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上海长兴岛郊野公园规划建设和投资运营的若干思考

2013-10-11顾承兵

上海城市规划 2013年5期
关键词:长兴岛郊野公园

顾承兵

1 长兴岛郊野公园规划建设的机遇

1.1 生态建设的背景

上海长兴岛位于长江入海口,岛域总面积约160km2,与崇明岛、横沙岛同为河口地区泥沙堆积形成的沙洲岛。由于成陆时间不够久远,传统以柑橘种植为主导产业,交通相对闭塞,上世纪90年代,在上海城市建设快速发展时期,处于边缘地带的长兴岛发展迟滞。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国家海洋强国战略的不断加强,长兴岛依托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发展的大背景,发挥南岸长江深水航道和岸线资源优势,迎来了振华重工、江南造船等一批重要的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企业,经济发展迅猛。

然而,长兴岛处于长江出海口生态敏感地区,特别是2011年全面建成并投入使用的青草沙水库位于岛域西北部,占地面积约66km2,有效库容达4.3亿m3,是上海最重要的水源地。如何使产业发展与生态保护相互融合,是长兴岛开发建设面临的最大难题,也是最重要的使命之一。

2009年2月,上海市政府批准新一轮的《长兴岛岛域总体规划2008—2020年》,明确长兴岛要“努力建成世界先进的海洋装备岛、上海的生态水源岛和独具特色的景观旅游岛”,并明确“南部为产业基地、中部为城镇区、北部为生态空间”的岛域空间格局(图1)。5年多以来,长兴岛的开发建设一直围绕着“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城镇建设、社会配套和生态保护”五位一体的目标任务,坚持“产业化、城镇化、生态化和海洋文化”融合发展的理念,坚持不懈地进行着新一代开发区规划建设的理论探索和创新实践。尤其在生态建设方面,长兴岛按照“城镇建在公园中”的目标和理念,近年来在快速城镇化的过程中积极探索生态社区规划和建设,引清治污的水利建设和大规模的绿化、林业工程建设,并且取得了一定的实效。

图1 长兴岛岛域土地利用规划图

图2 长兴岛郊野公园用地现状图

1.2 郊野公园规划建设的契机

上海作为国际化大都市,在城市建设特别是生态建设方面一直在全国范围内是较有创见和示范作用。自上世纪90年代末以来,从寸土寸金的市中心地区建设延中大绿地,到中心城公共绿地500m服务半径全覆盖,从98km、3 000hm2外环线绿带全面建成,到市域生态廊道规划中“片林”试点推进建设,如今上海城市的绿化覆盖率已近40%,森林覆盖率约13%。

在中共“十八”大提出“生态文明建设”的大背景下,上海市政府积极探索新一轮生态建设的重点和亮点。立足于郊区耕地保护和生态空间建设的基本任务,结合《上海市基本生态网络规划》的实施,上海市政府确定以郊野公园的试点建设为突破口,以期提升城市生态功能,满足市民休闲游憩需求,实现生态化和城市化的融合发展。

上海的郊野公园的规划理念和功能定位顺理成章,找到了最好的结合点和建设时机。作为上海近期试点建设的5座郊野公园之一,长兴岛郊野公园明确写入了2013年市政府工作报告,并要求力争在2013年底之前全面启动建设。

1.3 郊野公园的目标理念

作为一个特殊的公园类型,郊野公园是个全新的概念,但国内外已有颇多的实践案例可资借鉴。国内外关于郊野公园的概念,多指城市外围以山林、乡村等自然空间为主体,提供市民开展户外休闲活动、亲近生态自然环境的场所和设施,同时从中获得生态、环保和农业等方面的知识和教益。由此可见,郊野公园对于上海这样的特大型都市,在功能上有两个关键点,一个是突出生态效应,一个是注重休闲游憩功能。

长兴岛建设郊野公园的出发点,是按照“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结合长兴岛实际,在梳理的基础上进一步整合、优化、提升,给自然更多的修复空间,给农业更多的提升空间,给人们更多的游憩、休闲空间,把长兴岛建成上海市民的“后花园”,以改善都市人的生存环境,提升市民的生活品质。因此,长兴岛郊野公园的目标定位就是为了其自然环境和生态资源优势,为上海市民留下“透透气、洗洗肺”,健身、游憩的地方。从长远看,也是给子孙后代多留一方“天蓝、地绿、水净”的宝贵生态空间。

2 长兴岛郊野公园的特色及特征

2.1 郊野公园的资源和特色

长兴岛建设郊野公园,应充分挖掘和体现自己独特的资源条件和特色。首先是长兴岛四面环水,岛内河网纵横,还有青草沙水库,加之植被丰茂,因此是一座非常适宜居住、生活和游憩的自然生态岛。其次是横沙国家一级渔港、造船基地、柑桔之乡、水乡民居和沙地文化传统等,放眼上海,这些都是独特的景观旅游资源。此外,长兴岛郊野公园是岛屿不大,看江、亲水的生活岸线丰富,对市民具有特别的吸引力(图2,图3)。

在郊野公园的特色塑造上要充分体现“生态、自然、野趣”,即崇尚自然、修复生态、野逸之趣。“逸”的关键在于不用过多地人工造作,充分体现大自然的美感,既要精心打理又不露痕迹,让游客感到身在郊野,而心处荒野。

此外,长兴岛郊野公园要力争做到“四季有景”。上海郊区诸如桃花节、樱花节、菜花节等,分别形成了一定的特色品牌,每年春天,游人如织,但是过了春季,它的游客流量就会锐减。因此,郊野公园应当发挥地域宽广、景观多元的优势,在绿化的布置、功能设施的配套上要考虑四季均衡,力争做到一年四季常年吸引游客。

2.2 长兴岛郊野公园的特征

2.2.1 形态特征

郊野公园的形态塑造,首先是要注重生态环境保护,体现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但是在保留、保护的同时,也要进行适当的整治改善、优化提升。长兴岛郊野公园的形态塑造,基本思路就是要扬长避短。概括起来,要形成以下形态特征:

第一,丰富的水系。长兴岛历史上是通过滩涂圈围不断扩展形成的,地势低洼,因长年农业生产的需要,人工河道沟渠系统细密,但各时期的圩区之间河道缺乏连通。近年来,因北部青草沙水库和南部产业基地的建设,沿江的排水口门大多被堵,加剧了岛内汛涝灾害的程度。因此,长兴岛水利整治规划重点在于疏通全岛骨干河道,增加内河湖泊面积,增加排洪口和泵闸设施,提升防汛排涝能力和水资源调蓄能力,同时增强水动力,改善水质。根据水利专业系统规划,长兴岛郊野公园范围内的水系统包括有河流、湿地、湖泊等。科学的治水系统,应通过骨干河道疏浚和湖泊的开挖,再加上适当的景观营造,增强水乡风貌特色。

第二,变化的地形。由于是河口沙洲,长兴岛地势平坦,地形缺乏变化,在长兴岛郊野公园一期工程规划范围内,现状是一块块方正的由杉树林带围合而成的桔园田块,较为单调,缺少多元化、标志性的景观意向。所以,结合挖湖、开河,一方面可以就近进行土方平衡,另一方面在重要的景观节点适度地营造坡地,局部形成地形高差,有利于创造丰富的林相层次和开合有致的景观空间。此外,利用土坡下方的空间,设置停车库、仓库或展览馆、体育馆等郊野公园必备的功能建筑,探索覆土建筑的生态节能技术应用。

第三,厚重的植被。林地的碳汇量远远大于草坪、农田等生态空间。整个上海的土地资源都十分金贵,大片的绿地种植草坪太可惜,特别是作为水源地周边生态敏感性较强的地区。长兴岛的绿化应多种乔木,并适度密植,按照森林的形态来建设,涵养水源是最重要的目标,同时释放大量的氧气形成“天然氧吧”,实现绿化生态效应的最大化。当然,森林的形成有其自身的生长规律,不同的林木间要能相容、共生,合理的植物搭配方可形成稳定的生态系统。长兴岛的水土立地条件(土壤偏碱、地下水位高、夏季多有台风),最适宜杉树的种植,因此长兴岛提出打造“杉树王国”,大规模引种多种杉树品种(如水杉、落羽杉、池杉、柳杉、东方杉等)作为“基底”。在此基础上,长兴岛郊野公园要结合生产经营和观光游览等功能需要,进一步优化树种群落的配置,提高植树造林的科技含量,形成天然抗灾、生态稳定、树木繁茂、景观优美的生态林。

第四,自然的风光。长兴岛要依托现状大片的农用地,积极发展旅游观光农业。旅游观光农业,首先它是农业,它必须有收获,自身基本能完成经济上的良性循环,实现可持续生产经营;其次这些农业是绿色环保的、是生态的、是可以观光游览的,都市人乐于在周末走进去,观赏田野风光,同时进行生态采摘、体验耕作,享受田间野趣。自然的田野风光,它本质上是农业生产活动与旅游观光功能的有机统一。长兴岛郊野公园要有若干片独具特色的生态观光农业区域,现有的桔园可以保留一定的面积,此外还要探索尝试其它的生态观光农业的种植和经营方式,形成多样化的景观形态和互补的功能业态,真正做到四季有景、长年可游(图4)。

2.2.2 功能特征

长兴岛郊野公园功能建设的指导思想,是要在满足消费的基础上,与时俱进,适度前瞻,实现引导消费以致能够创造消费。在当今休闲康体产业蓬勃发展的潮流下,面对上海广阔的消费市场,郊野公园核心的功能就是健身和游憩,相关的环境营造、项目开发及功能设施配套都要紧紧围绕这一主要功能,寻求特色,不断创新。具体来讲,长兴岛郊野公园的功能特征至少包含以下方面:

第一,充满野趣的生态环境。优良的空气和水环境质量,茂密厚重的森林植被,“天然氧吧”再加上四季有景,充满“野逸之趣”的自然生态环境,这是吸引上海市民前来游玩的前提。

第二,有别于都市化形态的特色度假。郊野公园内的度假村和民宿要有自己的特色,既要与周边环境相融合,更要把住宿变成一种有新鲜感的体验,较之都市酒店能够形成差异化的优势。这是让游人住下来的基础。

第三,时尚的体育健身设施。长兴岛郊野公园的目标定位是要面向大众,重点是以年轻人为主的中端主流消费群体,这需要有时尚元素的融入。比如,设置于林荫下的健身跑道、房车营地、烧烤、垂钓、养生、户外拓展、婚庆及摄影基地等设施,也可以联合各大卫视和一些休闲杂志,结合长兴岛实际,创新更多兼具娱乐及健身功能的活动项目,目的是让年轻人喜欢,以致流连忘返,每季、每月,甚至每周都想来。

第四,回归自然的田园生活体验。通过发展旅游观光农业,既能保护耕地,提升农业产业附加值,为当地农民创收,改善农村面貌,又能丰富郊野公园的观光、体验和服务功能。

上述4种功能的规划布局要在现状用地条件基础上,考虑分期建设和运营的实际需要,处理好分散和集中的关系,要有合理的功能配比,并能适应需求的发展不断进行调整和完善。

图3 a) 杉树林带

图3 b) 滨江景观

图4 长兴岛郊野公园一期方案总平面图

3 郊野公园建设成效要素分析

长兴岛郊野公园规划建设需考虑以下几方面要素:

第一,生态综合效能。结合长兴岛现有的资源禀赋,抓住关键要素:一是水。结合已经启动的全岛河道水系整治工程,使全岛河道连通,增强水流动性,进一步将青草沙水库的换排水引入岛内水系,水质有望达到三类水的标准——这在工业化地区是相当高标准,实现“水清、岸绿、条条河有鱼虾”。长兴岛郊野公园的规划设计,应充分利用这一优势条件,做好水生态、水景观的文章。二是树。长兴岛郊野公园的绿化种植,应多种乔木,多种本地树种,尤其是各类杉树,将长兴岛打造成“杉树王国”,形成自己鲜明的树种特点。这样可以充分涵养水土,把长兴岛建成“天然氧吧”。三是地形。通过适度堆坡造地改变平缓、单调的大地景观,再辅以丰茂的植被,既丰富景观层次和景观意向、强化生态防护功能,又能够把郊野公园停车场、物资仓库等配套设施整合设置,避免建设占地,破坏公园景观。

第二,市民的接受度。长兴岛郊野公园的目标人群定位是面向大众,突出中端,以年轻人为主,因此应充分研究目标人群的心理偏好及需求特点,吃透大众在休闲旅游、体育健身等方面的消费偏好。当然,要做到引导消费、创造消费,需要在合理的需求分析、预测基础之上,充分考虑中国的国情和中国人的行为习惯和消费特点。比如,同样是跑步,中国人的跑步习惯与欧洲人就会不大一样,在运动服装、器械配备的购置消费上也有很大的差异。此外,从郊野公园日常养护管理的角度出发,相关功能项目的设置还要充分考虑到国人的文明素养程度。比如烧烤,可能很受欢迎,但是它会产生大量的垃圾,如果处理不及时、不到位,将严重影响公园环境,带来生态保护的压力。这方面,香港郊野公园内的烧烤项目设置和管理方式值得借鉴,游客是自带食品并负责自行把垃圾带走的。

第三,发展的持续性。郊野公园由政府一次性投资建设,其内部经营性项目通过企业化运作。如何确保后续运营、管理、养护上的可持续性,这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在项目前期策划的时候,这些问题都必须统筹考虑,进行系统的机制设计。而实现郊野公园运营、管理的可持续,就要使整个郊野公园范围内的建设、生产、游憩与养护等各个方面形成一个良性的互动和循环。郊野公园的基础性环境要不断地修葺整治,才能把人引进来,健身游憩的功能性项目要不断地创意拓展,才能把人抓得住,配套服务设施要不断完善、满足需求,才能让人留得下。如此,整个郊野公园才能形成特色,做到“以园养园”,进入良性的运行循环,实现可持续发展。

4 长兴岛郊野公园投资运营机制的探索

4.1 “三个不变”的前提条件

长兴岛郊野公园的规划建设,有3个前置性条件。这些条件对郊野公园的规划设计尤其是功能项目的配置是约束性条件,因此要充分予以考虑。

第一,土地属性不变。郊野公园中绝大部分土地都是农用地,可以探索用土地流转方式进行开发运作,但这些农用地将一直延续它的现有土地属性不变。

第二,经营模式不变。郊野公园土地属于国有企业或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政府负责做规划和投资基础设施,把大框架搭好,整个公园是开放式的,主体不收费,但是局部区域可以收费,一些功能性项目、经营性设施,比如展览和体育场馆、园中园等,由国有企业或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自行负责经营,或通过招商引资引进外部投资者进行经营。

第三,管理权限不变。维持现有农用地的管理责任主体不变,依然是各级政府的农(林)业和土地管理部门。

4.2 投资运营机制

长兴岛郊野公园的投资运营机制概括为16个字:政府主导,企业运作,开放合作,寻求共赢。所谓政府主导,是指政府主导规划、布局和投资,把郊野公园的基础设施建设到位,包括道路、水利、市政、绿化等。对于功能性项目及配套设施,应由企业通过市场化方式进行投资运营,自负盈亏。国有企业或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作为土地所有者应在总体规划的框架内负责具体的招商引资,寻求合作开发,并从土地的增值收益中,划一部分投入到自然环境和公共设施的日常管理、修缮、养护工作中去。这样,政府提供给广大市民一处环境优良、设施便利的休闲健身、旅游观光的好去处,国有企业和村集体、农民都能获得土地持续的增值收益,企业获得经营发展的机遇和平台,最终各方实现共赢。

5 结语

长兴岛郊野公园建设是在新时期上海城市生态建设的大背景下孕育而生的一项重点工程。立足于河口沙洲岛的自然环境条件,探索一条城市生态建设和农业、农村地区转型发展相融合的新途径。这也是当前长兴岛开发建设面临的一项艰巨挑战。在郊野公园前期策划和建设筹备中,对规划理念、形态和功能特征、投资运营机制等多方面进行深入思考,进行系统谋划,力求对规划方案制定、工程建设推进和长远运营维护都将有所裨益。

[1]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长兴岛岛域总体规划2008—2020年[R]. 2009.2.Shanghai Urban Planning and Design Research Institute. Master Plan of Changxing Island2008—2020[R]. 2009.2.

[2]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长兴岛郊野公园概念规划[R]. 2013.Shanghai Urban Planning and Design Research Institute. Concept Plan of Changxing Island Country Park[R]. 2013.

[3]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上海市基本生态网络规划[R]. 2010.Shanghai Urban Planning and Design Research Institute. Planning of Shanghai Basic Ecological Network[R]. 2010.

[4]沈清基. 城市生态环境:原理、方法与优化[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SHEN Qingji. City Ecological Environment:The Principle,Method and Optimization[M]. Beijing:China Architecture & Building Press,2011.

猜你喜欢

长兴岛郊野公园
连长兴岛世界先进石化产业基地
大连长兴岛世界先进石化产业基地
大连长兴岛世界先进石化产业基地
大连长兴岛世界先进石化产业基地
我家门前的小公园
在公园里玩
郊野公园空间布局规划策略探析——以北京市昌平区郊野公园空间布局规划研究为例
郊野公园环体系布局研究——以香港郊野公园环为例
一见如故
结合南海子郊野公园市政规划咨询设计浅谈城市郊野公园市政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