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做”中“学”数学的实践与探索

2013-09-26石建忠

考试·教研版 2013年11期
关键词:三视图动手交流

石建忠

美国教育家苏娜丹戴克說:“告诉我,我会忘记;做给我看,我会记住,让我参加,我就完全理解。”这就是参与数学实践活动培养的结果,如今这种教学理念得到普遍认同。的确,有效的数学学习应在蕴含思维的数学活动中产生。

在新课标理念下的数学课堂教学,我们如何引导学生“做”中“学”数学呢?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作一些简要的探讨。

1 “做”中“学”的理论依据

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很早就提出“教、学、做合一”的观点,在美国也流行“木匠教学法”,让学生找找、量量、拼拼……因为“你做了你才能学会”。“做”就是让学生动手操作,在操作中体验数学。通过做可以使学生获得大量的感性知识,同时也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目前,我们广东地区使用的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初中数学教材,这套新人教版教材有较强的实践性内容,如果我们能创造性使用它,就能较快地将知识形成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动”是当今学生的天性,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抓住这一特点引导学生动手做,使其在做的过程中,理解新知的来源与发展,体验到参与之乐,思维之趣,成功之愉。

2 “做”中“学”的教学方式

“做”中“学”教学更强调让学生亲身经历探究和发现过程,获得有关的经验,获得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学生在观察、提问、设想、动手实验、表达、交流的探究活动中,体验学习、探究的乐趣,建构基础性的知识。

2.1“做”中“学”,引导学生动手“玩”

中学生的天性就是好“玩”,课程标准下的数学教学就要根据学生喜欢玩的这个特点,让学生好好的“玩”,并在玩中学到数学。当然,“玩”要有方向、更要有目的。“玩”数学不仅是学生的认知过程,而且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活动和情感交流的过程。“玩”数学的独特之处就在于学习主体处于愉悦的、积极的心理状态下,主动自觉的去“做”,觉得学习活动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有了这种愉快的体验,学生才会越学越想学,越学越爱学。

“玩”必须是在自主探索的基础上,更多地采取小组合作之下的“玩”为最佳。在这种情景之下的“玩”,才能使数学学习的课堂,变成学生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场所。

2.2“做”中“学”,引导学生动脑“悟”

“悟”是数学以及其他任何学习的重要阶段。如果“玩”是动手、动眼的外在的动,则“悟”是动脑、动心的内在的动。“玩”可以为“悟”提供外部信息,而“悟”则可以使“玩”得以升华,“玩”和“悟”互动的过程才是“做”数学的最佳途径。

2.3“做”中“学”,引导学生学以致用

数学只有回到生活中去,才会显示其价值,展示其魅力,学生只有回到生活中去用数学,才能真正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在现实生活中采撷教学实例,把社会生活中的题材引入到数学课堂教学之中,让学生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实践活动过程中,建立“用数学”的意识,培养“用数学”的能力,体验“用数学”的乐趣。

如在教学三视图的第三个环节,我是这样引导学生进行“用”。

1)课后练习:选择自己喜欢的几样几何体随意堆放在一起。

设计意图:学生在以上合作交流探索的基础上,已初步建立把形象思维转化成文字题的思想方法,并能正确解答。这里设计选择自己喜欢的几何体随意堆放。一是巩固新知,步步深入,二是给学生提供自主的活动空间及实际的应用意识。

2)指导学生“想”

(1)谈谈对几何体的三视图学习的感想。

(2)如果任意几个几何体堆放在一起,你会画出它们的三视图吗?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回忆归纳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形成知识网络,培养了抽象概括能力,同时抓住任意几何体的三视图的内在联系从而再次调动学生的求知欲。

猜你喜欢

三视图动手交流
如此交流,太暖!
探究三视图还原几何体的几种常用能力
交流平台
交流平台
动手动脑DIY蚕宝宝
三视图题型例析
三视图解法探微
浅谈高考中的三视图
动手动脑多快乐
“交流”等5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