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代大学生对“家”的理解

2013-10-21李修贤

卷宗 2013年6期
关键词:观念民族理念

李修贤

摘 要:本文以西北民族大学为例,以民族为研究的视角,针对当代大学生这一特殊的群体,主要从民族经济、民族文化、价值观这三个层面来进行深入的探讨,以期发现民族这一因素中经济、文化和价值观三方面对当代大学生对“家”的理解产生了影响。同时这对于深入了解不同民族的文化,进一步探讨未来家庭的发展趋势及基本走向,对构建和谐家庭进一步构建和谐社会也具有极大的意义。

关键字:当代大学生;民族学;民族文化;家观念

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1 研究目的

本研究从历史发展的角度,选取民族这一视角进行切入,采用人类学的方法和范式来考察当代大学生对“家”的理解,以西北民族大学为例。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实地调查研究掌握最新的资料。以期深入了解当代大学生对“家”的理解的认识及当代大学生对“家”的理解的影响因素,从而阐明当代大学生对“家”观念的理解及产生此理解的原因所在,探讨大学生如何在步入社会后,在现代化、开放化的社会环境下,形成顺应并适合社会发展的家庭观念,以至构建和谐的家庭与社会环境。

1.2 研究意义

本研究深入當代大学生力争以细致入微的观察和耐心深入的访谈所获得的信息资料真实地反映当代以西北民族大学为例大学生对“家”的理解,具体通过对在校不同民族的大学生对“家”的理解的调查与分析,为研究者进一步探讨不同民族文化中“家”的理解及理解背后的民族文化深层性提供理论依据,也使当代不同民族的大学生能够深入的了解民族文化中关于“家”的建构,进一步体悟民族文化的全貌,进而能够树立顺应并适合社会发展的家庭观念。同时,也是为了当代不同民族的大学生能够继承和保留本民族文化价值观中关于对待老人的一些优良文化习俗的理念,并建立合理而有序的伦理道德秩序和家庭伦常关系。另外,对构建和谐家庭及进一步构建和谐社会也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

2 研究设计

2.1 研究对象

西北民族大学在校大学生。

2.2 抽样方案

调查采用目的抽样,本研究以西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为样本,利用目的抽样的原理和方法对学院不同民族的学生进行了部分抽取,最终确立了容量为35人的样本,这35名同学按族别划分基本上可以代表中国多数民族。其中包括汉族、回族、满族、蒙古族、土族、东乡族、维吾尔族、藏族、土家族、纳西族、壮族、侗族、黎族、苗族、瑶族等等。

2.3 研究方法

资料收集的方法

1、观察法 2、文献法 3、访谈法

(2)资料分析方法

定性分析:主要对现场观察、个案访谈、文献资料的相关结果进行分析。

3 案例与分析

3.1 个案一

XXX,女,瑶族。家有五口人,主要是她的爸爸、妈妈、奶奶以及哥哥,她的爸爸是个道公,哥哥已经毕业了。她们家原先是务农的,所以收入来源主要是卖农产品,而现在家人都外出打工。她上学时只有八岁,她爸认为孩子接受教育不能太早,她爸一向坚持无为而治的理念,因此,对她的学习不是很关注。她是三年级才开始住校的,上小学时,她很叛逆,因为要下地干活,所以不爱回家;上了初中以后,离家里比较远,她经常回家,感觉家里挺好的。她的爷爷就她爸爸一个儿子,所以家里的财产只有她的爸爸来继承,如果她将来结婚的话,那家里的财产是平分的。她们家的人都信仰道教,每次有什么宗教活动,她都是与家里人一起参加的。每年的三月三和春节她们都要举行祭祀仪式和看娱乐节目,每次仪式她都与家人一起参加。在她们那里,如果哥哥没有娶亲的话,妹妹出嫁是要走后门的。据说这是一种传统,是家里的福分,不能被破坏。她喜欢呆在家里,她的性格比较内向,她希望她的家庭幸福美满。

案例分析:

在上述访谈中,她讲到,她们家有五口人,是她的爸爸、妈妈、奶奶以及哥哥,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在她的观念中,她的家庭成员只有这五个人。

她上学时是八岁,不是很早,这是受其父亲无为观念的影响。这种无为观念已经渗透到了家庭教育中,成为了家庭理念的一部分,这种无为而治的家庭理念也在影响着她本人对家的认识。接受了学校教育后,她认为家是落脚的港湾。可见,在她们的民族文化中,民族传统里潜移默化的教育使她对家有一种不可分割感。

在她的家中,财产是平分的,子承父业,财产是家的物质基础。对于她来说,家中重要的是亲情,从而平分似乎是最佳的选择。每年的三月三和春节她们都要举行祭祀仪式和进行娱乐,每次仪式她都与家人一起参加,虽然不知道为什么,但是却一直坚守着这一理念,因为这是家里的事情。从中可看出,民族传统中的祭祀仪式对她“家”观念的形成有着重要的意义。

她与她的家始终分不开,正如哥哥没有娶亲的话,她嫁人是要走后门的。作为一种民族文化传统,这是家里的福分,是不能被破坏的。幸福美满的家庭始终是她们的追求。

她喜欢呆在家里,或许是因为她的性格,但这也是她对家依恋的一种表现。在本次访谈中她总共十次提到“家”,可见,她对家的依恋程度,其实是很深的。

总之,在瑶族中,他们的家就是一个整体,家与亲人是不可分割的,亲情是家的核心,瑶族大学生依然坚持这一理念。

3.2 个案二:

XXX,男,侗族。家有四口人,主要是他的爸爸、妈妈、他及他的老弟。他的爸爸是汉族,妈妈是侗族,且妈妈信仰佛教。他们家以务农为主,他七岁就开始上学前班。在家里父母教他为人处事的道理,到学校之后,父母仍关心他的学习成绩及在校表现。他与父母的关系很亲密,父母对他的影响很大。他自己不信教,但是在父母的要求下参加过一些宗教活动。虽然不信教,但是有宗教信仰的观念。他们家对于祖先是很敬重的,每逢清明节和鬼节都要进行扫墓和供奉一日三餐,其主要是为了保持宗族关系的继承。婚姻由以前父母的媒妁之言变为自由恋爱,但是在礼俗上依然保持传统。他希望和家人住在一起,希望永远与父母在一起,希望得到精神上的满足。

案例分析:

在上述访谈中,我们知道,他家有四口人,主要是他的爸爸、妈妈、他及他的老弟。由此,我们知道,在他关于家的观念中,他的家是一个四口之家的小家庭,是以父母为核心的核心家庭。

他的妈妈是侗族,而他的爸爸是汉族,虽然已将汉化,但是他的妈妈对于佛教的信仰使得他们家形成一个集体。父母对于孩子的教育很重视,同时对于其家庭教育也很重视,孩子与父母间亲密的关系是孩子学习的动力。可见,在侗族的观念中,家庭团圆是很重要的,父母是孩子的导师,父母对孩子起着精神上的帮助与支持。

4 结论

当代大学生是伴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成长起来的新一代,他们有着很强的表现欲和参与欲,并且具备一定的知识水平和认知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那么,在现代化、开放化的社会环境下,在民族院校生活的当代不同民族的大学生对于“家”到底持有一种什么样的观念?我们经过初步的调查之后,认为不同民族的大学生对家持有不同的观念,并且这一观念的形成是与他们的民族文化对他们自身的影响密不可分的。在访谈过程中,我们发现,瑶族大学生认为他们的家就是与亲人不可分割的,亲情是家的核心部分,虽然当今的社会、文化在不断的变迁,但是这一理念在他们对“家”的理解中是不能被磨灭的,是永恒的。

因此,通过此研究,我们可以洞悉到中国未来家庭的发展趋势。以父母为中心的核心家庭依然存在,而且随着社会的潮流,可能会不断地增多。但父母与子女共处一室的大家庭也不会消失,这或许在民族地区会比较常见。这些依然存在和不会轻易消失的文化现象,对未来中国的社会结构域稳定起着一定的作用。同样地,这对更好地保留和继承本民族文化价值观中优良的养老观念的理念也有着一定的影响,而且也便于我们建立合理而有序的伦理道德秩序和家庭伦常关系。另外,这一研究对构建和谐家庭及进一步构建和谐社会也会产生一定的作用和社会意义。

猜你喜欢

观念民族理念
维生素的新观念
我们的民族
别让老观念害你中暑
健康观念治疗
多元民族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即兴表演的观念阐释
用公共治理的理念推进医改
中医理念的现代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