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肌梗死后倍他乐克与他汀类药物对心脏保护作用分析

2013-09-25孙玲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3年13期
关键词:乐克类药物心肌梗死

孙玲

心肌梗死属于临床常见病症之一,主要由于患者的冠状动脉闭塞,造成局部坏死的病症[1]。本组探究通过选取自2010年8月至2012年7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心肌梗死患者,对其采取对照治疗的方法,以此评价倍他乐克与他汀类药物对治疗心肌梗死的临床价值。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90例心肌梗死患者,男性49例,女性41例,年龄32~77岁,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制定的临床诊断标准。统计患者梗死部位,其中32例属于前壁梗死,31例属于前间壁梗死,27例属于下壁梗死。均排除严重肝肾功能障碍、精神疾病、意识障碍、恶性肿瘤的患者,事先告知患者本次探究的方法与目的,其同意后,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45例,比较其年龄、性别、梗死部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治疗方法: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治疗,予以硝酸酯类药物与阿司匹林,而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服用倍他乐克12.5 mg,2次/d,同时服用他汀类药物,如立普妥10 mg或者来适可40 mg,1次/d。观察评价方法:采取对照治疗后,分别检测所有患者心功能指标与心电图,来判断不同治疗方法对患者心脏的保护作用,并采取以下标准判断临床有效率,临床症状消失,心功能改善2级以上,心脏各项常规检查正常为显效;临床症状部分消失,心功能改善1级以上,心脏常规检查趋于正常为有效;临床症状无显著改善,心功能改善轻微,心脏常规检查无明显变化为无效,临床有效率包括显效与有效。

1.3 统计学方法 采取SPSS 11.3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采取对照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有效率91.1%,显著优于对照组77.8%,P<0.05,且观察组各项心功能检测,如心率(HR)、二尖瓣舒张早晚期充盈流速比(E/A)、胆固醇(TC)以及左心房内径(LVADD)也显著占优,P<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分析(±s)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分析(±s)

例数 有效率 HR(次/min) E/A TC(mmol/L) LVADD(mm)对照组 45 77.8% 92.1±10.3 0.77±0.23 6.55±0.91 31.22±3.65观察组 45 91.1% 80.1±9.1 1.25±0.54 5.01±1.01 27.52±3.01

3 讨论

心肌梗死作为临床常见病症之一,具有起病急、发展快的特点,而且如果治疗效果不佳,就会对患者心脏功能产生损害。本组探究则通过对照治疗的方法,来评价倍他乐克与他汀类药物对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治疗价值。笔者结合多年临床经验,对本次探究进行如下总结。

在本组探究中,观察组患者服用倍他乐克与他汀类药物后,临床有效率提高,并且有效降低心率,减少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同时胆固醇、左心房内径以及低密度蛋白-胆固醇等都恢复常值,有效的保护了患者的心脏功能。其中倍他乐克主要具有降低心率与减轻负性肌力的功效,而他汀类药物则主要抑制心肌细胞增生,阻止心室重塑。因此联合使用可以有效治疗心肌梗死,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郭妮,陈立山,温学莲.脑出血后心肌梗死治疗临床分析.健康大视野,2012,20(9):75.

猜你喜欢

乐克类药物心肌梗死
多肽类药物药代动力学研究进展
以剑突下疼痛为首发症状的急性心肌梗死1例
探讨小剂量胺碘酮与倍他乐克联合在肥厚型心肌病伴恶性室性心律失常中治疗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的临床特征分析
大剂量倍他乐克在老年主动脉夹层中的临床疗效评价
正电子类药物全自动核素分装仪的研究进展
急诊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探索构架
研究他汀类药物联合中药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临床实践
倍他乐克可以让人长寿?
倍他乐克对扩张型心肌病的药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