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低声批评”的魅力

2013-09-26郑荣

学习与研究 2013年5期
关键词:低声批评

郑荣

摘要 教育的全部奥妙就在于如何爱护儿童——苏霍姆林斯基。

关键词 低声;批评;爱

我办公的对面坐着一位资深的班主任,管理班级很有一套方法,发现什么时候对学生讲话都是很低声,哪怕是批评学生,也是很低声,有的学生一会儿就会“啪啪啪”流眼泪,调查班上的学生就是怕她,服她,喜欢她。而当班主任的我经常在班上高嗓门的教育批评学生,发现在管理班级时,是那么力不从心,而且觉得学生的心离我越来越远。对她佩服得五体投地的我决心向她学习“低声批评”的教育艺术,感受“低声批评”的魅力,所以当班上再发生不良事情时,我一再告诫自己,要稳定情绪冷静,当应用“低声批评”来解决问题时,总会得到好的效果和收获。为什么“低声批评”会有如些奇效呢?下面来看看“低声批评”的魅力在哪里吧。

1 低声批评一贵在低声

“×老师,你班有同学从厕所窗户向下成桶倒垃圾,这是证据。”不是成堆的试卷纸抵在我面前,我真的无法相信,我班竟有学生做出如此出格之事,气愤与伤心,涌上心头。

生气归情绪,但事情总要解决,下面的工作我就像福尔摩斯侦探一样,明查暗访,“罪魁祸首”终于浮出水面。放学了,我留下了他,用很低沉有力甚至伤心的声音一路询问他:

“星期一是你倒垃圾吗?”“是”

“你倒到垃圾池里了吗?”学生沉默不语…这时我把那一桶纸放在他面前…“没有,我从厕所窗户倒下去的。”

“你为什么要这样做?”“倒垃圾时,天都黑了,我们几个扫地的锁门要回家,我想跟他们一起走,所以偷了一个懒?”(注明:调查没有说谎)

“这个月的文明班,卫生班因为这件事取消了,纸上有名字的同学在全校校会上,受到了点名批评。”“老师我错了,我想补救…”

学生已为自己做错的事想到了负责任,教育效果已有收效。比起大声呵斥,这种方法为什么会如此起效呢?

“大声呵斥”是一种和学生对立的态度,把学生当“敌人”,当“坏蛋”,特别是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老师盛气凌人,一浪比一浪高的话语,后果有多种:挫伤学生的自尊心;产生对立抵触反感情绪;对自己的错误如释重负;甚至产生仇视心理。而“低声批评”是一种和学生交谈的态度,把学生当孩子,当朋友,因为它贵在“低声”,“低声”会引起学生的心理注意,用心来倾听,这时老师的话语容易走进学生的心灵深处,引发学生的共鸣和思考;“低声”可以达到先发制人的效果,不让学生高声调,赶走学生的愤怒和抵触,同时也可以让师生都冷静,那么师生情绪失控无法收场的现象就不会发生;“低声”是老师蹲下身来与学生交流的态度,老师平和的情绪可以让学生打开心扉,有利于沟通。这样的“低声”反而更会让学生感到心里紧张,对自己的错误不断懊悔与反思,主动去改过自新。

心理学家柯尔伯格表明初中生的道德认知处于相对功利取向阶段。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叛逆期”,具有较强的自我中心性,明辨是非的能力还不强;好奇心强,喜欢寻求刺激;情感脆弱易冲动,自控能力差;做事不考虑后果等,所以班主任每天都有可能性面临班上的偶发事件和突发事件,老师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轻易不要大声呵斥学生,而是要尊重学生,包括尊重他们的错误,这是他们这个年龄成长过程的必然特征,如果这一点明白了,然后用“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低声批评”教育,犯错的学生会更加敬重你对他的教育,触及心灵的教育才更持久。所以老师把握好60分贝的“低声”,与学生静下心来交流,可以达到先发制人的教育效果。

2 低声批评一落在评上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造成教育青少年困难最重要的原因,对于教育实践在他们面前以赤裸裸的形式进行时,而处于这一年龄期的人,就其本性来说是不愿意感到有人在教育他们的。“低声批评”能对学生产生好的教育效果,让学生心服口服,因为“批评”不是放在“批”上,而是落在“评”上,对学生的错误点到为止,以“批”为切入点,以“评”为落脚点,轻“批”重“评”,把批与评有机的结合起来,通过批评达到纠正,帮助,指导学生的教育目的。

如果上面的事情我采取另一种态度,用出言刻薄,简单粗暴的强势态度来大声批评学生:“你太可恶了,竟然把垃圾从厕所倒下去,罚你一个学期倒垃圾;班上的名声都让你丢光了,太不争气了,学习不好,品德也不行,你还能干什么好事,太对你失望了;……;现在打电话把家长叫来。”老师的语言像珠连炮弹一个个轰炸出来,不断地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也许学生自从倒垃圾过后一直都在后悔与自责;也许学生一直在担心和害怕倒垃圾的事情会不会被发现,如果发现了是否会受到处罚;也许,也许…这时如果老师没有好的引导和帮助,而是肆无忌惮的大声批评,学生的抵触情绪一下子都上来了,懊悔的心理此刻荡然无存,拒绝老师善意的指教,有的甚至会产生仇视和自闭心理,在错误的道路上越滑越远。如果采用轻“批”重“评”对孩子的错误点进行分析和评论,把一棵心灵生有杂草的歪斜小苗及时进行修整与扶正,把学生拉回正常的轨道,让学生走得更好,更稳。

虽说“良药苦口,忠言逆耳”,但对此年龄阶段的孩子无法接受,怎样“评”才让学生心服口服呢?最近拜读一篇伊索寓言:风和太阳比赛,看谁能使戴着斗篷的游客脱掉斗篷。冷风拼命地吹,想吹掉斗篷,结果游客反而戴得更紧。太阳出来了,暖洋洋地照着那位游客,只一会儿功夫,那位游客就自动地除去了斗篷,坐在树阴下纳凉。看来委婉的批评说服比强迫更为有效,言辞激烈、声色俱厉的批评,只能让学生收缩“防线”,形成自闭。所以“评”也要注意策略,如给学生讲一个类似的故事,让学生的心灵受到的洗礼;又如给学生讲对同学或班级造成的伤害和后果,让学生知道仅是一念之差,会付出代价的;还如给学生写一封诚恳的信等。评的内容要“去伪存真,去粗存精”,给学生讲道理,摆事实的依据要言简意赅,点到为止;评的言辞要婉转如糖衣炮弹;评的时间不要太长等,通过“评”,让学生思想豁然开朗,帮助学生扶正归位。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儿童不会原谅那些态度冷淡、缺乏感情、好作长篇说教、总想置身于孩子的忧虑与激动之外的教师。不然就是“这个耳朵进,那个耳朵出”白做功夫的后果。

3 低声批评-赢在爱上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育的全部奥妙就在于如何爱护儿童。因为教育首先是一种保护,只要我们保护得当,就一定能使这些将要枯萎的幼苗重新长出嫩绿的新芽,成为枝繁叶茂的大树。学生犯了错误,老师采用“低声批评”教育艺术,“低声”与“批评”其实都围绕着一个“爱”字,老师以声引人,以理明人,以情感人,情理交融,学生才能“亲其师,而信其道”,这样的批评像治病的良药,苦中带甜;像鲜艳的玫瑰,刺中带香;像一次舒服的心理按摩,痛中一点通,“低声批评”的成功最终赢在爱上。

做错事是人成长过程上不可逾越的现象,“低声批评”是老师用宽容的爱,对学生成长的一种保护,在批评的同时让学生在自己身上找出更多的闪光点,多鼓励与表扬,树立自信心,增强改错的动力和抵制错误的免疫力。作家理查德·怀斯曼说:“正能量培养积极情绪,踏上幸福人生。”“低声批评”最终目的通过树立正能量,让学生怀着一份老师期待的爱,走的更好、更远。“不是棒槌的敲击,而是水的载歌载舞,才使鹅卵石如此光彩亮丽!”泰戈尔一语道出教育的纯美境界,那就是爱的教育。

低声批评,它既是一种教育方式,更是一种教育技巧,放大学生优点,缩小学生的缺点,把握好60分贝,为学生的发展护航。

参考文献

[1]韦玉莲主编,《教育心理学》,现代教育出版社,2008年10月第1版

[2]李玉萍著,《一份特别教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8月第1版

猜你喜欢

低声批评
这首歌要“低声”唱
你有病吗
金铜时代
完形填空
做个“用心”的班主任
“挫”而不“折”,逆风飞扬
有一种教育叫低声
印媒:克里访印“批评”莫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