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农村中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3-10-12张敬美

中学时代 2013年8期
关键词:中学心理健康心理

张敬美

【摘要】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学生处在特殊的心理发展阶段,容易产生这样那样的心理问题。农村中学较之城市有一定差距,农村中学的心理健康教育还存在一些问题,本文通过对农村中学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和实施对策的介绍,为提高我国农村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水平提供帮助和借鉴。

【关键词】农村中学 心理健康教育

中学生正处于个体从儿童期向青年期过渡的时期,生理上迅速成長,但心理发展却相对滞后,由于身心发展不平衡,他们存在着独立和依赖、冲动和控制、成熟和幼稚等错综复杂的矛盾,导致各种心理健康问题的产生,表现在人际关系紧张、自我评价不客观、性生理成熟与心理相对不成熟的冲突等方面,严重影响了中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人们越来越深刻地意识到中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但由于城市、农村在经济、教育水平上的差距,城市心理健康教育已初具规模,而很多农村地区中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农村中学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1.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误区。许多农村的教师在应试教育的思想束缚下,只注重学业成绩,忽视了学生心理成长中的各种问题。有许多农村教师还存在这样一些错误认识:认为心理健康问题只有城市的学生才会有,认为心理问题是一种富贵病,农村生活节奏慢,生活单调,农村学生不存在这些问题;对心理健康及心理健康教育缺乏了解,以致对心理健康的界定及表现认识不清;把心理问题与精神问题等同等。

2.忽视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心理健康教育在实际开展过程中的不尽如人意,甚至有些教育过程还是以学生的智育为主,心理健康教育的资源和水平低下,如有的学校没有安排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课和心理咨询室,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没有进行过相关的培训,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匮乏,将心理健康教育看成是可有可无的,对其重视不够。

3.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和途径单一。由于农村教育的特殊性,许多农村中学的心理健康教育还处在初级阶段,比如许多农村的中学已开设了相关的课程,但由于教育体制、师资、教学方式等方面存在问题,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及途径单一,存在注重普遍性忽视个别性或者注重个别性忽视普遍性的问题。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有的注重以教师讲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强调教师的主体性,忽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而有些仅停留在辅导个体学生心理问题的单纯心理咨询上,忽视了课堂教育、团体辅导等的作用,偏离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缩小了心理健康教育的范围。

4.师资力量的匮乏。由于城市乡村的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师资力量的匮乏已成为制约农村中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重大问题。我国许多农村中学的心理健康教育专业人员明显不足,一方面,当前在农村中学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只有很少一部分是心理学专业的毕业生,但由于他们缺少实践经验,将心理健康知识的理论与实践结合不足,在从事心理健康工作的时候缺少教育的时效性。另一方面,由于心理学专业人员的缺乏,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人员多为班级的班主任和思想品德教师,他们虽然有丰富的学生工作经验,但在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发面相对缺乏,理论和实际也不能很好地结合,这些都造成了我国农村中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滞后。

二、农村中学心理健康教育实施对策

1.更新和转化观念,提高师资水平。要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高认识,重视农村中学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在实际工作中,一方面招聘心理学专业毕业可以胜任中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毕业生,另一方面,要加强整个教师队伍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培训。例如对全体教职员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培训讲座,使教师能够系统地接触和掌握心理学知识、心理训练的方法,从根本上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水平。

2.推进心理健康教育方式的多样化。一是注重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普及心理健康教育常识, 帮助学生掌握一般的保健知识, 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在教学过程中,适时开设专题讲座;另外,针对个别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进行个体心理辅导。二是注重与学科课程的渗透。对学生的教育是一个有机的整体,除了相关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开设,还需要在各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达到润物细无声之效。同时注意发挥教师在教育教学中为人师表的人格魅力, 建立民主、平等、相互尊重的新型师生关系。三是注重利用农村有利的自然资源, 开展独具一格的心理健康教育。如,在农村艰苦的生活条件下,注重培养学生意志和挫折教育, 同时还可培养集体观念、竞争意识、环境意识和稳定的情绪。

3.改革评价方式。教育要培养学生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教育活动不能仅以教师的学科教学成果作为评价指标,也要以学生获得的启示、社会实践能力、情感体验等各方面衡量教师的工作。改变评价方式,能够促进教师选择更科学的教育方式,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4.调动学校、家庭、社会等一切积极因素。学生的教育活动需要学校、家庭、社会三方共同承担相应的责任,为农村中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动力源泉。学校可定期举办心理讲座、教师家访等途径, 加强学校、学生、家长之间的联系,让家长了解和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营造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良好环境。

猜你喜欢

中学心理健康心理
心理小测试
心理感受
融入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探索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基于人际交往的心理健康课程
Big Hero 6: Always be with You
宁波市四眼碶中学
心理小测试
诸暨市学勉中学
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