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将生活融入地理课堂

2013-10-12肖春生

中学时代 2013年8期
关键词:生活化生活课堂教学

肖春生

【摘要】教师应建立“生活地理”的教学观念,丰富课堂教学。及时将社会生活中的热点问题融入地理课堂,激发学生兴趣。创设联系实际生活的问题情境,活跃学生的思维。教学语言的生活化,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情感。联系实际,将地理问题生活化。

【关键词】地理课堂 联系生活 激发兴趣

地理新教材的理念之一:要提供给学生与其生活和周围世界密切相關的地理知识,要学习对学生现在生活和学习有用的地理。因此,地理教师如何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联系实际生活,引导学生从经历和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成为地理课堂的重点之一,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教师应建立“生活地理”的教学观念,丰富课堂教学

地理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地理知识就在我们身边,从衣食住行、旅游观光、气象气候、地震火山等人类活动和自然现象都孕含着地理知识。可以说,地理知识蕴含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新教材特别重视地理和生活的关系,让地理知识服务于生活。因此,要求教师应建立“生活地理”的教学观念,在备课授课中,要求教师不拘泥于教材,以教材为框架,以课标为指导,大胆应用现实生活中的材料,教师要做生活的“有心人”,随时注意收集生活事实中蕴含的地理信息,及时将它融入课堂,以此来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二、及时将社会生活中的热点问题融入地理课堂,激发学生兴趣

教材总是落后于现实生活,与现实生活有一定差距。因此,老师要有敏捷的思维、锐利的眼光,善于捕捉与地理学科相关的社会热点和焦点问题,有效地组织教学,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针对性强的地理教学活动,拉近教材与现实的距离,将德育、时政融于教学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

如在分析日本多地震的成因时,恰逢我国新疆南部的巴楚——伽什发生6.8级地震,笔者便抓住这一契机,向学生介绍:我国和日本一样,也是个多地震的国家,分析成因,引导学生树立防震、抗震的意识。及时将社会热点事件引入课堂,可激发学生关注国家大事和国际时事的兴趣,为地理教学增添新的活力。

三、创设联系实际生活的问题情境,活跃学生的思维

良好的情境能使人产生愉快的情绪,提高大脑的活动效率,激发较为持久而稳定的兴趣。学以致用,是教育的最终目的,我们不妨从生活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创设情境。例如,在讲到:“我们需要洁净的空气时”,可以让学生联系当地的实际,以农村为例,先播放一段农村风光影片,让学生从视觉和听觉上感受乡村优美的环境。然后,设置问题:乡村的空气为何能够总是保持“优”?让学生们以自己的所见所感结合影片谈自己的看法。由于设置问题适宜、得当,可极大地拓展学生的思维,学生甚至会说出出乎意料的答案。像这样联系实际的创设问题情境,不仅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更能够使学生在阐述一个个观点的同时,明确保护环境应从哪几方面去做,比起教师将那些空洞的大道理教给学生要有效得多。

四、教学语言的生活化,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情感

教学语言是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交流工具,它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成败,善于运用语言艺术,将教学语言生活化,便能拉近教师与学生的距离,在情感上引起学生的共鸣。如在讲到黄河时,笔者这样表述:“黄河是世界含沙量最大的河流,对于我们每一个中国人而言,是一个光荣的世界之最,还是一个心痛的世界之最?”这样的表达,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长大后,想治理黄河,为国争光。

五、联系实际,将地理问题生活化

教师在地理教学中,如果能从学生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联系生活,将地理问题生活化就会使学生倍感亲切,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如讲到印度的夏季风活动对农业的影响,可将夏季风的活动情况与同学们的日常表现行为联系起来。把学生的日常表现分为三大类:A类,是刻苦耐劳型(又称“早来晚走型”)。每天早早地来,放学了做完功课才走,终日刻苦学习。B类,是迟到早退型(又称“晚来早走”型)。每天既迟到又早退,花在学习上时间甚少。C类,是劳逸结合型(又称“风调雨顺”型)。每天上学准时来准时走,放学就去参加体育活动,学习较认真,成绩还行。可以问学生:“同学们,你们愿意当哪一类学生呢?”可以让学生自由选择并说明理由。教师进一步设问:如果夏季风像A、B、C类的同学分别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学生的兴致就会大增,纷纷发言:如果夏季风像A类同学,就会闹水灾;如果像B类同学,就会闹旱灾;而如果像C类同学,就会风调雨顺,喜获丰收。此时教师就可小结:我们期待夏季风的活动能像C类同学那样,该来则来,该走就走,那样农业就可获得丰收。像这样,将生硬的地理问题生活化了之后,还化难为简,通俗易懂,让学生豁然开朗,不仅兴趣提高,而且记得特别牢。

20世纪,美国教育家杜威就强调说:“学校的最大浪费就是学生在学校接受一种脱离生活的教育”。因此,课堂教学应加强教材内容和学生生活的联系。如果要使一堂课具有实用性就必须使课堂的生活案例丰富,教师必须善于捕捉生活中的信息,及时将它转化为教学材料,及时融入地理课堂。

猜你喜欢

生活化生活课堂教学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
作文生活化教学指导策略
“则”与“择”:指向生活化学习的幼儿园数学活动实施的原则与选择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生活化美术教学的课程设置及实践应用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生活感悟
无厘头生活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