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氟-4,5-二氯硝基苯的合成

2013-10-09董燕敏杨金会赵天生陈兴权

精细石油化工 2013年1期
关键词:乙酸酐二氯苯胺

蒋 锐,董燕敏,杨金会,赵天生,陈兴权*

(1.常州大学石油化工学院,江苏 常州 213164;2.宁夏大学能源化工重点实验室,宁夏 银川 750021)

2-氟-4,5-二氯硝基苯是一种重要的医药、农药中间体。可用于制备具有高抗菌活性的6,7-二氯-2-氨基苯并咪唑二聚物[1];合成作为受体激动剂来治疗神经紊乱的7,8-二氯-11-哌嗪基-二苯并[1,4]二氮杂卓[2];此外,尚能制备苯磺酰胺类化合物,这是一种高效的CCR2类拮抗剂,可显著地减少临床炎症[3];近来,亦有报道合成嘧啶羧酸及其衍生物,如2-(4,5-二氯-2-氟苯基)-6-氨基-5-氯-4-嘧啶甲酸,它们是一种广谱、高效的除草剂[4]。目前未见有2-氟-4,5-二氯硝基苯合成方法的报道,因此,开发一条合成路线十分必要。

1 实验部分

1.1 主要试剂与仪器

4-氟苯胺,质量分数≥99%,上海凌峰化学试剂有限公司;乙酸酐,AR,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SO2Cl2,CP,江苏省常州市旭东化工有限公司;N-氯代丁二酰亚胺(NCS),AR,江苏强盛化工有限公司;二氯海因,AR,无锡美华化工有限公司;CuCl,AR,上海新宝精细化工厂;NaNO2,AR,江苏强盛化工有限公司;KNO3,AR,江苏徐州永嘉化工有限公司。

AVANCEⅢ核磁共振分析仪,瑞士Bruker公司;SP-6890气相色谱仪,鲁南瑞虹化工仪器有限公司。

1.2 分析方法

定性分析:核磁共振分析以CDCl3或DMSO-d6为溶剂,四甲基硅烷(TMS)为内标。NMR样品管直径5mm,长20cm,扫描频率范围为3~1100MHz,扫描速度为2Hz/s。

定量分析: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色谱柱为OV-17毛细管柱,柱径0.25mm,柱长30 m,检测器温度300℃,汽化室温度300℃,采用程序升温控制:初始温度150℃,保留1min,以10℃/min的速率升温至280℃,保留5min。产物的定量计算统一采用内标因子校正的面积归一化方法。

1.3 合成实验

2-氟-4,5-二氯硝基苯(1)的合成路线如下所示:

1.3.1 4-氟乙酰苯胺(3)的合成

向反应容器中依次加入化合物(2)(11.1g,0.10mol)、1,2-二氯乙烷(40mL),升温至40℃,滴加乙酸酐(12.3g,0.12mol)。滴加完毕后,缓慢加热至回流,回流反应1h,然后水蒸气蒸馏。1,2-二氯乙烷蒸完后,趁热将反应液倒入碎冰中,静置,抽滤,得白色固体(3)(14.7g,95.9%),m.p.152~154℃(文献值[5]:152~154℃),纯度99.8%(GC 法)。1H NMR(400MHz,DMSO-d6),δ:9.97(s,1H,—NHCO—),7.60~7.57(dd,J1=7.0Hz,J2=4.2Hz,2H,ArH),7.14~7.10(t,J=7.0Hz,2H,ArH),2.03(s,3H,—COCH3)。

1.3.2 2-氯-4-氟乙酰苯胺(4)的合成

向反应容器中加入(3)(15.3g,0.10mol)、CHCl3(40mL),室温下滴加 SO2Cl2(15.2g,0.11mol),滴加完毕后,缓慢加热至回流,TLC跟踪至原料反应完。反应结束后,冷至室温,旋蒸除溶剂。将所得的粗品溶于热的CH3CH2OH(30mL)中,在搅拌下加入活性炭(1.5g),抽滤,将滤液在搅拌下倒入H2O(200mL)中,静置,抽滤,75%乙醇溶液重结晶得白色针状晶体(4)(14.9g,79.1%),m.p.114~116 ℃(文献值[6]:115~116 ℃),纯度99.6%(GC 法)。1H NMR(400MHz,DMSO-d6),δ:7.67~7.63(m,J=8.4Hz,1H,ArH),7.49~7.47(dd,J1=6.8 Hz,J2=2.0Hz,1H,ArH),7.23~7.19(dt,J1=11.6Hz,J2=4.6Hz,1H,ArH),2.08(s,3H,—COCH3)。

1.3.3 2-氯-4-氟苯胺(5)的合成

向反应容器中加入(4)(18.8g,0.10mol),搅拌下缓慢加入NaOH水溶液(8.8g NaOH溶于79.2g H2O中),缓慢升温至回流,保温反应3.5h,反应结束。将产品倒入H2O(200mL)中,静置,抽滤,滤液分层,水相用CH2Cl2(30mL×3)萃取,合并有机相,用2%的NH4Cl水溶液洗至pH为8.0,再水洗(30mL×3),最后用无水Na2SO4干燥,抽滤,旋蒸除溶剂。减压蒸馏,得无色透明液体(5)(10.8g,73.6%),纯度99.1%(GC 法)。1H NMR (400MHz,CDCl3),δ:7.03~7.00(dd,J1=6.6Hz,J2=2.2Hz,1H,ArH),6.83~6.79 (dt,J1=11.2Hz,J2=4.4Hz 1H,ArH)6.72~6.68(dd,J1=7.2Hz,J2=4.0Hz,1H,ArH),3.89(s,2H,ArNH2)。

1.3.4 3,4-二氯氟苯(6)的合成

向反应容器中加入浓 HCl(30mL)、CH3COOH(20g,0.33mol),搅拌下缓慢加入(5)(14.5g,0.10mol)。于60~65℃下保温反应0.5h。降温至50℃,加入CuCl(5.94g,0.060 mol),搅拌0.5h,在此温度下滴加由NaNO2水溶液(8.28g NaNO2溶于24.8g H2O中)。滴加完毕后,保温反应至结束。反应结束后,降至室温,搅拌下将产品倒入H2O(150mL)中,静置,分出有机相,水相用1,2-二氯乙烷(30mL×3)萃取,合并有机相。水(30mL×3)洗有机相,再用5%NaHCO3水溶液洗至中性,无水Na2SO4干燥,抽滤,旋蒸除溶剂。减压蒸馏,得无色透明液体(6)(7.95g,48.0%),纯度99.6%(GC 法)。1H NMR(400MHz,CDCl3),δ:7.42~7.40(dd,J1=7.0Hz,J2=4.2Hz,1H,ArH),7.22~7.20(dd,J1=6.4Hz,J2=2.4Hz,1H,ArH),6.97~6.93(ddd,J1=8.4Hz,J2=5.4Hz,J3=1.6Hz,1H,ArH)。

1.3.5 2-氟-4,5-二氯硝基苯(1)的合成

向反应容器中加入浓H2SO4(40mL)和(6)(16.5g,0.10mol),在20~25℃分批加入KNO3(10.1g,0.10mol),加完后,保温反应至结束后。将产品倒入冰水(500mL)中,静置分出有机相,水相用CH2Cl2(30mL×3)萃取,合并有机相,水(50mL×3)洗有机相,无水Na2SO4干燥,抽滤,旋蒸除溶剂。减压蒸馏,得淡黄色透明液体(1)(16.0g,74.9%),纯 度 98.4% (GC 法)。1H NMR(400MHz,CDCl3),δ:8.23~8.22(d,J=5.6Hz,1H,ArH),7.49~7.47(d,J=8.0Hz,1H,ArH)。

2 结果与讨论

2.1 合成4-氟乙酰苯胺(3)的最佳工艺

在合成(3)时,考察了乙酰化试剂、原料配比等对目的产物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化合物(2)为0.10mol、40mL 1,2-二氯乙烷为溶剂、CH3COCl为乙酰化试剂时,目的产物的收率为90%。而乙酸酐作为乙酰化试剂时目的产物的收率可达95.9%。所以,后续研究选择乙酸酐作为乙酰化试剂。

图1是原料配比对化合物3收率的影响。由图1可知:在加入乙酸酐后从20min到80min,收率快速增加,此阶段乙酸酐的浓度高,反应速度快。该反应的最佳配比为n(化合物2)∶n(乙酸酐)=1∶1.2。

图1 原料配比对产物收率的影响

2.2 合成2-氯-4-氟乙酰苯胺(4)的最佳工艺

在合成化合物(4)时,考察了氯代试剂、溶剂以及反应温度等对其收率的影响,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氯代试剂、溶剂对产物收率的影响

由表1可见:在CHCl3为溶剂,温度60~62℃(回流温度)反应13h,化合物(3)与SOCl2进行氯代时,化合物4的收率为78.9%,明显高于同情况下的另外三者。在CH3COOH为溶剂,温度40~50℃条件下,化合物3与浓 HCl/H2O2进行氯代时,反应19h,化合物(4)的收率高达80.3%,也明显高于同情况下的另外三者。但考虑到Cl2的毒性,在工业化生产中,势必存在巨大的安全隐患,此外副产的HCl对设备具有腐蚀性。所以,选择收率相对稍低的合成工艺,即以CHCl3为溶剂,SO2Cl2为氯代试剂,回流条件作为最佳方案。

2.3 合成2-氯-4-氟苯胺(5)的最佳工艺

2.3.1 NaOH用量的影响

图2是NaOH的用量对化合物5收率的影响。由图2可知:NaOH的用量对化合物5的最终收率没有显著的影响。考虑到成本与能耗,选择化合物4与NaOH的摩尔比为1∶2.2为最佳方案。

图2 NaOH的用量对产物收率的影响

2.3.2 催化剂的影响

图3是催化剂对反应的影响。

图3 催化剂对反应的影响

由图3可知:催化剂的加入对化合物(5)的最终收率没有显著的影响。但加入化合物(4)质量5%的CH3CH2OH作为催化剂,与未加入催化剂相双,反应时间缩短了60min,大大缩短了反应时间,提高了水解反应的效率。

2.4 合成3,4-二氯氟苯(6)的最佳工艺

本过程采用“高温”重氮化方法[7]来制备目的产物。为提高产物的收率并考察各因素对收率的影响。根据预实验,从保温温度/℃(A)、重氮化反应温度/℃(B)、原料与CuCl的摩尔比(C)以及原料与NaNO2的摩尔比(D),四个因素设计正交实验合成目的产物。

表2 正交实验因素及水平

表3 正交实验结果分析

由表3可以看出,A,B,C,D这四个因素中,重氮化反应温度对产物收率影响最大,其次是原料与NaNO2的配比以及保温温度,原料与CuCl的配比对产物收率影响最小。最优的因素组合为:A3B2C3D3。

在上述最佳条件下,做3次平行实验,结果分别为48.9%,47.8%,47.3%。在最佳工艺条件下化合物6的平均收率为48.0%,表明所得实验结果重现性较好,结果可靠。

2.5 合成2-氟-4,5-二氯硝基苯(1)的最佳工艺

2.5.1 温度的影响

图4是反应温度对化合物1收率的影响。由图4可知:该反应的最佳温度为20~25℃。

图4 反应温度对产物收率的影响

2.5.2 溶剂量的影响

图5是溶剂浓H2SO4的用量对化合物(1)收率的影响。

由图5可知,在其他条件都相同的情况下,当溶剂的量是30mL时,产品的收率都小于后两者。主要原因是溶剂量过少,反应物不能充分溶解,从而减小了反应物之间的相互接触机率,后期反应液中又析出了部分固体,目的产物收率受到很大程度的影响。当溶剂量为40mL和50mL时,对反应过程影响不大,两者得到的目的产物的收率几乎相同。为避免不必要的浪费,因此溶剂浓H2SO4的最佳量为40mL。

3 结 论

提出了一种采用4-氟苯胺为原料,经乙酰化、氯代、水解、重氮化-桑德迈耳、硝化反应制得2-氟-4,5-二氯硝基苯的合成方法,过程的总收率为20.1%,纯度为98.4%,每步产物的结构通过1H NMR得到确证。该法具有便于操作、反应条件温和等优点,具备工业化生产的潜力。

[1]Seth P P,Jefferson E,Risen L,et al.Identification of 2-Aminobenzimidazole dimers as antibacterial agents[J].Bioorganic & Medicinal Chemistry Letters,2003,13(10):1669-1672.

[2]Ek Fredyik,Olsson Roger,Ohlsson Jorgen.Amino-substituted [a,d]cycloheptene derivatives processes for preparing them,and their use as muscarinic agonists: WO,2008021463A2[P].2008-02-21.

[3]Brooks Carl,Goodman Krista B,Cleary Pamela A,et al.Benzenesulfonamide inhibitor of CCR2chemokine receptor:WO,2007014054A2[P].2007-02-01.

[4]Epp Jeffrey,Lo William,Schmitzer Paul,et al.2-(2-Fluoro-substitutedphenyl)pyrimidine carboxylates and their use as herbicides:WO,2009023438A2[P].2009-02-19.

[5]Sreedhar B,Arundhathi R,Amarnath R M,et al.Highly efficient heterogenous catalyst for acylation of alcohols and amines using natural ferrous chamosite[J].Applied Clay Science,2009,43(3-4):425-434.

[6]Jeffery B P,Corris M H.Synthesis of 2-chloro-4-fluoroaniline[J].Organic Preparation and Procedures International,1982,14(3):204-205.

[7]赵昊昱,薛叙明,蒋涛.4-氯-3-氟甲苯和4-溴-3-氟甲苯的合成研究[J].精细石油化工,2007,24(1):39-43.

猜你喜欢

乙酸酐二氯苯胺
一种有效回收苯胺废水中苯胺的装置
顺式-二氯-二霉酚酸-二氨合铂(Ⅳ)的合成和表征及抗肿瘤活性研究
基于ASPEN 模拟的TBPOH 硝化反应条件优化
乙酰化法常温测定醇酸树脂中羟基的含量
回收制备二氯二氨合钯(Ⅱ)前驱体材料的工艺研究
五氧化二氮/硝酸/乙酸酐体系的拉曼光谱
抗氧剂壬基二苯胺的合成及其热稳定性
内含双二氯均三嗪基团的真丝织物抗皱剂的合成
混二氯硝基苯氯化制备1,2,4-/1,2,3-三氯苯
对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改良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