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手法整复夹板外固定配合甩肩治疗粉碎性肱骨外科颈骨折疗效观察

2013-10-19辽宁省沈阳市骨科医院110044孙竹清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3年10期
关键词:夹板肱骨患肢

辽宁省沈阳市骨科医院(110044)孙竹清

肱骨外科颈骨折在临床上是常见的骨折之一,发病人群多为老年人,在肩部骨折患者中约占26%左右[1],患者骨折以后,移位较严重,且出血较多,容易引发组织粘连和肩关节的功能障碍等[2],临床上虽治疗方法较多,但效果不一,所以选择适合治疗方法,对患者康复有重要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4月~2012年4月粉碎性肱骨外颈骨折患者82例,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40例与对照组42例。观察组患者中男21例,女19例;年龄23~81岁,平均59.8±3.1岁。损伤部位为左侧26例,右侧14例。对照组患者中男17例,女25例;年龄36~85岁,平均54.7±3.9岁。损伤部位为左侧23例,右侧19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损伤部位等方面均无明显的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手术切开复位并内固定法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手法整复夹板外固定配合甩肩法治疗,即对患肢采用4块夹板固定骨折端,同时加用手提牵引锤进行甩肩治疗。患者取坐位,患肢自然下垂,手提4kg的重物,根据骨折的类型与成角的方向放置压垫,采用夹板固定。患者即可手提牵引锤进行甩肩运动。1~2天进行前后摆动训练;3~4天进行左右摆动训练;5天进行水平面划圈摆动训练,尽量加大训练幅度。5天后行X线检查,若患肢未复位则加大牵引锤重量;若患肢复位则按原重量治疗3周后,改至1/2到骨折愈合。功能锻炼的方法为患肢固定后即可行握拳、屈伸肘与腕关节的训练,三周后增加肩关节向各方向活动的训练,每天十余次,6周左右固定物可拆除。

1.3 评价指标 治愈:肩关节功能恢复正常,对位线良好,骨折愈合;好转:肩关节功能恢复尚可,对位线欠佳,骨折愈合;无效:骨折部位未愈合或呈现畸形,患肢有疼痛感,肩关节有功能障碍表现。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数据与资料分析,进行t检验,以P<0.05标示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进行对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见附表。

附表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表(例)

3 讨论

临床上对肱骨外科颈骨折的治疗目的在于恢复骨折断端对位与对线,使患侧的肩关节功能恢复正常。因此,采取对患肢损伤性小的复位方法和早期的功能训练均可直接影响治疗效果。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对患肢进行内固定加外固定法,使患肢的活动减少,容易造成局部软组织粘连,术后肩关节功能恢复欠佳;而甩肩治疗能够使肩关节周围的肌肉收缩,增加肩关节囊韧带的紧张性,从而达到保持力线与弹性固定目的,使骨折部位不易再次产生移位现象,且纠正了成角、移位、畸形等情况。不论骨折的部位是否移位,在早期给予甩肩皮牵配合功能训练,能最大限度恢复肩关节的活动功能,减小手术对肱骨近端骨膜、血管网、肌肉的损伤。甩肩治疗操作较简单,创伤较小,但是应该循序渐进。实验结果说明,运用肢体牵引甩肩加夹板固定法,使骨折部位在运动中复位与固定,能减少肩关节活动受限、僵硬、粘连等并发症,使肩关节的活动功能得到了较好恢复。

综上所述,手法整复夹板外固定配合甩肩治疗粉碎性肱骨外科颈骨折,效果明显,骨折愈合快,肩关节功能恢复好,且能够减少并发症发生的机率,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夹板肱骨患肢
股骨髁间骨折术后患肢采用特殊体位制动加速康复的效果观察
石膏与小夹板在四肢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探讨
人工肱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肱骨近端复杂性骨折的效果
一种水垫式患肢抬高枕的设计及应用
老年复杂肱骨近端骨折的治疗选择:保守治疗,切开复位还是肱骨头置换?系统评价及Meta分析
钛夹板应用于美学区引导骨组织再生1例
边条翼夹板结构强度设计
团队互助模式对乳腺癌患者术后患肢功能锻炼依从性的影响
中西医结合治疗胫腓骨双骨折术后并发患肢水肿的效果分析
肱骨近端骨折的治疗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