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营经济转型升级中的失控风险与矫正策略

2013-10-29朱云平

湖北工程学院学报 2013年4期
关键词:传统产业失控泉州

朱云平

(泉州师范学院 经济研究所,福建 泉州362000)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关系我们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1]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多种力量合力的结果,其中,民营经济的转型升级是重要一环。我国民营经济发展的过程,实际上也是不断转型升级的过程。在这个转型过程中,民营经济也历经一些曲折,转型失控就是其中之一。如何使当前的民营经济转型升级更加顺畅,避免转型升级的失控风险尤为重要。失控,是指在转型的过程中,民营经济在局部乃至整体上对升级失去驾驭能力,由此在转型中遭遇挫折、甚至被淘汰。本文拟以民营经济转型升级的失控风险与矫正策略为中心,以我国民营经济发展的先行地区福建泉州为分析样本,展开自己的论述。

一、民营经济转型升级的必然

改革以来,依靠多种经济主体为共同推动力的经济发展方式,使我国经济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但近几年,维持以往经济快速发展的外部环境、内生条件发生了较大变化,这要求依赖传统比较优势发展的中国,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各个角色中,政府与公有制经济、民营经济等其他经济成分的作用都不可或缺,其中民营经济的作用尤为重要。民营经济在推动我国经济发展方面作出了一定贡献,已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前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时期,民营经济也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节点。经济环境的变化、企业自身的发展,都要求民营经济融入国家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洪流中,推进自身的转型升级。

在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上,具有代表性的是“苏南模式”、“温州模式”、“珠江模式”与“泉州模式”,在这四种模式中,以民营经济为区域主要推动力的是“泉州模式”与“温州模式”。泉州是我国最早实现普遍民营化的地区之一。改革开放以来,泉州民营经济年均增速超过30%。截至2012年底,泉州市民营企业达13万余家,在当前泉州市的GDP中,民营经济占80%以上。民营经济对推动泉州成为福建经济总量最大的城市之一具有关键作用。早在2002年,时任福建省长的习近平就在调研福建区域经济后,在《人民日报》发表署名文章,肯定了泉州晋江民营经济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2]

一直以来,泉州民营经济主要集中于劳动密集型为主的服装、鞋业、食品饮料、工艺品等传统产业,是通过低附加值、低劳动生产率的方式发展。当前,由于劳动力资源、土地资源、原材料价格、对外贸易模式的变化,以往泉州民营经济的发展方式难以为继,惟有加快转型升级,才能使民营经济得到持续发展。从最早的小作坊到做假冒伪劣的小工厂,到三来一补,再到今天拥有数万家企业的民营经济聚集区,泉州民营经济不断在转型中升级。但是考察发现:泉州早期的民营企业,现在大部分已经销声匿迹,它们大多在历次的转型中被淘汰了。通过对这些企业的研究发现:在每次转型中被淘汰的企业都有一个共性,就是它们对企业的经营方向、企业与经济环境的适应能力,失去了有效的控制。企业转型升级的失控是直接导致企业被淘汰的表面性问题,而对此失控风险的不矫正、不防范才是它们被淘汰深层次原因。所以,在当前民营经济的转型升级中,研究它们的失控风险与矫正策略,对其长远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产业选择方向的失控风险

民营经济转型升级中失控风险的表现之一,是民企在转型升级中对产业选择方向失去理性判断,导致企业发展受挫、甚至被淘汰。产业选择方向失控隐含着诸多变数,客观方面是一些企业因无法驾驭的经济环境突变引起失控,主观方面是企业在经济环境变化面前理性因素失控,并逐渐扩大负面影响,最后导致企业全面失控。近年来,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已成为我国自上而下的一致共识,其中对于产业转型升级的解读,内容之一是从强调传统产业(尤其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向高科技产业的转型。毋庸置疑,当今世界高科技产业已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进入高科技产业,是民营经济转型升级的主要方向。但是,一味强调选择高科技产业,不顾企业的实际情况,或者鼓励放弃传统产业一拥而上进入高科技产业,会引起民营经济在产业选择方向上失控的风险。

我国产业集群的产生,一些是基于历史传统积淀而成,一些是基于本地区某种资源禀赋而成。泉州的服装与鞋业是借助于侨眷、侨胞的关系引导形成,石材与陶瓷业是基于本地自然资源而形成。此外,沿海交通的便利、侨汇的资助对泉州民营企业从事这些产业有着一定的帮助。经过数十年的发展,这些传统产业已经成为比较成熟的行业。在全国地级市居首位,拥有77家上市公司、90件中国驰名商标的泉州,产业主体大多集中于这些传统产业上。近年来由于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变化,泉州传统产业的增速呈下降趋势,对拉动泉州经济总量增长的动力开始减少。与此同时,一些宣传舆论鼓励泉州民营经济进入高科技产业以实现转型升级。

虽然进入高科技产业是未来趋势,但对泉州民营经济而言,却不适合其当前实际情况。泉州所处地理位置、既有产业和人文基础,决定了泉州民营经济在发展高科技产业方面处于明显的弱势。泉州处于海峡前线,建国后没有大型企业,产业技术积淀不厚。改革开放后发展起来的民营经济主要集中于服装、鞋业等传统产业,这些产业科技含量低。泉州还缺少发展高科技产业的最重要支撑——高级人才。泉州作为三线城市,吸引高级人才的因素如生活成本、人文环境、地理区位、人才发展软环境等因素难以在短期内改善。这使部分先行进入高科技产业的企业,在吸引人才方面面临困难。上世纪90年代,莆田鞋业远远领先于泉州。当时莆田强调发展高科技产业,放弃甚至限制鞋业的发展,使鞋企大多转入泉州。直至今日,莆田的高科技产业仍无起色。当前泉州的传统产业在国内仍然拥有相对优势,对于从事这些产业的民营企业而言,让其离开仍然有利可图且多年经营的、已形成成熟产业链的行业,进入一个陌生行业是不恰当的。传统产业与高科技产业相比,其发展前景虽然不大,但我国是拥有13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对传统产业的产品仍然会有着较大和持久的市场需求。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泉州的传统产业对泉州经济增长的拉动力尚未得到完全释放,仍具有一定发展空间。

在泉州民营经济转型升级中,一味地鼓励其进入高科技产业,放弃传统产业会导致民营经济在产业选择方向上失控的风险。矫正后的策略是:保持传统产业并非按照原有发展路径发展传统产业,谨慎进入高科技产业并不是完全放弃高科技产业,要选择适合泉州民营经济发展的新兴产业行业。传统产业中也存在高科技,用高科技改造与提升传统产业,会使传统产业和高科技产业更具竞争力。当前,比较符合泉州民营经济转型升级的路径是引进高科技技术去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如应用高新技术改造生产工艺与技术设备,引进科学技术提高产品质量,利用信息技术对研发、生产、组织和管理诸方面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提升。所以,泉州民营经济转型升级的产业选择方向是对传统产业实行就地转型升级,通过引进吸收高科技提升竞争力。

在新兴产业选择方向上,当前符合泉州地域优势的产业之一是电子商务。泉州的电子商务产业已有一定的产业基础。“2011年泉州电子商务交易总额达482.53亿元,泉州鞋服在网上的交易量占整体市场的60%。淘宝网上的棉衣和羽绒服有近80%产自泉州,QQ商城已销售的鞋服产品超过80%是从泉州寄出的。”[3]虽然“泉州成为位列杭州、广州和成都之后的是全国电子商务第四大产业基地”[4],但离前三名还有相当大的差距,鼓励民营经济选择电子商务产业是适合其转型升级方向的。

此外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1]这对泉州来说是个很好的机遇。泉州拥有541公里海岸线,1.1万多平方公里海域面积,拥有丰富的“港、涂、渔、景、能”等海洋资源,发展海洋经济具有明显的优势。所以,鼓励民营经济进入海洋产业也是适合其转型升级方向的。

三、先行企业行为与其他企业跟进行为的失控

每次转型与转型的每个阶段都有一些产业集群被淘汰,这是转型时期区域经济的一个常态。产业集群在转型中出现失控甚至被淘汰,先行企业的引领是重要原因。产业集群内众多企业地理上的接近,容易导致企业间经营行为的相互跟进和模仿。如果某个先行企业的经营行为带来可见利益,容易导致其他企业的跟进。如果该先行企业出现失误,就有可能导致集群内的羊群效应。羊群效应又称从众效应,指个体有跟从大众的心理或行为,这很容易导致盲从,而盲从往往会导致利益受损。产业集群内的羊群效应往往会给整个产业集群带来损失,使集群发展出现失控。

先行企业经营行为的正确会带动整个产业集群的转型升级。早期的泉州晋江鞋业是少数家庭作坊式的生产,上世纪80年代,一些海外鞋企将代工投放到泉州晋江,到90年代的泉州晋江鞋业有了一定的资本与技术积累。此时是继续从事代工还是走自主品牌的发展路径选择摆在泉州晋江鞋企面前,集群面临转型升级的关口。1991年成立的安踏鞋业并非泉州最早的鞋企,当时,晋江区域内许多鞋企的生产规模都远比安踏大,这些鞋企获得大量的代工订单能为其带来一定的利润,而当时在市场上发展自主品牌风险系数高、难度大,远不如进行代工获得的利润来得稳定。但安踏还是选择走自主品牌发展的道路,通过产品宣传与营销模式的创新,几年中产品销量一跃成为泉州鞋业的第一。安踏坚持自主品牌发展、销售渠道创新、自主技术创新等领先行动的成功,带领了大批晋江鞋企跟进,此后诸如361度、特步、鸿星尔克等晋江鞋企实现了转型升级,从而带动晋江鞋业集群走上转型升级之路。2011年晋江鞋业共拥有中国驰名商标31枚,在全国运动鞋年销售额前20名晋江鞋企业占据一半,其发展道路如下图所示:

图1 晋江鞋业集群发展之路

泉州服装业几乎走过与鞋业类似的发展道路。在产业发展初期,泉州相当数量的服装民企从事代工。90年代,当时两大龙头企业晋江九牧王服装与石狮盖奇服装在转型升级关口出现了分歧。晋江九牧王如安踏一样,最终选择了自主品牌发展之路。时至今日,九牧王已经发展成为中国领先的商务休闲男装品牌企业,也带领了大批晋江服装企业的转型升级。而当时另一龙头企业石狮市的盖奇服装,是曾经获得代工订单最多的企业,饱和的订单带来较为稳定的利润,让盖奇服装事实上放弃了对自主品牌哈德利的经营。盖奇服装的行为带来石狮市大批企业的跟进行为。此后,贴牌代工的利润率越来越低,近几年已经降到3%左右。盖奇服装也难逃当前的困境,董事长王衍筑感叹道:“如果在此前把主要精力放在自主品牌上,盖奇完全能成为今天的九牧王”。[5]盖奇服装在泉州石狮服装产业集群形成羊群效应,到近年,“石狮6000-7000家服装制造企业以及为服装产业配套的企业,绝大多数以OEM为主”[6],但代工的利润率逐年降低。如下图所示:

图2

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近年来贴牌代工利润率一直呈走低趋势使这些贴牌代工企业面临窘境,这就是泉州石狮服装产业集群出现的羊群效应,是企业的理性跟进行为的失控。以上是先行企业的经营行为正确与否给跟进企业带来的影响,甚至导致集群行为的失控风险。但有时跟进企业不具备与先行企业一样的条件与机遇而盲目跟进,也会导致羊群效应的非理性失控。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泉州民营经济已经涌现出一批明星企业。近年来,这些企业为了实施国际国内的扩张战略,开始将公司总部外迁到上海、北京等大城市,以充分利用前沿区域的人才、信息等资源。这些民企将总部外迁,引来泉州相当数量民企的跟进,几年间就有数百家民企纷纷将总部外迁。但随后大部分跟进企业却面临困境,它们发现总部外迁虽能获得前沿的产业信息,但这些信息并不一定适合该企业,且外迁城市产业配套相关环境也不适合该企业。经过长期积淀而来的完善产业链配套和企业沟通机制,是泉州的产业区域优势。“在一些不是以服装为支柱产业的城市,想找到几个有共同语言的业内人士沟通都很难。”[7]某外迁服装公司董事长庄顺举这样描述异地发展的“水土不服”。此外,大城市土地成本、人力资源成本和商务成本过高使企业发展的综合成本比在泉州更高,使企业发展没有多少优势可言,甚至不利于企业的发展。所以,大城市并不一定是最适合泉州民企发展的沃土。而且最为关键的是,这些企业发现他们要实现蛙跳式的发展目标,是不切合实际的,因为并非每家企业都有足够的实力与合适机遇立足国内国际前沿市场。在电子商务便捷的今天,企业发展所需的人力、市场资源完全可以通过信息化途径来解决,企业总部未必一定要设在大城市。于是近年来,大批之前将总部外迁的企业纷纷将总部回迁泉州,出现了本土企业总部回迁的浪潮,甚至最先外迁的安踏、乔丹也在着手将企业总部回迁。截至目前,泉州市已落地回归企业总部200多家,2012年《人民日报》就报道了众多泉州民企回归的现象。[8]

所以,要矫正先行企业行为与其他跟进企业的理性行为失控风险,避免羊群效应,首先要判断先行企业的经营行为正确与否,是否合乎转型升级方向。其次,要矫正其他企业跟进行为正确与否,如果先行企业的行为非理性,或其他跟进企业不具备与先行企业一样的条件与机遇而盲目跟进,则会导致羊群效应,出现集群企业的理性跟进行为失控风险。

四、推进市场化进程的失控风险

民营经济转型升级中失控的表现之一,就是对经营决策的依据把握不如转型前那样透彻。此种失控风险出现原因是在市场环境变化后,他们仍依赖经验主义指导当前的经营行为,由此可能导致企业在转型升级中的失控。例如在推进市场化进程上就是如此。十八大报告强调要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而泉州模式最鲜明的特点是利用市场机制,民营经济与外向型经济互相促进。回顾泉州民营经济的发展历程,在几次阶段性发展的关节点上,都是坚持按市场化方向推进的企业最后实现了飞跃。在当前面临民营经济转型升级的又一关键阶段,要防止推进市场化进程中的保守与偏激两个方面的失控风险。这表现在:

第一,寄希望于行政优惠以致于形成政策依赖惯性,使市场化步伐停滞甚至倒退。结合市场化进程推进是泉州民营经济的特点,但泉州民营经济也一直是在政府呵护下发展的。这种呵护有时会造成一些民营企业强烈的依赖意识,即遭遇难关就希望通过政府帮助来解决自己的问题。例如,泉州民营企业中有相当大一部分是出口型产业。在出口型产业的起始阶段,政府通过出口退税等优惠政策鼓励支持出口型产业发展。这有利于出口型企业同国外企业进行竞争,有利于加快产业化进程与市场化进程。金融危机以来,政府已多次调高出口退税率,以给予出口型企业支持。但一些企业每遇到出口困境,惯性希望政府再度提高出口退税率,即消极等待政府的政策支持,而不是积极优化产品结构以适应国际市场要求。一些企业甚至把出口退税当作企业利润主要来源,产生了依赖政府政策优惠的惰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作为市场主体,只有适应市场变化,加强自身的竞争力,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生存发展。如果把企业利润完全系于外力作用,一遇到困境,就期待政府的政策支持,这样的企业是违背市场化推进的方向的,也难以实现自身的转型升级。一旦这样的企业在区域内形成羊群效应,就是市场化方向的风险失控。

第二,过度市场化,过于追求短期利益。市场经济的一个特征是市场个体以追求利益最大化为目标,不同企业对利益获得有各自的理解,其中长期利益与短期效益的取舍是一个企业能否长期发展的关键。过于追求短期利益,对市场化理解偏激或将市场化特征扭曲化,以致于在市场化推进中出现失控,是泉州民营企业普遍存在的一个缺陷。其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企业间的恶性竞争。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泉州不少鞋企开始采用低价促销、降低产品质量等恶性竞争方法,部分企业不注重科研与开发,只重视短期利益,生产技术含量低的低档产品,或者采取低价或相互杀价来应对竞争。其次是忽视创新尤其是自主创新。泉州许多企业忽视自主创新,不注重科研与开发,很少投入资金和精力去搞市场调查、分析等,习惯于抄袭与模仿,企业“搭便车”的行为方式大量存在。这样使集群内产品同质现象严重,产品缺乏差异化,从而导致大部分产品在款式、材料、市场定位方面雷同。再次是注重个体利益,忽视群体利益。泉州的产业集群是众多民营企业基于地理区域,自发性、自然聚合而形成,产业内部未有深层次的规划,观念上许多企业有着宁为鸡头不为凤尾的传统意识。这使得处于产业链各环节中的企业之间相互协调不够,企业之间深度合作不够,企业之间往往各自为战,不愿承揽集群产业的分内责任,缺乏共同创建集群品牌的意识。

针对市场化进程中失控风险的矫正策略,应该是使民营企业认识到:要把企业经营决策与市场化进程相结合,并加强企业自身的竞争力,才能适应市场的起伏变化,才能生存发展。如果把利益获得寄托于外力作用,遇到困境就期待政策扶持,这样的企业是不能转型升级的,注定要被淘汰。分析出口退税优惠的调整过程,可以发现退税税率的每一次高低循环调整,都伴随着一批政策依赖型出口企业的被淘汰与新一批自主创新型企业的崛起。每一次出口危机都是优胜劣汰的过程,是产业新陈代谢的过程。而政府出口退税政策调整的重点应该是对先进制造业产品的出口退税,针对创新与研发方面的补贴以提高出口效率。此外,应该鼓励产业集群内的民营企业深化产业链合作,共同改变低价竞销、以量取胜的市场短视行为,使企业认识到转型升级中,注重研发、进行自主创新的势在必行性,即要么借助创新完成转型升级,占据市场有利地位;要么被变化了的市场所淘汰。

五、政府的服务与催化作用

在民营经济的发展过程中,政府“为民营经济的发展创造了环境,提供了空间”[9]。但是历次转型中,仍然有许多民营企业出现转型失控风险。在既有政府的引导,企业又有较为清醒的认识的前提下,为什么失控还会在转型中出现。有政府职能调整的不及时,有企业的急功近利或因循守旧,有舆论宣传一味追求眼球效应带来的模糊性与非针对性,还有民营经济的产业特征、决策与管理模式不确定性,这些都会导致民营经济在转型升级中的失控风险。对这些失控风险的矫正,政府有针对性的辅助,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对此,政府角色调整的方向是作为民营经济转型的服务者与升级的催化者,为民营经济的转型升级开辟引导渠道、服务渠道与政策渠道。例如,政府应该从多层面改善人才软环境,大力帮助企业引进与留住人才。厉以宁曾经在泉州“怎样铸造百年民营企业”专题报告会上,指出泉州民营经济发展面临的新作为,其中之一是“不仅要吸引人才,还要努力成为全国熟练技工的培养和输出基地”[10]。2012年,为进一步促进泉州民营经济转型升级,福建省人民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促进泉州市民营经济发展十条措施的通知》,泉州市政府也制定了《泉州市民营企业转型升级专项扶持行动计划》,就较好的体现了政府对民营经济转型升级的服务与催化作用。总之,政府应针对经济环境的变化,调整自己的职能角色,采取合理的引导举措,使民营经济化被动为主动,从而把转型局面导向可控范围,进行有序升级。

[1]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人民日报[N].2012-11-18(1).

[2]习近平.研究借鉴晋江经验加快县域经济发展[N].人民日报,2002-08-20(3).

[3]张素萍.泉州逾三万电商争抢“蛋糕”[N].东南早报,2012-11-11(3).

[4]孙灿芬.泉州列入全国电商四大基地[N].泉州晚报,2012-06-15(4).

[5]黄君发.石狮贴牌难题[J].现代商业银行,2009(6).

[6]孙玉静.服装贴牌企业发展难题[N].石狮日报,2009-06-17(3).

[7]朱娟娟.家乡优势不可比[N].泉州晚报,2012-05-03(3).

[8]何金.石狮本土品牌总部回迁[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2-04-20(3).

[9]魏玉平.中国经济体制模式中的政府作用探讨[J].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

[10]吴沿.厉以宁论民营经济发展[N].人民日报,2006-03-02(4).

猜你喜欢

传统产业失控泉州
泉州
一场吵架是如何失控的
论泉州北管的“杂揉性”
镇馆之宝
——泉州宋船
定身法失控
和你一起成长——写在福师大泉州附中50周年校庆之际
未来5G:颠覆行业 改变生活
失控
丘区传统产业仍大有可为
专家开方:传统产业创新互动做强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