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柴达木盆地英东一号油气田成藏机理

2013-09-23孙平郭泽清刘卫红张林田继先张绍胜曾旭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3年4期
关键词:油砂成岩浅层

孙平,郭泽清, ,刘卫红,张林,田继先,张绍胜,曾旭

(1.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2.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0 引言

前人有关断层封闭机理的研究较多,如Watts通过大量研究证实,非渗透地层和储集层对接的岩性封闭是断层封闭的主要机制[1-2]。断层活动过程中,由于拖曳、挤压、研磨和塑性流动等作用,沿断层分布的极细粒、非渗透性泥状物附着在断层面上,增强了断层的封闭性,可用相关参数定量表征,如断层泥比率SGR(Shale Gouge Ratio)和涂抹因子 SF(Smear Factor)[3]、泥岩涂抹因子SSF(Shale Smearing Factor)[4]和泥岩沾污潜力CSP(Clay Smear Potential)[5]等。然而在一些情况下,SGR值极低的砂岩-砂岩对接断层也对流体运移起到了阻碍作用[6-7],说明岩性封闭之外的其他机制亦能提供有效封闭。Fisher[7]和Doughty[8]等指出,在断层长期活动或地应力较大的地区,断层附近颗粒发生挤压和破碎作用,较粗的断层角砾岩和碎砾岩细化成断层泥,使孔渗性变差,对断层两侧储集层起到了封闭作用。在石英组分含量高的深层砂岩中,断层碎裂作用通常伴生原生石英胶结物,使断层孔隙度和渗透率降低,在泥岩涂抹层不发育的情况下,也能对流体运移起到良好遮挡作用[9]。

构造活动对油气藏具有一定改造和破坏作用,中深层原生油气藏会因此发生改造和调整[10-11],浅层原生油气藏也会遭受破坏,常形成地表油砂和油苗[12]。因此,通常认为浅层很难形成大规模油气聚集,从而导致油气勘探对中浅层重视程度不够,如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在柴达木盆地西部(以下简称柴西)狮子沟、南翼山等主要勘探区域,探井主要目的层均为中深层,2 000 m以浅的浅层甚至未录井,导致近20年柴西地区油气勘探无重大突破。2010年以来,在柴西英东一号构造浅层发现高丰度油气田,证实柴达木盆地在断裂发育的中浅层仍能形成规模储量。本文研究英东一号构造浅层油气田成藏模式及断层输导、封堵机理,并据此模式寻找相似有利区域。

1 研究区地质背景

英东一号油气田位于柴西英雄岭西南缘油砂山—大乌斯(包括北乌斯和南乌斯)构造带 3号高点(砂37井附近),主要包括油砂山、南乌斯和北乌斯等地面构造,其西北为尕斯库勒油田、东南邻近乌南油田(见图1)。地震资料解释表明(见图2),英东一号构造是一个受断层切割的小型背斜构造,闭合面积约7 km2。

图1 柴达木盆地西部构造纲要和研究区位置图

图2 英东一号构造过砂37井地震剖面

2010年6月在英东一号构造钻探砂37井,完钻井深1 251 m,自上而下共钻遇上油砂山组(N22)、下油砂山组(N21)两套地层。根据砂 37井含油井段长、油层组多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对9个层组进行了试油,其中 8个层组获高产工业油气流,从而拉开了英东地区油气勘探的序幕。紧接着沿构造长轴和东西两翼先后部署实施的2口预探井(砂40井、砂41井)、6口评价井(英东102井—英东107井),以及3口开发试采井(英试1-1井、英试2-1井和英试3-1井)共11口井均获成功。英东一号构造N21和N22油(气)层具有以下特点:单层厚度较薄,但单井纵向油(气)层数多,单井最多有油(气)层 176层;累计厚度大,单井最大累计油(气)层厚365 m。单井平均发育83个油(气)层,平均累计厚度250 m。由此证实英东一号构造N21、N22油气藏是高丰度、长井段、多油气水单元的层状构造油藏。英东一号发现油气田丰度达107t/km2左右,在柴达木盆地50多年的勘探历史上尚属首次。

2 断层“上封下开”的证据

英东一号构造断裂体系发育,在剖面上发育两组不同时期形成的断层体系,具有“两层楼”式结构特征(见图2)。深层断层发育较早,具有“两断夹一隆”的构造格局;浅层断层发育较晚,是晚喜马拉雅运动的产物。浅层断层总体为一多级反“Y”字形断层,由一条主干滑脱断层和若干次级断层组合而成。主干滑脱断层为油砂山断层(①号断层),上部较陡,断至地表;下部平缓,在N1和E32延伸较远(见图2)。

英东一号构造浅层在平面上表现为:整体为一被北倾油砂山断层及其伴生断层(②—⑤号)所切割的构造背斜,断层将背斜构造切割成若干断块。因此,浅层表现为背斜背景上的断块油气田,对于每一个断块而言,单个油层呈层状向上倾斜,油层上倾方向靠断层封堵(见图 3),若断层是开启的,油气就会沿着断层向上运移至地表散失或者形成油砂。实际钻探证实该油气田油气丰度高、油层多且未见油砂,说明浅层断层具有很好的封闭性。研究表明,该区烃源岩为E32和N1两套地层,而油气成藏是在浅层的N21和N22层段,为典型的“下生上储”式油气成藏,油气通过E32和 N1烃源岩中的断层向上运移成藏,深部油源断层必然是开启的。因此,英东一号构造断裂体系具有“上封下开”的特征。该构造浅层断裂体系的发育可分为两期:主干滑脱断层油砂山断层和反向断层形成较早,形成“两断夹一隆”的背斜构造,油气通过断层和砂岩输导层在背斜构造中成藏,形成完整的背斜油气藏(见图4a);后期在背斜构造中又形成了一系列次级断层,完整的背斜油气藏被断层切割成若干断块油气藏(见图4b),由于这些断层是封闭的,油气藏未曾遭到破坏。因此油气先成藏,后被断层切割。该成藏模式可以概括为:深层断裂疏导,浅层断裂封堵,晚期源上成藏。

图3 英东105井—英试2-1井—英东106井油藏剖面

图4 英东一号油气藏浅层成藏模式

3 断层“上封下开”与油气成藏

如前所述,断层封闭机理比较复杂[1-9],概括起来主要有 3点[13]。①涂抹作用:塑性的泥质物或其他非渗透性岩层被拖拽进断层带敷在断层面上;②碎裂作用:断层位移期间的颗粒挤压和破碎作用,形成的断层岩明显降低了断层带渗透性;③成岩胶结作用:断层破碎带的产生不仅有利于流体的流动,也有利于胶结物的生成。

研究表明,英东一号构造断层封闭与开启主要受泥岩涂抹作用和碎裂作用影响。在浅层,不仅砂岩-泥岩对接起到封闭作用,最重要的是断层活动过程中碎裂作用和泥岩涂抹使得断层封闭;在深层,泥岩形成大量裂缝,不具有涂抹作用,故断层开启。受地层成岩作用影响,泥岩在深层和浅层表现为不同作用。

根据邻井砂新1井埋藏史可知,该区N23顶部剥蚀总厚度达1 200 m左右(见图5)。研究区N22现今埋深200~1 000 m,N21现今埋深900~2 200 m,因此N22和N21最大埋深分别为2 200 m和3 400 m。对于柴西地层而言,埋深小于2 000 m属早成岩阶段A期,埋深2 000~2 750 m属早成岩阶段B期;埋深2 750~3 500 m属中成岩阶段A期;埋深大于3 500 m则进入中成岩阶段B期[14]。因此,N22处于早成岩阶段A、B期,N21则处于早成岩阶段 B、中成岩阶段 A期。N1以下地层则处于中成岩阶段B期或晚成岩阶段。

图5 砂新1井埋藏史

英东一号构造浅层处于早成岩—中成岩阶段A期,砂岩中保存大量原生孔隙,原生粒间孔占 75%以上(见图6a)。英东地区N21储集层具有很高的孔隙度和渗透率,140块岩心样品分析显示孔隙度为14.1%~27.0%,平均19.9%,渗透率平均为96.7×10-3μm2。在早成岩作用阶段,泥岩处于塑性状态,在断层带内随着断距加大,泥岩层变薄而不间断,被拖拽进断层带敷在断层面上。而砂岩发生脆性断裂形成碎块夹杂在泥岩中(见图6b),擦痕明显,断层剥离面具有“镜面”特征(见图6c)。在断层活动过程中发生了碎裂作用:颗粒摩擦滑动,大的颗粒破碎形成小的粉砂级颗粒(见图6d),原生孔隙被泥质填充。镜下观察砂岩碎块中的颗粒呈“悬浮”状镶嵌在泥质中,形成泥质胶结,面孔率极低(见图6d)。英东102井1 470.56 m处的断层岩,砂岩平均孔隙度为 5%,平均渗透率为 0.07×10-3μm2(5块样品),而断层带以上紧邻的砂岩平均孔隙度为13%,平均渗透率为1.1×10-3μm2(28块样品),断层带以下砂岩平均孔隙度为 17.6%,平均渗透率为65×10-3μm2(21块样品)(见图7)。由此可见断层带中的砂岩与断层带上下砂岩物性差别较大,断层带中的砂岩标准盐水突破压力高达 5~11 MPa,因此断层是封闭的,其模式见图8a。

图6 英东一号岩心手标本及镜下照片

图7 英东102井断层岩孔隙度与围岩孔隙度

资料证实英东一号构造深层断层是开启的。例如:英东103井1 970.5~1 995.4 m取心井段钻遇英东②号断层,近25 m的岩心全部位于断层带内,岩性为上干柴沟组(N1)灰色—黑色泥岩,岩心全部含油,部分饱含油(见图9a),说明断层不封闭,为油气运移通道。深层断层开启的主要原因是:深层成岩性较强(为中成岩阶段B期或晚成岩阶段),泥质岩易发生脆性断裂形成大量裂缝(见图9b);并且相对于更深层断层而言形成时间较晚,而且持续活动,断层破碎带中未形成胶结物,裂缝开启,油气沿着裂缝向上运移(见图9c),成为油气运移的通道。并且随着断距的增加,砂岩与砂岩直接对接,泥岩难以形成泥质涂抹,断层难以封闭,其模式见图8b。

图8 浅层断层封闭模式及深层断层开启模式示意图

4 有利勘探目标

4.1 狮子沟—油砂山构造带

图9 断层带岩心照片

英东一号与狮子沟—油砂山构造带同属一个构造带,两者构造样式相似,且油砂山断层与英东一号滑脱断层是同一条断层。狮子沟—油砂山地区发育深、浅两套构造,浅层构造受狮子沟断层和油砂山断层控制。狮子沟断层断面北东倾,断面上陡下缓,滑脱于E32(见图 10);平面上从犬牙沟延伸至游园沟,与油砂山断层相接,延伸长度约32 km。油砂山断层断面北倾,纵向上断面上陡下缓,滑脱于E32(见图11);平面上北西西向展布,从砂西一直延伸到大乌斯地区,区内延伸长度约60 km。

图10 狮子沟05029.5测线地震解释剖面

图11 油砂山S07045测线地震解释剖面

狮子沟地区中浅层N21—N1虽发现了狮子沟、游园沟、花土沟油田,但很多探井在中浅层未录井,中浅层仍具有很大勘探潜力;油砂山构造只在油砂沟和英东一号发现了油气田,油砂山断层延伸约60 km,在油砂沟高点与大乌斯高点之间仍具有广阔勘探前景。

4.2 开特米里克构造

开特米里克构造位于柴西北区,为西部坳陷区茫崖凹陷亚区油泉子背斜带中的一个三级构造。开特米里克构造同样发育深浅两套构造系统,浅层发育开南、开北断层(见图12)。中浅层为受开北滑脱断层控制的背斜,断层组合为“Y”字形,与英东一号反“Y”字形相反。发育开特断背斜、开特1号断鼻构造,地层产状较陡。此外,开特米里克构造以南的盐山构造与其构造特征相似,这两个构造的中浅层将是下一步勘探的有利目标。

图12 开特米里克01-00066测线解释剖面

4.3 油墩子构造

油墩子构造在区域上西南紧邻英雄岭凹陷,南面与茫崖生油凹陷相邻,1979年在该区钻探墩5井失利,该井在1 545~3 277 m共出现60层气测异常,失利的主要原因是偏离构造高点。

油墩子地区的断层均为北西向展布,主要断层有浅层油墩子断层、深层墩南断层及墩北断层(见图13)。油墩子断层南倾,北西走向,纵向上断面上陡下缓,断距上大下小,下部滑脱于N22和N21。油墩子构造为典型的双层结构,上盘冲起较高,产状较陡。油墩子断层控制了浅层构造发育,横贯整个工区,延伸长度31 km,断距一般300~1 350 m。油墩子断层上盘的T2′反射层(相当于 N22底)三维地震解释为一个断背斜,圈闭面积30.1 km2,高点埋深2 450 m,闭合高度1 150 m,是油气勘探的有利目标。

图13 油墩子01-0084.5测线解释剖面

5 结论

英东一号油气田成藏模式为:深层断裂输导,浅层断裂封堵,晚期源上成藏。英东一号浅层保存高丰度的油气藏,说明浅层断层具有很好的封闭性;由于油源来源于深层的E32和N1烃源岩,油气运移通道是E32和N1烃源岩中的断层,因此深部断层是开启的,断裂体系具有“上封下开”的特点。该区断层“上封下开”封闭机理为:断层封闭主要受成岩作用的影响,浅层处于早成岩阶段,泥岩处于塑性状态,拉长而不间断形成泥质涂抹,而砂岩则发生碎裂作用,故断层封闭;深层成岩作用较强,泥岩发生脆性断裂,形成大量裂缝,难以形成泥质涂抹,故断层开启。英东一号油气田的发现,改变了以往的勘探思路:前期勘探强调后期断裂对中浅层油气藏的破坏作用,探井主要目的层为中深层,对中浅层的油气勘探重视程度不够。因此,本次发现对柴达木盆地西部浅层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意义:①表明柴西地区中浅层具有广阔的油气勘探前景,在浅层断层封闭的地区能够形成小而肥的油气田;②表明柴西地区有些逆冲断层具有“上封下开”的理想状态,在地质背景相似的地区,寻找类似于英东一号的构造类型和成藏模式,有可能发现一批中浅层油气藏;③N21以下应该寻找自成封闭体系的完整的构造圈闭或岩性圈闭,柴西某些地区地面油苗或油砂可能是地层剥蚀的结果,而不是深层油气沿断层的泄漏,深层仍然具有一定勘探潜力。根据以上启示,提出狮子沟—油砂山、开特米里克、盐山和油墩子构造浅层构造形式和成藏模式与英东一号构造类似,是下一步勘探的有利目标。

[1] Watts N L. Theoretical aspects of cap-rock and fault seals for single and two phase hydrocarbon columns[J]. Marine and Petroleum Geology, 1987, 4(4): 274-307.

[2] Downey M W. Evaluating seals for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J].AAPG Bulletin, 1973, 68(11): 1752-1763.

[3] Yielding G, Freeman G, Needham B. Quantitative fault seal prediction[J]. AAPG Bulletin, 1997, 81(6): 897-917.

[4] Gibson R G. Fault-zone seals in siliciclastic strata of the Columbus Basin, Offshore Trinidad[J]. AAPG Bulletin, 1994, 78(9): 1372-1385.

[5] Bouvier J D, Kaars-Sijpesteijn C H, Kluesner D F, et al. Threedimensional seismic interpretation and fault sealing investigation,Nun River Field, Nigeria[J]. AAPG Bulletin, 1989, 73(11): 1397-1414.

[6] Lindsay N G, Murphy F C, Walsh J J, et al. Outcrop studies of shale smear on fault surface[J].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edimentologists Special Publication, 1993, 15(1): 113-123.

[7] Fisher Q J, Knipe R J. Fault sealing processes in siliclastic sentiments, in faulting, fault sealing and fluid flow in hydrocarbon reservoirs[M]. London: Geological Special Publication, 1998.

[8] Doughty P T. Clay smear seals and fault sealing potential of an exhumed growth fault, Rio Grande Rift, New Mexico[J]. AAPG Bulletin, 2003, 87(3): 427-444.

[9] Fisher Q J, Harris S D, McAllister E, et al. Hydrocarbon flow across faults by capillary leakage revisited[J]. Marine and Petroleum Geology, 2001, 18(2): 251-257.

[10] 陈少军, 罗群, 王铁成, 等. 柴达木盆地断裂特征及其对油气分布的控制作用[J]. 新疆石油地质, 2004, 25(1): 22-25.Chen Shaojun, Luo Qun, Wang Tiecheng, et al. Faulting characteristics and effects on hydrocarbon distribution in Qaidam Basin[J]. Xinjiang Petroleum Geology, 2004, 25(1): 22-25.

[11] 王亚东, 方小敏, 高军平, 等. 柴达木盆地西部地区断裂类型及油气勘探意义[J]. 地质科学, 2009, 44(3): 957-965.Wang Yadong, Fang Xiaomin, Gao Junping, et al. The fault types and the implication of petrolic prospect in the west of the Qaidam Basin[J]. Chinese Journal of Geology, 2009, 44(3): 957-965.

[12] 付锁堂. 柴达木盆地西部油气成藏主控因素与有利勘探方向[J].沉积学报, 2010, 28(2): 373-379.Fu Suotang. Key controlling factors of oil and gas accumulation in the western Qaidam basin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favorable exploration direction[J]. Acta Sedimentologica Sinia, 2010, 28(2): 373-379.

[13] 鲁兵, 丁文龙. 断层封闭性研究进展[J]. 地质科技情报, 1998,17(3): 75-80.Lu Bing, Ding Wenlong. Advances of research on fault sealing[J].Geolog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formation, 1998, 17(3): 75-80.

[14] 杨辉, 张友焱, 马达德, 等. 柴达木盆地第四系生物气分布综合地球物理研究[J].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2, 39(1): 27-36.Yang Hui, Zhang Youyan, Ma Dade, et al. Integrated geophysical studies on the distribution of Quaternary biogenic gases in Qaidam Basin, NW China[J]. 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2012, 39(1): 27-36.

猜你喜欢

油砂成岩浅层
浅层换填技术在深厚软土路基中的应用
基于浅层曝气原理的好氧颗粒污泥的快速培养
厚坝地区油砂储层评价研究
油砂SAGD水平井钻井液体系
能源领域中成岩作用的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
浅层地下水超采区划分探究
包气带浅层地热容量计算方法商榷
有机溶剂萃取加拿大油砂应用研究
准中1区三工河组低渗储层特征及成岩作用演化
油砂矿含油率的测定