紧密,而与个人能力的相关性较弱。大城市是移民城市,制度改革较为完善,竞争相对公平,个人能力与自身的发展前景具有较强关联性[4]。

第六,除了以上容易发现的一些原因以外,很多独生子女选择留在大城市,是他们已经把这里当成了第二故乡,有一种所谓的“大城市情节”,甚至有不少人患上了“城市依赖症”[5]。其症状整体上表现为,宁在城里漂泊混生,也不到中小城市干点实事;也有人认为“城市依赖症”的本质在于,根本不是依赖城市,而是依赖城市养尊处优、奢侈享乐的生活。

五、大城市诱惑下的“新”空巢家庭的解决对策

1.理性选择就业

每个人在做留大城市或中小城市选择的时候,都应该理性选择去哪个城市就业,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不仅要考虑自己向往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还要考虑自己的专业和能力的发挥最大的价值,更要考虑事业和家庭的平衡。要清楚地认识到虽然大城市机会有很多,但是并不意味着适合每一个向往大城市的个体;也要清楚中小城市虽然很多方面不具有大城市发展的优势,但是它有可能最适合你,最需要你的地方。最重要的一点是,家是最温暖的地方,家乡也是需要回馈的地方。近年来,中小城市发展的政策,为每一个有能力的人都提供了充分发挥人生价值的平台。

2.常回家看看

随着“常回家看看”被写入法律草案,可见常回家看看背后的社会问题已经得到了很大的重视。可以说,无论是在草案修订期间还是在正式入法之后,该条款都引发了相当多的争议和思考[6]。但无论如何写入法律都有巨大的意义和合理性,就本文所讨论的问题,“常回家看看”就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毕竟离开中小城市留在大城市的独生子女的人口比例很大,那么最好解决“新”空巢家庭产生的一系列问题的根本就在于能够常回家看看。

参考文献:

[1]谭琳.“新”空巢家庭,一个值得关注的社会人口现象[J].人口研究,2002,(4).

[2]赵莉莉.我国城市第一代独生子女父母的生命历程——从中年空巢家庭的出现谈起[J].青年研究,2006,(6).

[3]吕红.空巢现象漫向中年家庭[J].现代养生,2011,(5).

[4]刘浩源,张俊,张芝雄.大学生就业的“城市情结”[J].科技广场,2008,(6).

[5]赵彩瑞.大城市·小城市[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8,(4).

[6]张玲玲.对“常回家看看”正式入法之理解[J].中国-东盟博览,2013,(4).

猜你喜欢

独生子女大城市
二胎家庭中“老大”的心理问题及应对策略
动漫show :《肆式青春》:大城市的温情,北上广的爱
大城市里的小象
北边
政协委员提议独生子女带薪休假照顾父母
数据在线
数据在线
数据在线
注意独生子女的“早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