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形势下政府信息公开的几点思考

2013-10-21戴颖

前线 2013年8期
关键词:听证会出租车舆论

戴颖

从今年7月1日起,北京市出租车全部执行新的价格,这也意味着,备受社会广泛关注的北京出租车租价调整工作终告结束。此次租价调整是本市近年来情况最复杂、社会关注度最高、舆论压力最大的一次价格改革,之所以能够较为顺利地出台和实施,其中信息公开发挥的舆论引导作用至关重要,这也折射出新阶段政府公共管理和公共决策的新思路和新变化。

信息公开考量政府公共管理能力

价格改革涉及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因此一直以来价格调整都是社会非常关注的敏感问题。而这次租价调整不仅仅是价格调整,还始终伴随着政府如何破解出租车行业管理和“打车难”等诸多体制性矛盾问题的困扰,特别是舆论监督的压力尤为突出。

实际上,由于媒体的大量报道和网络舆论的聚焦,此次租价调整已经从一项公共政策的制定,演化为社会关注的新闻事件,考量着政府的智慧和能力,也考验着政府改革的决心和勇气。今年2月份,市政府制定了加强出租车管理,提高服务水平的一揽子政策,并在短时间内陆续出台了出租车总量动态调控、电召服务管理、服务质量投诉处理等政策,体现了政府从顶层设计,系统解决出租车问题的决心和行动,得到社会舆论的普遍认可和期待。然而,在舆论关注的出租车行业问题还有待逐步解决的情况下,调整出租车价格,无疑是“一石击水”。5月7日,租价调整听证方案一经公布,便触发舆论再次迅速升温。4个小时内,有311家网站在要闻区转载人民网、央视网等中央媒体稿件,相关新闻点击量接近11万次,新闻跟帖3万多条,新浪等微博相关话题讨论量累计达到432万余条。

在租价调整的过程中,相关部门密切配合,采取多种方式,通过最大程度的信息公开,解疑释惑,实现了舆论的有效引导。实践证明,广泛深入的政府信息公开是应对危机,化解矛盾,达成共识的有效手段和方法,是公共管理的重要內容,而舆论引导能力越来越成为政府执政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级政府要适应新阶段新任务新要求,进一步密切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集中民智,反映民意,凝聚民心,而加强和改进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是基本前提和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

信息公开有根基有底气

与2006年本市租价调整政策相比,此次调价内容多、幅度大,但媒体和听证会参加人就调价政策本身提出的质疑问题却少于上次。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听证方案的设计基础。这次租价调整政策以缓解“打车难”为目标,符合公众诉求;提高司机收入,油补继续保留,更是体现了在公共治理中弱势群体利益优先的公平正义观。有学者认为,这次听证方案以解决问题为导向,它们的利益博弈色彩不强,听证方案中强调调价所得全部用于司机的收入,这个原则也是公众支持本轮听证会调价的一个重要原因。

此次租价调整政策具有比较扎实的群众基础。在租价调整方案的制定中,坚持政府、企业、消费者和出租车司机四方责任和利益共担共享的原则,从维护公共利益出发,采取多种形式听取群众意见,努力使政策更加科学合理。在听证方案制定前,相关部门委托了专门的市场调查机构随机对3074名出租车乘客进行访问调查,同时委托第三方研究机构进行系统的课题研究,实地走访出租车企业,访谈听取司机、专家和乘客的意见,并且用3个月的时间完成了对部分出租车公司的成本审核。价格调整方案初步完成后,多次召开座谈会广泛听取各方的意见,并通过专用意见征询电子邮箱、传真电话和网上留言板,收集到200多条意见和建议。

特别是高度重视主流媒体和网络舆情。媒体的大量报道及时充分地反映出社情民意和群众智慧,许多文章全面阐述了目前北京出租车行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系统提出了解决“打车难”问题的思路,尤其是对租价改革提出了很多非常中肯的具体意见和建议。对此,相关部门汇总了各类舆情分析报告60多期,认真研究、分析、吸纳,不断修改和完善听证方案,为听证工作全方位全过程公开奠定了坚实基础。

信息公开必须坚持依法公正

此次租价调整听证在备受争议中起步,最终以24名代表同意1名代表反对而结束,并受到媒体的充分肯定,一位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持人认为“这次听证会具有一定的标本价值”。结果出乎听证会组织者的预料,但又在情理之中。可以说,正是由于听证组织的程序正义和及时、全面的信息公开,成为影响舆论的重要因素。

2008年,国家发改委制定实施《政府制定价格听证办法》,对价格听证的过程和组织都进行了修改完善。此次听证工作始终坚持依法合规,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严格执行《办法》中的相关规定。

及早公开听证会信息的时间和内容。听证会提前一个月即向社会公告,并于15天前公开租价调整听证方案、听证参加人名单和其所在单位,同时将相关材料送达听证会参加人。

听证参加人的产生和比例更加科学合理。按照《办法》规定,听证会参加人不再由组织者从听证代表库抽取产生,而是全部委托市消协、市人大、市政协等单位推荐产生。在25名参加人中,有消费者参加人10名,符合国家规定价格听证会消费者参加人必须占总人数2/5的要求。另外,还有人大代表3人、政协委员3人、司机3人、社会组织1人、政府部门3人以及经营企业2人。有媒体认为“这样的比例还是比较合理的”。

保证参加人充分平等的话语权。听证参加人按姓氏拼音顺序发言,第一轮每人发言时间为5分钟,第二轮每人补充发言3分钟。此次听证会时间长达4个多小时,是历次听证时间最长的一次。所有听证参加人都有备而来,有理有据,畅所欲言,坦陈观点。在补充陈述阶段有16位听证参加人争先恐后补充发言,甚至将涨价后会出现的种种可能都进行了预测和建议,达到了非常全面深入的沟通交流。特别是听证人充满感情的总结发言,既有对参加人和全社会对价格改革给予关注支持的感谢,也有对如何看待价格改革的陈述,还有对各方意见梳理上报落实的承诺,充分体现了政府听取民意的诚意。

听证会更加开放和透明。共有47家中外媒体的77名记者参加了听证会,记者人数为历次之首,并且有4家境外媒体记者在现场全程旁听,这也是外国记者首次参加中国的价格听证。北京市发改委网站和人民网、中国新闻网、凤凰网、新浪等多家网站进行了全程文字或视频直播,让会场外的广大公众在第一时间了解到听证会过程。

中央电视台记者在直播中谈了三点现场感受,第一就是场面热烈,第二是关注度高,第三是意犹未尽。中国人民大学公共治理与和谐城市研究中心副主任杨宏山在中央电视台《新闻1+1》节目中认为:这次听证会第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它的信息公开较好,首先出租车调价的方案很早就已经公开,这就很大地调动了社会的积极性,媒体和网络也围绕着这个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这本身也是更大范围的社会听证。第二,在听证会之前把听证人员和参加人名单进行了公开,同时听证会的内容也在互联网上进行直播,实际上是政府和社会之间进行广泛的互动。

虽然社会舆论对价格听证会还有不满意之处,但它却是中国目前为数不多的保障公众参与公共决策过程的制度之一。如果说对于租价调整方案的评价,因为不同利益群体的出发点不同,所以评判结果相去甚远,那么听证会是否程序正当,体现公平公正,则有直观实在的标准。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听证会过程公开甚至比听证结果公开更重要。

有效引导舆论是信息公开的应有之义

面对复杂的执政环境和新变化新挑战,更需要态度坚定地做好社会舆论的引导工作。因此,政府不管是公开决策结果还是公开决策过程,决不能“公开”了之,必须遵循“及时准确、有序发布、把握好度、正确引导”的原则,建立公共信息的发布制度,充分利用新闻发布等多种形式,在讲清事实的基础上,引导社会正确认知,实现政府信息公开的精确“制导”,有利于各项工作顺利推进。

首先,要将行政工作与发布工作紧密结合,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在制定政策时,要立足公众视角来仔细分析研判问题,努力用百姓看得懂,听得明白、理解得了的语言来表述。在发布政策时,不仅包括政策文本,还要做好政策背景、意图和依据等内容的解读,使公众能够了解理解政策,进而支持政府的工作,避免因误读而引发其他问题。比如,此次提交听证会的成本监审报告,改变了以往的公文结构和文字描述形式,深入细致地介绍成本监审的法律依据、范围、方法和程序,使公众清楚地了解依法合规、严谨科学的成本监审过程,从而增加对成本监审结果数据的认同。

第二,增强信息发布的主动性和针对性,提高政府信息的辐射力和影响力。政府信息发布要有策划、有重点、有节奏,尤其是发布的内容必须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不能“自说自唱”、“自娱自乐”。

在租价调整过程中,面对公众普遍关心和质疑的问题,听证会强调“此次听证的出租车价格调整政策既是落实市政府加强出租汽车管理一揽子政策之一,也是促进一揽子政策实施的有效手段。听证方案將注重综合施策,处理好政府、企业、驾驶员、乘客关系”。政策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提高司机收入、调整高峰时段供给、发展新业态等措施来缓解“打车难”。改革不会一蹴而就,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从方案本身来说,无论是消费者、司机、企业都不太满意,但从长远看各方都会有所受益。针对以往舆论对听证代表(听证参加人)的微词,在公布代表名单时,重点介绍代表产生方式、结构、标准及其法律依据。在新政策正式出台时,详细介绍听证会后政府所做的工作,突出强调“市政府已经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落实代表意见和建议,并要求相关部门逐一落实”,同时重点解释新政策制定的依据、目的、修改的原因和配套措施。这些核心信息被大量媒体反复引用,有些成为评论文章的标题和内容,有效地引导了舆论。

第三,加强与媒体的深度沟通,营造正面主流舆论至关重要。在突发事件和舆论焦点问题上,政府要敢于面对,及时回应,有效引导,在积极争取主流媒体舆论支持的基础上,努力实现在互联网上对民间舆论场的正向引导。

这次租价调整过程中,无论是对网络不实传言还是关于租价调整方案的热点问题,政府都积极予以澄清和解答。3月27日,一条网上虚假微博被各大媒体纷纷报道,称“4月15日开始出租车起步价将要涨到15元”,并迅速成为舆论热点,网络相关新闻跟帖超过5000条,微博评论转发及微话题讨论超过20万人次。由于当时政府正在研究出租车的一揽子政策,关于租价是否调整、如何调整都还没有确定,无法明确否定传言,但市政府新闻办28日还是利用“北京发布”官方微博予以辟谣,仅仅38个字的官方微博便使舆论迅速降温。听证方案公布后,针对媒体提出“出租车改革为何就是涨价”、“为什么不降份儿钱”、“为什么涨价只让消费者买单”、“上调多少的依据是什么”、“为什么不取消燃油附加费”等诸多问题,有关部门在第一时间邀请记者采访,有针对性地予以详细解释。北京晚报、新京报等媒体用通栏标题整版报道官方回应,迅速被众多媒体转载,在网上网下广泛传播,使相关质疑和负面舆论大幅度减少。

从4月22日第一次听证公告至5月23日听证会前,国内各主要媒体刊发大量报道和评论文章,积极传播政府的声音。同时,全面报道乘客、司机、企业和听证参加人的观点、意见和建议,成为利益相关者充分表达、平等沟通交流、化解消极情绪,逐步达成共识的重要平台。据不完全统计,在此期间共有500多家各类媒体,刊播相关报道2100多篇,网站转载37.4万次,新浪相关微博9.7万条,转发评论42万次。从这次出租车租价改革的实践看,信息公开不仅是行政机关履行法定义务和责任,满足群众生产生活需要的重要保障,还应成为新形势下创新行政管理方式,推进政务公开,提高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的重要内容。要深入挖掘政府信息公开的内涵和功能,发挥其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以更大的勇气和力度积极探索,稳步推进。

(作者: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共信息处处长)

责任编辑:蔡庆悦

猜你喜欢

听证会出租车舆论
做自己的支配者
美国在舆论重压下﹃援助印度﹄
据说在孟买,出租车“长”这样
阿桑奇突然被捕引爆舆论
网络时代的出租车
凭什么
出租车司机不容易!
充分尊重民意,就是成功的听证会
醒世图
怪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