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企业国际化运营中的知识产权风险分析

2013-10-22彭绍华刘介明

关键词:收益率国际化知识产权

彭绍华,刘介明

(武汉理工大学文法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0)

随着我国加入WTO,国内企业面临的国际竞争日益激烈,国际化成为不可回避的发展道路,然而我国企业在国际化运营过程中,面临大量的风险,其中知识产权风险就是非常重要而频发的风险之一。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使得国内众多中小出口企业纷纷倒闭或者濒临破产,全球经济形势严峻,在知识产权纠纷频发的国际国内背景下,我国众多企业逐步认识到知识产权的重要性[1]。为此,笔者在对企业国际化运营的风险因素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引入金融学中的证券投资风险分析方法,构建企业国际化运营的知识产权风险数理模型,并进行量化分析。以期为我国企业在国际化运营中进行知识产权风险的预防与控制提供参考。

1 知识产权风险因素分析

我国企业在国际化运营中会面临一系列的风险,就知识产权风险而言,主要包括政治、法律、经济、市场、技术、文化和运营管理等7个方面。

1.1 政治风险因素

知识产权作为企业的一项战略性资源,在企业的国际化运营中面临的政治风险主要来自以下因素:各国知识产权战略的制定与实施、各国知识产权政策的不稳定性和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发展。

1.2 法律风险因素

法律风险有两种,包括由法律制度带来的法律风险和由法律事实(含法律事件和法律行为)引起的法律风险[2]。由于知识产权具有合法独占性和可复制性的特点,且能够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使企业知识产权在管理和运用中存在被他人模仿、假冒、泄露,以及被抢注等诸多法律风险[3],对知识产权法律风险的管理日益成为世界各国企业争夺国内外市场的重要战略手段。而我国企业在知识产权法律风险管理方面意识淡薄,制度落后,投入不足,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付出了惨痛的代价[4]。知识产权法律风险对企业国际化运营影响重大,引发知识产权法律风险的主要因素有以下两种。

(1)知识产权法的国际趋同化带来的法律风险。以TRIPS为标志,知识产权的国际合作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加速了各国知识产权法的全球趋同化进程,这种趋同化提高了各国的知识产权保护水平和一致性,并最终形成知识产权国际公约。知识产权国际公约是调整国际知识产权法律关系的法律规范的综合,以政府间国际组织为协调机构,通过对各国国内知识产权法律进行协调而形成相对统一的国际法律制度[5]。在国际公约的修改和制定中,发达国家总是希望将自己的法律制度反映在其中,并且因其经济强权的压力,往往得以成功。随着知识产权国际公约在保护范围上的不断扩大和保护水平上的不断提高,各成员的立法空间不断受到挤压[6]。20世纪50年代以后,许多国家新颁布的国际私法开始规定知识产权的法律适用规则,知识产权的法律适用问题也成为现代国际私法的研究重点之一[7]。

(2)知识产权限制内容的不同带来的法律风险。法律在给予知识产权人以垄断性利益的同时,也对知识产权设定了各种各样的合理约束,以实现权利人利益与社会公众利益的均衡。知识产权的限制属于法定限制,包括非自愿许可、合理使用、在先使用以及权利用尽和平行进口等,具有强制执行力[6]222。一般而言,知识产权限制的具体内容取决于一国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方面的状况。对知识产权的限制要考虑不同知识产品的市场特性,如需求增长与变化、潜在外溢、研究开发成本与复制成本、对市场结构的潜在影响以及经济中的竞争等[8],然后根据这些影响因素对不同的发明、智力作品等知识产品设立不同的权利限制内容。TRIPS协定在扩大知识产权保护范围、提高保护标准的同时,对国际贸易中的知识产权限制也做了规定,该协定第13条、第17条、第26条和第30条中,分别规定了对于版权、商标权、外观设计和专利权的例外与限制,上述条款均要求WTO成员对知识产权的限制局限于某些特殊情形或仅作有限的规定,同时应满足其他条件,如“不与作品的正常利用相冲突”,“不应不合理地损害权利人的正当利益”等。根据不同种类的知识产权,表述略有差异,但基本结构一致。知识产权的限制对企业而言,有时可以带来便利,但更多情况下,会使企业的一些研发成果功亏一篑,不能产生预期的效用。世界各国关于知识产权限制的具体规定也不尽相同,常常使企业在国际化运营中蒙受巨大的意外损失。

1.3 经济风险因素

1.3.1 经济条件变化带来的经济风险

企业国际化运营中所面临的经济条件主要包括自然资源、人力资源、经济基础和投融资环境。这些条件的变化会给企业的跨国经营带来经济风险[9]。其中,与知识产权开发和运营有关的自然资源、知识产权保护和管理人力资源、与知识产权运行有关的东道国经济基础以及知识产权方面的投融资环境因素的变化会给企业的国际化运营带来知识产权经济风险。

1.3.2 经济政策变化带来的经济风险

不同国家因其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往往会推行不同的经济政策,而一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地位不是一成不变的,因此该国的经济政策也会随之作出调整,某些经济政策的变化又会对以其为东道国的企业国际化运营带来不同程度的经济风险。一国的经济政策中,与知识产权有关的政策变化,同样会给企业的国际化运营带来经济风险。

1.4 市场风险因素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风险对于任何经济参与体来说都是不可避免的,尤其是企业在国际化运营中,面对日益复杂的市场环境,更要注意加强对市场风险,包括知识产权市场风险的分析与管理。在国际化运营中,由于多方面因素的作用,各国对同一产品的要求和标准不尽相同,各个市场的消费需求也存在差异。随着金融创新领域的不断拓展,知识产权资产的证券化迅速发展,在证券化资产的交易过程中,投机行为并不罕见,这加速了知识产权市场价格的变动。

1.5 技术风险因素

技术的成熟性与可靠性,对技术的成功转化与实施至关重要。作为企业知识产权的一些核心技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很可能会面临技术风险,即技术成果无法或不能顺利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这给企业造成的损失是无法估量的。

1.6 文化风险因素

文化风险,是指企业在国际化经营过程中,由于文化环境因素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使企业的实际收益与预期收益目标相背离,甚至导致企业经营活动失败的可能性[10]。企业跨国经营活动能否成功,除了考虑产品、市场、技术等因素之外,对文化差异的分析同样重要。企业国际化运营中知识产权的文化风险主要表现在知识产权运营管理的内部融合和外部协作两方面。

1.7 运营管理风险因素

不同政治经济文化背景下,企业的经营管理方式不同,企业知识产权运营管理方式也不相同。面对日益复杂的国际环境,企业在进行跨国经营时,往往因为自身内部经营管理不当而遭受损失。

2 知识产权风险的数理模型

2.1 模型的导入

一般而言,风险就是投资者遭受损失的可能性,但是,在金融术语中,风险的精确含义是对预期收益的背离。金融术语中的风险内涵同样适用于企业国际化运营中的知识产权风险,即企业在国际化运营中对知识产权预期收益的背离。

风险与收益并存是投资学的基本原理,获得收益的同时必然要承受与之对应的风险。对风险的衡量,无论是对历史收益率风险的事后衡量,还是对预期收益率风险的事前衡量,投资分析中普遍采用的方法是计算收益率的标准差或方差。企业国际化运营中对知识产权风险的衡量,同样可通过计算知识产权收益率的标准差或方差实现。

2.2 模型的基本假设

该模型包括4项基本假定:①市场强势有效;②企业国际化运营只考虑知识产权风险;③企业国际化运营中的知识产权风险包括政治、法律、经济、市场、技术、文化和运营管理7大风险因素;④经济状况共有4种,即很差,一般,好和很好。

2.3 模型的构建

2.3.1 企业国际化运营中知识产权整体风险衡量

(1)整体风险的衡量方式。企业国际化运营中知识产权风险的衡量,可通过计算国际化运营中企业收益率的标准差或方差来实现,并考虑预期收益率情况。根据统计学上的定义,企业国际化运营中收益率的方差,即知识产权收益率的方差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Pi为不同经济状况下,知识产权收益率事件发生的概率;Ri为不同经济状况下,知识产权的收益率;E(~R)为知识产权预期收益率。

(2)整体风险衡量的具体操作。大多数情况下,知识产权的收益率会随经济形势的变化而变化,对于日益复杂的国际环境,这一点表现得更加明显。现对各经济状况下的知识产权收益率情况及相应发生概率进行假定,如表1所示。

表1 知识产权整体风险计量

知识产权的预期收益率为:E(~R)=-0.20×0.14+0.10 × 0.30+0.20 × 0.40+0.50 × 0.16=0.162。进而,利用式(1)计算企业国际化运营中知识产权的预期收益率的方差为:σ2(R)=∑Pi×[Ri- E(~R)]2=0.14 × (- 0.20 - 0.162)2+0.30 × (0.10 -0.162)2+0.40 ×(0.20 -0.162)2+0.16 × (0.50 - 0.162)2=0.0203。

根据方差的含义可知,在该次假设中,企业国际化运营中的知识产权风险值为0.0203。

2.3.2 企业国际化运营中知识产权具体风险的衡量(1)具体风险的衡量公式。在该模型中,假设企业国际化运营中的知识产权风险只包括上述7大风险,这些风险按一定概率条件下的损失水平进行数理计算,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Rm为第m种具体风险的大小;Lm为第m种风险事件发生将造成的损失大小;Pm为第m种风险损失事件发生的概率(m=1,2,3,4,5,6,7;其中:1为政治风险,2为法律风险,3为经济风险,4为市场风险,5为技术风险,6为文化风险,7为运营管理风险)。

(2)具体风险的衡量测算。各种不同的知识产权风险对企业国际化运营的影响依行业和企业类型而不同,现假定一组关于知识产权7大风险对企业国际化运营可能造成的损失及损失发生概率的数据,然后根据式(2)计算该假设中7大具体知识产权风险的大小,如表2所示。

表2 知识产权具体风险计量

从表2可以看出该假设中,各具体知识产权风险对企业国际化运营影响的大小。在实际操作中,企业国际化运营中各具体知识产权风险的大小可以参照该模型,再结合企业的特点进行分析。

3 结论

通过构建知识产权风险的数理模型并对其进行分析,可以得到企业国际化运营中知识产权的预期收益率,并运用方差计算公式得出企业国际化运营中的知识产权收益率的方差,将抽象的知识产权风险数据化、具体化,进而通过数理计算比较企业国际化运营中各种知识产权风险对企业国际化运营的影响程度,以指导企业制定知识产权战略,更加科学合理地管理知识产权风险,实现收益一定下的风险最小化或风险一定下的收益最大化。

[1]聂清雯.全球化趋势下我国知识产权风险研究[D].南昌:南昌大学图书馆,2010.

[2]刘健.国际技术合作法律风险防范[D].大连:大连海事大学图书馆,2009.

[3]蒋志宏.我国企业知识产权法律风险防范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0(12):221-223.

[4]王超.我国企业知识产权法律风险管理体系研究[D].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图书馆,2011.

[5]魏纪林.知识产权法学[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8:21-121.

[6]陶鑫良,袁真富.知识产权法总论[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5:56-122.

[7]赵相林.国际私法[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7:76-146.

[8]冯晓青.论知识产权的若干限制[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4(1):90-93.

[9]周永明.中国企业跨国经营的经济风险与对策[J].桂海论丛,1994(6):45-47.

[10]罗良忠.企业跨国经营的文化风险及防范对策[J].学术论坛,2007,19(5):88 -91.

猜你喜欢

收益率国际化知识产权
聚焦港口国际化
Mesenchymal stromal cells as potential immunomodulatory players in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induced by SARS-CoV-2 infection
人民币国际化十年纪
从园区化到国际化
重庆五大举措打造知识产权强市
2016年10月债券平均久期、凸性及到期收益率
2016年10月底中短期票据与央票收益率点差图
关于知识产权损害赔偿的几点思考
2016年9月底中短期票据与央票收益率点差图
2016年9月债券平均久期、凸性及到期收益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