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国学者裨治文对《说文系传》的译介

2013-10-24张大英

山东外语教学 2013年4期
关键词:徐氏许慎译介

张大英

(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博士后流动站,山东济南 250100/青岛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山东青岛 266520)

1.0 引言

东汉经学家、文字学家许慎(大约公元58-147年)花费半生心血于公元100年著成《说文解字》(以下简称《说文》),这是中国第一部字书,在中国典籍中占有重要地位。《说文》很早就引起西方学者关注,对《说文》及其相关著作进行的译介工作也一直在延续。而南唐徐锴《说文系传》是第一部系统地为许慎《说文》作注并进行全面研究的著作。本文讨论的是美国学者裨治文对《说文系传》的译介。

裨治文(Elijah Coleman Bridgman,1801-1861)是美国到中国的第一个新教传教士,熟悉中文,精通中国历史文化,是美国研究中国的先驱者。他将中国的一些古代典籍翻译成英文后,刊登在《中国丛报》(Chinese Repository)上。《中国丛报》于1832年5月创刊,1851年8月停刊,前后20年,共出20卷(每月1期,每年1卷),是当时西方学者研究汉学的重要资料来源。裨治文既是该刊主编,又是主要撰稿人,他先后在该刊上发表文章350余篇,其中有一些是关于《说文》的,而最令人关注的是其对《说文系传》进行专门译介的一篇。

2.0 国内对裨治文《说文系传》译介的关注

国内对裨治文在《中国丛报》上对《说文》译介的关注不是太多,吴义雄(2008b:139)“《中国丛报》与中国语言文字研究”提到“裨治文对《尔雅》、《说文解字》以及《四库全书总目》中有关文字学的部分,都作了程度不等的探索和介绍”。另外李峰等人(1988:122)的“《中国丛报》中文提要(之七)”一文提到裨治文对《说文解字徐氏系传四十卷》的译介。吴义雄(2008a:90)“《中国丛报》与中国历史研究”一文将《中国丛报》对历史文化典籍的译介列了一个表格,其中《说文解字徐氏系传》译介者为裨治文,内容为“对全书内容的概述;翻译徐氏原序及清人序若干篇”。张西平(2008:144)主编出版的《<中国丛报>篇名目录及分类索引》书中对裨治文在《中国丛报》上译介《说文解字徐氏系传》的文章介绍为“1425 The Shwoh Wan,or Etymologicon《说文解字徐氏系传四十卷》,介绍此书,书评”。这里“1425”是总目录所编的序号,然后分别是英文篇名、中文译名、内容、分类,是对此文极其概括的介绍。可见以上都只是提到裨治文对《说文解字徐氏系传四十卷》的译介,但并没有展开具体的研究。下面我们详细讨论裨治文在《中国丛报》上对《说文解字徐氏系传四十卷》的译介。

3.0 译介之主要内容

裨治文发表在1850年4月第19卷4期篇一的文章是对《说文解字徐氏系传四十卷》的译介。此书题目裨治文英译为“The Etymologican[of Hü Shin]with a Supplementary Commentary by Sū,in forty sections”。署名菲洛(Philo),这里的菲洛就是裨治文。《中国丛报》文章的作者,他们在发表文章时基本上未署真名,但我们可以查第21卷所附文章篇目索引,那里将作者的真名标出来了。

根据其题目下面致编者的内容,我们得知裨治文所介绍的是1839年祁刻本《说文系传》,目的就是让读者对这本书有个总体了解。全文一共分成六个部分:1)菲洛的总体概述;2)人物注释;3)标注时间为1839年江夏陈銮推荐性的《叙》;4)南书房翰林提督江苏学政(现为内阁大学士)祁寯藻的《重刊影宋本说文系传叙》;5)徐锴的《系述》(没有日期);6)许慎的原《叙》,介绍十分详细。其中第一、第二部分是概述,对《说文系传》进行总体介绍,某些地方显示出裨治文的观点和看法,后面的其它部分是对某些部分汉语原文的英译。

4.0 译介之主要特点

4.1 追求精确,列表统计

裨治文对《说文系传》主体部分即对具体汉字解析的28卷每卷中的部、文、重做了统计,并列了一个表格如下:

裨治文得出的结论是共13296文,其中1762重文,总数为14054字,541部。这和《说文·后叙》中所说的“此十四篇,五百四十部,九千三百五十三文,重一千一百六十三……”略有不同。这里裨治文统计出来的数字与许慎所说有差异,也不足为奇。关于《说文》文、重文、总字数的数量与许慎所言有差异的问题,清代学者段玉裁早就在《说文解字注》中做了说明,是由于《说文》在历代流传过程中,不同版本增损造成的。(许慎,1992)比如关于《说文》部首数量,段玉裁注:“林□《字源偏旁小说》增一部,《序》云:‘此五百四十一字。’郭忠恕《与梦英书》云:‘见寄偏旁五百三十九字。’张美和撰《吴均增补复古编序》:‘《说文》以五百四十二字为部。’容相传部数稍有异同,要异者甚微,可存而不论也。”(许慎,1992:781)虽然段玉裁认为“可存而不论”,但是西方学者比较具有质疑的精神,列数字做统计也是西方学者比较喜欢和擅长运用的研究方法,裨治文的译介反映了这一点。

4.2 择要介绍,突出重点

《说文系传》的内容很多,一一进行介绍,在一篇文章的篇幅内很难进行,为了让西方读者有一个比较直观的了解,裨治文有选择性地把陈銮的《叙》、祁寯藻的《重刊影宋本说文系传叙》、徐锴的《系述》一卷、许慎的原《叙》翻译成了英语,这些内容基本可以让不了解《说文系传》的读者知道该书的来龙去脉。

为了帮助西方读者理解,裨治文还对与《说文系传》相关的人物进行了介绍,人物有很多,裨治文选取了16个,表明他有一定的取舍性,比如写跋的李兆洛就没有提及。

4.3 切分原文,以便理解

裨治文为了西方读者便于理解,对《说文系传》整部书分八部分(volumes)作了总体介绍:第一部分是介绍两篇《叙》,即陈銮的《叙》和当时的江苏学政、后来的内阁大学士、户部尚书祁寯藻推荐性的《重刊影宋本说文系传叙》;第二至第六部分是主体部分,包括1-29卷;第七部分包括30-40卷以及两三个短的序文,第30卷比较短,只有许冲的《上说文表》,31-40卷是小徐(徐锴)的作品,他称自己为“臣锴”;第八部分是承培元等以附录的形式对前面40卷述评的《说文解字系传校勘记》。

请注意这里裨治文把40卷的“卷”翻译成“sections”,他所分的八个“volumes”,每一个“volume”可以包括几个“sections”,所以我们这里把“volumes”翻译为“部分”。不过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这里的“eight volumes”是着眼全书把所有的内容分成八部分,和国内研究《说文系传》通常所说的“八篇”分法不同。通常我们认为《说文系传》分八篇只是就四十卷的内容而言:卷一至三十为《通释》,随文解释许氏原书的训解;卷三十一至三十二为《部叙》,推寻许书540部排列次序的意义;卷三十三至三十五为《通论》,主要阐发文字结构的意义;卷三十六为《祛妄》,驳斥前人说字的谬见;卷三十七为《类聚》,取同类名物的字说明其取象;卷三十八为《错综》,从人事推阐古人造字的意旨;卷三十九为《疑义》,论《说文》所阙的字和字体跟小篆不合的字;卷四十为《系述》,说明各篇著述旨趣。

另外,在翻译许慎的原《叙》时,为了翻译和理解的方便,他将《叙》分成23段进行翻译,而许慎原文并没有分段。

4.4 为读者着想,通俗易懂

裨治文认为《说文》为我们提供了一些关于中国语言和文献完整历史的现存最好材料。裨治文的读者是西方人,不了解这些历史,因此为了读者更好地理解他后面所要翻译的内容,裨治文有选择地介绍了16位人物,他们是庖犧或者伏羲、神农氏、黄帝、仓颉、宣王、史籀、始皇帝、李斯、赵高、胡母敬、许慎、许冲、徐铉、徐锴、祁寯藻、陈銮。我们可以列表如下:

*表中裨治文的英文介绍文字为笔者翻译。

裨治文对这些人物的介绍,是站在西方读者立场来考虑的,文字通俗简单易懂,比如:

(1)裨治文把秦始皇比作Augustus the First,罗马的第一个皇帝。这是为了让西方读者能更好地理解秦始皇这个人物。

(2)介绍人物全部采用西元纪年法,而没有采用中国的纪年法,这样符合西方人的理解习惯。比如介绍许慎时,说许慎肯定出生早于基督降临,这容易让西方读者印象深刻。

5.0 译介之影响

对于裨治文《说文系传》译介一文在当时的影响这个问题,因限于史料搜集的困难,我们这里无法深入探讨。不过该文刊登在《中国丛报》上,该刊物的读者主要以在华西方商人、传教士为主,但也包括其他在西方但对中国感兴趣的人以及能通英文的中国口岸商人,对当时西方人认识中国及中国形象的塑造势必产生很大的影响。裨治文此文至少让一部分西方人了解到《说文系传》这一《说文》研究著作的存在及其主要内容,对《说文》在西方的传播有积极意义,在欧美《说文》学史上应当占有一席之地。

6.0 总结

综上所述,裨治文在《中国丛报》上较早对《说文系传》做了专文译介,虽然所做并不是什么高深的研究,只是比较简单的介绍和选译,但是在西方普通读者对《说文》还不是很熟悉了解的情况下,这种对《说文系传》开创性的译介之功,的确值得关注和研究。尤其是裨治文在该文中对许慎原《叙》的英译,在欧美《说文》译介历史上也是比较早的,裨治文的翻译是1850年,要比西方学者经常参考的沈康(K.L.Thern)1966年的英译早100多年,是笔者所搜集到的资料中完整英译《说文·叙》的第一人。

[1]Bridgman,E.C.Shwoh Wan Kiái-Tsz’,Sü Shi Hi-chuen,Sz’-shih Kiuen;说文解字 徐氏系传四十卷 or The Etymologican[of Hü Shin]with a Supplementary Commentary by Sū,in forty sections[J].The Chinese Repository,1850,19:169-185.

[2]Thern,K.L.Postface of the Shuo-wen Chieh-tzu:The First Comprehensive Chinese Dictionary(Wisconsin China Series 1)[M].Madison:Dept.of East Asian Languages and Literature,University of Wisconsin,1966.

[3]李蜂,阎静萍,黄比新,蔡理才.《中国丛报》中文提要(之七)[J].岭南文史,1988,(1):106-126.

[4]吴义雄.《中国丛报》与中国历史研究[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a,(1):79-91+205.

[5]吴义雄.《中国丛报》与中国语言文字研究[J].社会科学研究,2008b,(4):137 -144.

[6]许慎.说文解字注(十五卷下)[M].段玉裁注.上海:上海书店,1992.

[7]张西平.《中国丛报》篇名目录及分类索引[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猜你喜欢

徐氏许慎译介
《三字经》裨治文的两次译介行为考察
难逃的凶手
难逃的凶手
许慎文化园简介
余华作品译介目录
许慎德
对外汉语教学角度的许慎文化研究
会跳的骷髅
会跳的骷髅
游许慎文化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