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穿心莲种质资源调查研究△

2013-09-26邵艳华王建刚吴向维丁平赖小平

中国现代中药 2013年2期
关键词:穿心莲种质药材

邵艳华,王建刚,吴向维,丁平,赖小平

(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6)

穿心莲种质资源调查研究△

邵艳华,王建刚,吴向维,丁平*,赖小平

(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6)

目的:在全国范围内对穿心莲种质资源进行调查、收集和整理,为穿心莲种质资源的综合评价及优良种质的筛选奠定基础。方法:查阅文献和标本资料,结合市场产销信息和网络信息等,前往产区对穿心莲种质资源情况进行实地调查。结果:目前穿心莲野生资源在我国的分布极其少见;栽培主要集中在广东、广西、福建、四川,其中广西和广东的栽培面积最大,云南仅有零星种植;同时获得了穿心莲不同居群的生态环境、生物学特性、栽培及产销和使用情况的信息。结论:应该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保护穿心莲以及其它药用植物资源的生态环境,完善种植管理体制,积极推广规范化种植栽培,加强穿心莲药用植物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和开发利用。

穿心莲;种质资源;调查

穿心莲为爵床科植物穿心莲Andrographis paniculata(Burm.f.)Nees的干燥地上部分。秋初茎叶茂盛时采割,晒干。味苦,性寒。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消肿的功效,用于感冒发热、咽喉肿痛,口舌生疮,顿咳劳嗽,泄泻痢疾,热淋涩痛,痈肿疮疡,蛇虫咬伤[1]。现代药理研究证明其有良好的抗炎、抗菌、抗感染、抗病毒、抗肿瘤作用,用于治疗结肠炎、肝炎、肺炎及上呼吸道感染等感染性疾病[2]。在印度[3],穿心莲具有悠久的药用及保健品应用史,被广泛用于治疗痢疾、肠炎腹泻、糖尿病、上呼吸道感染等。又名一见喜、榄核莲、斩蛇剑、春莲秋柳、苦草等,原产于亚热带地区如印度、菲律宾、斯里兰卡、泰国、越南、缅甸、巴基斯坦等国,且在这些国家多为野生资源。我国于20世纪50年代开始从东南亚引种,先后在广东、福建南部栽培,后在长江以南省份如江西、湖南、广西、四川以及上海等地广泛栽培,因其适应性强,在我国其他地方如山东、北京以及西北等地亦曾有引种。我国野生资源极其少见,商品药材99%以上来源于栽培种,但由于各地的地理环境、水土、气候及生产管理等情况不同,以及长期的人工栽培,导致穿心莲基因变异、分离、退化,以及种质混杂,甚至出现明显分化现象[4-5],这就使得穿心莲药材质量参差不齐。穿心莲是最具代表性的“大南药”药材之一[6],了解穿心莲的生存、生长和分布状况是保护其种质资源和筛选培育经济性状整齐、高产、优质品种的首要任务,因此,开展穿心莲种质资源的调查研究工作势在必行。笔者于2011年7月至2012年9月对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福建省、四川省、云南省穿心莲资源情况和生产状况进行了实地调查,也为穿心莲的后期研究提供基础性的科学依据。

1 方法

1.1 居群点的选择

通过查阅各地植物志,整理文献[7-9],搜索网络信息,结合前期研究工作以及采访各地药用植物资源研究人员、中药市场药材信息人员,明确了穿心莲的主要分布区域及药材生产情况,据此制定此次的调查范围。

调查地区有广东省清远市英德大湾镇、湛江市遂溪县洋青镇、广州市天河区龙洞中药标本园;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荔浦县马岭镇、南宁市隆安县屏山乡、南宁市横县马岭镇、南宁市隆安县刘家村、玉林市兴业县沙塘镇、贵港市港南区桥圩;福建省漳州市漳浦县深土镇锦东村;四川省宜宾市南溪县,邛崃市,自贡市荣县;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的麻栗坡县八布村,普洱市思茅县,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的曼列傣族村、基诺村、勐宽村、曼安村、勐仑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景洪市南药园、景洪市三叶社区,昆明市,楚雄市(图1)。

图1 穿心莲种质资源的实地调查点

1.2 调查方法

分各条调查路线,深入产区进行田间观察和记录,了解各地穿心莲的生态信息、生长特性、栽种面积等,同时采集样品制作标本,并采集不同产地药材、土壤等供后期实验研究使用;走访穿心莲栽种农户以及当地草药医生,了解各地穿心莲的栽培技术、种植历史、生产现状、销售和使用情况等。

2 调查结果

2.1 穿心莲不同产地的生态环境

穿心莲主要生长于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喜高温、湿润、向阳的生长环境,不耐旱、怕涝,生长地多为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且多为中性偏酸土壤。本次调查的居群点包括广东3个县、广西6个县、福建1个县、四川3个县、云南3个县共16个,其经纬度位于北纬(N)N21°08′~N30°24′,东经(E)E99°56′~E117°46′之间,年平均温度20.0℃~27.0℃之间,年降水量为1 000.0mm~1 900.0mm,海拔12m~600m,均适宜穿心莲的生长。不同产地生态环境的差异造成各地穿心莲的栽培生长有所不同(表1)。

表1 穿心莲生态环境调查表

2.2 不同产地穿心莲的生物学特性

由于采集时间的限制,本次调查主要是对穿心莲花、叶、茎及根的形态进行了观察,详见表2。由整理的数据可知穿心莲由于生长环境的不同其外观形态呈现出大大小小的差别。表现在不同居群同一生长时期的叶片大小及叶面性状,广西穿心莲的叶片最大,其次是四川、云南,广东、福建穿心莲的叶片较小;叶片上表面一般均呈光亮的绿色,而广西部分产区的穿心莲叶色泽较浅;福建穿心莲的根系最为发达,云南的最不发达;不同省份的穿心莲花期不一,同一省份不同产地同一时期的穿心莲花大小不一,如采集于广东省湛江、清远、从化三个不同产区的穿心莲花大小差别显著:从化>清远>湛江(图2),花径大小依次为1.22cm、1.11cm、0.95cm。由于不同生长地的土壤、气候、栽培技术、管理等因素影响,不同种质穿心莲的外在形态存在变异性。

表2 穿心莲形态调查表

图2 广东省不同产地的穿心莲花(OLYMPUS体视镜,0.67 1024×768 FF True)

2.3 不同产地穿心莲的栽培、产销和使用

2.3.1 广东省 广东省为最早引种穿心莲的省份之一,目前主要在湛江市遂溪县洋青镇和清远市英德大湾镇有大规模的穿心莲种植。广州白云山和记黄埔中药有限公司在这两个地区分别建立了面积近百亩的穿心莲GAP基地,从而提供其生产穿心莲中成药产品的穿心莲原料药。穿心莲种植GAP产业化基地的建立也带动了广东省相关贫困山区(如粤北、粤西、清远等适宜种植穿心莲的区域)的当地农民推广种植穿心莲。广东多采用直播种植,春季2月下旬至3月上旬播种,在温、湿度适宜条件下,10~15d出苗,按照GAP管理制度进行种植管理,9~10月为采收季节,晾干,仓库贮存。所用种子产自广西贵港。2011年的穿心莲收购价比以往都高,每千克3.4元,2012年的市场价格稳定。

2.3.2 广西壮族自治区 穿心莲由广东引入广西种植后获得高产,种植范围逐年扩增。目前以贵港、玉林、南宁、桂林为穿心莲主产区,其中贵港为穿心莲种植面积最大的产区。广西以育苗移栽法为主,春季2月下旬至3月上旬播种,种子田5月至6月上旬移栽,行距50~65cm,株距30~35cm。商品田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栽种,行距25~33cm,株距16~20cm,每亩栽105~195株。田间管理主要是及时浇水,以利幼苗扎新根,以后每隔15~20d中耕除草、追肥1次,追肥以氮肥为主,可流人畜粪水、尿素等,特别6、7、8三个月的田间管理十分重要,需要多施氮肥,经常浇水。广西引种后获得高产的原因正是广西药农加强了穿心莲播种育苗、定植、生境、施肥和田间管理。在播种当年9~10月花盛期和种子成熟初期采收,齐地割取全株晒干。种子多为农户自留种。广西穿心莲2011年正值大量产新,产量和往年持平,亩产量约1t左右,一般干度的收购价在5元左右,九成干者收购价在5.4元左右,多是本地商家直接收购,2012年价格有所上涨。近年广西有部分企业开始收购穿心莲根,约为每千克1元[10],这也有助于穿心莲药用植物资源的充分开发和利用。

2.3.3 福建省 福建为另一个最早引种穿心莲的省份,其栽培地主要分布在漳浦、晋江、三明、厦门等地。福建穿心莲已经具备其道地性,“漳浦穿心莲”自然条件优越、生态环境良好、生产历史悠久,人文地理因素明显,生产管理规范,产品质量安全可靠,符合农产品地理标志申报条件,2011年“漳浦穿心莲”申报国家地理标志已获国家农业部通过。漳浦县是福建省穿心莲主产区之一,其深土镇一带积极推广穿心莲种植,并开发种植基地示范点,全县常年种植面积均为500~600hm2,生产干品1 500~2 000t,年产值近500万。但也有原来种植面积大、产量高的产区目前栽培面积减小或已无栽培,三明市明溪县原本大规模发展种植穿心莲,后转而改种金银花,现在此地很少有规模性的穿心莲种植。福建以育苗移栽为主进行穿心莲栽培,也有直播者。一般4月上旬播种育苗,具3~5对真叶时移栽大田,药农也会进行玉米套种,福建穿心莲的根系较广东、广西、四川产者极其发达,与其土壤肥沃、土层疏松有关,一般在8~9月收获。当地药农获得高产优质穿心莲药材的经验是:选择阳光充足、排灌方便、土层深厚的地块,加强肥水管理,适时中耕除草,及时防治病虫害。相对于四川、广西、广东等地,农户对整套种植管理模式都能很好地掌握,穿心莲病害少,质量高。在药用方面,当地百姓习惯口含穿心莲鲜叶以缓解各种肚子痛。

2.3.4 四川省 四川宜宾市南溪、邛崃、自贡市荣县有一定规模的穿心莲种植。宜宾市南溪区穿心莲主要由四川文龙药业采用“政府+公司+农户”的发展模式进行引导种植,同时还将其作为该地的扶贫发展项目。邛崃市及自贡市在2010年开始种植,也主要由公司种植,但规模不大。由于气候影响,四川省种植的穿心莲不能生成种子,所用种子购买于广西,因此四川的穿心莲不能形成自身的种质资源。四川多采用育苗移栽,温床育苗于3月中、下旬,冷床育苗于4月。与玉米套作或果药间作,株行距22~33cm,一般亩栽5 000~8 000株,栽后及时浇水保湿,定植后施肥以氮肥为主,开花现蕾时采收,四川本地穿心莲病害常见,质量不高,亩产量约800kg左右,收割价为每千克2元。市售药材大多来自广西,售价为每斤4~7元不等,药材中叶的比例很小。

2.3.5 云南省 目前,穿心莲在云南仅零星栽培。调查过程中仅在居民的庭前院后采集到半野生生长的穿心莲,是人们从之前的种植地里引种而来,后期任由其自生自灭形成,而之前的种植地目前已无穿心莲种植。穿心莲在云南的市场价格相对较高,均在10~25元,少数是5元,药店售价为10元至15元。市场流通药材多产自广西。

3 讨论

通过调查,清楚了目前穿心莲种质资源的分布、生长环境、栽种技术、种质繁育及药材产销情况;收集到了不同产地穿心莲的原植物标本和不同规格的市售药材以供后期研究使用;同时了解了穿心莲的民间使用情况和使用量等信息,从而为后期穿心莲的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性科学依据。穿心莲的分布地区不断更新变化,原先的穿心莲高产区正逐渐减少栽培面积甚至不再栽培,或向周边地区转移。此次调查结果显示,目前穿心莲的主要分布区按规模从大到小依次为广西、广东、福建、四川。由于其适应性强,引种历史悠久,经长期自然与人工选择,其形态特征发生了变化,而其他变异指标如化学成分、分子生物学方面的多样性评价将在后期研究中完成。

在我国,穿心莲主要为栽培种。广西产区拥有专门的穿心莲种子田,每年为广西当地、广东、四川产区提供足够的种子。其中四川种植区由于气候环境因素,4月至6月生长期较干旱,而9月至10月气温下降幅度较大,雨水较多,而此时正值穿心莲花盛期至结果期,常常花蕾还未绽放就已稀烂,因此四川穿心莲采收时节一般在开花现蕾时。气候因子以及病虫害使得四川不能形成自己的穿心莲种质资源。福建和广东均可自留种。

穿心莲的种植主要由中医药企业带动农户种植,或是政府扶贫攻坚项目的要求而让当地农民进行栽培种植,大都根据当地药农经验,技术较为粗放,同时,异地引种造成了种质的严重混杂;加之各地栽培、加工方式的不同,造成商品穿心莲质量的良莠不齐,关于其品质评价研究将另文报道,关于其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栽培管理技术、土壤理化性质对其质量的影响及采收加工过程中有效物质的变化等研究也将被后续进行。以期提高穿心莲的繁育技术;加强穿心莲GAP栽培管理;实现穿心莲药材的道地化、产业规模化、合理种植和科学开发,从而实现药用植物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和我国药用植物的资源安全,同时促进各地方经济发展和农民致富。

[1]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国药典(一部)[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251.

[2]Benjamin K,Catherine U,Ethan B,et al.Andrograpis paniculata for the treatment of upper respiratory infection[J].J.explore,2006,2(1):25-29.

[3]Ashwini Kumar Dixit.Some Herbal Remedies for Common Ailments of Children in South India[J].J Biosci Tech,2011,2(5):379-384.

[4]陈元生,罗战勇,郭尚志,等.穿心莲种质资源的评价与利用初报[J].广东农业科学,2005,(1):5-7.

[5]陈元生,王振华,罗战勇,等.穿心莲优良种质筛选研究[J].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2006,20(4):3-7.

[6]肖伟,刘勇,肖培根.大南药概念的重要意义[J].中国现代中药,2012,14(3):60-61.

[7]杨琳,张振秋.不同产地穿心莲药材高效液相指纹图谱的比较研究[J].中药材,2008,31(1):32-35.

[8]董海娟,张尊建,余静.不同产地穿心莲药材色谱指纹图谱的比较研究[J].中成药,2006,28(3):321-324.

[9]李军,段然,黄雯,等.穿心莲指纹图谱和不同产地质量研究[J].中国现代中药,2009,11(6):21-24,33.

[10]陆善旦.干姜销势转旺穿心莲价陡涨[J],中国现代中药,2010,12(2):52-53.

大宗及稀缺中药材产业将获扶持

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日发布《2013年度中药材生产扶持项目申报指南》,明确2013年度中药材扶持资金重点支持的范围包括中药材规范化、规模化、产业化生产基地,以及名贵中药材产业化生产基地和滚动支持项目。

据悉,围绕关系全民健康的中药大品种(含中药饮片)和民族药特色品种,特别是中药基本药物和创新药物的支撑性原料药材的保障,工信部将扶持一批常用大宗和濒危稀缺中药材品种的规范化、规模化和产业化生产基地;同时,还将在药材主产区择优扶持优质药材规范化采收、规模化加工、产品质量控制综合性生产加工基地。

工信部提出,2013年将支持建立名贵中药材产业化生产基地,对于资源稀缺、价格昂贵、野生变家养技术尚未有效建立人工繁育基地的名贵中药材,例如穿山甲、羚羊角、冬虫夏草等,通过实施名贵中药材产业化项目,加快良种扩大繁育基地建设,解决资源严重短缺传统名贵中成药生产难以为继问题。

(信息来源:健康报)

Investigation on The Germp lasm Resources of Andrographis paniculata(Burm.f.)Nees

SHAO Yan-hua,WANG Jian-gang,WU Xiang-wei,DING Ping*,LAIXiao-ping
(School of Chinese Herbal Medicine,Guangzhou University of ChineseMedicine,Guangzhou 510006 Guangdong,China)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and collect the germplasm resources of Andrographis paniculata(Burm.f.)Nees in the main areas of China,and lay a foundation for the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and screen the excellent germplasm of Andrographis paniculata(Burm.f.)Nees.M ethods:Field investigations of the germplasm resources of Andrographis paniculata(Burm.f.)Nees were conducted under the premise of reviewing the relevant documents,checking the specimens and combining the information of its production and trading.Results:Distribution ofwild resources of Andrographis paniculata(Burm.f.)Nees in our country were extremely rare at present,and its cultivation wasmainly in Guangdong,Guangxi,Fujian,and Sichuan provinces,and sporadic distribution in Yunnan province.Meanwhile,the information of its ecological environments,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cultivation,production,marketing and utilization were obtained.Conclusion:Effective measures should be taken to protect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perfect planting management system,actively promote Good Agricultural Practice,and strengthen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exploitation of the plant resources of Andrographis paniculata(Burm.f.)Nees and othermedicinal plants.

Andrographis paniculata(Burm.f.)Nees;Germplasm Resources;Investigation

2012-09-25)

“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1BAI01B01)

*[通讯作者]丁平,E-mail:dingpinggz@126.com

猜你喜欢

穿心莲种质药材
道地药材变成致富“金叶子”
华南地区最大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库建成
华南地区最大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库建成
春季种什么药材好?
药材价格表
穿心莲内酯滴丸
四川省桑树种质资源保存与应用
亚麻抗白粉病种质资源的鉴定与筛选
穿心莲内酯固体分散体的制备
穿心莲野生品与栽培品质量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